分享

《羵羊考辨》附图

 白山 2013-12-29

 

《羵羊考辨》附图

(一)羵羊的出处

孔子辨羵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很多古代典籍都有记载。

    《国语·鲁语下》: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对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 这是古代典籍关于羵羊最早记载。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问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司马迁将此事定于鲁定公五年,即公元前505年。

《孔子家语·辨物》:“季桓子穿井,获如玉缶,其中有羊焉。使使问孔子曰:‘吾穿井于费,而于井中得一狗,何也?’孔子曰:‘丘之所闻者,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蝄蜽,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羵羊也。’” 孔安国将此事定于费地,即今山东费县(注)

此事又见《说苑·辨物》、《淮南子·汜论训》等。

    

 --------------------------------------------------- 

(注)季桓子穿井之处,在今天的山东费县上冶镇古城村。此处在春秋时期是季孙氏的封地,至今还保留着季桓子井遗迹。由于年代久远,古井早已淤塞;尚存两幢石碑,一为清代乾隆年间费县知县骆大俊立,面刻季桓子井4字,一为清代嘉庆年间督粮道孙星衍、费县知县郭志青合立,面刻季桓子得羊之井8字。

(二)“羵羊”外观特征之推想

两千五百年前的“羵羊”,已经不知下落;古代文献关于“羵羊”的描述,也语焉不详。然而,透过有限的文字记载,我们还是能够推想出“羵羊”的一些外观特征来:

1、它是活体。《国语》和《史记》皆未明言它是死体还是活体,但是,既然孔子称它是“怪”,应该是一个蠕动的活体。三国吴人韦昭《国语注》说:“羊,生羊也,故谓之怪也。” 他认定是一只活羊。如果是死羊,也就谈不上“怪”了。现代的一些学者,有的认为是化石,有的认为是陶器,当属臆断。

2、形如胎肉。三国吴人唐固《国语注》:羵羊,雌雄未成者也。所谓“雌雄未成”,是说它好像未足月的胎儿,尚未成形。《国语》和《史记》一会儿说是狗,一会儿又说是羊,也是因为它虽然具备动物的雏形,但是形态未真,狗羊难辨。

3、体量不大。既然能够装在土罐里,体量应该不会太大。以狗或羊来推论,重量约为几公斤。

如此看来,这个神秘的不速之客,分明就是一块鲜活的“地下怪肉”。

(三)地下怪肉

    其实,古代典籍中记载了很多与之类似的“怪肉”,不过名字不叫“羵羊”,而是称为视肉聚肉肉芝、“肉块”等。

   《山海经》中记载了13处产视肉之地。如《海外北经·平丘甘柤》说:平丘在三桑东,爰有遗玉、青鸟、视肉、杨柳、甘柤、甘华、白百果所生。

    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视肉》说:聚肉有眼,而无肠胃。与彼马勃,颇相仿佛。又说: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说:莱州即墨县有百姓王丰,兄弟三人。丰不信方位之忌,尝于太岁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斗,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出。丰惧,弃之。经宿长塞于庭。

    唐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说:兰陵萧静之掘地得物,类人肉,肥润而红。烹而食之,逾月发生,力壮貌少。

    五代《敦煌新录》说:乙巳春,怀州一花门生,率仆掘地,得肉块一枚,大三四斛许。以刀割之,内如肉,有肤膜。”

    近年来,各地也陆续发现了很多 地下怪肉,并称之为“太岁”

    1986年,甘肃永登县3个农民在起土打坯时,从10米深的地下挖出一个肉乎乎、滑溜溜、上白下黄的怪肉

    1992年,陕西周至县农民杜战盟在渭河打捞上来一块怪肉,外表黑色,切开为白肉,重达20公斤,一个星期之后长到35公斤。

    1993年,地矿部一家钻井队在河北完县李司庄钻井时,从117米的地下岩层中钻出一堆怪肉,重达10公斤,颜色乳白,并伴有血液一样的液体。

    2002年,吉林桦甸县农民韩增禄在山上发现一个肉坨,重达49公斤,保存于纸箱中半年有余,依然鲜活如初。

  2005年5月,江苏连云港市东辛农场职工尹健在连云港海滩捡到一个重达7.5公斤的怪肉,白亮如玉。

 

                羵羊考辨(之四)
                   2006年在内蒙古阿荣旗发现的5.5公斤的“太岁”

综合上述古今例证来看,这些地下怪肉的共同特点是:1、生长在地下;2、多为活体;3、外观似肉;4、颜色不一,以白色居多。

    这些特点,与“羵羊”的外观特征基本吻合。

通过同性类比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羵羊就是这种 地下怪肉

(四)破解“怪肉”之谜

    令人吃惊的是,古人对于 地下怪肉已经有了初步的较为科学的认识。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有意将视肉的排序放在了动物之后、植物之前,十分耐人寻味。

    晋代郭璞是一位知识广博的学者,他认为聚肉与一种叫马勃的菌类颇相仿佛。马勃,又称脱皮马勃,属灰包科,幼时内外纯白色,内部肉质,稍带粘性,子实体入药。

    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肉芝,状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他直接把肉芝列入菜部,与木耳、香蕈、土菌等并列,指称其乃生物也,并详细说明了它的药用价值。

    这些认识,已经远远超越了太岁等迷信之说,接近于科学解释。

    为了破解 地下怪肉之谜,科学家对它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确认它是一种菌类,叫做粘菌复合体。它是由几十亿年前的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这种生物叫做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原生质生物生活在水中能够游动,它既可以像动物一样通过吞噬其他的生物生活,也可以像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生活。这个粘菌复合体,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的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也就是说,它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向左就会发展到植物界,向右就会发展到动物界,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由于非常少见,一直是生命演化研究的一个盲点。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粘菌复合体含有将近50%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十分有帮助。

 

 (五)结语

     羵羊原本生长在地下,因季桓子挖井而得见天日,因孔子辨识而名留青史。它既不是,也不是,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菌类。

《羵羊考辨》附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