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9阑尾炎

 学中医书馆 2014-01-14

阑尾炎

    阑尾炎是指阑尾的化脓性疾病,但有急慢性之分。若有下腹固定压痛对急性阉尾炎具有重要诊断意义;若是慢性阑尾炎则多有急性阑尾炎史,仅有右下腹不适感或隐痛,可因活动、饮食不节而诱发。本病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

1)治疗阑尾炎秘验方   锦草解毒汤: 地锦草1两,陈槐花5钱,白头翁3钱,侧柏炭3钱,地榆炭1钱,祁艾炭1钱,金银花3钱半生半炒,山药5钱半生半炒,台党参8钱,黑芥穗2钱,粉甘草3钱,茯苓5钱,连翘2钱,菖蒲2.5钱,蒲公英5钱。水煎,分两次空心服,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服后无反映。 此方治疗肠痈,以地锦草为君,凉血解毒为主,佐以参、苓、山药,菖蒲等强壮健胃剂,标本兼治,方意周全,病虽垂危亦能治愈。 服用本方,一剂痛减,十余剂即可治愈。多年来,收治多人,无不痊愈。

2)白花蛇舌草治疗急性阑尾炎有特效,但用量要大,常用量90g,单用或配合其他药使用均可。曾治颐和园邮局职工廉玉,怀孕期间患急性阑尾炎,我就单用白花蛇舌草90g,令其水煎服,连用几天,很快见效

3)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此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

4)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此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5)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此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
 
6)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分3--4次服,每日—剂。

7)桃仁薏苡仁粥:桃仁10克(去皮尖),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加水同煮粥至极烂服用。

8)芹菜瓜仁汤:芹菜30克,冬瓜仁20克,藕节20克,野菊花30克,水煎,每日分2次服。

9)冬瓜仁苦参汤:冬瓜仁15克,苦参30克,甘草10克,水煎,调蜂蜜适量饮服。

10)蛇舌草败酱草汤:白花蛇舌草30克,败酱草20克,煎水,调入蜂蜜适量饮服。

11)银花、公英各50克,丹皮25克,大黄15克,赤芍12克,川楝子、桃仁、甘草各9克,每天l~2剂,水煎后分2、4次服。

12)鸡血藤100克,地丁50克,川楝子2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后分2次服。

13)针刺足三里、阑尾穴、阿是穴。呕吐者加内关穴。

14)薏米50克,冬瓜籽25克,丹皮、桃仁、紫花地丁各15克加水300毫升(6两),煎到100毫升。煎2次混合后分两次服,每日1剂

15)红藤、忍冬藤各100克,生大黄15克,水煎后加黄酒1小杯分两次服,每日 l剂。
16.治急性阑尾炎方
〔组成〕   生大黄15克(后下),蒲公英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
〔功效〕   清热泻下。
〔主治〕   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
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天1次,连刺3天。
外敷法: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17..治慢性阑尾炎方
〔组成〕   生大黄9克,丹皮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
〔功效〕   清热泻下。
〔主治〕   慢性阑尾炎。
〔加减法〕    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注:此方即大黄牡丹皮汤,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

  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

  [阑尾炎偏方二]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文内容转自中国
  本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阑尾炎偏方三]

    大蒜60克,芒硝、大黄各刃克。先将大蒜、芒硝合捣如泥状敷腹部最痛处(局部先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皮肤损伤)2小时后去药,再取大黄粉醋调外,敷6---8小时,共为一次,必要时数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中国最全最新的偏方网站www.cnpf.net.cn

  [阑尾炎偏方四]

    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 本文内容由中国偏方网,中国民间偏方大全提供

    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各,枳壳、丹皮、黄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

  [阑尾炎偏方六]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责任编辑:admin)

治慢性阑尾炎偏方?

方1〔组成〕三叶鬼针草30g,败酱草30g。〔用法〕加水800ml,煮至300ml,每日1剂,重者2剂,内服。〔附注〕此方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2〔组成〕留兰香、大蒜、生盐各等量。〔用法〕3味共捣烂,外敷右下腹阑尾区,当患者感到皮肤有较明显的烧灼感时即取去,每日2次。〔附注〕此方用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方3〔组成〕鲜马齿苋1握。〔用法〕洗净,捣烂,绞汁30ml,加冷开水100ml、白糖适量,每日服3次,每次100ml。

方4〔组成〕白花败酱50g,蒲公英15g,鬼针草30g,川楝子10g,紫花地丁24g。〔用法〕水煎服。

方5〔组成〕鲜黄蜀葵根皮、酒糟各适量。〔用法〕捣烂,敷右下腹回盲部。〔附注〕此方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6〔组成〕筋骨草60g,蒲公英15g,神曲15g,赤芍9g,川楝子10g。〔用法〕水煎服。〔附注〕此方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7〔组成〕大血藤60g,紫花地丁30g,川楝子15g。〔用法〕水煎服。〔附注〕此方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方8〔组成〕大血藤60g,三颗针30g,丹皮15g,川楝子15g,大黄(后下),芒硝6g(冲)。〔用法〕水煎眼。〔附注〕此方用于阑尾炎并发局限性腹膜炎。

方9〔组成〕白花蛇舌草60g,海金沙30g,野菊花60g。〔用法〕水煎,分3次1日服,重者日服2剂。〔附注〕此方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方10〔组成〕鲜猪殃殃90g。〔用法〕水煎内服。〔附注〕此方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11〔组成〕山大黄、金银花、蒲公英、丹皮、桃仁、赤芍各适量。〔用法〕水煎服。〔附注〕此方用于急性阑尾炎

12.10岁儿童那年得了慢性阑尾炎,打了三天点滴,之后医生告诉这个方法。叫买1斤白花蛇舌草,天天给他泡茶喝,吃了半斤,好了再没复发。

12、治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鬼针草15—30克(鲜草60克),水煎,兑牛奶或蜂蜜服下。                  

13、治慢性阑尾炎偏方:大黄15克、丹皮15克、桃仁15克、冬瓜仁15克、芒硝10克、双花20克、连翘15克、蒲公英20克、地丁15克、川楝子15克、败酱草15克。
将上药煎汁三次,水可适量。煎好后,将汁混合在一起,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胃好的饭前服用,胃不好的饭后服用。一般患者3服就会好。
  药理:双花、连翘、蒲公英,都有消炎作用。而芒硝,有泻的功效,可排除肠道内的毒素。
   提示:阑尾炎分急、慢性两种。急性阑尾炎,必须在发病后立即送到医院治疗,否则有生命危险。而慢性阑尾炎,一般隔一段时间爱犯一次,也有转急性危险,患者要尽早治疗。 献方人讲,应用此方,如果拉肚子,属正常情况。

14 .大田螺治阑尾炎
[方  剂] 大田螺、荞麦面各适量。
[制用法] 大田螺捣碎,去壳,将其肉捣成烂泥,用荞麦面拌成糊,再捣和。摊于布上贴在腹上阑尾部,每日换药2次。
[功  效] 清热解毒。
[验  证] 黄xX ,男,32岁,患阑尾炎,用上方治愈。
15 .鲜姜芋头泥治阑尾炎
[方  剂] 鲜姜、鲜芋头、面粉各适量。
[制用法] 先将姜和芋头去粗皮,洗净、捣烂为泥,再加适量面粉调匀。外敷患处,每日换药l次,每次敷3小时。
[功  效] 散瘀定痛。
[验  证] 据《健康报》介绍上方有良效。
16 .石膏桐油治阑尾炎
[方  剂] 生石膏12克,黑桐油适量。
[制用法] 将生石膏研为细末,用黑桐油与生石膏粉混合搅拌成糊状,外敷疼痛区,一般2-3日更换1次,如药干枯或滑动,则需要随时更换。
[功  效] 治疗阑尾炎有奇效。
[验  证] 用上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48例,均获治愈出院。住院时间最短者3 天,最长者13天。右下腹部疼痛症状在3天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消失。其中有3例阑尾炎穿孔伴发腹膜炎患者,使用本方亦获得痊愈。
17 .鬼针草治阑尾炎
[方  剂] 鬼针草、败酱草各30克。
[制用法] 将上药加水3碗,煎至1碗,频频呷服。每日服l剂,重症患者每日服2剂。
[功  效] 治疗阑尾炎有奇效。
[验  证] 用上药治疗阑尾炎患者73例,其中,治愈者71例,好转者1例,无效者1例。73 例中包括单纯性阑尾炎患者22例,均获治愈。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患者13例,其中痊愈者12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100%。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1例,均获治愈。阑尾切除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7例,其中痊愈6例,无效l 例。73例中有15例配合针灸和抗生素治疗。
18 .白花蛇舌草等治阑尾炎
[方  剂] 自花蛇舌草、蒲公英、败酱草、忍冬藤各25克,生薏苡仁、茯苓各20克,川军(后下)、芒硝(冲服)、桃仁(冲碎)、丹皮各10克,紫花地丁草30 克生甘草12 克。
[制用法] 每日l 剂,水煎分3 次口服。
[验  证] 用本方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43例,经服药5-10 剂,均获治愈。

治阑尾炎秘方

19. 肠痈汤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①生大黄(后下)、蒲公英各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②生大黄,丹皮各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冲服)。

【用法】方①每日1~2剂,水煎服,日服2~4次。方②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

【功用】清热泻下。

【主治】阑尾炎(急性用方①,兼治阑尾脓肿;慢性用方②)。

【加减】方①加减:阑尾脓肿去芒硝,同时配合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日1次,连刺3天。又外敷法:方用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方②加减: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疗效】随证选用,疗效颇佳。

20. 清热消炎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金银花、冬瓜仁各30克,连翘20克,知母、山栀子、乌药各10克,生地榆、滑石各12克,丹皮、桃仁各10克,败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日服2~4次。

【功用】清热消炎,消肿止痛。

【方解】急性阑尾炎多由肠内积聚,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而成热毒,故肿暴发而痛剧烈。热蒸于外则发高烧,此方退烧止痛,功效颇速。方用石膏、知母清阳明之热,内可以消肿,外可以退烧;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而消肿痛;生地榆、败酱草凉血消肿而治恶疮;冬瓜仁为肠痈要药;山栀子、滑石祛湿热而疗疮疡;丹皮、桃仁活血凉血而消肿毒;乌药理气散郁以止痛;酒军、瓜蒌清理肠胃,肠胃秽污清除而无蒸发生热之机,则肿易消而痛自止;竹茹清胃止呕。一般服药一二小时即能止痛。

【主治】急性阑尾炎。

【加减】大便燥结,加酒军9克,瓜蒌30克,甚者加元明粉;呕吐加竹茹20克;如痛已缓解,阑尾部有包块,加茜草12克,山慈菇10克,乳香、没药各5克。

【疗效】多年使用,屡获奇效。

21. 化瘀消炎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五灵脂、蒲黄各9克,乳香、没药各6克,赤小豆、元胡、川楝子、乌药、桃仁各10克,赤芍12克,败酱草30克,冬瓜仁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解】慢性阑尾炎,多由饮食失调,或食后奔走,大肠运化紊乱,气血凝滞而致右下腹痛,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故方用五灵脂、蒲黄、乳没、桃仁、赤芍活血化瘀以止痛;赤小豆清热消肿而排脓毒;川楝子、元胡、乌药理气散瘀;山慈菇、冬瓜仁消痈肿;败酱草破瘀散结;三棱、莪术化瘀软坚,合之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

【主治】慢性阑尾炎。

【加减】如有肿块,加山慈菇10克,三棱、莪术。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22. 新备急丸

【来源】金如寿,《经验方》

【组成】巴豆霜、生大黄末各8克,生黄连末14克。

【用法】上药共和匀,装入肠溶液胶囊,每粒0.3克。每次服2~3粒(成人量),温开水送下,一般连服3天。

【功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

【方解】方中巴豆霜峻下逐瘀;大黄泻热毒、行瘀血、荡积滞;黄连清热消炎解毒。三药合用,作用迅速,用之得当,可取速效。

【主治】各种类型阑尾炎,尤其对急性阑尾炎(瘀滞型)、急性蜂窝组织炎及慢性阑尾炎(蕴热型)有良效。

【加减】如体温过高,可用金银花30克煎水,待冷后送服本丸。

【疗效】临床屡用效佳,服药后一般4小时左右开始排便,随之热退痛止。

【附记】如服药后4小时不排便的,可再服1次。药后腹泻不止,可口服5%颠茄合剂20毫升,或用硫酸阿托品0.3~0.5毫克肌肉或皮下注射。

23. 阑尾脓肿方

【来源】金如寿,《经验方》

【组成】红藤、败酱草各30克,当归尾9克,皂角刺15克(或用炮山甲9克),大黄15~24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日2剂。

【功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通里消积。

【方解】方中红藤活血通络、解毒;败酱草清热消炎、散瘀排脓;当归尾活血祛瘀;皂角刺活血消肿;大黄攻下泻热、通下消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瘀排脓、通里消积之功。

【主治】阑尾周围脓肿。

【疗效】临床屡用,确有良效。

24. 阑尾化瘀汤

【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组成】川楝子、金银花各15克,延胡索、牡丹皮、桃仁、大黄(后下)、木香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行气活血、清热解毒。

【方解】方中川楝子、元胡、木香行气止痛;金银花、牡丹皮清热消炎;桃仁、大黄化瘀解毒。本方是由《金匮要略》的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化裁而成,其消炎止痛作用较原方更胜一筹。

【主治】阑尾炎(气血瘀滞型),症见阑尾炎初期,发热、白细胞正常或很高,腹痛局限,压痛仅见于右下腹,有反跳痛。

【加减】便秘甚者,加芒硝9克(分冲);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各9克;血聚成块者,加红藤30~60克。

【疗效】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普外科验证观察,结果:共治疗210例,治愈者192例(占91.4%),无效者18例(占8.6%)。主要适用于瘀滞型阑尾炎,临床热象不显著,如不寒不热,或仅有微热,脘腹胀闷,嗳气纳呆,恶心反胃。气滞重者则腹痛绕脐走窜,血瘀重则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或出现肿块。大便正常或秘结、尿清或黄、脉弦紧或涩或细。舌苔白,舌质正常或有紫斑。

【附记】本方为天津南开医院经验方。

25. 阑尾清解汤

【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组成】金银花60克,大黄25克,蒲公英、冬瓜仁各30克,牡丹皮15克,川楝子、生甘草各10克,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攻下散结,行气活血。

【方解】方中金银花、蒲公英消炎解毒;丹皮凉血活血;冬瓜仁化瘀排脓;川楝子、木香行气止痛;大黄攻下泻热;甘草解毒。又因病势急剧,热毒较重,故用大剂量的药物围歼之,顿挫热毒上炎之势,故取效颇速。

【主治】急性阑尾炎(热毒期),症见发热恶寒(或不恶寒),面红目赤、唇干舌燥、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痛拒按、腹肌紧张、大便秘结,舌尖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洪或滑数。常用于急性阑尾炎,伴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肝脓肿、盆腔及膈下脓肿。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附记】本方为天津南开医院经验方。

26.红藤汤

【来源】倪和宪,《光明中医》(3)1988年

【组成】红藤60~90克,紫花地丁15~20克,蒲公英、金银花各15克,连翘、丹皮各10克,桃仁6~10克,赤芍10克,冬瓜子15克,炙乳没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频服。使药液在体内保持一定浓度,有利于迅速控制炎症的发展,缩短疗程。

【功用】清热败毒,消痈散结,活血定痛。

【方解】本方为仲景大黄牡丹皮汤去硝、黄,合景岳红藤煎加减而成。方中以红藤为主药,用以清热败毒,消痈散结;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连翘以协助红藤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桃仁、丹皮、赤芍、乳香、没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定痛,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变炎性病灶;冬瓜子化痰排脓消痈,为内消之要药。合而用之,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活血定痛之功。全方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散瘀为辅,有相辅相成之妙用。方中活血化瘀药剂量宜小不宜大,必须在大剂量清热解毒药足以控制炎症发展的前提下配合应用,方能收到如期的效果。反之,活血化瘀药用量过大,清热解毒药量不足,不仅不能取效,反而有扩散病灶之危害,切宜注意。本方药性平和,疗效迅速,在临床运用中,尚未发现其副作用。

【主治】肠痈(阑尾炎),不论未化脓或已化脓者,或阑尾炎穿孔形成局限性腹膜炎者。

【加减】阑尾炎穿孔形成局限性腹膜炎者,应配合四环素滴注。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甚佳。

27.加减双合汤

【来源】沈炎南,《光明中医》(3)1988年

【组成】生大黄6克,牡丹皮9克,桃仁6克,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各12克,金银花9克,蒲公英12克,当归、赤芍各9克,红花、广木香各6克,川楝子、延胡索各9克,制没药6克。

【用法】上药用水3碗,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清热解毒,行气祛瘀,消痈止痛。

【方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妇女重身,毒之何如?”、“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本方由大黄牡丹皮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而成。方用薏苡、败酱加金银花、蒲公英,渗湿利水,清热解毒以助大黄荡涤湿热,而拔痈毒;以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加当归、赤芍、红花以助桃仁活血,破血中蓄瘀,更加木香、川楝子、延胡索、没药行气止痛,冬瓜仁直达病所,排除败浊,恢复生肌,使恶血外泻,痈毒内消。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行气祛瘀、消痈止痛之功。

【主治】妊娠肠痈(慢性阑尾炎)。

【疗效】疗效显著。服药后多安渡危证。不仅保了大人,亦保了胎儿,“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诚非虚言。

28. 金蒲汤

【来源】朱日升,《江西中医药》(2)1988年

【组成】金银花、蒲公英、冬瓜子各30~60克,大活血15~30克,木香6~10克,生大黄10~20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分4次服,每6小时服1次。轻者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

【方解】《诸病源候论》云:“肠痈者,……使邪气与营卫相干,在于肠中,遇热加之,气血蕴积,积聚成痈,热积不散,化而为脓。”《外科正宗》也云:“夫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入小肠而成也。”病为湿热壅遏肠腑,故本方重用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冬瓜子渗利湿邪,使湿热分消;以木香理气化滞;大活血活血祛瘀,使瘀滞得化;再根据“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原理,用生大黄泻热、逐瘀、通便,引导湿热脓毒之邪从肠道排出体外。合而用之,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之功。

【主治】各种类型急性阑尾炎。

【加减】小儿剂量酌减。如热盛便秘者,加芒硝;气滞痛甚,加川楝子、炒枳壳;湿盛苔腻者,加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合并脓肿者,加败酱草、桔梗,或赤芍、桃仁,甚至加三棱,莪术。

【疗效】治疗25例,其中辨证分型为瘀滞型5例,成脓型14例,脓溃型1例,脓肿型5例。全部临床治愈。有2例曾有复发,仍用本方治愈。疗程最短3天,最长12天,平均7天。

【附记】阑尾周围脓肿,加用余氏消炎镇痛膏和芙蓉软膏(1∶1)和匀外敷局部,有较好的镇痛作用,药膏要敷得厚一些,大一点。必要时配合穿刺抽脓。

急性阑尾炎

是因饮食不节或饮食后暴急奔走,引起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气机痞塞,气血瘀滞,以致湿热内生,积于肠中,血肉腐败化脓,发为肠痈的一种疾病。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排脓。

处方1:红花、川楝子各15克,元胡、丹皮、桃仁、木香、大黄各9克。水煎服。用于阑尾炎瘀滞期。

处方2:金银花30克,蒲公英50克,丹皮、大黄各15克,川楝子、甘草、桃仁各9克,赤芍12克。水煎服。用于阑尾炎蕴热期。

处方3:金银花60克,蒲公英、冬瓜仁各30克,大黄24克,丹皮15克,木香、川楝子、甘草各9克。水煎服。用于阑尾炎毒热期。

处方4:金银花、紫花地丁、红藤、薏仁各30克,冬瓜仁20克,桃仁、丹皮各12克,皂刺、甘草各10克。水煎服。主治急性阑尾炎。

处方5:白花蛇舌草、红藤各30克,丹皮、桃仁、大黄各10克,红花6克,金银花12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主治急性阑尾炎。

处方6:干马齿苋、蒲公英各60克。水煎服。主治急性阑尾炎。

处方7:败酱草10克,制附子6克,薏仁15克,水煎服。用于阑尾炎脓已成,身不热者。

处方8:败酱草、附子、当归各9克,薏仁25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用于慢性阑尾炎。

处方9:白花地丁全草晒干。每取6-12克水煎服。连用3天。治阑尾炎。

处方10:红藤24克,金银花、败酱草、蒲公英各50克,木香、冬瓜仁各15克,赤芍、黄芩各12克,川楝子、生川军、桃仁各9克。水煎服。主治阑尾炎。

处方11:大黄、丹皮、芒硝各3克,瓜蒌子250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或制散剂。成人每服1克。日3次。服完为止。主治慢性阑尾炎。

处方12:用圆珠笔等尖端物,点压足部盲肠、阑尾反射区的压痛点。直至产生酸胀痛感。每次5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对慢性阑尾炎有显效。


阑尾周围脓肿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
【辨证】热毒蕴结肠中,肉腐血败。
【治法】清热解毒,排脓消肿,软坚通便。
【方名】复方红藤合剂。
【组成】红藤30克,三颗针30克,丹皮12克,银花3克,芒硝12克,大黄15克,桃仁15克,薏
仁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4次。
【出处】余胜吾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湿浊蕴于下焦化热,湿热毒邪蕴结肠腑,气滞血瘀。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方名】肠痈汤。
【组成】败酱草15克,金银花15克,冬瓜子10克,蒲公英15克,粉丹皮10克,生苡仁15克,
京赤药10克,枳壳10克,桃仁6克,连翘10克,大黄6克(后下),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景海方。
中医处方(三)

【辨证】热毒炽盛,蕴结肠腑,气滞血瘀。
【治法】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名】复方红藤煎。
【组成】红藤30-60克,乳香6克,紫花地丁30克,连翘10-15克,玄胡索10克,没药6克,大黄
10-15克,丹皮10克,金银花15-20克,枳壳10-15克,赤芍15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树人方<阑尾脓肿>

前两天一中学生得了急性阑尾炎要手术,情急之下学生母亲问之咋办?我说:“阑尾炎中药治疗很简单------无需手术,省钱,痛苦少,一付痛减,二付病愈,三付除根。”用之病愈。有缘人珍之。。。方;金银花120克,当归60克,蒲公英30克,元参30克,水煎服。空腹服。
注解;凡人痈疽发于背,或生于头顶,或生于胸腹,或生于手足臂腿腰脐之间,前阴粪门之际,无论阳毒阴毒,一服吾方,无不立消,已溃者即敛,真神方也。金银花四两,蒲公英一两,当归二两,元参一两,水五碗,煎八分。饥服,一剂尽化为无有矣。切勿嫌其药料之重,减去分两,则功亦减半矣。此方既善攻散诸毒,又不耗损真气,可多服久服,俱无碍,即内治肺痈、大小肠痈,亦无不神效也。


治疗盲肠炎神方
用白花蛇舌草或咸丰草煎水加乌糖服之,如系急性盲肠炎可取青捣汁服之,无不神效。余戚前忽患急性盲肠炎,腹部剧痛,脚不能伸直,余就附近觅得咸丰草取汁与服,十余分钟痛遂止,再服痊愈

治阑尾炎秘方

89.1 肠痈汤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①生大黄(后下)、蒲公英各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②生大黄,丹皮各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冲服)。

【用法】方①每日1~2剂,水煎服,日服2~4次。方②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

【功用】清热泻下。

【主治】阑尾炎(急性用方①,兼治阑尾脓肿;慢性用方②)。

【加减】方①加减:阑尾脓肿去芒硝,同时配合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日1次,连刺3天。又外敷法:方用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方②加减: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疗效】随证选用,疗效颇佳。

 

89.2 清热消炎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金银花、冬瓜仁各30克,连翘20克,知母、山栀子、乌药各10克,生地榆、滑石各12克,丹皮、桃仁各10克,败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日服2~4次。

【功用】清热消炎,消肿止痛。

【方解】急性阑尾炎多由肠内积聚,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而成热毒,故肿暴发而痛剧烈。热蒸于外则发高烧,此方退烧止痛,功效颇速。方用石膏、知母清阳明之热,内可以消肿,外可以退烧;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而消肿痛;生地榆、败酱草凉血消肿而治恶疮;冬瓜仁为肠痈要药;山栀子、滑石祛湿热而疗疮疡;丹皮、桃仁活血凉血而消肿毒;乌药理气散郁以止痛;酒军、瓜蒌清理肠胃,肠胃秽污清除而无蒸发生热之机,则肿易消而痛自止;竹茹清胃止呕。一般服药一二小时即能止痛。

【主治】急性阑尾炎。

【加减】大便燥结,加酒军9克,瓜蒌30克,甚者加元明粉;呕吐加竹茹20克;如痛已缓解,阑尾部有包块,加茜草12克,山慈菇10克,乳香、没药各5克。

【疗效】多年使用,屡获奇效。

 

89.3 化瘀消炎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五灵脂、蒲黄各9克,乳香、没药各6克,赤小豆、元胡、川楝子、乌药、桃仁各10克,赤芍12克,败酱草30克,冬瓜仁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解】慢性阑尾炎,多由饮食失调,或食后奔走,大肠运化紊乱,气血凝滞而致右下腹痛,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故方用五灵脂、蒲黄、乳没、桃仁、赤芍活血化瘀以止痛;赤小豆清热消肿而排脓毒;川楝子、元胡、乌药理气散瘀;山慈菇、冬瓜仁消痈肿;败酱草破瘀散结;三棱、莪术化瘀软坚,合之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

【主治】慢性阑尾炎。

【加减】如有肿块,加山慈菇10克,三棱、莪术。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89.4 新备急丸

【来源】金如寿,《经验方》

【组成】巴豆霜、生大黄末各8克,生黄连末14克。

【用法】上药共和匀,装入肠溶液胶囊,每粒0.3克。每次服2~3粒(成人量),温开水送下,一般连服3天。

【功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

【方解】方中巴豆霜峻下逐瘀;大黄泻热毒、行瘀血、荡积滞;黄连清热消炎解毒。三药合用,作用迅速,用之得当,可取速效。

【主治】各种类型阑尾炎,尤其对急性阑尾炎(瘀滞型)、急性蜂窝组织炎及慢性阑尾炎(蕴热型)有良效。

【加减】如体温过高,可用金银花30克煎水,待冷后送服本丸。

【疗效】临床屡用效佳,服药后一般4小时左右开始排便,随之热退痛止。

【附记】如服药后4小时不排便的,可再服1次。药后腹泻不止,可口服5%颠茄合剂20毫升,或用硫酸阿托品0.3~0.5毫克肌肉或皮下注射。

 

89.5 阑尾脓肿方

【来源】金如寿,《经验方》

【组成】红藤、败酱草各30克,当归尾9克,皂角刺15克(或用炮山甲9克),大黄15~24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日2剂。

【功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通里消积。

【方解】方中红藤活血通络、解毒;败酱草清热消炎、散瘀排脓;当归尾活血祛瘀;皂角刺活血消肿;大黄攻下泻热、通下消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瘀排脓、通里消积之功。

【主治】阑尾周围脓肿。

【疗效】临床屡用,确有良效。

 

89.6 阑尾化瘀汤

【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组成】川楝子、金银花各15克,延胡索、牡丹皮、桃仁、大黄(后下)、木香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行气活血、清热解毒。

【方解】方中川楝子、元胡、木香行气止痛;金银花、牡丹皮清热消炎;桃仁、大黄化瘀解毒。本方是由《金匮要略》的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化裁而成,其消炎止痛作用较原方更胜一筹。

【主治】阑尾炎(气血瘀滞型),症见阑尾炎初期,发热、白细胞正常或很高,腹痛局限,压痛仅见于右下腹,有反跳痛。

【加减】便秘甚者,加芒硝9克(分冲);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各9克;血聚成块者,加红藤30~60克。

【疗效】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普外科验证观察,结果:共治疗210例,治愈者192例(占91.4%),无效者18例(占8.6%)。主要适用于瘀滞型阑尾炎,临床热象不显著,如不寒不热,或仅有微热,脘腹胀闷,嗳气纳呆,恶心反胃。气滞重者则腹痛绕脐走窜,血瘀重则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或出现肿块。大便正常或秘结、尿清或黄、脉弦紧或涩或细。舌苔白,舌质正常或有紫斑。

【附记】本方为天津南开医院经验方。

 

87.7 阑尾清解汤

【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组成】金银花60克,大黄25克,蒲公英、冬瓜仁各30克,牡丹皮15克,川楝子、生甘草各10克,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攻下散结,行气活血。

【方解】方中金银花、蒲公英消炎解毒;丹皮凉血活血;冬瓜仁化瘀排脓;川楝子、木香行气止痛;大黄攻下泻热;甘草解毒。又因病势急剧,热毒较重,故用大剂量的药物围歼之,顿挫热毒上炎之势,故取效颇速。

【主治】急性阑尾炎(热毒期),症见发热恶寒(或不恶寒),面红目赤、唇干舌燥、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痛拒按、腹肌紧张、大便秘结,舌尖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洪或滑数。常用于急性阑尾炎,伴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肝脓肿、盆腔及膈下脓肿。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附记】本方为天津南开医院经验方。

 

89.8 红藤汤

【来源】倪和宪,《光明中医》(3)1988年

【组成】红藤60~90克,紫花地丁15~20克,蒲公英、金银花各15克,连翘、丹皮各10克,桃仁6~10克,赤芍10克,冬瓜子15克,炙乳没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频服。使药液在体内保持一定浓度,有利于迅速控制炎症的发展,缩短疗程。

【功用】清热败毒,消痈散结,活血定痛。

【方解】本方为仲景大黄牡丹皮汤去硝、黄,合景岳红藤煎加减而成。方中以红藤为主药,用以清热败毒,消痈散结;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连翘以协助红藤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桃仁、丹皮、赤芍、乳香、没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定痛,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变炎性病灶;冬瓜子化痰排脓消痈,为内消之要药。合而用之,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活血定痛之功。全方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散瘀为辅,有相辅相成之妙用。方中活血化瘀药剂量宜小不宜大,必须在大剂量清热解毒药足以控制炎症发展的前提下配合应用,方能收到如期的效果。反之,活血化瘀药用量过大,清热解毒药量不足,不仅不能取效,反而有扩散病灶之危害,切宜注意。本方药性平和,疗效迅速,在临床运用中,尚未发现其副作用。

【主治】肠痈(阑尾炎),不论未化脓或已化脓者,或阑尾炎穿孔形成局限性腹膜炎者。

【加减】阑尾炎穿孔形成局限性腹膜炎者,应配合四环素滴注。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甚佳。

 

89.9 加减双合汤

【来源】沈炎南,《光明中医》(3)1988年

【组成】生大黄6克,牡丹皮9克,桃仁6克,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各12克,金银花9克,蒲公英12克,当归、赤芍各9克,红花、广木香各6克,川楝子、延胡索各9克,制没药6克。

【用法】上药用水3碗,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清热解毒,行气祛瘀,消痈止痛。

【方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妇女重身,毒之何如?”、“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本方由大黄牡丹皮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而成。方用薏苡、败酱加金银花、蒲公英,渗湿利水,清热解毒以助大黄荡涤湿热,而拔痈毒;以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加当归、赤芍、红花以助桃仁活血,破血中蓄瘀,更加木香、川楝子、延胡索、没药行气止痛,冬瓜仁直达病所,排除败浊,恢复生肌,使恶血外泻,痈毒内消。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行气祛瘀、消痈止痛之功。

【主治】妊娠肠痈(慢性阑尾炎)。

【疗效】疗效显著。服药后多安渡危证。不仅保了大人,亦保了胎儿,“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诚非虚言。

 

89.10 金蒲汤

【来源】朱日升,《江西中医药》(2)1988年

【组成】金银花、蒲公英、冬瓜子各30~60克,大活血15~30克,木香6~10克,生大黄10~20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分4次服,每6小时服1次。轻者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

【方解】《诸病源候论》云:“肠痈者,……使邪气与营卫相干,在于肠中,遇热加之,气血蕴积,积聚成痈,热积不散,化而为脓。”《外科正宗》也云:“夫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入小肠而成也。”病为湿热壅遏肠腑,故本方重用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冬瓜子渗利湿邪,使湿热分消;以木香理气化滞;大活血活血祛瘀,使瘀滞得化;再根据“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原理,用生大黄泻热、逐瘀、通便,引导湿热脓毒之邪从肠道排出体外。合而用之,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之功。

【主治】各种类型急性阑尾炎。

【加减】小儿剂量酌减。如热盛便秘者,加芒硝;气滞痛甚,加川楝子、炒枳壳;湿盛苔腻者,加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合并脓肿者,加败酱草、桔梗,或赤芍、桃仁,甚至加三棱,莪术。

【疗效】治疗25例,其中辨证分型为瘀滞型5例,成脓型14例,脓溃型1例,脓肿型5例。全部临床治愈。有2例曾有复发,仍用本方治愈。疗程最短3天,最长12天,平均7天。

【附记】阑尾周围脓肿,加用余氏消炎镇痛膏和芙蓉软膏(1∶1)和匀外敷局部,有较好的镇痛作用,药膏要敷得厚一些,大一点。必要时配合穿刺抽脓。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阑尾炎经常腹部发生剧痛,脐之右侧,其痛更厉 害,用手按之,患者攒眉呼痛,几乎跳起来,如吃得太多,往往会引起阑尾的疼痛。有的患者由于畏惧开刀,有 的因时间上不许可或不方便,也有人主张阑尾自有其用途,所以都采用药服,既能治好病痛,又免受开刀之苦。
1.石膏苡仁汤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生石膏、薏苡仁、蒲公英、金银花各25克,大黄、败酱草、牡丹皮、桃仁各15克,元胡、川楝子各12
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 效] 治慢性阑尾炎。
2.赤芍汤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赤芍50克,泽泻25克,白术、茯苓各12克,当归、川芎各10克,败酱草3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 效] 治慢性阑尾炎。
3.白红草汤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白毛夏枯草,红藤各30克,枳壳、木香各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 效] 治慢性阑尾炎。
4.香附汤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香附15克,栀子、枳实、桃仁、 麦芽、山楂、木香、鸡内金各10克,远志、神 曲、枳壳、甘草各5
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 效] 治慢性阑尾炎。
5.凤仙花汤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凤仙花全草1000克。

[制用法] 加水煎。分数次服。日1剂。
[功 效] 治慢性阑尾炎。
6.大田螺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大田螺30个。
[制用法] 将肉捣烂用荞麦粉拌和,再捣之,摊于布上,贴敷于 阑尾部位。
[功 效] 治慢性阑尾炎。
7.桃仁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桃仁、红花、紫荆皮、当归、赤勺、乳香、没药、白芷、 石菖蒲各10克。
[制用法] 为末,醋调敷。
[功 效] 治慢性阑尾炎,毒热型,高热不退,腹胀痛拒按,右下腹剧痛,乃至全身疼痛。
8.赤芍败酱草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赤芍12克,败酱草50克,蒲公英50克,金银花50 克,木香10克,元胡10克,当归20克,桃仁10克,
紫花地丁30克,大黄10克,后下。
[制用法] 水煎服。早、晚饭前2小时服。
[功 效] 治慢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者。
9.蒲公英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蒲公英30克,败酱草24克,薏苡仁15克,乳香6 克,没药6克,甘草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慢性阑尾炎,右下腹部疼痛,压痛明显,但无反跳痛,舌红苔黄腻,脉沉滑者。
10.繁缕治急性阑尾炎
[配 方] 繁缕200克,大血藤50克,冬瓜30克。
[制用法] 煎成汤,去渣后,l日 2-3次分服。
[功 效] 治急性阑尾炎。
11.木香汤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木香、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牡丹皮、川楝子、大黄各12克。
[制用法] 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兑匀。分服。日1-2剂。
[功 效] 治慢性阑尾炎。
12.大田螺荞麦治阑尾炎
[配 方] 大田螺、荞麦面各适量。
[制用法] 大田螺捣碎,去壳,将其肉捣成烂泥,用荞麦面拌成糊,再捣和。摊于布上贴在腹上阑尾部,每日换药
2次。
[功 效] 清热解毒。用治阑尾炎。
13.苦菜汤治化脓性阑尾炎
[配 方] 苦菜(即败酱草)100克。
[制用法] 水煎。日分2次服。
[功 效] 消炎解毒。用治化脓性阑尾炎。妇女乳痈、无名肿毒等。
14.鲜姜芋头泥治急性阑尾炎
[配 方] 鲜姜、鲜芋头、面粉各适量。
[制用法] 先将姜和芋头去粗皮,洗净,捣烂为泥,再加适量面 粉调匀。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每次敷3小
时。

[功 效] 散瘀定痛。用治急性阑尾炎及痈。
15.葫芦子大血藤治阑尾炎
[配 方] 葫芦子50克,大血藤50克,繁缕50克。
[制用法] 水煎。分早、晚2次服。
[功 效] 润肠消炎。用治阑尾炎。
16.败酱草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败酱草30克,鬼针草60克, 田基黄30克,苦职30克。
[制用法] 鲜品洗净切碎,开水炖服,每日 1剂。
[功 效] 该方临床应用中,对慢性阑尾炎疗效颇佳。
17.银花当归治急性阑尾炎
[配 方] 银花90克,当归60克,生地榆30克,麦冬3克,玄参30克,生甘草9克,苡仁15克,黄芩30克。
[制用法] 清水煎2次,滚后5分钟,分2次空腹服,隔6小时服1次。
[功 效] 用于急性阑尾炎。
18.丹皮苡仁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丹皮15克,苡仁30克,瓜蒌仁或冬瓜仁6克,桃仁 20粒(去皮研末)。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用于化脓期,或腹中急痛,烦热不安,或胀满不食。还可应用于慢性阑尾炎。
19.大茴香丁香治急慢性阑尾炎
[配 方] 大茴香1粒,丁香10粒,大山茶1个。
[制用法] 共研细末,和膏药脂内摊成膏药,贴患处。如病势较重的膏药面上加白洋樟1.5克。
[功 效] 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20.千里光治化脓性阑尾炎
[配 方] 千里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鬼针草15克,败酱草15克。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服,连服数剂。鲜黄蜀葵根适量捣烂敷患处。
[功 效] 主治化脓性阑尾炎。
21.大黄芒硝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大黄10克,牡丹皮10克,桃仁6克,芒硝16克,葵花子9克,薏苡仁9克,延胡9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
[功 效] 治疗急慢性阑尾炎
22.金银花连翘治急性阑尾炎
[配 方] 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败酱草15克,大黄(后下)15克,玄明粉(冲)9克,丹皮9克,冬瓜子18克,桃
仁9克,丹参20克,白芍24克,柴胡6克,苡仁18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 效] 消炎止痛,活血通便。用治急性阑尾炎(未化脓者)。
23.五灵脂赤小豆治慢性阑尾炎
[配 方] 五灵脂9克,蒲黄9克,乳香6克,没药6克,赤小豆30克,玄胡10克,川楝子10克,乌药10克,桃仁
10克,赤芍 12克,败酱草30克,冬瓜仁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 效]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治慢性阑尾炎,本病初起疼痛多在胃脘,恶心呕吐,继则局限于右下腹,阑尾
点处压痛,偶或触及索状物,脉多缓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