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极、太极、双重

 慢柔松劲空灵 2016-04-24
  这三个词在太极拳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有些古典文化的研究者总是喜欢言必有出处,以为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弄得也仿佛只有有很高的古典文化素养才能明白这三个词似的。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曾说过,内家功夫的奠基者们是借用了我国古典的理论来阐述他们的拳学理论。换句话说,是先有的内家功夫后有的理论,不是理论造就了内家功夫,自从内家拳的理论产生以后,那理论的本意其实就与我国原有的古典理论有了区别。有人企图通过研究古典理论来明白拳理,这就本末倒置了。当然,对周易八卦的古典理论有所了解,可以增加情趣,这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上文说到,无极产生太极,我最初是从石明先生嘴里听到的。他认为(很可能他也是在转述前人的),无极就是无极桩训练出来的无极效果,由这无极才能进入太极。也就是有了无极训练,才能进入太极训练。

  网上有石明及其他那派甚至王永泉的理论,我不知那是真是假。其实有些名家常常会发表一些奇妙的理论,以表明自家拳术的高深莫测,这是人之常情。拳术其实很实际很简单,而人心思奇,不奇不足以吸引眼球。不玄妙,不能引来研究者的追捧。太极高人也是人,也不能脱俗。著名杨氏传人李雅轩提出大松大软的理论,这个说法很接近无极,应该知道,我们的任何词汇其实都极难准确概括某一个概念,大松大软也一样,只能说它比较接近,为什么,比如,一个养尊处优从不做体力劳动的人,他的周身都是很松弛的,这种大松大软显然不是内家功夫所需要的大松大软。无极这个概念不仅包含了大松大软,还包括意念精神等的空虚散。有一种天人合一的道家梦幻。

  无极桩网上有具体练法,在此不多述。我简略谈谈我的感受。无极桩是一个比较轻松的站桩姿势,站桩优于坐桩卧桩。■站桩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其精髓,就是:骨骼支撑,肉体放松。■它的训练近似养生气功。与养生气功不同的是,它追求的是空虚散,由机体放松到意识放松的统一。它的至高境界同道家气功有相通之处,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忘我。当我站桩好的时候,就有种无天无地无我,整个世界混混沌沌,真个是古人描绘的那个世界形成之前的那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甚至有一瞬间整个世界连同自己都消失了。这些境界不是有意而为,而是在训练时自然出现的。这就是无极。这种无极是不可能用某个词汇准确概括的。

  初练时不必追求什么,一切任其自然。两脚分开与肩齐,立身中正安舒。以松为要领。日久就会有气感。所谓气不练自练,不养自养。一般任脉督脉的打通是有明显感觉的,记得我练的时候,任脉督脉都有气冲的感觉,但不强烈。这些都不用去管。人在自然站立时,腰部都有向里的弯曲,内家拳都要求把这弯曲部分调直,坐跨圆裆,尾闾前下指,都有助于腰的调直。有所谓的大师提出对拉拔长的训练,对此本人认为是十分有害的。对拉拔长包括上下前后左右的对拉拔长,以上下对拉拔长最为有害,脊椎调直就行了,而对拉拔长脊椎,不合乎自然,弄不好恨容易受伤。

  桩法很多,以无极桩或养生桩最为主要。练家的各个部位的筋骨肉皮都要训练,而不同的桩法正是针对人体各不同部位的。并不是说会的桩法越多越好。尤其初练,更应该以舒适的桩姿为好。那种以为难度越高的越好是因为不懂。有人夸言会一万种桩,不是不懂,就是哗众取宠。有点像有人声称精通多种拳术,还精通多种,精通一种就足可以称雄天下。要说精通拳架子还说的过去。还没听那位高人敢声称他精通本门功夫的,就是杨露禅王芗斋恐怕也不敢。这倒不是人家谦虚。我们自己有时觉得很懂很通了,过了一段时间,却发现还有很大欠缺。艺无止境。越是高手越明白这层道理。

  太极图是一个圆里有两个阴阳鱼,以本人理解,太极就是其他内家功夫的混元力。武禹襄说,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支撑八面不就是六面力或八面力?欲要练混元力,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力或劲能在身上游走,这种游走,非经过桩功不能达到。劲的游走不是水银或水在皮管子里的流动,而是通过意念的引导,对身体里的劲进行的安排,比如,人们可以看到大师级人物是双重站立,而他的重心却在一只腿上。他可以把劲集中在半边身子上,另半边却是空的。劲可以随意调配,混元力练出就有希望了,否则,即使有混元力之意,也是很肤浅的。

  双重被王宗岳提到很高的高度,常见有人从字面上去解释,当然这没什么不对,而太极拳所说的双重并不是这样简单,非劲不能游走而不能最终领悟。武禹襄说,一处自有一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这是对双重的极好解说。劲能游走自如,就可以一处自有一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练到高级处,劲还能放出体外,说着很神奇,实际体验时很平常,或许那是一种感觉。这个东西很不好测试,但这种感觉是有的。

  有了能游走的劲,练内家功夫就有了资本。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内劲如何应用,那就非得有懂行的人给身体力行的指导不可了。

  有位职业拳师抱怨说,来学员了,你教他真东西,站桩,他觉得不是真的,偏偏要学那立即见效的,没办法,只能教招法,每天都有新的,他才觉得钱没白交。学了很多,明为内家,其实学成了外家,我现在也想开了,随他所想的教就是了,只有他们学有经年后,他们才会明白过来。这话在我也是有深刻体会的,我写出来,也是希望同道少走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