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始人的衣着

 梦泽赤子 2013-12-31

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

第一章 上古时期

第一节 原始人的衣着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历史的发祥地之一。远在四五十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自己的土地上,不断地劳动着,创造着,和大自然斗争着,用自己的双手开辟出广阔的肥沃土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的祖先,开始生活在这块大地上,从最初的采集、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农业、手工业经济阶段,是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的。在这段历史的长河中,社会生产不断活跃,人们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不断丰富。
  衣服是当时人民实际生活的产物。最初,人类还不知道如何穿戴,只是靠自己身上所长的毛来蔽体保暖。他们穴居深山密林,过着非常原始的野生生活。后来,才慢慢懂得用树叶和兽皮来遮掩自己光赤的肉体,所谓“搴木茹皮以御风霜,綯发冒首以去灵雨”,就说明他们已逐渐懂得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了。《礼记·王制》说:

原始人的衣着

根据这段记载,可知当时人们用以蔽体的,只不过鸟羽兽皮或是树叶茅草而已。北京周口店是我国古代人类发源地之一,山顶洞人的生活、活动的遗迹就在这里发现。1930年因清理山顶洞人化石产地顶部的堆积,而发现了生活在这里的原始人遗迹。1933年进行发掘,在第一文化层中发现了一枚骨针,保存完好,只是针孔地方破断了。骨针全长82毫米,直径3.1~3.3毫米,针尖圆锐,针身略弯而圆滑,是刮削和磨制成功的。针的穿孔很小,是用尖状器挖制而成的。同时,在山西朔县峙峪人和河北阳原虎头梁人等遗穴里,也发掘出用各种兽骨制成的骨针。骨针的发现,证明早在几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初步掌握缝纫技术了。从骨针的尺寸、针眼的大小,以及其他出土的文物看,这时期的衣服材料,还没有超出兽皮范围。人们将猎取到的野兽皮毛剥下,然后根据需要,拼合缝
制成各种衣服,以掩蔽自己的身体和防御严寒的侵袭。在周口店山顶洞穴里,还发现有穿孔的砾石、兽齿、鱼骨、介壳和蚶壳等装饰物,还有用赤铁矿染红的石珠,可见当时人们已有审美的观念了。在新石器时代的彩绘陶器上,出现过穿衣服的人物图案,但由于材料很少,关于这时期的服装式样,还不能作出详细的说明。在以后的长期采集、渔猎中,他们又逐渐掌握了利用树皮、草茎等植物纤维搓制绳索的技术。再后一些,又从结绳发展到利用韧性纤维制作渔猎用的网罟,这就是《周易·系辞下》所说的“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作为衣着材料最原始的纺织品,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第二节 我国最早的纺织印染业
  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候起掌握了纺织技术?根据考古研究,可以上溯到距今五干年左右,即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时期。这时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达到了繁荣的阶段,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开始了植物的栽培和动物的驯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已发明了用纺轮捻线,用简单的织布机织麻布,用骨针缝制衣服,用竹、苇编织席子。近几十年来,在今黄河流域中下游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多次发掘出石、陶制的纺轮、骨针、骨锥等原始的纺织和缝纫工具。当时用来纺纱织布的原料,一是麻,一是葛,都是韧皮类植物纤维。在陕西半坡等遗址的陶器上面,并曾发现过印成布纹的痕迹和画有布纹的彩绘。另外,在陶器的底部还发现过席子一类的编织物痕迹。这些都证明了当时确已用手工编织粗糙的纺织品。当时的长江流域纺织比较发达,各式陶纺轮的大量出现反映了这一事实。东北地区这时期的墓葬中,发现随葬品有一定的位置。陶纺轮置于体侧。随葬品的组合也有一定的规律,凡用纺轮随葬的墓,没有石镞;用石镞随葬的墓,没有纺轮。这种区别,显然是因为墓主人性别不同的缘故。它反映了男女分工的情况,即女子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纺织,男子主要从事农耕和狩猎。《商君书·画策》所说的,“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就是这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写照。那时的织布机估计是一种水平式的,一端固定经线,另一端系在人的腰际,来回穿梭编织。这种织布机织出的平纹麻布,幅面很窄,比较稀疏。河南三门峡庙底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在陶器上曾发现布纹痕迹,每平方厘米有经纬线各十根。甘肃临夏大何庄和秦魏家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发现的布纹痕迹,在一平方厘米的布纹上有经纬各十一根,线条很粗。《淮南子·泛论训》云:

原始人的衣着

我们的祖先,最早就是用手经指挂,织成原始的布帛,这种描述大体上符合远古纺织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有了麻布和兽皮,妇女们就用精巧的骨针、骨锥和角锥,缝制成种种服装。用麻布和兽皮来缝制衣服,标志着人类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庄子·盗跖篇》说:

原始人的衣着

如果这个传说可信的话,那么就可证明神农时代人们身上,再也不是披着原始的兽皮了,他们穿的是经过缝制的皮衣和粗制的织物。过着男耕而食、女织而衣的朴素农家生活。
  到了四千年以前,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母系氏族公社渐渐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一时期纺织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每平方厘米的经纬线各二十四根,有的经三十一根,纬二十根。每根麻线的直径不及半毫米,可见纺捻水平之高超。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饲养家蚕和纺织丝绸的国家,起源于有史以前。传说最早发明推广育蚕技术的就是黄帝的元妃嫘祖,但在汉代和汉代以前的文献记载中,都找不到这种传说的痕迹。实际上,养蚕缫丝和历史上其他重大发明一样,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1926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仰韶遗存中,曾发现有半个人工割裂的蚕壳(详见李济著《西阴村史前的遗存》),这说明当时人们已懂得养蚕。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发现的丝织品,包括绢片、丝带和丝线等,经过鉴定,原料是家蚕丝。这些实物证明,我们的祖先约在五千年前,就已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养蚕织绸了。
  《禹贡》里说到我国古代行政区域划为九州,各州都把当地的物产作为贡赋上缴,其中用竹器盛放着丝和丝织品上缴的就有兖、青、徐、扬、豫、荆六州。扬州地区上贡的丝织品称为“织贝”,根据汉代郑玄的解释,“贝”是一种锦的名称,是在织成之前先染成色丝,再按“贝”的色彩花纹织成美丽的锦帛。在原始社会生产方式还相当低下的情况下,已有“锦”这种需要复杂纺织技术生产的织物是很难令人相信的,但从文献和出土文物可以证实,当时人们确已能利用自然染料印染织物了,这是我国印染技术萌芽的标志。
  在原始社会发展的漫长时期中,人们的衣着由“衣皮韦”进化到染五彩织成锦帛做衣裳。他们不仅已经穿上衣服,而且已经注意到衣服的式样、质地和文采了。
  到了殷商时代,人们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丝织的技术,并且改进了织机,发明了提花装置,织出了许多精美瑰丽的丝绸,为我国以后几千年丝织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 我国最早的冠服制度
  我国古代人民的衣着,随着麻丝织品的相继发明而不断改善。至于最早的冠服制度究竟在哪一个时期建立,现在还难于确定。宋人罗泌《路史》云:

原始人的衣着

《周易·系辞下》云:

原始人的衣着

《通鉴·外纪》云:

原始人的衣着

《尚书·益稷》云:

原始人的衣着

根据这些史籍的记载,在伏羲、黄帝、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一套冠服制度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相当于出现仰韶文化时期。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人们刚刚摆脱兽皮裹身的生活习俗,衣冠服饰尚未完备,在这种情况下,要制定出一套服制体系,似乎不大可能。
  根据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的初步建立,大约在夏商以后,到周代才逐步完善。从《诗经》、《周礼》记载看,周朝不仅有服饰制度,而且还专门设“司服”一职,掌管服制的实施,安排统治者的穿着,自天子以至卿士,服制各有等差。到了周代后期,春秋战国之交,奴隶制度日趋崩溃,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冠服制度被纳入“礼治”的范畴,成了礼仪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此以后,王公卿士、后妃百官、庶民百姓的衣冠服制,就更加详备,等级制度也随之更加森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