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塔(088)南京栖霞寺舍利塔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4-01-02
中国塔(088)南京栖霞寺舍利塔

中国塔(088)南京栖霞寺舍利塔
 

栖霞寺舍利塔(江苏路南京)

 

    提起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大家都会想起其末代国君李煜的那一曲悲情挽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国前后共38年,历经三主,均极力推崇佛教,虔诚度丝毫不亚于毗邻的东南佛国-吴越国。期间以首都金陵为中心,在境内大规模营造寺塔,新建、重修的寺庙不下百所。可惜由于战火,绝大部分南唐佛教遗物均已飞灰湮灭,而南京城外栖霞寺的一座石塔却幸运的保留了下来。更为难得的是,这座经历了千年沧桑的“南唐孤塔”集合了当时最高水平的建筑和雕塑艺术,称其为南唐佛教的艺术极品,当之无愧。
    栖霞寺位于南京的东北郊。
 
 
栖霞寺舍利塔(江苏路南京)

栖霞寺舍利塔(江苏路南京)


 
 寺门口有一座唐代御碑,也是国宝。由唐高宗撰文并亲笔题写碑名,碑石则是一块古动物化石,碑表面布满数亿年前的海百合茎和孔珊瑚。只可惜被罩了个亭子,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只能从小窗户里看个大概。
 
 
栖霞寺舍利塔(江苏路南京)
栖霞寺舍利塔(江苏路南京)

 
舍利塔通高约18米,造型稳重匀称,通体为石质,雕刻极为丰富细腻:从底部的基座、栏杆到中间的须弥座、塔身以至上部的腰檐、塔刹,全都布满精美的雕刻,无一处留有空白。由于雕塑内容实在太多,难以尽述,这里仅介绍被公认为精华的两个部分:佛八相图和飞天。
 栖霞寺舍利塔(江苏路南京)
栖霞寺舍利塔(江苏路南京)

 
佛八相图位于须弥座的束腰内,束腰每面一幅,共八幅。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释迦牟尼作为佛教创始人,一生中的八件大事,分别为:托胎、出生、出游、出家、成佛、传教、降魔、入灭。浮雕为五代时期原作,故事内容衔接紧密,画面流畅自然,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无愧是艺术珍品。
 
 
栖霞寺舍利塔(江苏路南京)
栖霞寺舍利塔(江苏路南京)

飞天浮雕亦为五代原作,雕刻于第一层塔檐之下,每面两个,共16个。飞天均手持花束,面孔丰腴,体形富态,唐风浓郁
 
栖霞寺舍利塔始建于隋文帝时期,为“仁寿敕建舍利塔”之一,南唐时期曾做过大规模的改建(或重建)。至于现存塔体的具体建造时间仍存在一些争议。一般认为塔基和须弥座部分最晚是五代的作品,塔身的四天王和二菩萨浮雕多半经过后世重修,塔刹是民国时期重造的。
 
                 栖霞寺舍利塔(江苏路南京)


寺院后山上有千佛崖,也是国宝,一个寺院内有三处国保,在江南也算是非常罕见了。
 
最后发一张雷人图片,就在寺里面拍到的。

栖霞寺舍利塔(江苏路南京)


    旅行指南:如果从南京市区去栖霞寺,沿途还可以顺便拜访一下南朝的陵墓石刻,共三处,分别在十月村,甘家巷和甘家巷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