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化】大全

 新宇医馆 2018-07-16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全身消耗性疾病,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反复损害肝脏,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病变。其病理特点是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有再生小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假小叶形成,导致肝脏逐渐变硬、变形而成为肝硬化。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症状轻,主要症状特征为肝区不适、纳差、腹胀、乏力、肝脾肿大等;失代偿期肝脏缩小,质硬,临床症状加重,并可有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腹水、浮肿、消化道出血、贫血、肝昏迷等出现。肝硬化属中医的鼓胀疤瘦积聚等范畴。早在《内经》中即有鼓胀证状和治疗的记载。《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并提到用鸡矢醴及针刺治疗。《金匮要略》中论述更具体。如肝水的症状: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肋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金元医家对鼓胀的病因病机各有所主。如刘河间在《病机十九条》中提到皆属于热;李东垣在《兰宝秘藏》中则指出皆由脾胃之气虚弱所致;朱丹溪则认为是湿热相生,清浊相混,隧道壅塞之故。至明清时期,对本病的研究不仅对症状、鉴别诊断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在治疗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如明代李梃《医学入门》中认为: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张景岳则提出了治胀当辨虚实的方法。历代医家的大量理论和实践为后世研究本病提供了深厚的基础。本病病位在肝脏,其形成与肝、脾、肾等三脏关系密切。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感染蛊毒、黄疽日久等病因,均可引起肝郁气滞,脾虚失运;肝郁气滞日久可致血瘀;脾虚湿停日久可致肾亏,最后伤及肾阴肾阳,最终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在肝、脾、肾三脏,标实为气滞、血瘀、水聚。

【辨证分型】

1.【气郁湿阻】

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有疼痛,纳少嗳气,食后作胀,小便短少。苔白腻,脉弦。

【证候分析】

肝脾不和,肝郁气滞,湿阻中焦,故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胁下胀痛;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故纳少嗳气、食后作胀;水道不利,故小便短少;苔白腻、脉弦均为肝郁湿滞之象。

2.【寒湿困脾】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问,得热稍舒,形寒肢冷,精神困倦,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苔白腻,脉缓。

【证候分析】

寒湿内停,水蓄不行,故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寒水相搏,中阳不运,故胸脘胀问,得热稍舒;脾阳被困,阳气不展,故形寒肢冷,精神困倦;牌不运化,水液停留则尿少;下渗大肠则便溏;苔白腻、脉缓均为温盛阳微之象。

3.【湿热内蕴】

腹大坚满,院腹急痛,烦热口苦,纳少身重,溲赤短涩,大便秘结或搪垢,或有面目发黄。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候分析】

湿热互结,浊水停聚,气机不畅,故腹胀坚满,脘腹急痛;湿热上蒸,故烦热口干;湿热阻于胃肠,故纳少身重,便秘或溏垢;湿热下注,故溲赤短涩;湿热熏蒸则见黄疸;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数是为湿热之象。

4.【肝脾血瘀】

腹大坚满,胁腹攻痛,右胁触之有疤块,质偏硬,脉络怒张,面色黧黑,面颈胸臂有血痣,呈丝纹状,手掌赤痕,唇色紫褐,渴不欲饮,牙宣鼻衄,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

【证候分析】

瘀血阻于肝脾脉络之中,水道不通,以致水气内聚而腹大坚满、胁腹攻痛,有胁触之有疤块、质偏硬,脉络怒张;瘀结日深,入肾则面色黧黑,面颈胸臂有血痣,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冰浊停聚,故渴不欲饮;阴络之血外溢,则有牙宣鼻衄,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均为瘀血停滞之象。

5.【脾肾阳虚】

腹大胀满,朝轻暮重,神疲体倦,畏寒肢冷,脘闷纳呆,大便溏薄,面色苍黄或(白光)白,腰膝酸软,下肢浮肿,小便短少。舌质胖淡,脉沉细。

【证候分析】

脾肾阳虚,寒水停聚,故腹大胀满,朝轻暮重;阳气不能敷布于内外,故神疲体倦,畏寒肢冷;脾阳不运,故皖闷纳呆,大便溏薄;肾阳亏虚,可有腰膝酸软;水湿滞留下焦,故尿少足肿;阳虚不能上荣,故面色苍黄或光白;舌质胖淡、脉沉细是为阳虚之象。

6.【肝肾阴虚】

腹大坚满,胁痛腰酸,四肢瘦削,甚则青筋暴怒,面黑唇紫,口于心烦,面热掌红,时有低热,齿鼻衄血,小便短少。舌红绛少津,脉细弦数。

【证候分析】

肝肾阴虚,津液不能输布,水气停聚,血瘀不行,故腹大坚满,胁痛腰酸,四肢瘦削,甚则青筋暴露;气血瘀滞,故面黑唇紫;阴虚液亏,故口干,小便短少;阴虚火旺,故心烦,面热掌红,时有低热;血热妄行,故齿鼻衄血;舌红绛少津、脉细弦数均为阴虚血瘀之象。

【分型治疗】

1.【气郁湿阻】

治则:

疏肝利气,行温消满。

方药:

柴胡疏肝散合五苓散加减。

柴胡6克,佛手6克,枳壳12克,香附12克,白芍9克,川芎9克,苍术9克,厚朴9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陈皮6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腹胀暧气甚者,加木香6克、砂仁6克、槟榔9克,以理气;尿少者,加车前子12克(包煎),以利水;纳少者,加神曲9克、鸡内金6克,以开胃消食。

2.【寒湿困脾】

治则:

温中散寒,化湿利水。

方药:

实脾饮加味。

附子6克,干姜9克,白术12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车前子15克(包煎),木瓜9克,厚朴9克,木香6克,大腹皮12克,草果9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小便短少者,加泽泻20克、陈葫芦9克、虫笋9克,以利水;脘胁胀痛者,加延胡索、郁金各12克、青皮6克,以理气和胃;食少苦腻甚者,加姜半夏9克、鸡内金6克,以化湿开胃。

3.【湿热内蕴】

治则:

清热利湿,利水退黄。

方药:

茵陈蒿汤合中满分消九加减。

茵陈15克,黄芩9克,黄连3克,栀子9克,知母9克,厚朴9克,半夏9克,枳壳6克,陈皮6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包煎),甘草6克,随症加减:溲赤短涩者,加黄柏9克、滑石30克,以清热利水;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6克,以泄热通便。

4.【肝脾血瘀】

治则:

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方药:

调营饮加减。

川芎6克,当归9克,赤芍9克,三棱9克,莪术9克,延胡索9克,陈皮6克,槟榔9克,大腹皮9克,葶苈子15克,赤茯苓12克,桑白皮9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大便色黑者,加灶心土30克、参三七9克、白芨粉6克、地榆炭9克,以止血;水肿胀满过甚,加陈葫芦、虫笋各9克,以利水消肿。

5.【脾肾阳虚】

治则:

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方药:

附子理中九合真武汤加减。

附子9克,肉桂3克,炮姜3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赤芍9克,当归9克,莪术9克,三棱9克,大腹皮12克,车前子30克(包煎),随症加减:畏寒肢冷、腰酸者,加巴戟天、仙灵脾各12克,以温补肾阳;下肢浮肿、小便短少者,加猪苓12克、泽泻15克、陈葫芦9克、虫笋9克、滑石30克,以利水消肿。

6.【肝肾阴虚】

治则:

滋肝补肾,理气化瘀。

方药:

一贯煎合隔下逐瘀汤加减。

沙参12克,麦冬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枸杞子12克,龟版15克,鳖甲15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9克,枳壳15克,当归9克,赤芍9克,红花3克,五灵脂9克(包煎),丹皮9克,茜草15克。随症加减:有黄疸者,加茵陈、栀子各9克,以清热退黄;小便少而腹水多者,加猪苓、茯苓各12克、陈葫芦9克、滑石30克、车前子30克(包煎)、泽泻20克,以利水消肿;齿鼻出血者,加白茅根30克、仙鹤草30克、旱莲草 12克,以止血。

【专方治疗】

1)消症丸

组成:蟅虫、炮山甲各100克,水蛭75克,大黄5O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5克,每日23次,2个月为一疗程。

2)黄芪丹参黄精丸

组成:黄芪、丹参各2030克,黄精、鸡内金、板蓝根、连翘、败酱草各1520克,白术、茯苓、郁金、当归、女贞子各1215克,紫河车25克。

用法:每1日剂,水煎服,或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每日3次。

3)益气化积解毒汤

组成:黄芪、丹参各2030克,白术、茯苓、郁金、当归、生地各1215克,泽兰叶、鸡内金、板蓝根、败酱草、黄精各1520克,紫河车410克。

用法:上药除紫河车外,水煎,分2次服;紫河车研末装人空心胶囊中,每次另服25克,亦为每日2次。

4)腹水汤

组成:益母草60克,茅根3O克,苍术30克,白术30克,牛膝30克,防己45克,山药15克,陈葫芦30克。

用法:水煎,饭前服用,13次。

 【中成药】

1.平消胶囊 每次8粒,每日3次。

2.人参鳖甲煎丸 每次6克,每日3次。

3.血府逐瘀口服液 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简便方】

1.白茅根30克,虫笋60克,陈葫芦120克,煎汤服,每日1剂。

2.马兰头250克,竹笋150克,入水共煮,食汤吐渣,每日1剂。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

取穴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平补平泻法;取期门、支沟、阳陵泉、太冲,用泻法。有黄疸者,加至阳、胆俞,平补平泻,并用灸法。

【食疗】

1)青头、肥大老雄鸭1只,放入沸水锅内煮片刻出汤。用冷开水洗净,膛内塞入冬虫夏草10克、枸杞子15克、赤小豆60克、草果5个,用线缝膛。上笼蒸2小时。取出虫草、枸杞子咀嚼,吐渣。汤一次饮毕。鸭肉切片,分顿食用。

2)生鸡肫皮 15克、新鲜山楂 30克、红枣 10枚,一同入锅,加水,文武火煮,去渣饮汤。

3)当归、枸杞子各9克,干地黄、女贞子、麦冬各10克,山药16克、陈皮6克,放入纱布袋,鳖1只,将药袋入鳖体腔内,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及葱、姜等调料,文火炖烂熟,取出药袋,食鳖饮汤。

4)鲤鱼1条(约500克),放入砂锅,再放赤小豆、玉米须各 30克,冬瓜皮、猪茯苓各 15克,泽泻12克、陈皮6克,水及葱、姜,文火炖至鱼烂熟,食鱼饮汤。

出现昏迷、大出血、尿少甚至无尿者,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积极抢救。

 【注意事项】

1.本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须注意调摄护理,让患者解除一切顾虑,保持情绪稳定,安心休息静养。如有肝功能失代偿或有并发症时,一定要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感染。

 2.饮食宜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和易于消化食物为主。当肝功能明显减退,或有肝昏迷先兆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适当限制动物脂肪、动物油的摄入。禁酒,严格控制粗硬、煎烤食物、带碎骨的禽鱼类食品,以免诱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现腹水、浮肿者,应以低盐为原则。伴便秘者,可多食麻油、蜂蜜、芝麻、香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氨的产生积聚,防止肝昏迷。

3.本病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病情即转入进行性恶化阶段,则预后不良。

 

【肝硬化名医经验方】

【舒肝开肺汤(印会河)

组成:

柴胡、赤芍、当归、丹参、牡蛎,广郁金、桃仁、土鳖虫、紫菀、桔梗、川楝子。

主治:

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所致的肝性腹水。

方解:

方中柴胡、当归疏肝养肝;赤芍、丹参、郁金活血化瘀;川楝子泄肝止痛,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桃仁破血行瘀,以泄血结;土鳖甲、牡蛎能磨化久瘀,软坚消积;紫苏、桔梗宣肺通便,通利三焦,畅气消滞,从而消除腹胀。

印老治疗肝性腹胀,擅用桔梗、紫菀。认为它们能通利三焦;三焦通利,则气畅水调,腹胀自消,开从肺论治肝性腹胀之先河。验之临床,常获效验。考《本经》谓桔梗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别录》谓其:利五脏肠胃……下蛊毒,《大明》谓其破癥瘕,《指掌》谓其为诸药之舟揖等等。紫菀《本经》谓其去虫蛊痿辟,安五脏,张石顽谓其能通调水道等。可见,用于腹胀,古人已有认识,值得重视。

2.【软肝煎(邓铁涛)

组成:

太子参、鳖甲、白术、茯苓、枳实、菟丝子、萆薢、丹参、甘草、土鳖虫。

主治:

肝硬化。

用法:

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末。水三碗,入鳖甲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1碗,冲服土鳖虫末,渣再煎服。日1剂。

方解:

方中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太子参补而不燥,气阴双补,甚为合宜;枳实擅治水气蛊胀,配菟丝子补肝而益肾,此乃虚则补其母之意;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养血活血;土鳖虫、鳖甲皆灵动之物,活血软坚化癥;萆薢则助四君以祛湿健脾。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养肝补肾,活血化癥软坚之功。

加减:

酒精性肝硬化加葛花;肝炎后肝硬化加黄皮树叶;门脉性肝硬化加炒山甲;牙龈出血加紫珠草或仙鹤草;阴虚无湿者去萆薢,加山药、石斛。

肝硬化属中医癥瘕、臌胀范畴,病因不一,病理复杂,但不外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致气血痰水瘀积于腹内而成。邓老根据几十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多由湿热邪毒或虫蛊、酒毒侵犯肝脏日久所致,属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扶正祛邪、标本兼固;用药精当、平和,化瘀不伤气血,补益不碍攻消,为不可多得的治疗肝硬化之良方。

3.【苍牛防己汤(方药中)

组成:

苍术、白术、川、怀牛膝、防己、大腹皮。

主治:

水臌(肝硬化腹水)

方解:

方中以苍术、白术补脾燥湿治其本,以川、怀牛膝益血活血,缓肝疏肝以利补脾;以防己、大腹皮行水利尿以治其标。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活血利水之效。

方老临证强调定位、定性,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论治体系(见于《辨证论治研究七讲》一书),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对于本病的认识,颇为独特。认为其病位在脾;病性为正虚邪实;病机为脾虚肝实,以致水饮内停,气滞血瘀;治疗主张标本同治,扶正祛邪,用药精当,量大力专,收效颇著。

【单方验方】

1.蝼蛄 蝼蛄适量,将蝼蛄去头、爪、翼,焙焦,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服6g,每日3次,5-7天为一疗程,适用于肝硬化腹水。(民间验方)

2.消臌汤 煨甘遂、大黄、大腹皮、茯苓、沉香、大枣、砂仁。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

3.水蛭三七散 水蛭、参三七、丹参、三棱、白术、枳实,研末分装,每日1包,每日3次冲服,用1-4周。适用于肝硬化脾肿大者。

4.大浮萍、糖,清水三碗,煎成一碗,分2次服,忌盐。有一定利水消胀作用。(民间验方)

5.鲤鱼(去鳞及内脏)、赤小豆,煎汤服,适用于臌胀的虚证。

6.水苋菜、石菖蒲,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臌胀证属湿热蕴结者。

7.牵牛子、甘遂、肉桂、车前子、芫花、大枣。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臌胀初起,体质尚可者。本方仅可用1-2剂,且可出现腹泻。

8.鲜白接骨根,水煎服。有一定利水消胀作用。

9.九头狮草根(京大戟) 取根洗净晒干,微火炒成咖啡色研粉,装胶囊,每粒0.3g,成人每服13-16粒,早饭后2小时温水送,药后稍有腹痛,恶心呕吐,数小时后腹泻数次,症状改善,一般情况良好,隔3-7天再服一次,连服至腹水基本消退后,可以人参等补养调理。服药期间,应进无盐饮食,如鸡、猪肉等。

10.马鞭草、半边莲、陈葫芦、河白草、石见穿、六月雪,上药任选1-3种,每味用量30g,煎汤服。适用于臌胀腹水症。

 

肝硬化

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楮实子12克,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菟丝子15克,土鳖虫3克,甘草6克,丹参20克,鳖甲(醋炙)30克。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末。水三碗,入鳖甲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一碗,冲服土鳖虫末,渣再煎服。

 

调营饮
调营饮(王肯堂《证治准绳》)
主症: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面色黯黑,面颈胸有血痣,手掌赤痕。舌质紫红或有瘀斑,脉细涩或芤。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处方:赤芍18克、川芎6克,当归12克,莪术15克,延胡索、槟榔、瞿麦、葶苈子、桑白皮各12克,丹参20克,大黄10克。水煎服。
主治:用于治疗肝硬化,肝腹水之肝脾淤血尤为有效。
加减:
加减:大便色黄加参三七、侧柏叶;瘀结明显加山甲、地鳖虫,有出血倾向者慎用;苔腻加半夏、苍术、红花。

 

印会河验方

I13 化瘀通气方(印氏方)

[方药组成]柴胡lO克,赤芍3O克,丹参30克,当归l5克,生牡蛎30(先下),广郁金lO克,川楝子l2克,桃仁l2克,红花lO克,桔梗l0克,紫菀l0克,土鳖虫l2克。

[功用]化瘀软坚,开利三焦

[主要症状]胁腹胀痛较久,继发腹部胀满,腹胀不以饥饱为增减,一般夜间为重,渐变腹部膨大,击之如鼓,无移动性浊音(无腹水),有两胁积块(肝脾肿大),舌苔薄白,脉弦。

[辨证要点]本证常由肝炎继发,是由血瘀导致气滞,故见胁腹胀痛,乃气滞则胀之意。继发腹部胀满,此非胃肠气滞,故与饮食无关此为气臌积块,一般无水,固有肝、脾肿大,故可触及两胁积块。

印老认为本证属于肝性腹胀,是由于肝血瘀滞而引起的气机不畅,不同于脾、胃、肠功能失调所引起的腹胀,冶疗必须在化瘀、软坚的基础上.使用开利肺气的药物,妇紫菀、桔梗、冬花、枇杷叶等,以开利三焦气道(三焦为水、气的通路,上出于肺、下达膀胱,故开肺气即可通调三焦),便气行、瘀散,而腹胀即愈。

(适应证)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血管癌、肝囊肿等。

[加减法]肝脾肿大显着者加鳖甲30克,炮山甲l0克,青皮l0克,莪术10克,鸡内金lO克。

(验案)昊某,男,l6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188893。初诊:19901122主诉:腹胀,右胁痛4年。病史:患者4年来经常腹胀,右胁疼痛,疲乏无力,心烦口苦,纳少便溏,小便短赤。

检查:B超示肝内回声不均,提示早期肝硬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强阳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95 UL。面色晦黯,肝掌,胸前散在蜘蛛痣,舌质红,苔微黄,脉弦细。

辨证:血瘀气滞,毒郁于肝。西医诊断: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冶法:疏肝开肺,解毒利三焦。

处方:柴胡10克,赤芍30克,当归l5克,丹参30克,生牡蛎60(先下),广郁金15克,川楝子l0克,桃仁10克,廑虫10克,紫菀10克,桔梗l0克,蒲公英30克,地丁30克,土茯苓30克,茅根30克,虎杖30克,黄芩l2克,黄连6克,水牛角30(先下),人工牛黄2(分冲)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1990l220日。连续服药1个月,腹胀消失,食纳增进,肝功仍未恢复正常,但HBsAg滴度下降,舌红,舌根苔微黄。

原方已散,继服原方7剂,效再服

三诊:1991221日,连续服用上方2个月,诸症消失,复查肝功能,虽未恢复正常+但蛋白电泳已正常。仍用原方,继续清肝、解毒+以图使HBsAg早日阴转。

[接语]该患者乃乙型肝炎Bf起的肝硬化+乙肝病毒仍在活动。进一步破坏肝脏,从诸多迹象表明,已接近肝硬化晚期。该患者家族因此病病故数人,足证其传染之烈。故本方除一般疏肝开肺利三焦之外,并重加清热解毒之品,主要针对乙肝病毒而设。经治疗后果见腹胀消除+乙肝病毒活动受抑+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改善+澳抗啭阴似须假以时日。

114 化瘀通气排水方(印氏方)

[方药组成] 柴胡l0克,赤芍30克,丹参30克,当归15克,生牡蛎3o(先煎),广郁金10克,川楝子l2+桃仁12克,红花l0克,桔梗lO克,紫菀10克,廖虫l2+椒目lO克,葶苈子lO克。

[功能] 化瘀软坚,开利三焦,排水消肿。

[主要症状] 腹大如鼓,胸胁胀满,其病多由气臌积渐而来,腹中水渍,转侧有声+鼓之则移动性浊音明显,下肢可见水肿+面色萎黄,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苔白,脉细数。

肝硬化验方选
1
、运脾活血汤
[功能主治]功能运脾活血。主治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
[
处方组成]山药30克,扁豆30克,苡仁30克,神曲10克,谷芽10克,麦芽10克,三棱15-30克,莪术15-30克,生蒲黄10克, 丹参30克,赤芍3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气虚加黄芪30克,党参10克;血虚加熟地10克,当归10克;阴虚加南沙参10克,麦冬10克;阳虚加熟附片10克,干姜10克;肝区痛加金铃子10克,延胡索10克,恶心或呕吐加代赭石30克,旋覆花10克。鼻衄或齿衄加仙鹤草30克,血见愁10克。
2
、护肝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利水,活血软肝。主治肝炎后肝硬化。
[
处方组成]白术20克,山药30克,生苡仁30克,扁豆30克,炒麦芽10克,炒神曲10克,炒山楂10克,丹参30克,归尾15克,黄芪20克,虎杖20克,平地木2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阴虚者加首乌30克,麦冬20克;血虚者加熟地15克,鸡血藤30克,气虚加党参20克,太子参30克;阳虚者加附片10克,干姜3克,出血者加茅根30克,仙鹤草30克,琥珀3克,蜜调服。肝区痛者加金铃子10克,消地龙10克,柴胡5克,延胡索10克;肝硬甚或肿大有结节者加穿山甲10克,鳖甲10克,研末顿服,连服一周,每次3克,每日1次温水送下;腹胀者加沉香片5克,香附10克;腹水者加舟车丸6克,陈葫芦6克,将军干6克。
献方者认为肝硬化因病程长,可选用相对固定之方药,随症增减。一般服药应坚持3-6个月,才能见致到较好疗效。不宜频繁更方,欲速而不达。
3
、消症丸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散结。主治早期肝硬化。
[
处方组成]庶虫100克,炮山甲100克,水蛭75克,大黄5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5克,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
辨证加减]黄疸重者加用茵陈50克,赤芍50克,煎水送服本丸。小便少者加玉米须50克,琥珀10克水煎服;大便秘结者加牵牛子15克,商陆10克水煎服。有出血倾向者,停服本丸,改服云南白药,血止后,休息一周,继服本丸。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者,加服参芪膏。血清总蛋白低甚或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者加服黄精,山药,煎水送服本丸。
4
、邓铁铸教授验方:
取生甘草30克煎浓汤,浸泡甘遂30克,4-5天,再将甘遂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天清晨用米粥送下1-2克,一天之内可泻下数十次,次日可用西洋参10克,茯苓15克,炒白术3克,炙甘草4.5克,当归10克,炙黄芪15克,山药15克,苡仁15克,陈皮4.5克,大枣10克,连用5-7次,再用上方补脾益气,反复攻补,耐心治疗,可有愈者,平时可多食甲鱼,黑鱼,乌龟等。
5
、中药敷脐治腹水方:
取甘遂3克(或商陆6克),连头葱白5棵(畏寒者加肉桂粉6克),共捣糊,用时先用陈醋涂擦患处,以防感染和刺激皮肤,后将药敷脐四小时。小便自利,腹水减少,一周后可基本消退。
6
、疏肝理脾丸
组成及用法:北柴胡、醋三棱、醋莪术、蒲黄、醋灵脂、茜草、地龙各10克,炙鳖甲、白茅根各15克,炒杭芍12克,炒枳实、青皮各6克,鸡内金3克,猪肝粉30克,共研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饭前温开水送下。功能:疏肝理脾,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用于早期肝硬化,肝硬化腹水及原因不明的脾肿大。腹水重可加服消水丹(喽蛄3个,蜣螂1个。研为细末)。每日0.5克。每日一次,可连服2-3天。
7
、组成:柴胡6克,鳖甲6克,茯苓10克,白术6克,郁金6克,当归6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山甲6克,甘草6克,黄芪6克。用法:水煎服。或二煎分服,早、晚各1次。此方服后见便血即有效,再服第2方。
8
、组成:白芨6克,阿胶6克,白茅根6克,川七3克。用法:配合草药满天星(天胡荽)煎汤作茶饮用5个月,并严禁食动物油类。此方属强力利水剂。
9
、组成:茵陈12克,茯苓6克,泽泻12克,腹皮12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沉香5克,肉桂5克。用法:水煎服。沉香可以用木香代,肉桂可以用桂皮代。
10
、腹水验方:1)雄猪胆1个,大蒜120克,煮烂食。少食盐、醋、酱百日。(2)独头大蒜20-30个,去皮,放碗中,加酒以浸泡蒜为度。夏日浸泡并夜露一宿,次晨服酒;冬天则用酒蒜同煮片刻饮酒。服后以大便、排气、下秽物后即消,忌盐酱。
11
、毛莨(神奇草)引毒外出”,肝硬化,腹水的克星神奇草,结肠炎、 阑尾炎都可治,外敷用药。
12
、专治肝炎病方(腹水):三黑早糖丸:黑豆、黑矾、黑糖、密糖各200g,前两味共为研面,将峰密列入共丸,每晚服一次,一次25粒,(绿豆大小)
大绿胶囊:大黄,绿豆各100g,选猪苦胆6个,上2味药浸泡在胆汁内,吸收完后研粉装0号胶囊,口服一次6片,每天2次,治胆囊炎,扁桃体炎,乙肝都可用。
注线穴位:肝俞、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治乙肝病。
P-
转阴因子,4mg,三天打一次。
 
 

【益气活血利水汤】

组成:

黄芪20-30g 白术30g 连皮茯苓30g 当归10g 三七粉3g 赤芍15g 柴胡10g 郁金12g 车前子20g 陈葫芦壳30g ­

功能:

健脾疏肝、活血利水。 ­

主治:

各种肝硬化中晚期,因肝脾失调,日久气血水互结体内形成积聚水臌者。 ­

用法:

成人每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口服。

 

 

【人参鳖甲汤】

组成:

白参20克,当归、川穹、茵陈各25克,安黄、郁金、丹皮、赤芍、茯苓、鸡内金各15克,鳖甲、土元、柴胡、青皮、白术各10克,甘草5克。 ­

功能:

活血柔肝,健脖益气,软坚消痞。 ­

主治:

肝硬化,以肝血瘀阻为主

 

 

《名老中医裘沛然临床经验》临证特色

虚中求实 补泻互寓——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经验

 裘氏认为,慢性肝炎与肝硬化代偿期从中医辨证学角度看两者比较接近,其基本病机是正虚邪恋,具体分析则有以下特点:阴虚与湿热并存:肝藏血,体阴而用阳,肝肾同源,精血互生,湿热毒邪久恋不去,阴血煎灼,肝肾两亏,故慢性肝炎、肝硬化多阴血亏损之证。张介宾说:

 “故凡损在形质者,总曰阴虚,此大目也。肝阴虚,疏泄失职,易致脾胃壅滞生湿,湿郁化热又能伤阴;另一方面阴虚可生内热。因此,本病阴虚与湿热并存,且互相影响,但阴虚为本,湿热为标。血热与血瘀互结:本病湿热阻滞络脉,久则生瘀。《张氏医通》说: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故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见症,血瘀又可加重病情,甚至是黄疸加深的主要病机。另一方面邪毒深伏,血分有热,瘀热互结,出现鼻衄、齿衄、皮肤瘀斑等出血症状。肝与脾同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病虽在肝,但与脾的病理变化不可分割。早期湿热鸱张时,湿困脾胃,出现脘腹胀闷,口粘欲呕,大便不实,纳少体倦,苔腻脉濡等,土壅木亦失于条达,气血失于顺畅;另一方面肝旺乘土,出现胁肋胀痛,脘腹痞满,嗳气纳少,情志易怒,精神不振等;再者,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肝木失荣,或肝虚不能藏血,脾土失养,两者互相影响。要之,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主要病机是:阴血亏虚,瘀热与湿毒互结,肝与脾同病。

 近贤秦伯未先生说:治内伤于虚处求实,治外感于实处求虚,乃用药之矩?对慢性肝炎来说,外邪与内伤杂合为病,病机属本虚标实。故治疗时宜虚中求实,补泻结合,根据邪正的具体情况,或寓补于泻,或寓泻于补,相机应用。

 裘氏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常选用一贯煎、大黄 虫丸、当归六黄汤等方剂,运筹变化。

 一贯煎以生地、杞子等柔肝育阴,佐川楝子疏泄肝气,寓泻于补,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见肝阴不足,肝脉失养,出现胸胁疼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及由肝功能损害出现慢性指标异常者,颇为相宜。如果伴见饮食运化不良,见纳呆腹胀者,加枳壳、鸡内金、焦查曲;伴气虚而见肢软乏力,不耐劳顿者,加黄芪、党参、山药、甘草;伴湿热内蕴而黄疸者,加茵陈、黄柏、黄芩、山栀;肝脾肿大,面色黧黑,舌质紫黯,脉细涩者,加丹参、赤芍、炮山甲、桃仁;伴肾阴不足而见耳鸣、头晕、腰酸、肢软者,加炙龟板、炙鳖甲、熟地、山茱萸;胁痛甚加延胡索、炙地鳖虫、郁金等。裘氏认为,从慢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出现肝阴不足或肝肾阴亏的情况比较多,而阴精易损难成,故治疗当守法守方,不厌其烦,在育肝肾之阴的同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辅以活血、补气、清化内蕴之湿热等,一贯煎静中寓动,不仅对改善临床症状有良好的功效,且对改善肝功能亦有帮助。

 大黄 虫丸为虚劳干血而设,是方在大队活血化瘀药中佐以大剂干地黄养血补虚,寓补于泻。裘氏认为,生地一味除滋阴养血外,也有活血行瘀作用。此方对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代偿期,以血瘀和症积为主症者,较为适宜。但此方祛瘀之品较多,补虚扶正不足,其立意在于祛瘀以生新,所谓去病即所以补虚。从临床实际情况看,慢性肝炎、肝硬化纯以血瘀证表现者较少,往往或夹有肝脾不和,或伴见肝肾不足,或兼气血两虚,或夹杂湿热之邪,故单用化瘀活血药似嫌不足;再者,这类病者的凝血功能大多不佳,或伴有程度不同的衄血等症状,若过用化瘀破血之品攻伐,令气血受戕,或导致出血。裘氏经验,师大黄 虫丸组方之意,佐以扶正药物,不仅可提高祛瘀的功效,而且有防止出血的可能。具体加减,如见肝脾不和者,加柴胡、白术、白芍、党参、枳壳;肝肾不足者,加熟地、龟板、鳖甲、女贞子、黄柏、山茱萸、巴戟天;气血两虚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丹参、大枣、杞子、鸡血藤、甘草;伴有出血者,加仙鹤草、旱莲草、丹皮、侧柏叶等。

 当归六黄汤的组方,寓有深意。裘氏认为此方用黄芪、当归、生熟地黄,补气养血益阴,黄连、黄芩、黄柏,清热泻火坚阴,故实际是一则补泻并重、阴阳兼调的方剂。对慢性肝炎、肝硬化出现气阴两亏、邪热内盛之证,甚为合拍。如肝络瘀滞明显者,可酌加延胡索、川楝子、丹参、郁金、柴胡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品;血虚症状明显者,可配合首乌、鸡血藤、阿胶等养血;肝肾阴虚明显者,佐以女贞子、旱莲草、杞子、牡蛎、龟板、鳖甲等滋肝肾之阴;湿盛者,加苍白术、砂蔻仁、厚朴、藿香、佩兰、茯苓、米仁等化湿祛浊。

 裘氏体会,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病机是虚实兼夹,一贯煎寓泻于补,大黄 虫丸寓补于泻,当归六黄汤补泻并重,以此三方为基础,结合气血阴阳之偏颇,湿热、邪毒、瘀血之兼夹,随机权变,可望收到较好疗效。

 

 

肝硬化

软肝汤治疗肝硬化(名医名方)

  组成  党参15克,三七参粉6克(冲),丹参30克,生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制鳖甲15克,土鳖虫15克,莪术10克,当归15克,生地15,枸杞子30克,茵陈20克,垂盆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炒栀子10克。

  功能  益气健脾养肝,清热利湿解毒,软坚散结消癥。

  主治  肝硬化。

  方解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临床上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丙肝)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肝硬化属于中医的“积聚”、“鼓胀”范畴。代偿期属“积聚”,失代偿期属“鼓胀”。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体会,认为本病病机应概括为虚,即正气不足;毒,即乙肝、丙肝病毒、血吸虫毒、酒毒、药物化学毒物及湿热蕴结之毒;瘀,即气滞血瘀,癥积痞块。其病位在肝,影响脾肾。无论是病毒感染或是其他因素引起的肝硬化,正气亏虚与毒邪壅盛是致病的关键。湿热毒邪或自外受,或自内生,均能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肝胆疏泄不利,继而引起气机阻滞,血脉瘀阻,水湿不化,正虚与邪实互见,湿毒与瘀血并存的复杂局面,形成肝脾肿大之肝硬化重症。

  本方以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培补元气,健脾化湿,当归、生地、枸杞子养血柔肝,滋补肝肾,使肝、脾、肾三脏同调,气、阴、精同补,以解决虚的问题;茵陈、炒栀子、垂盆草、白花蛇舌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解毒保肝,以解决毒的问题;用丹参、三七参、土鳖虫、制鳖甲、莪术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癥化纤之品,针对肝硬化的主要矛盾,解决瘀的问题。现代研究亦证实以上化瘀之品可以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活化肝细胞,加速病变的修复,使肿大的肝脾回缩变软;生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等更能提高血浆白蛋白,增加补体生成,调整机体活力;清热解毒的茵陈、栀子、垂盆草、白花蛇舌草等都具备保肝、抗菌、抗病毒作用,同时又能降低升高的转氨酶及胆红素。故此方立法是:益气养肝以扶正,健脾滋肾以固本,清热利湿以解毒,活血化瘀以软坚。如以此方加减,配成丸剂,缓缓图治,更易被病人接受。

    加减  脾虚气滞,腹胀纳呆者,加炒苍术、川厚朴、广木香、槟榔;水湿内阻,腹水明显,腹胀如鼓,小便短少者,加川厚朴、连皮苓、干姜、大腹皮;肝络瘀阻,右胁痞硬,腹壁静脉怒张,舌紫有瘀斑者,加益母草、泽兰、桃仁、川牛膝;脾肾阳虚,腹部胀满,形寒肢冷,面色黧黑,尿少纳呆者,去生地、栀子,加桂枝、干姜、炮附子、防己、连皮苓等;肝肾阴虚,症见腹水的同时,又见皮肤干燥,口干舌红,消瘦腹大,青筋显露者,宜育阴利水,加北沙参、西洋参、猪苓、阿胶、益母草、车前子、白茅根等。

 

肝硬化

  组成  鳖甲30克(先煎30分钟),郁金12克,香附12克,佛手12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

  功效  软坚散结,柔肝活络。

  主治  肝硬化。

  用法  水煎服,日1剂,连煎2次,所得药液混合分2次温服。症状消失,肝功检验正常后,将以上药量加倍研细粉制成胶囊,日服3次,每次3~4粒,可连服5~8个月。如肝功正常无症状者可每年服此胶囊6个月。

  方解 主要以鳖甲软肝散结;当归、川芎、白芍柔养肝体;香附、佛手疏达肝气;丹参、郁金解郁活血。诸药相合,柔肝养阴以护肝体,疏肝活血以制肝用,可以畅通门静脉血流量,减少阻力以降低门脉高压,从而也使得肝纤维化及再生结节对肝窦及肝静脉的压迫降低,从而起到软肝的作用。

  加减 不欲饮食或食后脘腹胀满,加木香10克,砂仁5克,莲子20克,白术12克;伴有腹水者,加云苓12克,车前子20克,通草10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加蚤休12克,虎杖15克,半枝莲30克;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加太子参15克,黄芪15克。 

  临床应用  肝硬化的发病主要是肝阴亏虚,血络瘀阻及脾虚失运而成,所以在治疗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始终要注意肝体阴用阳的关系及肝脾之间、肝肾之间的关系,因肝体最易耗伤,故要以柔养肝体为主,但不能滋腻太过而助脾湿,又不可寒凉太过伤及肝用。

  2. 肝缩小而脾增大主要以降低肝纤维化及再生结节对肝窦及肝静脉的压迫为主,但不可过猛地破血祛瘀,宜软坚散结,活血通络为主,防止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 腹水严重服中药效果不明显者,可以西为中用。口服螺内酯及双氢克尿塞。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难治性腹水,用白蛋白、速尿静脉注射,但以上中药不可停用,要时时注意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肝性脑病的出现。

    4. 对肝功能失常的乙肝、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肝硬化患者,可服用清肝要方(见《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9月3日名医名方),以延缓肝硬化的发展及预防肝癌的发生。

 

肝硬化

治肝硬化。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赶黄草10克,楮实子12克,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菟丝子12克,土鳖虫3克,甘草6克,丹参18克,鳖甲(醋炙)30克。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末。水三碗,入鳖甲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一碗,冲服土鳖虫末,渣再煎服。

肝硬化

 名医名方----软肝汤(治疗肝硬化)

  组成  党参15克,三七参粉6克(冲),丹参30克,生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制鳖甲15克,土鳖虫15克,莪术10克,当归15克,生地15,枸杞子30克,茵陈20克,垂盆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炒栀子10克。

  功能  益气健脾养肝,清热利湿解毒,软坚散结消癥。

  主治  肝硬化。

  方解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临床上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丙肝)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肝硬化属于中医的积聚鼓胀范畴。代偿期属积聚,失代偿期属鼓胀。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体会,认为本病病机应概括为虚,即正气不足;毒,即乙肝、丙肝病毒、血吸虫毒、酒毒、药物化学毒物及湿热蕴结之毒;瘀,即气滞血瘀,癥积痞块。其病位在肝,影响脾肾。无论是病毒感染或是其他因素引起的肝硬化,正气亏虚与毒邪壅盛是致病的关键。湿热毒邪或自外受,或自内生,均能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肝胆疏泄不利,继而引起气机阻滞,血脉瘀阻,水湿不化,正虚与邪实互见,湿毒与瘀血并存的复杂局面,形成肝脾肿大之肝硬化重症。

  本方以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培补元气,健脾化湿,当归、生地、枸杞子养血柔肝,滋补肝肾,使肝、脾、肾三脏同调,气、阴、精同补,以解决虚的问题;茵陈、炒栀子、垂盆草、白花蛇舌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解毒保肝,以解决毒的问题;用丹参、三七参、土鳖虫、制鳖甲、莪术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癥化纤之品,针对肝硬化的主要矛盾,解决瘀的问题。现代研究亦证实以上化瘀之品可以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活化肝细胞,加速病变的修复,使肿大的肝脾回缩变软;生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等更能提高血浆白蛋白,增加补体生成,调整机体活力;清热解毒的茵陈、栀子、垂盆草、白花蛇舌草等都具备保肝、抗菌、抗病毒作用,同时又能降低升高的转氨酶及胆红素。故此方立法是:益气养肝以扶正,健脾滋肾以固本,清热利湿以解毒,活血化瘀以软坚。如以此方加减,配成丸剂,缓缓图治,更易被病人接受。

  加减  脾虚气滞,腹胀纳呆者,加炒苍术、川厚朴、广木香、槟榔;水湿内阻,腹水明显,腹胀如鼓,小便短少者,加川厚朴、连皮苓、干姜、大腹皮;肝络瘀阻,右胁痞硬,腹壁静脉怒张,舌紫有瘀斑者,加益母草、泽兰、桃仁、川牛膝;脾肾阳虚,腹部胀满,形寒肢冷,面色黧黑,尿少纳呆者,去生地、栀子,加桂枝、干姜、炮附子、防己、连皮苓等;肝肾阴虚,症见腹水的同时,又见皮肤干燥,口干舌红,消瘦腹大,青筋显露者,宜育阴利水,加北沙参、西洋参、猪苓、阿胶、益母草、车前子、白茅根等。

 

肝硬化

软金散治疗肝硬化 快速修复受损肝细胞,逆转肝硬化进程,短期恢复肝功能。

水蛭60 蟅虫20 鸡内金15 鳖甲30 三七15 玄胡索20 枳壳30 生白芍30 熟大黄15 共为细末,一次3--5 克,一日2--3 次。

肝硬化(臌胀)秘方

46.1 软肝煎

【来源】邓铁涛,《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太子参、鳖甲(醋炙)30克,白术、茯苓各15克,楮实子、菟丝子各12克,萆薢18克,丹参10克,甘草6克,土鳖虫3(研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末。水三碗,入鳖甲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1碗,冲服土鳖虫末二分之,渣再煎服。

【功用】健脾护肝补肾,活血化癥软坚。

【方解】肝硬化属中医癥瘕、臌胀范畴,病因不一,病理复杂,但不外乎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致气血痰水瘀积于腹内而成。故方中以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太子参补而不燥,气阴双补,甚为合宜;楮实子擅治水气蛊胀,配菟丝子补肝而益肾,此乃虚则补其母之意;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养血活血;土鳖虫、鳖甲皆灵动之物,活血软坚化癥;萆薢则助四君以祛湿健脾。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养肝补肾、活血化癥软坚之功。

【主治】肝硬化。

【加减】酒精性肝硬化加葛花10克;肝炎后肝硬化加黄皮树叶30克;门脉性肝硬化加炒山甲10克;牙龈出血,加紫珠草或仙鹤草30克;阴虚无湿者去萆薢,加山药15克,石斛12克。

【疗效】在长期临床应用中,屡用屡验,疗效颇著。

 

46.2 育阴养肝汤

【来源】钟一棠,《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生地15克,白芍、枸杞子、女贞子、制首乌各20克,丹皮15克,丹参20克,茜草15克,炙鳖甲或龟板20克。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头煎用冷水2(10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煎至大半碗(300毫升)滤出,二煎加水600毫升左右煎至300毫升,下午23时,上午78时分服。

【功用】育阴养肝,化瘀消癥。

【方解】本病大多在肝炎后形成,病程日久,肝之阴血不足,肝失所养,故时有胁肋隐痛或不舒;血郁气阻,致癥积不散,肝趋硬化,脘腹胀满,血不上荣,津不上承,症见面色晦滞少华,头晕神疲咽干;阴虚有内热则舌嫩红,少苔,脉弦细。正虚邪恋,本虚标实,以虚为主。治疗不可攻伐太过,不能强求速效,宜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又因乙癸同源,故方中选用育阴养肝、补血滋肾的生地、白芍、枸杞子、女贞子、首乌、鳖甲等补不恋邪之品加上化瘀活血、散结消癥的丹参、茜草、丹皮等攻不伤正之药,共奏育阴养肝、化瘀消癥之效。凡早、中期肝硬化,舌质偏红者均可用之。确是临床行之有效的良方。

【主治】早、中期肝硬化。症见胁肋隐痛或不舒、脘腹胀满、头晕神疲、纳少咽干、面色晦滞少华,舌嫩红、苔少、脉弦细。

【加减】兼肝郁不舒者加郁金、苏梗各10克;兼有腹水、苔腻者去生地,加苡仁30克,茯苓、泽泻各20克;有牙宣鼻衄者加地榆30克,槐米15克;尿赤口干加青蒿10克,石斛、麦冬各15克;大便不实者去首乌,加葛根15克,荷叶6克,山药20克,便秘则加瓜蒌仁15克;精神萎顿加黄芪30克,当归25克;肝功能不正常者加大青叶30克,晚蚕砂(包煎)15克;腹胀甚则加枳壳6克,槟榔20克。

【疗效】临床屡用,多获良效。但须坚持治疗,其效始著。

 

46.3 软肝汤

【来源】姜春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生大黄69克,桃仁9克,土元39克,丹参、鳖甲、炮山甲各9克,黄芪930克,白术1560克,党参915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水煎,分两次服。

【功用】活血化瘀,软肝散结,益气健脾。

【方解】肝硬化是不同原因引起肝脏弥漫性炎症,或广泛的肝实质变性或坏死继续发展而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本方乃仲景《金匮要略》下瘀血汤加味而成。原方主治产后腹痛、腹中有干血著脐下,亦主经水不利。方中大黄荡涤瘀血,桃仁活血化瘀,土元逐瘀破结,三味相合,破血之力颇猛;丹参苦、微寒入心肝二经血分,有活血祛瘀、凉血消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可促进肝脏生理机能好转,并能使肝脾肿大缩小变软;炮山甲咸能软坚,性善走窜;鳖甲味咸气寒,入肝脾血分,既能滋阴退热,又可软坚散结,两药均对肝硬化,肝脾肿大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佐以黄芪、白术、党参健脾益气之品,符合仲景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旨。且根据患者体质虚实调整剂量,此乃扶正祛邪之意。上药共具攻补兼施、活血化瘀、软肝散结之功。

【主治】症瘕,积聚,胁痛,臌胀(早期肝硬化,轻度腹水)

【加减】湿热内蕴者可选加茵陈、山栀、茯苓、黄柏、龙胆草、垂盆草、平地木等;脾虚气滞者可选加砂仁,陈皮、枳壳、藿香、苏梗等;肝气郁滞者可选加柴胡、郁金、枳壳、青皮、木香、绿萼梅等;肝络血瘀者可选加乳香、五灵脂、赤芍、红花、九香虫等;肝经郁热者可选加生山栀、丹皮、连翘、龙胆草等;肝肾阴虚者可选加生地、玄参、麦冬、石斛、女贞子、牡丹皮等;阴虚火旺者用上药再加龙胆草、白蒺藜、山栀等;脾肾阳虚者可选加附子、桂枝、干姜、益智仁、砂仁等;凡肝病见阳痿者不可壮阳,壮阳则相火动而伤肝阴,病愈重。营热络伤,症见鼻衄、齿衄、目赤或皮下出血者,可选加广犀角、生地、丹皮、连翘、赤芍、玄参、茅根、山栀、蒲黄、羊蹄根、小蓟草,上药对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血小板偏低亦有改善作用;周身浮肿有轻度腹胀者,可选加防己,将军干、冬瓜皮、玉米须、薏苡、茯苓、黑大豆、泽泻、猪苓等;如出血较多,症状较重,可暂停用活血化瘀法,也不可用止血药,用健脾法加大剂量,可止血;大便次数多而溏薄者,大黄减量或改用制大黄先煎。

【疗效】临床屡用,坚持治疗,效果颇佳。

 

46.4 化瘀通气方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柴胡9克,赤芍、丹参、当归各15克、生牡蛎30(先下),广郁金9克,川楝子12克,桃仁、红花、桔梗、紫菀、蟅虫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化瘀软坚,开利三焦。

【方解】方中以柴胡、当归、丹参、赤芍、郁金、楝子、桃仁、红花、舒肝理血;桔梗、紫菀开肺气、利三焦以开气道、消胀;牡蛎软坚消肿;蟅虫化久瘀、消积块。诸药相伍,共奏化瘀软坚、开利三焦之功。

【主治】肝硬化(气臌),证见胁腹胀痛较久,继发腹部胀满,不以饥饿为增减,一般晚间为重,渐变腹部臌大,击之如鼓,无移动性浊音,有两胁积块(肝脾肿大),舌苔一般不厚,脉弦。

【加减】晚期肝硬化(水臌),腹大如鼓,胸胁胀满,其病多由气臌积渐而来,腹中水渍,转侧有声,移动性浊音明显,下肢可见浮肿,面色萎黄,小便短少,大便时干,脉细数者,本方加椒目、葶苈子各9克;体虚加阿胶9(化冲);便实加大黄9(即加味方)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颇佳。

【附记】上两方均为抓主证之常用效方。凡病肝炎而后见腹胀为主证的,一般均率先使用此方,有时病人未发现有肝炎病史,而腹胀顽固,诸药不效者,亦可用此方治之,盖有一部分隐性肝炎,症状既不明显,体检又不及时,俟积之既久,则肝性腹胀既已形成,而检查肝功,则又可以处于正常值的范围之内,似此,则同样可以用此方,且常收可喜疗效。

凡由气臌而致之水臌,腹水明显者,率先用加味方,效果似乎较之早年使用的健脾、利湿、攻下逐水等法为优。但因此病终系古来四大危病之一,不能用之即应,用现代西医观点说,肝的破坏,超过三分之二以上,即健康肝不足三分之一者,则肝的代偿作用,已不足以完成对人体应起的作用,故挽救即较困难。然否待考。

 

46.5 白金汤

【来源】胡源民,《辽宁中医杂志》(4)1983

【组成】白花蛇舌草、怀山药、党参各30克,鸡内金、柴胡、甘草各10克,白芍15克,女贞子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改善肝功、软缩肝脾、治肝保肝。

【方解】方中白花蛇舌草、甘草解毒祛邪,扶助正气,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党参、山药健脾和胃,是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柴胡、白芍疏肝解郁;佐以女贞子补肾养肝,使生化有源;鸡内金性平效广,功能消食补肾,更能消痞软坚,缩软肝脾之功最著。如此配合用之,对肝硬化之的,众矢齐发,力专效宏。

【主治】肝硬化。

【加减】如邪热偏盛,加蒲公英、金银花、半边莲;血证明显,加参三七、仙鹤草;脾虚腹胀泄泻,加白术、茯苓;畏寒、舌质淡,脉沉细,加附子、肉桂;有腹水征,去甘草,加十枣汤。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可靠而快速。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

 

46.6 软肝缩脾方

【来源】赵绍琴,《中国中医药报》1990

【组成】柴胡6克,黄芩10克,蝉衣6克,白僵蚕10克,片姜黄6克,水红花子10克,炙鳖甲、生牡蛎各20克,生大黄1克,焦三仙各10克。

【用法】本方每周服5剂,每剂煎取500毫升左右,分24次温服。服3个月后改为每周3剂分服维持。

【功用】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

【方解】肝硬化早期表现胁痛、腹胀、癥瘕等证(迁延日久,后期多成臌胀,属中医四大危证之一),其形成,气、血、食、湿之郁是关键。诸郁不解,导致血瘀结聚,形成癥瘕,同时气血脏腑受诸郁所伤,功能失调,正气渐弱,多数属虚实挟杂之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各有所侧重而已。早期肝硬化,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但总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见证。治疗时,不宜因虚而绝用补剂,否则瘀结日甚;亦不可攻利太猛,劫伐正气,与病无益。顺以行郁活血、软坚散结、调整阴阳之法,达到软肝缩脾的目的。方中用升降散(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开通内外、平调升降、燮理气血;柴胡疏达肝胆之经气,解除肝气之郁结;黄芩苦寒,善清少阳郁热,并清因诸郁而蕴生之内热;水红花子活血且能利水、除血滞、化水湿;焦三仙化积滞以疏导胃肠;鳖甲、牡蛎咸寒软坚以散瘀结。诸药合用,针对肝硬化早期多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收到调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之功效。

【主治】早期肝硬化(肝硬、脾大)

【加减】胸胁满闷、喜叹息、脉沉而滞、气郁显著,加佛手、香附各10克;厌食呕恶、胁胀不舒,舌苔白腻,湿郁为甚,加藿香、佩兰、姜半夏各10克;心烦失眠、性躁易怒,舌红起刺,火郁之象,加川黄连6克,丹皮10克,龙胆草3克;嗳气频作、食后脘堵、积滞明显,加保和丸10(冲服);腹壁青筋暴露、鹅肝掌、蜘蛛痣等特征明显,舌有瘀斑,血瘀之征,重用鳖甲、牡蛎各30克,加莪术、三棱各6克;或配服鳖甲煎丸1/日;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脉沉细软弱,虚象为主,当区别阴阳气血之偏重,酌加补益之品,气虚者,舌淡、脉虚,加白术10克,太子参6克;血虚者,唇脸色淡,脉细,加阿胶10克;舌淡苔滑,脉濡缓,中阳不足,加干姜,吴茱萸各3克;舌尖红绛,少苔且干,下焦阴亏,加生地20克,枸杞子、女贞子各10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忌食辛辣、油腻食物,要求以清淡素食为主。同时坚持每日早、晚散步各1小时,使肢体微劳,精神放松,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46.7 复肝丸

【来源】朱良春,《当代名医临床精华》

【组成】紫河车、红参须、炙地鳖虫、炮甲片、参三七、片姜黄、广郁金、生鸡内金各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3克,每日服3次,食后开水送下,或以汤药送服。1个月为1疗程。

【功用】益气活血,化瘀消癥。

【方解】方中取紫河车大补精血;红参须益气通络,用以扶正;参三七活血止血、散瘀定痛;地鳖虫破血消癥,和营通络;郁金、姜黄疏利肝胆、理气活血;生鸡内金、炮山甲片去积消滞、软坚散结。全方着眼于肝血郁滞、瘀凝脉络的主要病机,采用扶正祛邪、消补兼施的治疗原则,又以丸药小剂量常服之法,补不壅中,攻不伤下,可使癥积潜移默消,促使肝实质的改善和恢复。

【主治】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或仅肝肿大、胁痛定点不移,伴见脘闷腹胀、消瘦乏力、面色侮滞、红丝血缕,或朱砂掌,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涩或弦细等。

【加减】肝郁脾虚,配合逍遥散、异功散、当归补血汤加减;脾肾阳虚,配合景岳右归丸、当归补血汤加减。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附记】肝硬变病非一日,虚实兼杂,但标证急时,治宜缓图,收效虽慢,常服必日见其功,渐至痊愈。本方亦为肝硬变初愈之善后良方。

 

46.8 茵布治肝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绵茵陈30克,昆布15克,炒槐角、煨莪术各10克,海藻15克,煨三棱10克,制鳖甲15克,赤芍、旋覆花(布包),五灵脂、蒲黄各10克,夏枯草、蒲公英各30克。

【用法】水煎服,两日1剂,分4次温服,(一日服两次)。如无不良反应,可续服两月,至肝区不痛,肝脏变软,肝脏缩小停药。

【功用】止痛,软坚。

【方解】肝硬化未有不累及脾胃者,但临床见证各有侧重。如肝病重,脾胃病轻,则着重治肝。故用茵陈、槐角治肝炎而消黄疸;三棱破血中之气;莪术破气中之血;海藻、昆布软坚散结;鳖甲入肝除热散结而养阴;夏枯草补肝散结解热而泻火;五灵脂入肝经和血止痛;蒲黄入肝经行血消瘀;蒲公英散毒消肿核;旋覆花消结治肝著;赤芍泻恶血而除肝火。凡肝炎日久,肝脏肿大、坚硬作痛、肝功能较差者,皆可用此方多服,效佳。

【主治】肝硬化,肝区疼痛较重、肝肿较大、脾胃症状较轻者。

【疗效】屡用皆效。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凡属肝炎、肝硬化及并发腹水或续发黄疸的,都应遵守下列禁忌:饮食方面,禁食各种酒、辣椒、姜、花椒、胡椒、葱、蒜、虾、蟹、鲤鱼、鲇鱼、黄颡鱼、猪头、猪蹄脚、羊肉、牛肉、狗肉、鸡、鸽等。生活方面戒绝房事、忧愁、怒恼。

 

46.9 苓桂健运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白茯苓15克,桂枝5克,炙甘草、炒枳实、白术各10克,淡吴萸5克、陈皮10克,黄连炭5克,瓜蒌皮10克,焦山楂15克,法半夏10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如无不良反应,可连续服一月,至症状消失后停药。并守上述之禁忌,虽病情严重,也可望取得显著疗效。

【功用】健运中焦。

【方解】肝硬化影响脾胃受损,脾胃病重,肝病较轻,则着重治疗脾胃。故方用白术健脾,甘草益胃,茯苓渗湿,陈皮理气,半夏燥湿痰,瓜蒌祛热痰,桂枝通阳,吴萸下气温中,黄连苦降燥湿开郁,山楂酸温消滞磨积,生姜和胃健脾,厚朴散满,枳壳宽中。此方合苓桂术甘汤、左金丸、枳术丸、小陷胸汤、二陈汤和橘枳姜汤,组成此方,以温中通阳、健脾益胃、理气化痰、消胀进食。凡脾胃失运、脘痞拒按、嗳饱气逆、二便不调,常服此方,都能获效。

【主治】肝硬化,脘中痞痛胀满、纳少神疲、大便不调、胃肠症状严重、肝区症状较轻者。

【疗效】临床屡用,常服有良效。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似加。

 

46.10 健肝生化汤

【来源】赵兰堂,《新中医》(3)1976

【组成】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怀山药30克,当归12克,丹参30克,生白芍18克,龙胆草6克,川连9(或生栀子代),神曲15克,青皮12克,炒枳壳9克。

【用法】上药加水2500毫升,浸泡1小时,慢火煎至500毫升,复煎时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两次药汁混在一起,再浓缩至500毫升,晚入睡时1次服用。每日1剂。以15剂为1疗程。

【功用】健脾理气,活血化瘀,清利湿热。

【方解】方用党参、怀山药、炒白术健脾益气,补而不腻,以提高血浆蛋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当归、丹参、白芍、活络通脉,以改善门脉循环;川连、胆草清利肝胆湿热;枳壳、青皮健胃利气。诸药相伍为用,共奏健脾理气、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之功,肝脾同治,故用之多效。

【主治】肝硬化。

【加减】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加减:如肝胆郁热型,本方去白术、当归、丹参,适当选加茯苓15克,郁金、川军各9克,茵陈12克,金银花15克;肝郁脾虚型,本方去胆草。党参增量,并加茯苓30克,香附12克;肝肾阴虚型、本方去白术、胆草,适当选加何首乌、女贞子各15克,枸杞子9克,生鳖甲30克。总之应根据辨证中的侧重而灵活应用,不必拘泥原方。

【疗效】多年临床使用,治验甚多,效果甚佳。

 

46.11 养肝饮

【来源】杨干潜,《新中医》(4)1984

【组成】生枣仁、茯苓、生麦芽、菟丝子各15克,知母、大甘草、茉莉花干(冲焗),莲须各5克,蕤仁肉、枸杞子各9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2碗半煎至1碗温服,复煎当日再煎再服,每日1剂。

【功用】清养肝阴,宁心和脾。

【方解】本方根据广东已故名老中医郭梅峰清养肝阴法的经验制订而成。方用菟丝子、莲须、枸杞子、蕤仁以滋养肝阴。肝为阴中之阳,故以知母清热;茉莉花疏肝达木;甘草缓肝急;茯苓培土益木,合麦芽兼能疏肝、健脾开胃,使后天得健,肝体得养;君以枣仁清养肝阴,酸敛安魂,与上述养阴药协同可肝肾并养,水木同滋,效力更强;又与麦芽相伍,能食能寐,则各种慢性病证自能日渐好转。故本方实仲景酸枣仁汤之变法也,特去川芎之刚,而入柔剂矣。故本方治肝虚肝郁,可代逍遥散类而无辛燥伤阴

 

肝硬化复发,三棱、莪术再次使他痊愈
1985
年,他感觉肝部疼痛,牙齿齿逢间不时有臭气冒出,他感到病又翻了,一查,肝硬化!躺在床上,用手按,能摸到鸡蛋大的一坨硬块,这时,他老婆生病,两个小孩又小,家里三个人的包产地要人做,根本不可能住院。老中医已早就去世。他去翻箱倒柜找药方,十几年了,不知在哪里去了,只记得三样药,因为当年抓药的老先生问过很多次:你的药为啥每付里有三棱莪术?还有他母亲挖的一筐筐的蒲公英。

  他请人开了清热利肝的药方,自己把三样药加进去,三四个月后,好了!刘老师,至今健在,六十多岁,他讲争取活过七十。
  三棱莪术,尤如两兄弟,均入肝脾经,性相近: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治:气血凝滞、胁下胀痛、心腹疼痛、跌打损伤、经闭等。又象运载火箭,能把药送到病灶。
  对于有肝脏疾病的人,每年不妨吃两付这样的药,有益哦:三棱10克、俄术5克、当归20克、党参20克、川芎10克、茵陈10克、赤芍10克、熟地10克、陈皮10克、柴胡10克(醋炒)、白术10克、枳壳10克、蒲公英(干)20克、金钱草10克、甘草5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