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花源记

 老樟xy67896789 2014-01-09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作品原文

  怀禅微刻《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xiá),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éi)外人道也。”
借山归旧隐 携琴入桃园(佟春凤作品)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作品译文 

  桃花源记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见到桃花林,生长在溪水两岸,几百步,中间没有其它的树。花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而纷乱。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又向前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看到隐隐约约有点光亮。于是舍弃了(自己的)船,从洞口进入。起初洞非常狭窄,只能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几十步,黑暗狭窄的隧道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互相都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这里面的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村中人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村中人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村中人于是便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村里的其他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儿女及同县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现在是几世皇帝,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渔人都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来。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里的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一切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出桃花源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之前的路回去,到处做标记。到了郡城下,拜见了太守,述说了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还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桃花源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品德高尚的人。听说了这件,高兴地计划要去。没有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过问了。

2 作品注释: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重庆酉阳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桃花源记:沿着,顺着。
:划行。
远近:偏义副词,这里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夹岸:两岸。
:别的,其它的。
:芳香的。
鲜美:鲜艳美丽。(古今异义)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很,非常。
: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惊异、诧异。(词类活用)
:再次。
:向前(词类活用)。
:想要。
:原指处境困难。同尽,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
便:于是,就。
:看见。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好像。
:舍弃。
:起初,刚开始。
:刚好。
:使......通过。(使动用法)
:又。
: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而明亮。
:平坦。
:宽阔。
:房屋。
俨然:整齐的样子。(古今异义)
:之(这里用原来的意思)
: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互相通达。(“交通”一说 互相交错。)(古今异义)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种作:耕种劳作。桃花源记衣着:穿着打扮。
:全,都。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下同。(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因为桃花源人从秦到晋一直与世隔绝)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于是,就。
: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详细、详尽。
: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副词,都,全。
问讯:询问打探(消息)。
:说。
先世:祖先。
:率领。
妻子:指妻子、儿女。(古今异义)
邑人:同乡的人,乡邻。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古今异义)
:再,又。
: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于是。
间隔:隔绝。
:现在。
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
:给。
具言:详细地说。(具:通“俱”详细、具体。)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惋惜。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停留。
:辞别。
:离开。
:对……说,告诉。
不足:不值得。(古今异义)
:介词,向、对。

  既:...以后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
:到达。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晋谒,拜见。
如此:在桃花源的见闻。
:便。
:派遣。
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标记。

  :最终。
:再。
:找到。
高尚:品德高尚。
:隐士。
欣然:高兴的样子。
: 计划,打算。(词类活用)
未:没有。
:实现。
:不久。
:死亡。
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3 写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小楷桃花源记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 文章赏析 

  桃花源记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从“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至,遂迷,不复得路。”这一句可以看出,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5 作者简介 

  陶渊明雕像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因为家门前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曾几度辗转,在各地做过几年小官,后厌烦俗世,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其中《桃花源记》是桃源诗的序言)等,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他是第一位田园诗人。

6 文言知识 

6.1 作品断句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2 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

6.3 一词多义

  乃:
  (1)见渔人,大惊:于是,就。
  (2)不知有汉:竟然。
  其:
  (1)欲穷林:这。
  (2)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
  (3)余人各复延至家:自己的。
  (4)得船:他的。
  (5)太守即遣人随往:代词,代指渔人。
  出:
  (1)不复焉:出去。
  (2)皆酒食:拿出。
  寻:
  (1)向所志:动词,寻找。
  (2)病终:副词“不久”。
  舍:
  (1)便(shě)船:动词,离开。
  (2)屋(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
  (1)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年间”。
  (3)其往来种作:“里面”。
  志:
  (1)处处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1)忘路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属:这。
  (6)具答:代词,代指桃花源人。
  为:
  (1)武陵人捕鱼wéi)业:动词,作为。
  (2)不足(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读wéi,介词,对、向。
  遂:
  (1)与外人间隔:“于是”。
  (2)迷:“终于”。
  (3)后无问津者:“就”。
  得:
  (1)便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
  (1)鸡犬相:听见。
  (2)有此人:听说。

6.4 多词一义

  (1) 溪行、便向路:沿着,顺着
  (2)便(yāo)还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如外人、来问讯、叹惋、怡然自乐:都
  (4)此中人(yù)云、不足为外人也:说
  (5)便扶向路、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6.5 古今异义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已婚男子对自己配偶的称呼)
  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
  间隔(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 多形容性格)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要(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

6.6 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语(此中人语(yu第四声)云):名次作动词,告诉

6.7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6.8 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句意:〈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翻译时一并补出。
  省宾语:
  例一:问所从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省介词:
  例二:林尽水源(是"林尽于水源"的省略.)9.四个“然”①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②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③怡然自乐(怡然):愉快的样子④欣然向往(欣然):高兴的样子
  (3)倒装句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翻译: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件一件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人)都感叹起来。

7 传奇色彩 

  ①渔人奇(1.一个以捕鱼作为职业的武陵人竟然会迷路。2.看见一个仅容一个人的小洞怎么敢一个人进去,按照常理应该找其他人一起去啊!)
  ②桃林奇(数百步长的桃林是怎么形成的?是自然形成的?那怎么会没有杂树?是人栽的?那又是谁?)
  ③洞口奇(一开始仅容一个人,为什么再走十几步就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呢?)
  ④人物奇(桃花源里面的人外面的人一样,那又为什么生活几百年竟然从不出这个洞口呢?)
  ⑤结局奇(渔人做的标记为什么找不着了呢?按理说,他应该记得怎么去桃花源,为什么又迷路了呢?高尚士刘子骥计划前往桃花源,为什么未果,寻病终了呢?)
  可见这是一个亦真亦幻,虚无缥缈的幻想

8 练习 

8.1 原文回答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林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优美)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
  情好客)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8.2 探究思考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4.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叹惋?                                                                                                                                                                             答:为桃源外的社会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而叹惋

  5.写作手法

  答:虚实相生,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6.主题思想

  答:作者在本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人间画境,以此来寄托作者的生活理想,在客观上本文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的生活愿望。          

  课文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9 文体 

  忽逢桃花林  记:可以是游记和碑记(或铭记)(主要的还是游记)。游记是收在文集中的记叙游览山川名胜活动、描写景物、用来抒发感情,让思想在风中飘荡的一种文体(散文)。相当于现在的记叙文,有的夹有一点议论,更像散文。
  《桃花源记》的文体就妙在“四像”而又“四不像”——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散文;好像是游记,又好像是寓言;实际上却又是序跋类文体中的诗序。这都是根据题目中的“记”这种古代文体衍生翻新出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文体解读。所以我们可以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一篇志怪小说。

10 桃花源诗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原诗如下:
  嬴(yíng)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qǐ)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yān),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qì)。
  桑竹垂馀荫,菽稷(jì)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zǔ)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r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yì)。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niè)清风,高举寻吾契(qì)。
  但现在《桃花源记》出名程度已远远超过《桃花源诗》 桃花源诗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入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11 扩展知识 

11.1 关于本文的对联

  1.子骥难寻避世地,
  渔人偶入桃花源。
  2.窃怪当日仙人,独思渔父。
  寻遍此中村落,不见桃花。
  3.水流花放 峰回路转

11.2 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渔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
  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①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②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
  ①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13 表明村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豁然开朗

11.3 内容评析

  1.第一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美景
  第二段:总写渔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社会风尚
  第三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家里做客以及辞去的经过
  第四段: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得
  第五段:写桃花源无法找到
  2.作者的愿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
  3.中心思想:表达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4.桃花源是理想社会的原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各尽所能的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

11.4 过程

  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在当时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本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本篇一个特点。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文章主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1.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实质,必须先看原诗,因为在某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诗比记还要说得明确些。例如“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说的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概括起来说,这些描写都表现了原始共耕社会的特点。记,则是先通过渔人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写到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人“自云”来揭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诗和记,二者相互补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轮廓。
  应当指出,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关于层层设疑的写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不少以游仙为题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赋》、郭璞的《游仙诗》等,多是假托游仙抒发作者的不平感和对现实的不满。《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唐王维《桃源行》中就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诗句)。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想像来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例如:
  1.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
  过去的诗人对此就有不同解释。唐代诗人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桃源行》)按这种说法,渔人这天并非出来打渔,而是为了欣赏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觉间来到桃花林的。南宋诗人谢枋得的看法与此不同,他写道:“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这是说,渔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缤纷”,自然有不少花儿落在水面,随流而下,渔人是在看到这些花瓣后,逆流而上到达桃花林的。这两种说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却也无妨以此引起学生的想像。
  2.渔人何以敢入洞?
  渔人见桃林面积之广(“夹岸数百步”),又是纯一色的桃树(“中无杂树”),为人间所罕有,已有“寻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尽头,发现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以为这是“天外有天”的标志,便决意去追寻光源,满心希望能由此而直达仙境。
  3.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
  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对时代变迁、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为培养学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不宜过多,更不宜琐碎,要给学生留出自己发挥想像的余地,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11.5 主题思想

  文章描绘了武陵渔人偶入桃源的见闻,用虚实结合,层层设疑和浪漫主义的笔法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12 沿用的成语 

  1.世外桃源
  成语释义: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战乱的美好地方。
  成语例句: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2.豁然开朗
  成语典故: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成语例句: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解释:一下子出现开阔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
  3.怡然自乐
  成语释义: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死后友人私谥“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人)《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示例: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气概。--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复辟谬说》
  刘厚守听了,怡然自乐,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4.无人问津
  发音:wú rén wèn jīn
  成语释义: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语出:晋陶潜(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示例: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无人问津。
  结构:兼语结构
  用法:常作谓语、定语、宾语
  近义词:置之不理
  反义词:门庭若市
  古意为渡口,今意为唾液
  5.鸡犬相闻
  成语释义: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成语例句:乡下景色很美,鸡犬相闻,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6.阡陌交通
  成语释义: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成语例句:那一片片水稻田中,阡陌交通,掩映着农家的自在。
  7.黄发垂髫
  成语释义: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落英缤纷
  成语释义:落花纷纷。缤纷,纷纷。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成语释义:形容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10.与世隔绝
  成语释义: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成语出处: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1.不足为外人道
  成语释义: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原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屋舍俨然wū shè yǎn rán
  成语释义:房舍整整齐齐。屋舍:房屋圈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成语出处: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3 关于刘子骥 

  姓刘,名驎之,字子骥,晋太元年间之河南南阳人。当时有一定的声名。

13.1 传说

  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并且是陶渊明的一个远房亲戚,两人知趣相同,经常相约游山玩水。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推测,陶渊明与刘子骥结伴探险,在一个武陵渔人的向导下,来到了陌生的奉家山桃花源地段,发现了古村落,发现了赤岩山(后文中要提及)。陶渊明与刘子骥是讲信用的人,为了“不与外人道”,因而在文中陶渊明耍了一下手段,隐去了自己,也隐去了刘子骥。可以说武陵渔人的原型是陶渊明自己。(这点是陶的惯用写作手段,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就是写他自己)陶渊明为什么要到奉家山来呢?陶渊明祖籍邵阳,家族庞大,在邵阳、溆浦一带的亲友不少,陶渊明肯定听到过关于莫徭的传说。所以,陶渊明与刘子骥结伴而探险奉家山区是极有可能的。

13.2 历史事实

  刘子骥探访桃源未果寻病终,这件事是作者虚构的,增加了故事中桃花源的神秘性,使人们只能凭空想像它、羡慕它的存在。目的是说明了作者对当世的失望,想找一个心中的桃花源,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苦恼。可以看出陶渊明为了表达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希望远离战乱.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幸福平安,是陶渊明美好的政治理想.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体现了陶渊明的美好品德。

14 中心思想 

  本文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对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出现地方】本文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出现。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5课出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出现,鄂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5课出现,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25课出现,语文版八年级下册25课出现,长春版八年级上册19课出现。
【教师提醒】本文为千古绝佳文章,务必要熟背,是重要考点。
  陶渊明著名作品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5 桃花源之地 

  《桃花源记》写出来之后,可以说一直被人们关注一个问题就是“桃花源”在哪里。特别是到了现在旅游热,这个“桃花源”真的存在那是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了。人们就更加关注,希望把它坐实。依我的看法,陶渊明写出《桃花源记》,实际上是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一个因素是他个人的这种田园生活,他描写的田园生活里有很多类似的写法,比如说“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那么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意思。在与世隔绝的小世界里,过得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那么他有描写,比如说和周边的人的关系,还有和大自然的关系,都和《桃花源记》精神是相通的。假如他没有这种真切的田园生活,他写不出《桃花源记》,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有一种思想文化的传统,《桃花源记》写的是一种理想世界——世外桃源、理想的世界。那么对于理想世界的描写,这种勾画在陶渊明之前,在那些经典文本里思想家们已经有过不同的表述。比如《礼记》,《礼记》的《礼运篇》提到这个“大同”,我们都知道“大同小康”。对于“大同”的这个世界的描写,很多地方和《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说人和人之间非常的和睦不是靠一种制度,不是有一种权力,而是一种自然的亲和,而人们和大自然也是一种相对亲和的,这样一种理想的境界和《桃花源记》有一种精神上的血脉的关联。再比如《老子》里,《老子》描写“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是写这样一种小国寡民,我觉得和《桃花源记》也有关联。所以这种思想上的血脉给他提供了思想的基因,给他提供了一种思想的养料,这个应该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还有另一个方面,为什么其他的人没有写出《桃花源记》,为什么陶渊明写出来了?跟他所处的特殊的时代、生活的特殊的环境还是有关系的。
  比如《桃花源记》里提到的这个刘子骥,在现实当中也有关于他的其他的记载。说他曾经到深山穷谷里有所发现,他发现了和仙人有关的什么什么东西;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说有些百姓为了逃避战乱,他们在山沟或山谷里建立起类似堡垒一样的东西据险自守,在里面自给自足,过着一个半与世隔绝的生活。我想这样的一些社会现实,以及由社会现实产生的传说都对陶渊明产生了影响。
  这样三个因素他自己、田园生活、对人生的这种向往,这个思想文化上这种传统、血脉联系,再加上当时现实里的这样一些事情融合到了一起,经过他的一种主体的艺术的加工,于是有了“桃花源”。
  这个“桃花源”,我想如果就说“桃花源”在哪里?它在陶渊明的心里,在他的精神里。而这个心灵和精神是多方面因素混合发酵,最后酿出的这么一杯美酒,它是人们精神荒漠里的一种甘露给人们心灵一种慰籍。我这个近几年到各地去旅游,至少我看到过有三处自己标谤和“桃花源”有一些关联的,有在湖南的,甚至还有在江浙一带的。当然我们可以理解,这个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桃花源”它真正价值在于当初是陶渊明心灵酿出的一杯美酒,而今天也应该是我们心灵和精神当中的一种寄托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