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站三体式
劈拳,跺脚、使劲、像某些人那样打,势必会犯上三害第一害——努劲。 凡是劈拳打完胸闷的,一定要注意 孙老说,努气者太刚则易折,易生胸满气逆肺炸诸症 胸闷就是逆肺 但是这样不是不出功夫,就是伤自己。到老了一身毛病
功夫也分好几流 打错了也会出功夫的 但是真的伤人 你只要努气,那么三害努气、拙力、鼓胸提腹,差不多都占了。
现在看一些人大吹特吹无极式,就觉得误人。 无极式出不了功夫。 要是无极式出功夫,那天安门警卫战士都是内家高手了 无极式,无极,你练什么? 好容易出现征兆了,你不练,还无极着? 作为练过的,有功夫了,站站无极养养无碍。 但是你要是练拳,还是多站三体式 三体式刚开始站好姿势,其实不叫三体式,叫两仪。 只有你心慢慢静下来,意慢慢到丹田,周身散乱之气慢慢凝聚。 天地人的“人”初具形,才是三体。 不过无极式内中确实有感觉,当年好多气功大师骗人都是拿这个骗人的,所谓自发功。 我说这些不是否定无极式。 无极式对于长期不锻炼的人,感觉特明显。 长期不锻炼的人,对什么都敏感, 所以当年气功大师们能汇集几万人几十万人大练气功。
但是练拳的无极式是无极生太极, 求的是那个最原始的起点。 你有了起点不走,岂不是白花时间。 孙老为什么说三体式要多站,没说无极式要多站? 现在的人却大谈起无极式要多站。 岂不怪哉? 《形意拳学》两仪学和无极学的图片是一样的, 这张图既是三体也是两仪。 分阴分阳就是两仪,心中静下来再生意,就是三体 所以三体式要多站 为什么孙老在形意拳学里面两仪学讲的都是三体式的动作, 在三体学里讲的却很简单。 三体学历重点讲的是内劲,是金丹,是一气。 身体头手足天地人,但是没有这个内意的人参之,那就只是躯壳。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 其实我已经讲得都差不多了,有慧眼就自己去找 三体式站十分钟不过是小学生初学得了个2分, 如果5分制,离及格还差一分 十分钟是一道艰难的坎, 过了这个坎,就会感觉只要坚持就会进步。 我想和群里真的想练孙拳的人说句实话, 要想真正了解孙拳,就要多看原著,不看所谓的“当代的理论”。 站过十分钟,就会有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当年孙老弟子齐公博学拳就是最笨的人, 结果人家踏踏实实站了三年,成为高手。 说白了,开始你就是傻站 不过当然前提是站的架子要对。 千万别什么绝对单重 开始你可以就按照孙老晚年三体式站,不过后腿多吃力点就行。 慢慢来。 无极式容易产生幻像,不累。本来一气朕兆出来了,结果变成虚幻的。 三体式是实实在在, 是去拙力。 刚开始站可以高点, 开始大概膝盖比较难受, 但是按照市面上所传的“绝对单重”,那肯定要受伤。
平地立杆,不是让你立杆子, 是说你平地要立住一根竹竿, 你要松开它就要倒,但你又要把它立住, 这时候你的心气微微提起,极静,全身具有那种专注。 呵呵,这里面有讲究,大家自己去体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