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4肝硬化

 学中医书馆 2014-01-14

肝硬化

肝硬化是以肝腔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为各种致病因素持久或反复地损害肝脏组织,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和再生,同时结缔组织也弥漫性增生,结果导致小叶结构破坏和重建,使肝脏变硬。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由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并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肝功能失代偿期,前者为本病的早期,症状多较轻,常有食欲不振、乏力、腹胀、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隐痛,以及面色萎黄,面、颈、上胸、背部、两肩及上肢可有蜘蛛痣或毛细血管扩张,手掌发红(称为“肝掌”),肝脏轻度肿大,表面光滑,质地偏硬,脾脏轻度或中度肿大。后者为本病的晚期,是早期症状进一步加重,形体消瘦、疲乏无力、面色灰暗、腹胀腹痛、胃肠道出血、脾脏肿大(约为正常的2一3倍)和肝脏先大后小,质地较硬,表面呈结节状,腹壁静脉及脐周静脉曲张,并有腹水形成。

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失调、肠道感染、药物或工业毒物中毒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为病史中有病毒性肝炎、营养失调或长期酗酒等致病因素;肝脏肿大、质地坚硬以及肝功能减退与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的阳性结果;食管X线钡餐检查显示食管或胄底静脉曲张,超声波检查有参考性波型。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发现假小叶形成。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保肝药物、利农药物和对症治疗等方法,对门脉高压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脾肾静脉吻合术、门自静脉吻合术、脾切除术等外科治疗,较早期的病例,经过适当治疗,可以好转。本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为肝性昏迷、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原发性肝癌。感染及肝硬化肾功能衰竭等。

本病在中医学中多属“症积”、“鼓胀”范畴。认为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受病而导致气滞、血痛、水蓄。黄疸日久、感染蛊毒、饮食不节、嗜酒过度等均可导致肝脾内伤,肝喜条达而主疏泄,肝失更泄,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使脾失健运,可形成肝那脾虚。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肝郁气滞,则血行不畅,使脉络瘀阻而形成症积。脾虚则不能输布津液,致水湿内停,腹部逐渐胀大而成鼓胀。肝脾长期受病,势必影响及肾,肾阳虚志则膀胱气化无权,水湿不行而使鼓胀日益加重。肾阴靳伤,则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而耗血动血,甚则肝肾阴竭,而见神昏惊厥。总之肝硬化的早期多属肝脾的气滞和血劳;已见腹水形成,多属气血凝滞,阻于肝脾之脉络,水湿停滞不化,而呈“本虚标实”;至其末期,多累及于肾,而有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的分别,或两者兼而有之。


1.[处方名称]运脾活血汤


[功能主治]功能运脾活血。主治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


[处方组成]山药30克、扁豆30克、芨仁30克、神曲10克、谷芽10克、麦芽IO克、三棱15一30克、蒙术15一30克、生蒲黄1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气虚加黄芪30克,党参10克;血虚加熟地10克、当归10克;阴虚加南沙参10克、麦冬10克;阳虚加熟附片10克、干姜3克;肝区痛加金铃子10克、延胡索10克,恶心或呕吐加代赭石30克。旋覆花10克;鼻衄或齿衄加仙鹤草30克、血见愁10克。


[疗程疗效]治疗42例,痊愈22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5%。


[处方来源]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刘浩江


2.[处方名称]健脾利水活血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利水,行气活血。主治肝硬化腹水。


[处方组成]太子参、苍术、白术、猪苓、茯苓、泽泻、大腹皮。车前子、紫丹参、马鞭草、木香,水煎服。


[辨证加减]肝经湿热加茵陈、蒲公英、田基黄;肝郁气滞加柴胡、枳壳、青皮;脾虎气滞加淮药、苡仁、陈皮;肝脾血瘀加赤芍、三楼、莪术;脾肾虚加附片、干姜、桂枝;肝肾阴虚去太子参、白术、木香,加地黄、沙参、麦冬、鳖甲;阴虚湿热去太子参、白术、木香,加知母、黄柏、枸杞子。



[疗程疗效]治疗30例,显效16例(53.3%),好转13例(43.3%),无效1例。


[处方来源]江苏省南京市中医医院谢昌仁。


[处方备注]谢氏认为逐水法对中、晚期腹水病人不宜使用,即使腹水初期的病人亦当慎用。当以健脾利水法为主治疗,健脾即补虚治本,利水即攻邪治标。配以活血之品,对于改善肝功能、提高血浆蛋白、改善门静脉系压力有一定作用,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等利尿药可增加尿量,消除腹水。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健脾分消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温肾,化气行水。主治肝硬化腹水。


[处方组成](l)黄芪20克、山药  20克、丹参  20克、薏苡仁30克、车前子(包煎)30克、大腹皮3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仙灵脾15克、鳖甲15克、泽泻12克、郁金12克、青皮12克、陈皮12克、附子6克、甘草6克,水煎服。(2)甘遂6克、二丑6克、附子10克、肉桂10克、生姜汁适量,先将药物研成细末,然后将鲜生姜捣烂,并用消毒纱布包取汁,再以适量生姜汁将上药调成糊状,外敷患者脐部,每日更换1次,10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黄疸指数增高者选加紫河车粉、鹿茸等;血小板减少、出凝血时间延长者选加旱莲草、女贞子、仙鹤草等;血氨增高者选加大黄、菖蒲、降香;谷丙转氨酶增高者选加蒲公英、夏枯草等;HB2Ag阳性者选加上茯苓、虎杖、贯众等;纳差者加炒麦芽、炒神曲、炒山楂、鸡内金;阴虚甚加北沙参、麦冬、葛根,去附子、仙灵脾。


[疗程疗效]治疗SO例,痊愈8例,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


[处方来源]河南省夏邑县中医院吕云钊等。


[处方备注]吕氏认为,在肝脾肾旨损伤的情况下,气、血、水停聚腹中而致本病,以脾气受损为主。腹为肝、脾、肾三阴聚集之地,而脾又为三阴之长,惟脾气虚衰,水邪方能窃踞腹中.故治疗应以健脾为主。本方既扶正祛邪,又标本兼顾,服汤药同时用外敷药以温阳行水,内外合治,收效甚佳。


4.[处方名称]护肝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利水,活血软肝。主治肝炎后肝硬化。


[处方组成]白术20克、山药30克、生苡仁30克、扁豆30克、炒麦芽千克、炒神曲10克、炒山楂10克,丹参30克,归尾15克、黄芪20克、虎仗20克、平地水2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阴虚者加首乌30克、麦冬  20克血虚者加熟地15克、鸡血藤30克;充气虚加党参20克、太子参  30克;阳虚者加附片10克、干姜3克;出血者加茅根30克、仙鹤草30克、唬珀3克,蜜调服;肝区痛者加金铃子10克、消地龙10克、柴胡5克、延胡索10克;肝硬甚或肿大有结节者加穿山甲10克、鳖甲10克,另以天龙尾3克,研末顿服,连服1周,每次3克,每日1次温水送下;腹胀者加沉香片5克、香附10克;腹水者加舟车丸6克、陈葫芦6克、将军干6克。


[疗程疗效]37例患者经3一6个月的治疗后,治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  4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达88.57%。


[处方来源]江苏省江阴染织五厂医务所邢炳荣。


[处方备注]邢氏认为肝硬化因病程长,多症多端,故必须采取持久战术缓图收功。在正确辨证前提下,可选用相对固定之方药,随症增减。一般服药应坚持3-6个月,才能见到较好疗效。不宜频频更方,欲速而不达。


5.[处方名称]活肝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理气,除湿散满,利水消肿。主治肿硬化属气滞湿阻者。


[处方组成]金钱草30克、茯苓30克、炮山甲10克、泽兰10克、大腹皮12克、丹参15克、山药15克、泽泻15克、黄芪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脾虚湿重者加苍术、厚朴、苡仁;肝郁气滞者去黄芪加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气滞血瘀者去黄芪、山药,加三棱12克、莪术12克、鳖甲30克、桃仁12克;脾肾阳虚者合附子理中汤;阴虚湿热者合实脾饮;水气搏结者合中满分消饮。


[疗程疗效]治疗50例,显效  35例,改善  14例,无效  1例。


[处方来源]贵州贵定县王清政等。


6.[处方名称]三甲复肝丸


[功能主治]功能补气益血填精,清热利水活血。主治肝炎后肝硬化,酒精中毒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


[处方组成]炙鳌甲150克、炮甲珠150克、龟版150克、阿胶  150克、淮山药  150克、当归  150克、生黄芪150克、苡米150克、茯苓150克、鸡内金100克、沉香75克,上药研末,白蜜适量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2丸,用汤药送下。


[辨证加减]肝郁气滞者用逍遥散加减;血瘀水阻者用大黄庶虫丸加减;湿热留滞者用茵陈四苓散合三仁汤加减;肝肾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疗程疗效]治疗40例,显效24例,好转10例,无效6例。


[处方来源]湖南省株洲市中医院张旭东。


[处方备注]据观察,部分肿硬化腹水患者服用西药利尿剂,即使加大剂量亦难奏效,使用本方后,利尿药的作用明显恢复和增强,并能逐步减量,最后停用。


7.[处方名称]消症丸


[功能主治]功能破血逐瘀散结。主治早期肝硬化。


[处方组成]庶虫100克,炮山甲100克、水蛭75克、大黄50克,共研治末,水泛为丸,每服5克。日期2-3次,温开水送服。


[辨证加减]黄疸重者加用茵陈50克、赤芍50克,煎水送服本丸,小便少者加玉米须50克、玻珀10克水煎服;大便秘结者加牵牛子15克、商陆10克,水煎服;有出血倾向者,停服本丸,改服云南白药,血止后,休息1周,继服本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者;加来参芪膏;血清总蛋白低或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者加黄芪、黄精、山药,煎水送服本丸。


[疗程疗效]治疗40例,治愈11例,基本治愈13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


[处方来源]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王健中。


8.[处方名称]健脾软肝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疏肝,养血活血。主治血吸虫病肝硬化。


[处方组成]柴胡  15克、白术  15克、五灵脂  15克、茯苓15克、地龙15克、丹参15克、青皮12克、积壳12克、蒲黄12克、茜草10克、炙鳖甲20克、鸡内金  8克、白茅根30克、甘草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腹胀少食者加砂仁10克、山楂15克、麦芽15克、谷芽15克;有腹水者加砂二丑末10一15克、砂仁8一10克、车前子15一20克;腹脉暴露者加赤芍15克、郁金15克、三棱12一15克、莪术12一15克;有蜘蛛痣和朱砂掌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鸡血藤20克;大便溏者虽苍术15克、藿香10克、神曲15克、泽泻12克;脾肝肿大者加土鳖虫10克、桂枝10克、射干12克、鼠妇10克。


[疗程疗效]治疗83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体检腹部触诊肝脾柔软,均获临床痊愈。


[处方来源]湖北省沙市市第三人民医院朱明烈。


9.[处方名称]益气化积解毒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益气,补肾养血,化瘀消积,清热利湿。主治早期肝硬化。


[处方组成]黄芪20~30克、丹参20一30克、白术12一15克、茯苓12一15克、郁金12一15克、当归12一15克、生地12~15克、泽兰叶15一20克、鸡内金(研未冲服)15一20克、板蓝根15一20克、败酱草15一20克、黄精15一20克,水煎服。紫河车为未装入空心胶囊中,每次服2一5克,日服2次。


[辨证加减]肝经湿热型,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者,减黄芪、紫河车,加茵陈、金钱草、蒲公英、连翘;脾虚湿盛型,麝浊、麝絮均有明显异常者,加苍术、薏仁;气血双虚型,血清总蛋白下降,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减小成倒置,或有轻度贫血者,加人参(或党参)、阿胶;肝血症积型者加鳖甲、三七粉(冲服)、土鳖虫;肝肾阴虚型者减黄芪、紫河车,加生地、沙参、鳖甲、丹皮;脾肾虚型者加制附子、鹿角胶、淫羊藿。


[疗程疗效]治疗96例,治愈率为41.7%,总有效率为91.7%。


[处方来源]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蒋森。


[处方备注]现代药理证明,黄芪能防止肝糖元减少,促进组织细胞对病毒诱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生长;白术可增加白蛋白;黄精可防止肝脂肪浸润并能抗肝损伤;败酱草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流通门静脉循环的作用;丹参、郁金等活血化瘀药物不仅能扩张肝内血管,改善肝细胞供血,提高耐氧能力,对损伤之肝细胞有修复的作用,还具有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形成,减少胶元物质的分泌,抑制纤维组织增生,促进正常免疫功能和抑制异常免疫反位的作用。本方之效可能与此相关。


肝硬化
  
芪茜汤
[药物]  黄芪、红花各 20 克,茜草、炒白术各 15 克,莪术 30 克, 姜黄 6 克,白矾 2 克,生甘草 12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早期肝硬化 78 例,显效 37 例,好转 23 例,改善 10 例,无效 8 例。 [来源]  高荣慧,辽宁中医杂志


龙虎消膨散
[药物]石龙子、壁虎、茯苓、大枣各 120 克,白芍 100 克,蝼蛄 60 克。 [用法]将石龙子、壁虎、蝼蛄、大枣焙黄,与茯苓、白芍共研细末, 每次服 10 克,每天服 3 次,  15 大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肝硬化腹水 18 例,临床治愈 5 例,显效 7 例,好转 5 例,无效 1 例。 [来源]姚传瑜,山东中医杂志
注:石龙子为石龙子科动物石龙子
的全 体,有破结行水之功。    

复方术甲散   
[药物]白术、泽泻各 200 克,鳖甲、龟版、三棱、莪术、穿山甲各 100 克,鸡内金 50 克。 [用法]将上药按常规分别炮制,共研末,过 120 目筛,分装于瓶内备 用,每瓶 100 克。每天服 3 次,每次 10 克,饭前 30 分钟温开水冲服,20~ 30 天为 1 疗程。间隔 3 天服下一疗程,服药期间进低盐或无盐饮食。 [疗效]此方治疗肝硬化腹水 50 例,显效 26 例,有效 21 例,无效 3 例。 [来源]王国田,等.浙江中医杂志
 

消膨软肝散   
[药物]黄芪 40 克,炙鳖甲、茯苓皮、虎杖、丹参、牡蛎各 30 克,车 前子、广木香、五灵脂、鸡内金各 20 克,虫、全蝎各 15 克,三七、甘遂 (面粉包烧去油)各 12 克,芫花 6 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每次服 5 克。每天 3 次,用蜂糖、桂圆肉、大枣 煎水冲服。 [疗效]此方治疗肝硬化腹水 40 例,疗效甚佳。 [病例]孙XX,女,  57 岁。腹胀、纳少、大便干结、尿少 2 月余。 证见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巩膜皮肤中度黄染,下肢浮肿,腹围 112 厘米, 有移动性浊音,舌淡红、苔黄,脉沉细数而涩。B 超提示肝硬化腹水,消臌 软肝散如法服用,7 天后腹胀减轻,大便通畅,腹围 94 厘米。续服 50 天, 腹围 72 厘米,症状消失。 [来源] 范述方,四川中医

软坚化瘀散   
[药物]大黄,赤芍、葫芦、虫笋、五味子、半边莲、马鞭草各 60 克, 杏仁、虻虫、 虫、黄岑、蛴螬各 40 克,牛膝、桃仁、生地、甘草各 50 克, 水蛭 3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天 3 次,每次 10 克,温开水冲服。 [疗效]此方治疗肝硬变腹水 34 例,痊愈 10 例,显效 12 例,有效 10 例,无效 2 例。 [病例]王X,男,55 岁。1978 年以来多次以乙型肝炎、肝硬变住院 治疗,无明显效果。近 2 个月来腹胀、恶心、下肢浮肿,来我院求治。检查: 神清,巩膜无黄染,胸部可见蜘蛛痣,心肺(一),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 肝右肋下 2.5 厘米、质硬,脾左肋下刚拍及、质硬。腹水征阳性,膝关节以 下凹陷性水肿。肝功能:锌浊 20 单位,谷丙转氨酶 2500.5nmoL?S 一’/L, 血清总蛋白 50 克/L,白蛋白 21 克/L,球蛋白 29 克/L,HBsAgl:64。诊为肝 硬变合并腹水。每天服软坚化瘀散 3 次,每次 10 克。6 周后腹水消失,身体 逐渐恢复。但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检查血小板正常。给茜草黑糖煎剂后 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再以该药每次 5 克,每天 2 次,口服 半年,病情稳定,可以上班,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王志一.陕西中医 1992;(1):30 注:虫笋为禾本科植物淡竹 的笋被虫蛀枯萎后的带虫笋于, 有利水消肿之功。   

治肝硬化验方: 白金汤
【来源】胡源民,《辽宁中医杂志》(4)1983年
【组成】白花蛇舌草、怀山药、党参各30克,鸡内金、柴胡、甘
草各10克,白芍15克,女贞子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改善肝功、软缩肝脾、治肝保肝
【方解】方中白花蛇舌草、甘草解毒祛邪,扶助正气,增强机体
的免疫力;党参、山药健脾和胃,是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之意;柴胡、白芍疏肝解郁;佐以女贞子补肾养肝,
使生化有源;鸡内金性平效广,功能消食补肾,更能消痞软坚,
缩软肝脾之功最著。如此配合用之,对肝硬化之的,众矢齐发,
力专效宏。
【主治】肝硬化。
【加减】如邪热偏盛,加蒲公英、金银花、半边莲;血证明显,
加参三七、仙鹤草;脾虚腹胀泄泻,加白术、茯苓;畏寒、舌质
淡,脉沉细,加附子、肉桂;有腹水征,去甘草,加十枣汤。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可靠而快速。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
----------------------------------------------------------------------------------------------------------------------------------------
4 化瘀通气方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柴胡9克,赤芍、丹参、当归各15克、生牡蛎30克(先下
),广郁金9克,川楝子12克,桃仁、红花、桔梗、紫菀、蟅(zhe)虫各
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化瘀软坚,开利三焦。
【方解】方中以柴胡、当归、丹参、赤芍、郁金、楝子、桃仁、
红花、舒肝理血;桔梗、紫菀开肺气、利三焦以开气道、消胀;
牡蛎软坚消肿;蟅虫化久瘀、消积块。诸药相伍,共奏化瘀软坚
、开利三焦之功。
【主治】肝硬化(气臌),证见胁腹胀痛较久,继发腹部胀满,不
以饥饿为增减,一般晚间为重,渐变腹部臌大,击之如鼓,无移
动性浊音,有两胁积块(肝脾肿大),舌苔一般不厚,脉弦。
【加减】晚期肝硬化(水臌),腹大如鼓,胸胁胀满,其病多由气
臌积渐而来,腹中水渍,转侧有声,移动性浊音明显,下肢可见
浮肿,面色萎黄,小便短少,大便时干,脉细数者,本方加椒目
、葶苈子各9克;体虚加阿胶9克(化冲);便实加大黄9克(即加味
方)。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颇佳。
【附记】上两方均为“抓主证”之常用效方。凡病肝炎而后见腹
胀为主证的,一般均率先使用此方,有时病人未发现有肝炎病史
,而腹胀顽固,诸药不效者,亦可用此方治之,盖有一部分“隐
性肝炎”,症状既不明显,体检又不及时,俟积之既久,则“肝
性腹胀”既已形成,而检查肝功,则又可以处于正常值的范围之
内,似此,则同样可以用此方,且常收可喜疗效。
凡由气臌而致之水臌,腹水明显者,率先用加味方,效果似乎较
之早年使用的健脾、利湿、攻下逐水等法为优。但因此病终系古
来四大“危病”之一,不能用之即应,用现代西医观点说,肝的
破坏,超过三分之二以上,即健康肝不足三分之一者,则肝的代
偿作用,已不足以完成对人体应起的作用,故挽救即较困难。然
否待考。
----------------------------------------------------------------------------------------------------------------------------------------
肝硬化腹水秘方
1 加味阴骘丸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苍白术各60克,川厚朴、炒枳实、旋覆花炭、煨三棱、煨莪术各60克,醋炒鳖甲90克,绵茵陈120克,炒槐角、广陈皮各60克,败酱草90克,赤白芍各60克,红饭豆120克,昆布、海藻、槟榔各60克,干蟅虫(土鳖)30个,干蝼蛄(土狗)30个,蒲公英、地丁各120克。
【用法】共炒焦,研极细,另用皂矾120克,入500毫升醋中,加热溶化,再加入粟米1000克,拌匀,晒干,入锅内慢火炒成炭,待烟尽,俟冷,隔纸将粟米炭摊地上,约2小时许以去火气,研极细,再合入上药末中共研匀,后用白面粉750克加醋与水各半,打成糊,和令为丸如小豆大,晒干,备用。每次服30粒,饭前用糖开水送下,每日服3次。如服后胃中有嘈杂样感可只服20粒或10粒,待反应消失时,每日加服5粒,逐渐加至每次30粒,最多每次不得超过40粒。如服1料后,病势减退,可照方配制继续再服,以愈为度。
【功用】疏肝理脾,活血消瘀,清热利湿,软坚散结。
【方解】本病治法,与水肿病根本不同。唐·孙思邈有“治蛊臌以水药,治水臌以蛊药,或但见胀满,皆以水药,如此者,仲景所云愚医杀之。”的论断。但未指出病根在肝。著者曾治愈本病几例,其方全以前人治黄疸及肝病的基础上立法,解放二十多年来,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病人的走访,对方药的探索,检查得失,总结疗效,更作了多次改进而始成。本方以《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论为主导。因肝藏血而主疏泄,肝病则血瘀气滞,不能疏泄脾土,脾病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又不能制约肾水,致水气泛溢入肠胃之间,成为腹皮绷急、静脉怒张之腹水臌胀病。治法当以健脾益胃而资其运化机转,更以破血消瘀,散其坚结,而复其疏泄功能。其机制是使瘀血消则新血自生,脾胃健则运转正常,水道自利。故方是宗周益公的阴骘丸,用利湿散满、健脾益胃之平胃散,消瘀活血之醋煅皂矾;补脾胃、利小便之粟米,用醋浸炒炭为主药。助以治肝著之旋覆花,及治黄疸之茵陈与槐角;佐以消瘀行气、破结攻积之三棱、莪术、鳖甲、枳实、赤芍;败毒消肿之地丁、蒲公英;软坚利水之昆布、海藻;使以逐水通络之蟅虫、蝼姑等药,和令炒研,醋糊为丸,而具上述之功效。凡肝硬化腹水臌胀重病,只要元气未败,如能坚持服用此药,更守上述禁忌,可望转危为安,以至完全治愈。
【主治】肝硬化腹水(臌胀),证见脘腹坚硬胀满如鼓、肝区时痛、腹壁静脉怒胀、肢体出现明显蜘蛛痣及红斑掌、四肢干瘦、食少、溺短、神疲体困、动则气短作喘,或黄疸日久失治,则正气衰竭,发生肝性昏迷而致死亡。
【疗效】屡用屡验。治验甚多,疗效颇佳。
----------------------------------------------------------------------------------------------------------------------------------------
2 臌胀消水丹
【来源】李昌源,《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甘遂粉、琥珀各10克,枳实15克,沉香10克,麝香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装入胶囊,每次4粒,于空腹时用大枣煎汤送服,间日1次。
【功用】行气逐水。
【方解】肝硬化的病机主要是肝、脾、肾三脏的损伤和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停所致。腹水形成是肝硬化进入晚期的标志,是影响气血运行、妨碍脏腑功能的主要因素。本着《内经》关于“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的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本丹行气逐水、前后分消,水去则经隧通、气血行,诸证即可缓解。故本方以甘遂泻腹水而破瘀血为主,辅以枳实破结气而逐停水;沉香降逆气而暖脾肾;佐琥珀利小便而通经络;麝香通诸窍而活血滞。上药装入胶囊,枣汤送服,其旨在顾护脾胃,免伤正气。诸药合用,滞气散则腹水消,气血脏腑可望恢复。
【主治】肝硬化腹水。
【疗效】临床屡用,奏效颇捷。
【附记】本方攻下遂水,药力峻猛,仅为“急则治标”权宜之法,宜谨遵《内经》“衰其大半而止”之诫,水去其六,即换用疏肝健脾、温肾利水等法以巩固疗效,不可蛮攻以伤正气。
----------------------------------------------------------------------------------------------------------------------------------------
治黑疸秘方
1 黑疸汤
【来源】冉雪峰,《冉氏经验方》
【组成】附片9克,黄芪15克,甘草6克,党参、玄参各9克,肉苁蓉15克,龟板胶、鹿角胶、丹参各3克,红花、当归各9克,枳实6克,生姜3片,广木香3克。
【用法】每日1剂,附片先煎2小时,再加入诸药,煎成取汁,再加入龟板胶,鹿角胶烊化后服之。每日分2~3次服用。
【功用】滋补气血,补肾填精,活血化瘀。
【方解】方中附子补命门真火;黄芪补气;甘草解毒;丹参、当归养血活血;红花活血化瘀;党参大补元气;玄参、肉苁蓉滋阴补肾;龟板胶、鹿角胶峻补阴阳以生气血;枳实、生姜、广木香芳香健胃,帮助消化。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证,临床症状多属于中医阴虚的范围,除用上述方药外,天冬、玉竹、黄精、麦冬、知母、龙眼肉、大枣、石斛、坤草、赤芍等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之药物,均在可选之列,要分辨寒热,观病机之进退,灵活运用,往往治疗时,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主治】黑疸(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
【加减】浮肿者,减甘草用量至3克,加茯苓15克,车前子9克(包煎);浮肿严重、尿少者,加泽泻、猪苓各9克,浮肿缓解即停用;心力衰竭或心力衰弱者,加红参3~9克,玉竹6克;血压低者,加大枳实用量至15克;腹胀者,加厚朴、乌药各9克,鸡内金6克;恶心呕吐者,加半夏6克,柿蒂9克,山楂6克;夜寐不安者,加五味子9克,枣仁9~50克;大便溏者,去肉苁蓉,加苡仁、山药各15克;大便干燥者,肉苁蓉加至50克;便秘者,加火麻仁9克;性机能减退者,加巴戟天、补骨脂、蛇床子、枸杞子各9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2 软坚治疸方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沙参15克,麦冬12克,柴胡、半夏各9克,黄芩12克,赤芍15克,川军3克(便稀者用熟军),枳壳9克,川金钱草60克,山豆根30克,黄柏15克,广郁金9克,赤小豆30克,丹参15克,蒲公英、生牡蛎各30克,蟅虫、栀子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气固本,软坚退黄。
【方解】方用沙参、麦冬两补气阴,以培其本;令大柴胡汤利胆舒肝,以退黄疸;川金钱草,郁金利疸退黄;山豆根、蒲公英、黄柏、栀子、赤小豆清肝解毒;牡蛎、丹参软坚活血,以消癥积。诸药相伍,共奏补气固本、软坚退黄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黑疸,症见面色黧黑、目珠黄染、头昏烦躁,甚至神志不清、狂言乱语、腹胀大有水,舌平滑苔中黄腻,脉沉细,小便色深,大便灰白。
【加减】神昏加菖蒲9克,并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1~2丸,便实加芒硝6克(分钟)以软坚利疸。
【疗效】治疗2例(西医诊为癌变),均治愈。
治脂肪肝秘方
1 降脂益肝汤
【来源】蒋森,《中医杂志》(4)1989年
【组成】泽泻20~30克,生首乌、草决明、丹参各15~20克,生山楂30克,黄精15~30克,虎杖12~15克,大荷叶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解】方中重用泽泻利湿;大荷叶升清降浊;草决明、虎杖清肝经之热;丹参、生山楂行肝经之瘀;佐以首乌、黄精滋养精血,使之利湿而不伤阴,活血而不耗血。诸药合用,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
【主治】脂肪肝,症见体胖、肝大、肝区不适、腹胀、乏力、尿黄、舌苔黄腻。
【加减】如腹胀明显者,加炒莱菔子;恶心重者,加半夏;右胁疼痛较重者,加白芍、龙胆草;服药后大便每日超过3次者,减少虎杖、首乌剂量;服药后吐酸水者,加乌贼骨,或减轻山楂剂量。
【疗效】治疗38例,服药4个月后,结果:临床治愈19例(占50%),显效13例(占34.2%),有效4例(占10.5%),无效2例(占5.3%)。总有效率为94.7%,而对照组29例,总有效率为79.3%。38例中治后,肝脏回缩至肋缘下者32例(占84.2%),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者28例(占73.7%)。
治肝吸虫病秘方
1 肝吸虫汤
【来源】邓铁涛,《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组成】党参、云茯苓各12克,白术9克,扁豆12克,怀山药15克,郁金9克,槟榔24克,使君子24克,甘草4.5克。
【用法】先服本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4天,继服二方(郁金9克,苦楝根皮15克,榧子、槟榔各24克,水煎服)5~7天为1疗程。第1疗程未愈,可进行第二疗程。
【功用】益气健脾、理气驱虫。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茯苓、扁豆、山药益气健脾,扶正;槟榔、使君子驱虫祛邪;郁金舒肝;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以扶正为主,与驱虫祛邪为主的二方交替服用,标本兼顾,其收全功。
【主治】肝吸虫病。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轻症2疗程,重症3~4疗程即获痊愈。

治肝坏死秘方
1 金丹救肝汤
【来源】王宁,《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茵陈、金钱草、皂角子、蚕砂、丹参、半枝莲、连翘各30克,生地24克,川军(即大黄,后下)、元胡粉(分冲)各9克,秦艽15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利活血,通腑解毒。
【主治】亚急性肝坏死。
【疗效】多年应用,常获良效。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
治肝脓疡(肝痈)秘方
1 龙胆清肝汤
【来源】冉雪峰,《冉氏经验方》
【组成】龙胆草、金银花各50克,连翘、北柴胡、山甲珠、黄芩各9克,板蓝根15克,栀子、赤芍、玄胡索各9克,黄连6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5次服。
【功用】清热解毒,泻肝利胆,活血化瘀。
【方解】方中龙胆草、金银花、黄芩、连翘、栀子、黄连、板蓝根清热解毒,消炎杀菌;山甲珠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柴胡疏肝通络、清热导滞;元胡理气止痛,兼能活血;赤芍调气活血;甘草解毒,调和诸药。本方配伍,有大将用兵之风,集中精锐,围歼敌寇,用以治肝脓疡重症,有一定疗效。
【主治】肝脓疡(肝痈)。
【加减】便秘者,加生大黄9~12克,芒硝9~15克;肝区剧痛者,加罂粟壳6克,苦楝子9克;多次抽脓,脓腔不见缩小者,加当归9克,红花6克,桃仁9克,丹参9~15克;正不胜邪,病体虚弱者,加黄芪15~50克,人参9~15克,玉竹6克;脓疡渐消、邪势已去、气血亏损,减少清热消炎药的药味和用量,加玄参15克,麦冬12克,天花粉,知母各9克;脓疡症状全部消失,疾病恢复期食欲不佳,身体虚弱者,改用养阴、健胃处方,巩固疗效。
【疗效】临床屡用,奏效颇捷,效果甚佳。
---------------------------------------------------------------------------------------------------------------------------------------------------------------------
3 肝硬化腹水治疗验方
【来源】张琪,《临床经验集》
【组成】海藻40克,二丑各30克,木香15克,川厚朴50克,生姜25克,槟榔20克,白术25克,人参15~20克,茯苓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泻下遂水,益气健脾。
【方解】方中二丑,又名牵牛子,苦寒有毒,有泻下、遂水、消肿作用,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药物。海藻、槟榔、厚朴、木香行气利水,专为攻邪而设。但肝硬化病人体质日耗,气血不足,不任一味攻伐,故方中用参、苓、白术益气健脾,保护正气。诸药合用,相辅相成,攒助为功。合成攻补兼施之剂。
【主治】肝硬化腹水(单腹胀),具有以下证候者,腹部膨大、腹水、小便少、身体消瘦、面色黧黑,舌质紫苔白,脉弦缓或弦细,肝功能明显异常者。
【加减】肝硬化高度腹水,审其人形气尚实,体质尚健者,可于本方内加入甘遂5~10克,大戟5克,以峻逐水邪,通利二便,消除腹水。如果畏其峻而不用,则贻误病机。
【疗效】临床屡用,颇多效验。
====================================================================================================
.4 五参四皮饮
【来源】魏长春,《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丹参、党参、苦参、玄参、沙参、丹皮、黄芪皮、地骨皮、青皮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气养阴,养血活血,利水消胀。
【方解】证属久病正虚、气血失调、阴虚内热、水邪内停。故方以丹参、丹皮清热活血散瘀;沙参、玄参、丹皮、地骨皮养阴清热;党参、黄芪皮益气健脾扶正;青皮、苦参疏肝化湿。诸药合用共奏扶正祛邪、固本治标之功。
【主治】肝硬化腹水。症见腹膨胀痛,时有潮热,舌深红,脉弦细,证属阴虚气弱,内热水停者。
【疗效】临床屡用效佳。须对证选用,其效始著。
【附记】方中入苦参、寓意颇深,值得玩味。考《本经》谓其“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既能消癥块,又能逐水邪,且能开结退黄,故最适合于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的治疗。
5 甲术消臌汤
【来源】周信有,《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柴胡9克,茵陈、丹参各20克,莪术、党参各15克,炒白术、炙黄芪各20克,仙灵脾15克,醋鳖甲30克,五味子15克,大腹皮、猪苓、茯苓、泽泻、白茅根各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调补脾肾,祛瘀化癥,利水消肿。
【方解】肝硬化的病理改变突出为肝络阻塞、血瘀肝硬、肝脾肿大。肝病虚损严重,肝功能代偿失调,可致腹水潴留,形成肝硬化腹水。其主要表现“虚”、“瘀”交错的病理特点。因而在治疗上,强调补虚和祛瘀。补虚,重在补脾以绝水源,补肾,重在补阴,以期水生涵木、肾旺肝荣,乃治本之法。祛瘀,一是软坚消癥以除癥瘕;一是“血不利则为水”,瘀化水行,腹水可消,乃治标之本。故方中以柴胡舒肝理气,配茵陈清热利湿解毒,以除余邪;黄芪、党参、白术、云苓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以绝水源;仙灵脾、醋鳖甲补肝肾、温肾阳、滋肝阴、消癥瘕;泽泻、猪苓、茯苓、大腹皮、白茅根利水消肿;五味子合鳖甲滋阴补肝,使利水而不伤阴;丹参、莪术养血祛瘀、消癥、软肝。诸药合用,共奏调补肝肾、培土利水、祛瘀化癥、利水消肿之功。方中鳖甲尤为治肝腹水必用之品。
【主治】肝硬化腹水。
【加减】若肝病虚损严重,可加重培补脾肾之品,白术可增至40~60克,另外加仙茅10克,女贞子20克,鹿角胶9克(烊化)。在扶正补虚的同时,尚须重用活血祛瘀之品。一般是轻重药并用,有时加重丹参、莪术等药之分量,再加赤芍、三棱、元胡、郁金等。
【疗效】多年应用,随证加减,坚持治疗,疗效较为满意。
.6 软肝化癥汤
【来源】李昌源,《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当归、泽泻、鸡内金各10克,白芍、淮山药、丹参、姜黄、茵陈、板蓝根各20克,茯苓15克,三七6克(研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逐水化瘀,补益脾肾,养血疏肝。
【方解】肝硬化属疑难病症,不仅病情重、病程长,且常伴有严重之并发症。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针对其病变多在血分的特点,临床上采用活血化瘀、行气逐水、疏通经络、调理气机之法以改善肝脏代谢。补脾益肾以固本,养血疏肝以通脉络,攻补兼施以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根据辨证分型,在基础方上加减化裁,药证合拍,故易收捷效。故方中以茯苓、淮山药、鸡内金,酌加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利水治本;当归、白芍酌加河车粉滋补肝肾,填精补血;佐以三七、丹参活血化瘀;茵陈、板蓝根、泽泻酌加二丑逐水以治其标。全方扶正祛邪,对纠正蛋白倒置,肝脾肿大以及促使表面抗原转阴均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主治】肝硬化腹水。
【加减】上方为基础方,临床辨证分型加减:脾肾阳虚型加太子参、焦白术、河车粉;湿热蕴结型去淮山药、白芍,加焦山栀、碧玉散、田基黄、大黄、金钱草、二丑;肝郁气滞型加柴胡、青皮、枳实、川楝子、延胡索;瘀血阻滞型,加川芎、甲珠、鳖甲、二丑、猪苓、泽兰;寒湿困脾型加制附片、川厚朴、苍术、白术;肝肾阴虚型加生地、女贞子、麦冬、山萸肉;便血、衄血加地榆炭、丹皮、犀角粉;腹水消后加白术、黄芪;神志昏迷,加安宫牛黄丸;有黄染者加田基黄、金钱草。
若腹水严重,小便不利者,当佐以膨胀消水丹(见方47.2),并随时注意肝功能及电解质、血氨等情况,以避免伤正。
【疗效】多年应用,若能坚持治疗,常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7 商陆二丑汤
【来源】董漱六,《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潞党参15克,焦白术12克,西砂仁,广木香各4.5克,花槟榔10克,江枳壳6克,广陈皮5克,焦六曲12克,云茯苓15克,福泽泻12克,商陆根15克,黑白丑各4.5克,腹水草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功用】益气调脾,渗湿行水。
【方解】本方系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加减而成。方中以党参、白术、云苓健脾益气、化水湿;砂仁、木香、槟榔、陈皮、六曲宽中理气;泽泻、二丑、商陆根、腹水草渗湿行水,使腹水由小便外解。诸药配伍为用,共奏培土制水之功。
【主治】肝硬化腹水。症见胸痞纳差,脘腹胀满,饮食不化。水溲短少,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腻,质瘀,脉细濡滑。中医辨证为脾气虚弱、水湿泛滥者。
【加减】大便通行不畅加生军9克(即生大黄,后下);腹部膨胀不减加川椒3克,甚则加舟车丸9克(分2次吞服);胸闷呕吐去黑白丑,加半夏、藿香各9克;口黏纳呆苔腻去泽泻,加厚朴5克,鸡内金9克;小溲不利,去枳壳,加车前子15克(包);大便溏薄,日有多次,去槟榔、白丑,加大腹皮9克,香谷芽12克;下肢凹陷性水肿,可加陈葫芦皮30克(煎汤代水)。
【疗效】屡用屡验,坚持治疗,随证灵活加减,效果颇佳。
8 温阳利水汤
【来源】巴坤杰,《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熟附子10克(先煎),紫油桂6克(后下),潞党参、生白术各15克,大腹皮12克,广木香10克,上沉香6克(后下),泽泻、猪苓、茯苓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温运肾阳,健脾益气,化气利水。
【方解】膨胀水肿多本虚标实,虚为肝脾肾功能受损,实属气滞水聚。肾阳虚,脾气弱,不能温化水湿,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而形成水肿,脾弱肝虚,疏泄不用则气滞臌胀,故气水运行障碍求本之治在于温阳。温阳利水汤以温运肾阳、健益脾气为主法,配伍疏利调节水气运行以达肿退胀消。主药熟附子、肉桂均辛热,善于补火助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现已知二药具有强心、增进血液循环、消退细胞水肿、提高体温、促进排尿等功效,为阳虚水肿历用有效之品。辅药党参、白术健脾燥湿,增强主药助阳化气之力。佐药两组:一组辛香行气、通利三焦,使气行水行。其中木香芳香辛散温通,对脘腹气滞有特效;沉香行气而温寒暖肾,大腹皮以下气宽中利水见长。一组淡渗分利、退肿利水,使蓄贮水液下排。其中茯苓利水健脾可宁心;泽泻利水性寒能泄浊;猪苓利水作用较强。本方温阳利水脱胎于真武汤,温化水湿取意于五苓散。
【主治】晚期肝硬化、慢性肾炎(肾病型)臌胀、水肿;肝脾肾受损,气滞水聚,症见腹胀腹水,尿清短少,足肿便溏,畏寒肢冷,舌质淡紫,脉沉细虚弦或微。
【加减】心悸怔忡者,红参5克代换党参,加白芍12克;畏寒肢冷不著者,去熟附子,肉桂剂量可酌减;胀满甚者,去熟附子、潞党参,加槟榔、郁李仁各10克。
【疗效】临床屡用,多获良效。
【附记】①腹水甚者,配用甘遂3克,研末敷脐,隔日一换,效果尤佳。②本方治肿胀,以舌淡、脉沉微、畏冷、便溏为标准,可不论其因属肝、肾、心,均可用之;③本方对晚期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心衰性水肿等均可加减应用,能起消胀退肿的临床效果;④坚持治疗,必日见其功。要守方用药,灵活加减,其效始著。
9 清热达郁汤
【来源】段英廉,《百病中医集验高效良方》
【组成】大生地35克,公丁香、干姜、生远志、黄芩、桂枝、蒲公英各10克,知母20克,甘草8克,大枣10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平调阴阳,清热达郁。
【方解】方中生地配丁香,意在平调先天之阴阳,兼顾后天,并宣达其经络,疏散其郁热。生地得丁香之热,则滋阴不寒凝;丁香得生地之寒,则助热之性减而助阳之力存。生地之量大,取其滋阴精,并借丁香以助化生阳气。实有阴阳并调之效、达郁清热以兼顾后天之功;干姜配知母,二药均入中焦脾胃,一热一寒,一扶阳一补阴,寒而不凝,可益阴消郁热,共奏平补后天之阴阳,宣通脉络,清达郁热之功;远志配黄芩,辛温宣通之远志可使苦寒之黄芩清热而不凝滞,苦寒之黄芩可使辛温之远志散达而不助热,共奏宣通窍道而达郁热之效,而使阴阳俱调;桂枝配蒲公英,实为苦寒与辛温并用,以奏辛温而不助热,苦寒而不闭络,具有宣通表络、温通血脉、助心阳、清郁热、解毒利湿之效。大枣配甘草合奏补益中气、调补后天之力。总之本方10味药,实为5对药协调作用、平调阴阳、清热达郁。因而本方适用范围甚广,对多种慢性疾病,尤其是久治未愈的沉疴痼疾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主治】沉疴痼疾(如各种血液病、肝硬化、腹水、水肿、水毒证、妇科月经不调、不孕等症)。总之中医所云阳气郁闭的郁热证、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调的疑难杂症均可用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10 苍牛防己汤
【来源】方药中,《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苍术、白术、川牛膝、怀牛膝、防己、大腹皮各30克。
【用法】上方先用冷水浸泡2小时,浸透后煎煮。煎时以水淹没全药为度,细火煎煮2次,首煎50分钟,二煎30分钟,煎成后两汁混匀,总量以250毫升~300毫升为宜。
一般分2次,饭后2小时服用。如腹胀甚不能多进饮食,药后腹满加重者,可少量多次分服,分4~5次服亦可,但须在一日内服完1剂。
【功用】健脾、活血、行水。
【方解】方中以苍术、白术补脾燥湿治其本,以川、怀牛膝益血活血、缓肝疏肝以利补脾;以防己、大腹皮行水利尿以治其标。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活血利水之效。用药精当,量大力专、收效颇著。
【主治】水臌(肝硬化腹水)。
【疗效】多年应用,坚持治疗,疗效显著。
11 活肝汤
【来源】姚公树,《千家妙方·上册》
【组成】金钱草、车前子、茯苓皮各30克,炮山甲、泽兰各10克,大腹皮12克,丹参、山药、泽泻、黄芪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活血化瘀,益气健俾,利水消肿。
【主治】肝硬化腹水。
【加减】脾虚湿重者,加苍术10克,厚朴6克,薏米15克;肝郁气滞明显者,去黄芪,加四逆散;瘀阻于络,胁下痛甚,肝脾均大而质硬,加土元、莪术、三棱、红花,肝阴不足,血分有热,加水牛角、生地、旱莲草、丹皮;湿热两盛,加龙胆草、半枝莲、苦参。
【疗效】治疗观察50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显效占70%,有效占20%,无效占10%。
【附记】又邓铁涛教授用民间验方——二甘散治疗肝硬化腹水,颇有效验。药用:甘草、甘遂等量。用等量之甘草煎浓汁浸泡已打碎之甘遂,共泡3天3夜,去甘草汁,将甘遂晒干为细末,每服1~2克,用肠溶胶囊装吞,于清晨用米粥送服。功能攻逐泻水,力强,不宜重用多用。仍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12 养阴利水汤
【来源】吴涵冰,《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龟板25克,鳖甲15克,阿胶10克,生地、麦冬各15克,大腹皮25克,茯苓30克,泽泻、泽兰、白芍各15克,白茅根20克,翠衣25克,枇杷叶10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除阿胶外用清水适量,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以文火煎煮30分钟,滤汁去渣。再将阿胶烊化兑入。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用】养阴利水,化瘀散结。
【方解】方中二甲滋阴益肾,消瘀散结;阿胶滋肝肾而清热;白芍敛阴柔肝养血;麦冬养阴生津;茯苓健脾和中、利水渗湿;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泽泻、白茅根、翠衣养阴利水、渗湿泄热;泽兰活血化瘀、利水消癥。首3味药含动物胶质蛋白、角蛋白、胶元等,能降低白蛋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枇杷叶保柔金、肃治节、澄浊气、通观全方,养中有散,泻中有补,养阴而不恋邪,利水而不伤正,化瘀散结,且可清热养血,而防突发血证之变。
【主治】肝硬化腹水(水臌),证属肝肾阴虚者。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
【附记】验之临床,确有卓效。所谓“养阴易恋湿邪”,然“有是证,用是药”,不必拘泥。
治肝硬化(臌胀)秘方
1 软肝煎
【来源】邓铁涛,《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太子参、鳖甲(醋炙)各30克,白术、茯苓各15克,楮实子、菟丝子各12克,萆薢18克,丹参10克,甘草6克,土鳖虫3克(研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末。水三碗,入鳖甲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1碗,冲服土鳖虫末二分之,渣再煎服。
【功用】健脾护肝补肾,活血化癥软坚。
【方解】肝硬化属中医癥瘕、臌胀范畴,病因不一,病理复杂,但不外乎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致气血痰水瘀积于腹内而成。故方中以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太子参补而不燥,气阴双补,甚为合宜;楮实子擅治水气蛊胀,配菟丝子补肝而益肾,此乃虚则补其母之意;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养血活血;土鳖虫、鳖甲皆灵动之物,活血软坚化癥;萆薢则助四君以祛湿健脾。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养肝补肾、活血化癥软坚之功。
【主治】肝硬化。
【加减】酒精性肝硬化加葛花10克;肝炎后肝硬化加黄皮树叶30克;门脉性肝硬化加炒山甲10克;牙龈出血,加紫珠草或仙鹤草30克;阴虚无湿者去萆薢,加山药15克,石斛12克。
【疗效】在长期临床应用中,屡用屡验,疗效颇著。
2 育阴养肝汤
【来源】钟一棠,《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生地15克,白芍、枸杞子、女贞子、制首乌各20克,丹皮15克,丹参20克,茜草15克,炙鳖甲或龟板20克。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头煎用冷水2碗(约10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煎至大半碗(约300毫升)滤出,二煎加水600毫升左右煎至300毫升,下午2~3时,上午7~8时分服。
【功用】育阴养肝,化瘀消癥。
【方解】本病大多在肝炎后形成,病程日久,肝之阴血不足,肝失所养,故时有胁肋隐痛或不舒;血郁气阻,致癥积不散,肝趋硬化,脘腹胀满,血不上荣,津不上承,症见面色晦滞少华,头晕神疲咽干;阴虚有内热则舌嫩红,少苔,脉弦细。正虚邪恋,本虚标实,以虚为主。治疗不可攻伐太过,不能强求速效,宜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又因乙癸同源,故方中选用育阴养肝、补血滋肾的生地、白芍、枸杞子、女贞子、首乌、鳖甲等补不恋邪之品加上化瘀活血、散结消癥的丹参、茜草、丹皮等攻不伤正之药,共奏育阴养肝、化瘀消癥之效。凡早、中期肝硬化,舌质偏红者均可用之。确是临床行之有效的良方。
【主治】早、中期肝硬化。症见胁肋隐痛或不舒、脘腹胀满、头晕神疲、纳少咽干、面色晦滞少华,舌嫩红、苔少、脉弦细。
【加减】兼肝郁不舒者加郁金、苏梗各10克;兼有腹水、苔腻者去生地,加苡仁30克,茯苓、泽泻各20克;有牙宣鼻衄者加地榆30克,槐米15克;尿赤口干加青蒿10克,石斛、麦冬各15克;大便不实者去首乌,加葛根15克,荷叶6克,山药20克,便秘则加瓜蒌仁15克;精神萎顿加黄芪30克,当归25克;肝功能不正常者加大青叶30克,晚蚕砂(包煎)15克;腹胀甚则加枳壳6克,槟榔20克。
【疗效】临床屡用,多获良效。但须坚持治疗,其效始著。
3 软肝汤
【来源】姜春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生大黄6~9克,桃仁9克,土元3~9克,丹参、鳖甲、炮山甲各9克,黄芪9~30克,白术15~60克,党参9~15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水煎,分两次服。
【功用】活血化瘀,软肝散结,益气健脾。
【方解】肝硬化是不同原因引起肝脏弥漫性炎症,或广泛的肝实质变性或坏死继续发展而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本方乃仲景《金匮要略》“下瘀血汤”加味而成。原方主治产后腹痛、腹中有干血著脐下,亦主经水不利。方中大黄荡涤瘀血,桃仁活血化瘀,土元逐瘀破结,三味相合,破血之力颇猛;丹参苦、微寒入心肝二经血分,有活血祛瘀、凉血消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可促进肝脏生理机能好转,并能使肝脾肿大缩小变软;炮山甲咸能软坚,性善走窜;鳖甲味咸气寒,入肝脾血分,既能滋阴退热,又可软坚散结,两药均对肝硬化,肝脾肿大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佐以黄芪、白术、党参健脾益气之品,符合仲景“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旨。且根据患者体质虚实调整剂量,此乃扶正祛邪之意。上药共具攻补兼施、活血化瘀、软肝散结之功。
【主治】症瘕,积聚,胁痛,臌胀(早期肝硬化,轻度腹水)。
【加减】湿热内蕴者可选加茵陈、山栀、茯苓、黄柏、龙胆草、垂盆草、平地木等;脾虚气滞者可选加砂仁,陈皮、枳壳、藿香、苏梗等;肝气郁滞者可选加柴胡、郁金、枳壳、青皮、木香、绿萼梅等;肝络血瘀者可选加乳香、五灵脂、赤芍、红花、九香虫等;肝经郁热者可选加生山栀、丹皮、连翘、龙胆草等;肝肾阴虚者可选加生地、玄参、麦冬、石斛、女贞子、牡丹皮等;阴虚火旺者用上药再加龙胆草、白蒺藜、山栀等;脾肾阳虚者可选加附子、桂枝、干姜、益智仁、砂仁等;凡肝病见阳痿者不可壮阳,壮阳则相火动而伤肝阴,病愈重。营热络伤,症见鼻衄、齿衄、目赤或皮下出血者,可选加广犀角、生地、丹皮、连翘、赤芍、玄参、茅根、山栀、蒲黄、羊蹄根、小蓟草,上药对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血小板偏低亦有改善作用;周身浮肿有轻度腹胀者,可选加防己,将军干、冬瓜皮、玉米须、薏苡、茯苓、黑大豆、泽泻、猪苓等;如出血较多,症状较重,可暂停用活血化瘀法,也不可用止血药,用健脾法加大剂量,可止血;大便次数多而溏薄者,大黄减量或改用制大黄先煎。
【疗效】临床屡用,坚持治疗,效果颇佳。
6 软肝缩脾方
【来源】赵绍琴,《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柴胡6克,黄芩10克,蝉衣6克,白僵蚕10克,片姜黄6克,水红花子10克,炙鳖甲、生牡蛎各20克,生大黄1克,焦三仙各10克。
【用法】本方每周服5剂,每剂煎取500毫升左右,分2~4次温服。服3个月后改为每周3剂分服维持。
【功用】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
【方解】肝硬化早期表现胁痛、腹胀、癥瘕等证(迁延日久,后期多成臌胀,属中医“四大危证”之一),其形成,气、血、食、湿之郁是关键。诸郁不解,导致血瘀结聚,形成癥瘕,同时气血脏腑受诸郁所伤,功能失调,正气渐弱,多数属虚实挟杂之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各有所侧重而已。早期肝硬化,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但总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见证。治疗时,不宜因虚而绝用补剂,否则瘀结日甚;亦不可攻利太猛,劫伐正气,与病无益。顺以行郁活血、软坚散结、调整阴阳之法,达到软肝缩脾的目的。方中用升降散(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开通内外、平调升降、燮理气血;柴胡疏达肝胆之经气,解除肝气之郁结;黄芩苦寒,善清少阳郁热,并清因诸郁而蕴生之内热;水红花子活血且能利水、除血滞、化水湿;焦三仙化积滞以疏导胃肠;鳖甲、牡蛎咸寒软坚以散瘀结。诸药合用,针对肝硬化早期多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收到调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之功效。
【主治】早期肝硬化(肝硬、脾大)。
【加减】胸胁满闷、喜叹息、脉沉而滞、气郁显著,加佛手、香附各10克;厌食呕恶、胁胀不舒,舌苔白腻,湿郁为甚,加藿香、佩兰、姜半夏各10克;心烦失眠、性躁易怒,舌红起刺,火郁之象,加川黄连6克,丹皮10克,龙胆草3克;嗳气频作、食后脘堵、积滞明显,加保和丸10克(冲服);腹壁青筋暴露、鹅肝掌、蜘蛛痣等特征明显,舌有瘀斑,血瘀之征,重用鳖甲、牡蛎各30克,加莪术、三棱各6克;或配服鳖甲煎丸1丸/日;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脉沉细软弱,虚象为主,当区别阴阳气血之偏重,酌加补益之品,气虚者,舌淡、脉虚,加白术10克,太子参6克;血虚者,唇脸色淡,脉细,加阿胶10克;舌淡苔滑,脉濡缓,中阳不足,加干姜,吴茱萸各3克;舌尖红绛,少苔且干,下焦阴亏,加生地20克,枸杞子、女贞子各10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忌食辛辣、油腻食物,要求以清淡素食为主。同时坚持每日早、晚散步各1小时,使肢体微劳,精神放松,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7 复肝丸
【来源】朱良春,《当代名医临床精华》
【组成】紫河车、红参须、炙地鳖虫、炮甲片、参三七、片姜黄、广郁金、生鸡内金各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3克,每日服3次,食后开水送下,或以汤药送服。1个月为1疗程。
【功用】益气活血,化瘀消癥。
【方解】方中取紫河车大补精血;红参须益气通络,用以扶正;参三七活血止血、散瘀定痛;地鳖虫破血消癥,和营通络;郁金、姜黄疏利肝胆、理气活血;生鸡内金、炮山甲片去积消滞、软坚散结。全方着眼于肝血郁滞、瘀凝脉络的主要病机,采用扶正祛邪、消补兼施的治疗原则,又以丸药小剂量常服之法,补不壅中,攻不伤下,可使癥积潜移默消,促使肝实质的改善和恢复。
【主治】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或仅肝肿大、胁痛定点不移,伴见脘闷腹胀、消瘦乏力、面色侮滞、红丝血缕,或朱砂掌,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涩或弦细等。
【加减】肝郁脾虚,配合逍遥散、异功散、当归补血汤加减;脾肾阳虚,配合景岳右归丸、当归补血汤加减。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附记】肝硬变病非一日,虚实兼杂,但标证急时,治宜缓图,收效虽慢,常服必日见其功,渐至痊愈。本方亦为肝硬变初愈之善后良方。
8 茵布治肝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绵茵陈30克,昆布15克,炒槐角、煨莪术各10克,海藻15克,煨三棱10克,制鳖甲15克,赤芍、旋覆花(布包),五灵脂、蒲黄各10克,夏枯草、蒲公英各30克。
【用法】水煎服,两日1剂,分4次温服,(一日服两次)。如无不良反应,可续服两月,至肝区不痛,肝脏变软,肝脏缩小停药。
【功用】止痛,软坚。
【方解】肝硬化未有不累及脾胃者,但临床见证各有侧重。如肝病重,脾胃病轻,则着重治肝。故用茵陈、槐角治肝炎而消黄疸;三棱破血中之气;莪术破气中之血;海藻、昆布软坚散结;鳖甲入肝除热散结而养阴;夏枯草补肝散结解热而泻火;五灵脂入肝经和血止痛;蒲黄入肝经行血消瘀;蒲公英散毒消肿核;旋覆花消结治肝著;赤芍泻恶血而除肝火。凡肝炎日久,肝脏肿大、坚硬作痛、肝功能较差者,皆可用此方多服,效佳。
【主治】肝硬化,肝区疼痛较重、肝肿较大、脾胃症状较轻者。
【疗效】屡用皆效。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凡属肝炎、肝硬化及并发腹水或续发黄疸的,都应遵守下列禁忌:①饮食方面,禁食各种酒、辣椒、姜、花椒、胡椒、葱、蒜、虾、蟹、鲤鱼、鲇鱼、黄颡鱼、猪头、猪蹄脚、羊肉、牛肉、狗肉、鸡、鸽等。②生活方面戒绝房事、忧愁、怒恼。
9 苓桂健运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白茯苓15克,桂枝5克,炙甘草、炒枳实、白术各10克,淡吴萸5克、陈皮10克,黄连炭5克,瓜蒌皮10克,焦山楂15克,法半夏10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如无不良反应,可连续服一月,至症状消失后停药。并守上述之禁忌,虽病情严重,也可望取得显著疗效。
【功用】健运中焦。
【方解】肝硬化影响脾胃受损,脾胃病重,肝病较轻,则着重治疗脾胃。故方用白术健脾,甘草益胃,茯苓渗湿,陈皮理气,半夏燥湿痰,瓜蒌祛热痰,桂枝通阳,吴萸下气温中,黄连苦降燥湿开郁,山楂酸温消滞磨积,生姜和胃健脾,厚朴散满,枳壳宽中。此方合苓桂术甘汤、左金丸、枳术丸、小陷胸汤、二陈汤和橘枳姜汤,组成此方,以温中通阳、健脾益胃、理气化痰、消胀进食。凡脾胃失运、脘痞拒按、嗳饱气逆、二便不调,常服此方,都能获效。
【主治】肝硬化,脘中痞痛胀满、纳少神疲、大便不调、胃肠症状严重、肝区症状较轻者。
【疗效】临床屡用,常服有良效。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似加。
10 健肝生化汤
【来源】赵兰堂,《新中医》(3)1976年
【组成】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怀山药30克,当归12克,丹参30克,生白芍18克,龙胆草6克,川连9克(或生栀子代),神曲15克,青皮12克,炒枳壳9克。
【用法】上药加水2500毫升,浸泡1小时,慢火煎至500毫升,复煎时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两次药汁混在一起,再浓缩至500毫升,晚入睡时1次服用。每日1剂。以15剂为1疗程。
【功用】健脾理气,活血化瘀,清利湿热。
【方解】方用党参、怀山药、炒白术健脾益气,补而不腻,以提高血浆蛋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当归、丹参、白芍、活络通脉,以改善门脉循环;川连、胆草清利肝胆湿热;枳壳、青皮健胃利气。诸药相伍为用,共奏健脾理气、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之功,肝脾同治,故用之多效。
【主治】肝硬化。
【加减】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加减:如肝胆郁热型,本方去白术、当归、丹参,适当选加茯苓15克,郁金、川军各9克,茵陈12克,金银花15克;肝郁脾虚型,本方去胆草。党参增量,并加茯苓30克,香附12克;肝肾阴虚型、本方去白术、胆草,适当选加何首乌、女贞子各15克,枸杞子9克,生鳖甲30克。总之应根据辨证中的侧重而灵活应用,不必拘泥原方。
【疗效】多年临床使用,治验甚多,效果甚佳。
11 养肝饮
【来源】杨干潜,《新中医》(4)1984年
【组成】生枣仁、茯苓、生麦芽、菟丝子各15克,知母、大甘草、茉莉花干(冲焗),莲须各5克,蕤仁肉、枸杞子各9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2碗半煎至1碗温服,复煎当日再煎再服,每日1剂。
【功用】清养肝阴,宁心和脾。
【方解】本方根据广东已故名老中医郭梅峰清养肝阴法的经验制订而成。方用菟丝子、莲须、枸杞子、蕤仁以滋养肝阴。肝为阴中之阳,故以知母清热;茉莉花疏肝达木;甘草缓肝急;茯苓培土益木,合麦芽兼能疏肝、健脾开胃,使后天得健,肝体得养;君以枣仁清养肝阴,酸敛安魂,与上述养阴药协同可肝肾并养,水木同滋,效力更强;又与麦芽相伍,能食能寐,则各种慢性病证自能日渐好转。故本方实仲景酸枣仁汤之变法也,特去川芎之刚,而入柔剂矣。故本方治肝虚肝郁,可代逍遥散类而无辛燥伤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