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容建平 破解伏羲八卦1

 禹杰 2014-01-17
 

   破解伏羲八卦(破解之一)

原创作者:容建平

前言:这是本人对易学研究的新突破,突破点有几个,一是对八卦静态模拟和动态模拟的发现,二是对卦象模拟系统和物象模拟系统的发现,三是对先天八卦图的证伪,四是对伏羲八卦的复原,五是对物象系统秘密的破解,六是对伏羲六十四卦的复原,本文以全新的视野,为人们展示一种另类的思维新认识。

 

                    破解伏羲八卦

八卦又称为《八卦图》,由“乾、坤、巽、震、离、坎、艮、兑” 八个卦象,分别占据 西北、西南、东南、正东、正南、正北、东北、正西八个方位组成,此八个卦象又称为“经卦”,八个经卦相互组合上下重叠后,又分别变化出六十四个卦象,这六十四卦象又称为“别卦”。

根据《周易》记载,八卦由中华民族远古的祖先伏羲氏发明创造,“古有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据现代科学考证,伏羲所在时代,大约是距今8000年前,可见八卦有着深远漫长的历史渊源。

自从伏羲创造出八卦以后,在后世的历史上,又曾经产生出三个不同版本《八卦图》的易经,它们分别为夏朝的《连山》,商朝的《归藏》,周朝的《周易》,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后,伏羲原创八卦、以及夏朝的《连山》、商朝的《归藏》,已经消失于历史的烟尘之中,现在遗留下来的只有周朝的《周易》。

《周易》分为《经》和《传》两大部分,《经》由《八卦图》,六十四别卦,以及解说各卦的卦辞,解说卦内各爻的爻辞组成,《传》由《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上传》、《系辞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组成,现在人们已经习惯性地将《周易》中《经》的部分称为《易经》,将《传》的部称为《易传》。

据《史记》记载,《周易》中的《易经》由周文王所作,“西伯囚羑里,演周易。”说的是在商朝末年,当时只是西伯爵位的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一个叫羑里的地方,在被囚禁期间,周文王发愤重新排列八卦,在新八卦的基础上,再重新推演出六十四卦,并以自己个人的的独特见解,为六十四卦重新制定卦辞和爻辞,创作出一本全新的《易经》。《史记》还记载,《易传》由孔子所作,说“孔子晚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读易韦三绝”。

《易经》是一本奇特的书,奇特的地方是在于它具有预测功能,这种预测功能在古代被称为“占卜”能力,在预测过程中,运用八卦和由八卦变化出来的六十四卦,再对照卦辞和爻辞,这样,居然可以预测世上一切事物的未来趋势和结局,简直是太过不可思议,但又是实实在在的真实存在,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应用,而且发现预测效果相当准确有效。

为什么八卦会具有预测功能呢?这是一个谁也说不清楚的难题,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不解之迷,现代很多人都认为,用八卦进行预测,只不过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而已,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科学气息,完全不可信。

也许是《易经》的影响力和《易经》散发的魅力太大了,自古至今,探索和研究《易经》的大有人在,人们以《周易》为基础,不断地探索它蕴藏的哲学思想,研究其中数、理、象、占中隐藏的奥秘,并从《周易》整体思想的流露中,不断地探索八卦的起源和创造过程,且留下大量的学术研究。在当代,对《易经》的探索研究也呈方兴未艾之势,不仅在中国国内有人组成团体进行研究,而且有大量的外国人也怀着好奇和崇敬的心情,加入到了对《易经》的探索研究中来。

在宋朝以前,社会上只有由《周易》记载的,由周文王在羑里狱中创作的那幅《八卦图》存在,但在宋朝期间,突然又冒出了一幅被称为是伏羲创造的《八卦图》,自此,在世上便出现了两幅《八卦图》,为了便于区别两幅《八卦图》,人们将周文王创作的《八卦图》称为《后天八卦图》,将那幅所谓是伏羲创作的《八卦图》称为《先天八卦图》。

不论是《先天八卦图》还是《后天八卦图》,都是以相同的八个卦象为基础组图,不同之处是在两个八卦中,卦象的排列位置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先天八卦图》中,正东方的位置上为离卦,东南方位置上为兑卦,正南方位置上为乾卦,西南方位置上为巽卦,正西方位置上为坎卦,西北方位置上为艮卦,正北方位置上为坤卦,东北方位置上为震卦。

 

                 先天八卦图

                   北

艮   震

西 坎       离 东

巽   兑

                   南

        (由于不会打出卦象,故用卦名代替)

而在《后天八卦图》中,艮卦占据东北位置,震卦占据正东方,巽卦占据东南位置,离卦占据正南方,坤卦占据西南位置,兑卦占据正西方,乾卦占据西北位置,坎卦占据正北方。

 

                 后天八卦图

                   北

乾      艮

西 兑            震 东

坤      巽

                     南

很明显,《后天八卦图》已经确定是周文王所创作,肯定性地排除了是伏羲原创图的可能,那么那幅所谓的《先天八卦图》,是不是真的就是由伏羲所画的原创图?对于这个问题,谁也无法说清楚,怀疑的人不少,肯定的人也有,相反的意见一直存在,自古至今都无法统一。

  究竟伏羲画了一幅什么模样的八卦呢?为什么伏羲要用乾、坤、艮、兑、震、巽、离、坎来作卦呢?为什么八卦又要对应天、地、山、泽、雷、风、火、水呢?所有这些疑问,都是易学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难题,也是易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重点,因为,这些问题涉及到八卦的起源,如果这些问题能够破解,就有可能破解伏羲八卦隐藏的许多秘密。

要破解八卦留下的所有未解之迷,并非是不可能,只要吃透伏羲创作八卦的意图和创造方法,顺着伏羲的创作思路,就必然能逐个破解八卦存在的未解之迷,或者人们觉得,要吃透伏羲创作八卦的意图和思路,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不要说伏羲的创作言论没有半点流传下来,就连伏羲原创的八卦都已经消失于历史的风尘之中,没有原创作者的丝毫言论和物证,又怎样去准确地猜测出伏羲真实的创作思想?

在怎样破解伏羲原创八卦这个问题上,真要感谢孔子,感谢他有慧眼识英才,在他创作的《易传》中,将伏羲的的创作意图、创作思路、创作方法、创作根据等重要内容,用自己的认识水平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解释,为后代人破解伏羲八卦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依据,现代人在试图破解《易经》时,无一不是根据《易传》的论述,从中寻找依据。

 

伏羲创作八卦的意图

八卦是一个非常科学,又非常实用的学术体系,能创作出如此深奥莫测,内涵丰富,复盖面广,具有操作简便,且行之有效的八卦体系,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但不管怎样困难,伏羲还是将它创造出来了。

伏羲为什么会想到要创作一套八卦呢?原因是什么呢?想来,其实理由也很简单,人类想要改造自然世界,就必须首先要认识和了解自然世界,从中把握自然世界中事物的基本状态和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对自然世界进行改造,问题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数不胜数,而新生的事物又层出不穷,其运动变化可谓无穷无尽,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即使穷一生之时间和精力,任何人也不可能对世上所有事物都能全部熟识和把握,可以说,伏羲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想到要创作出一套能够代替现实事物的简单模式,完善为一套可以从中把握一切事物的简单工具,这个念头,正是伏羲要创作八卦的灵感。

必须佩服伏羲的想象力,因为它发现,尽管世上的事物无穷无尽,复杂多变,运动变化过程各具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由阴阳所生,受阴阳原理和阴阳规律制约,基于这个原因,所有事物在本质层次上,都有基本性的特点和基本性规律可寻,只要抓住事物具有共性的这些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就可以从基本原理上把握那些无穷无尽和千变万化的事物,而阴阳属性和阴阳变化规律,就是所有事物共同的基本特性,伏羲把握着阴阳的性质和规律,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力,以阴阳为基础,通过演化,创作出八个卦象,然后用八个虚拟的卦象来代替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特性的事物,并用卦象之间的不同组合方式,来演释事物在时空中的变化结果。

伏羲的这个创作灵感和意图,在《易传》中有记载,“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请注意,什么叫“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按其意思是说,要用诸多虚拟的形象,来形容自然现实的存在,用形象化标识,来代表实质性的事物。什么叫“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其意思是说,通过观察事物之间的接触交流,制定出其运动变化的基本性典范化规律。这个虚拟化的标识是什么呢?就是八卦,这才是伏羲“于是始作八卦”的来由。什么叫“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说八卦体现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本法则,能够模拟一切事物的所有状态,说白了,伏羲创作八卦,就是要用虚拟的形象来模拟现实的事物,用形象之间的相互组合,来模拟现实事物的运动变化势态。

《易传》还明确指出:“是故,易者象也”,这是在特意说明,《易经》所有卦象中描述和体现的一切,都是以虚拟性的形象来表达现实的事物。

用虚拟形象来代替和模拟现实世界的事物,以虚拟形象的演示来模拟现实事物的运动变化,的确是棋高一着,庞大复杂的现实世界,一旦用形象物代替后,就变得非常简单,通过把握形象,就等于把握了所有事物,而所有事物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用形象模拟后,就能直观地把握和操作,伏羲创作的八卦,卦象代表了特定的事物后,虚拟的卦象就成为了一个有集成化功能和有特定性质内容的模块,并由此八个不同性质内容的集成化模块,组成了一幅模拟现实世界的全息图。

八卦能否准确地模拟现实世界,其重点在于虚拟的形象和现实的事物之间,是否有一种对应的关系,每一卦象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是否有共同的性质属性,八卦的变化原理,是否和所代表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相符,如果卦象能够准确地体现所代表的事物性质属性,那么,八卦所组成的图就能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的基本状态,八卦的变化,就有可能模拟出现实世界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这样,八卦就有可能成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简便演释工具。

怎样才能使到八卦准确地模拟现实?伏羲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的构思出奇的简单,而且非常有效,伏羲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基本性质特征,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事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自然发展所至,或者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而造成,事物的基本性质特征是固有的,比如火的基本性质特征就是光明炎热,比如水的基本性质特征是具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形式,又比如,在中国的地理上,北方寒冷,而且越往北方就越寒冷,南方炎热,越往南就越炎热,等等,事物的运动变化则反映了事物在时间空间中的相互作用,比如液态的水,在吸热量后会逐渐变为气态存在,但释放热量后会逐渐变为固态存在,于是,所有事物都可以分成为两种状态,一种是以性质特征为主体的基本状态,由于性质特征是基本不变的,可视为事物的一种静止状态,一种是以相互运动为主体的变化状态。不论什么事物,在未发生运动变化前,都视为原始性的基本状态,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以静止状态为基础的发展,只要发生任何变化,事物的静止状态便会改变,变成为活跃的运动状态,这样确定后,就可以利用事物的基本状态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基准的静态模型,有了一个静态的基准模型后,就可以在这个模型上运作,通过运作模块来模拟事物的运动变化状态。

伏羲创作八卦,以其有序的布局排列,层次分明的结构组合,模拟了现实世界的基本存在状态,如果将八卦相互组合,即可演示出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状态。能够实现静态模拟和动态模拟,这是八卦的伟大和神奇之处。

静态模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在这一段话中,那个“象”是就表示为静态模拟,圣人看出世上的事物无穷无尽,想到用一些形象来分类代表,

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八个卦象,在八个不同的位置上,代表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和代表着现实世界中所有的不同事物,由于尚不知道伏羲八卦原图,现只能用《易传》对八卦的解释来看其静态模拟。

从《后天八卦图》上可以看出,乾表示为空间上的西北方向,时间为秋冬之间的时节;坤表示为空间上的西南方向,时间为夏秋之间的时节;震表示为空间上的正东方向,时间上为春季;巽表示为空间上的东南方向,时间上为春夏之间的时节;坎表示为空间上的正北方向,时间上的冬季;离表示为空间上正南方向,时间上的夏季;艮表示为空间上的东北方向,时间上的冬春时节;兑表示为空间上的正西方向,时间上的秋季。

在对现实事物的代表范畴上,《易传》有以下详细的解说: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这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甫,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莨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马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柔,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 、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

  实质上,八个卦象的代表性是无限的,现实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比照八个卦象的性质属性进行归类,进入八卦特意设定的静态模拟区域,完成由自然现象向虚拟形象的转化,为动态模拟提供先决条件。

动态模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这里所说的其实就是动态模拟,它要对“天下之动”,通过“观其会通”,最后形成“以行其典礼”,这其中的“行”是一种动态的表示,同时也是行列性的表示,怎样才能将“天下之动”“以行其典礼”呢?这就需要在静态模拟的基础上进行。

当建立起一个静态模拟系统后,就可以在静态模拟系统上进行动态模拟,八卦相重叠,即为一种动态模拟过程,它通过模块所代表着的性质性能,和模块所代表着的时间空间以及物质,在动态模拟中碰撞,经过在不同性质和不同时空的和合,产生出六十四种组合模式,演变为六十四别卦。

由两个经卦一上一下组成的一个新卦象,并不是两卦的一种简单叠加,是一种经过变动后才出现的组合,也即是经卦通过相互作用后才产生的结果,其意义十分重大,它表示的是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中的各种事物,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相互作用后必然的结果,六十四别卦的产生,从理论上模拟了事物在不同时空环境中的变化状态,卦象中各爻的阴阳变化,则模拟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细节。

伏羲为什么要进行动态模拟?动态模拟的目的,是想要了解动态模拟后产生的结果是什么,是好还是是坏,六十四别卦,就是动态模拟的全部结果。

动态模拟的结果是好是坏,就需要对有六十四别卦进行分析决断,有决断就必然会有解释卦象的卦辞,和解释卦象内各爻象的爻辞。卦辞是对卦象结果的决断辞,爻辞是对卦象内各爻状态的决断辞,对卦辞和爻辞的决断,实质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结果的认定,伏羲要进行动态模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想知道动态产生的后果如何,他必然要将从动态模拟中得到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制作出卦辞和爻辞,如果没有卦辞和爻辞,伏羲整个动态模拟就失去了意义。

其实,对动态模拟结果的决断辞,其实就是进行一种预测行为,可以说,伏羲从理论上解决了预测问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系统性预测工具,至于伏羲所作的卦辞和爻辞是怎样的,现在已经无法知道,其实,周文王在重演八卦时,也遵循了伏羲的这种做法,他也是先做出一个静态模拟系统,再在静态模拟系统上进行动态模拟,从中推演出六十四别卦,然后对所有的动态模拟后果作出决断辞,只要这样做,卦象才能产生预测功能。

比如,《周易》中的泰卦是乾坤两卦互动的一种结果,卦象为坤在上,乾在下,卦辞是决断是:“泰,小往大来,吉享。”从卦辞上看,地在上,天地下的互动结果就是大吉,是好现象,好兆头。

其爻辞的决断为:初九:“拔茅茹,以其类,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从爻辞上看,初爻、三爻、五爻的决断都是大吉兆头,而二爻、四爻、六爻的决断,都体现为一种对事态如何处理的忠告。

对于八卦的静态模拟和动态模拟,《易传》是这样说的:“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这些话的意思在表明,八卦的排列完成后,以形象化的形式在模拟着所有不同时空事物的基本状态,卦象的重叠,卦中的爻在显示着卦的阴阳存在状态,阳显示为刚,阴显示为柔,阴阳的相互斗争过程,以变化出来的六十四别卦的形态显示出一种动态模拟,从卦象的动态变化中模拟出事物的运动变化,并从模拟中体现事物运动变化前景,卦中系辞的解释,则是对动态模拟事物变化前景的综合决断,卦中爻辞的解释,则是对动态模拟事物变化过程中各子系统状态的决断。

为什么伏羲必定要用八个卦象来组成一个静态模拟系统呢?为什么不用十个卦象,不用十二个卦象,不用十六个卦象,不用二十四个卦象来组成静态模拟系统呢?这必然有其道理,选用八个卦象来组成静态模拟系统,应该不是随意的选择,必定是天然决定的,至于为什么是天然性的决定,这要待在后面破解了伏羲八卦的秘密后,才能表露出来。

  伏羲创作八卦的依据(破解之二)

原创作者:容建平

伏羲创作八卦并不是一个臆想的构思,如果八卦只是臆想的产物,那它肯定不能真实地模拟现实中事物的各种存在和变化,从易传的记载来看,伏羲创作八卦,是一个以事实为准绳的理性提高,创作全过程始终遵循着两个原则性的依据,一是以事物现象运动变化事实,即自然规律为依据,二是以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理论,即阴阳理论为依据。

自然规律依据:

《易传》中记载:“古有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可以看出,八卦的创作,有以对天文的长期观察为根据,有以对地理变化和季节变化的长期观察为根据,有以对动物生长和活动的长期观察为根据,伏羲通过长期间对自然事物的细心观察,从中找出了规律性的特点,而这种规律性的特点应该是通用的,它不但在任何可以直接接触和观察的事物中体现,而且在任何遥不可及的事物上同样体现,伏羲在创作八卦时候,由于遵循了自然现象的基本变化规律,八卦才能从理论上阐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才能在模拟当中体现事物的运动变化的前景。

伏羲通过长期观察得到的自然规律是什么呢,在天文方面,体现为日出日落周期,日夜交替周期,一年四季变化周期,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周期,月亮园缺周期,太阳运行的天干周期等等;在地理方面,体现为南方炎热北方寒冷,白天热夜晚冷,西北地势高东南地势低,地理上的五行分布为东风木南炎热西燥金北寒水中湿土,十二地支变化周期等等;在所有事物方面,一概体现为产生、壮大、衰落、消亡周期,还有一点,就是人与事物的产生和运动变化,都是在天地之间进行,天在人上,地在人下,人和物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规律是天然形成的,它具有恒定性,每一个人都可直接观察和亲身体验,古代人可以亲身观察和体验,现代人同样可以亲身观察和体验,伏羲在创作八卦时,必然性地要遵循这些自然规律,而不会违背。

八卦的卦象为什么必须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为什么不由四部分或者五部分组成?四部分可根据为春夏秋冬性质的组合结构,而五部分则可根据为五行性质的组合结构,对于必定要选取三部分组合结构的原因,《易传》是这样解释的,“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原来,八卦采用三部分组合结构,是以天文在上,地理在下,人事在天地之间的自然现象为依据而确定,卦象中的上部所代表和模拟的是天文方面的基本道理,中部所代表和模拟的是人物方面的基本道理,下部所代表和模拟的是地理方面的基本道理,四季现象和五行现象的各种因素,都已经被包含在了天道、人道、地道之中,八卦卦象的组成部分,分别在各卦的位置上,表示着天道、人道、地道的不同状态,由此可见,伏羲用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卦的决定,不是随意性的选择,而是对整个物质因素,环境因素等全盘考虑后的选择,是对大自然基本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以事物现象为依据的具体体现。

阴阳理论依据:

伏羲画八卦的基本理论依据是阴阳理论,《易传》记载,“是故,易有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里已经交待得很清楚,易出自极,大极也即是太极,原始的太极生化出阴性和阳性两仪,阴阳的相互变化组合,产生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这四个卦象,四象再加入阴阳,产生出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八个基本卦。

阴阳理论认为,所有事物尽管形状不同,变化多端,但从基本性质上,都具有阴阳属性,按照事物的性质、性能、结构、色泽、形态、运动状态的不同,都可以相对地划分为阴性或阳性两大类,而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的发生过程,都是事物中阴阳性质在对立统一中相互斗争的体现,由于这样的原因,所有事物都必然要遵从阴阳彼此消长的规律运作。

在八卦中,离为火,坎为水,火为阳盛之象,水为阴盛之象,水火即体现为阴阳的基本定性,在四象中,少阳表示为阴消阳长状态,太阳表示为阳盛之极状态,少阴表示为阳消阴长状态,太阴表示为阴盛之极状态,整个四象,体现了阴阳相互消长的基本规律,

据《易传》记载伏羲八卦为“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也即是说,伏羲八卦中,乾坤相对、离坎相对,艮兑相对,巽震相对,这样的卦象相对立,有一种强烈的阴阳互补感,它完美地表达了阴阳的对立统一思想,同时,对立两卦中阴爻阳爻的总数相等,它在表达了阴阳在对立统一中的平衡观点,可以说,伏羲画八卦过程,完全融入了阴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从八卦中可以看到,伏羲不但选择了阴阳理论为画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选择了阴性与阳性作为画卦的基本单元,为什么伏羲一定要选择阴性和阳性为画卦的基础呢?通过分析,原因只有一个,这是用最简单的视觉效果,可以最忠实地反映出事物发生运动变化的过程,因为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有一个由发生、壮大,到衰落、消亡周期,这个运动变化周期,即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相互斗争的体现,也等于是阴性和阳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以阴阳中的阴性与阳性为画卦的基本单元,有一个独到之处,它可以从由阴阳产生出来的八个卦象中,直接地观察到其中天道、人道、地道中阴阳的不同变化状态,用简单的阴阳为画卦基础材料,就能以最简单的结构,模拟出所有复杂事物的基本变化状态。

八卦的构思,由于有现实事物发展规律为依据的基础,有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的基础,因此经得起任何时间、空间、事物变化的事实存在的考验,能够从基本性质和基本原理上解释和模拟所有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变化状态,也即是能够“类万物之情”。

     伏羲八卦的真实内情(破解之三)

原创作者:容建平

八卦只不过是由阴爻和阳爻制造出来的一系列虚构的形象,但在这些虚构的卦象中,却包含着诸多的事物,比如坤卦,它就有“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等内容,面对卦象这种具有集成化意义的代表性,人们不禁要问,八个卦象所代表的时空和事物,究竟是以什么为依据来确定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易传是隐藏着解释的,它首先指出:“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次还指出:“乾为天”,“坤为地”,“艮为山”,“兑为泽”,“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

请注意《易传》中说的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那是伏羲八卦的排列状态,为什么在伏羲八卦中,不是说乾坤相对,艮兑通气,震巽相薄,坎离不相射?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呢?当结合“乾为天”,“坤为地”,“艮为山”,“兑为泽”,“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这一番话来思考,就可以品出一点味来。

细细思量后发现,原来从《易传》的这些话中,明显地透露出这样的重要信息:伏羲创作的八卦虽然为虚拟形象,但里面也有着真实的物质性基础,这个物质性基础就是天、地、山、泽、雷、风、水、火八种自然现象,乾卦要表达的是天的性质状态,坤要表达的是地的性质状态,艮要表达的是山的性质状态,兑要表达的是泽的性质状态,震要表达的是雷的性质状态,巽要表达的是风的性质状态,坎要表达的是水的性质状态,离要表达的是火的性质状态。

再进一步思考,既然八个卦象都是虚构的,那么它能代表着一系列的时空事物,这个代表性就必然是以其真实基础物为标准的类似扩展,比如,兑能够代表少女、代表巫、代表口舌、代表毁折、代表附决、代表刚卤、代表妾、代表羊,它这个代表范围,肯定是以泽的性质状态为基础的类似扩展,从道理上说,兑这个卦象是虚拟的,它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事物,当兑卦被确定为泽的形象后,兑卦就拥有了泽的性质状态,同时也拥有了以泽的性质状态为标准而扩展的类似事物,其余类推。

通过再深入对八卦的分析研究后发现,原来在伏羲八卦中存在有两套模拟系统,一套是以虚拟的八个卦象,分别用乾坤相对,艮兑相对,离坎相对,震巽相对组成的卦象系统,一套是以现实的八种物象,分别用天地相对,山泽相对,火水相对,雷风相对组成的物象系统,而且两大系统是密不可分的。

乾、坤、艮、兑、震、巽、坎、离八个卦象为虚拟的形象,天、地、山、泽、雷、风、水、火八个物象则为现实事物,既然八物象是八卦象的现实性事物,那直接用八物象来组卦不是很好吗?何必又非要为现实的事物虚拟出一个卦象来代替呢?

对于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为形象的原因,分析起来,伏羲可能考虑到两个因素:

一是卦象的信息比物象的信息开阔,如果以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为形象的话,容易给人们的观念形成一种狭义的定向认识思维,人们看到天字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天象,看到地字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地理,如果要想天象还要代表什么什么,地象还要代表什么什么,你必须得再进行诸多解释,但用乾、坤、艮、兑、震、巽、坎、离为形象就不同了,这些都是虚拟的东西,不可能在人的思维中确定出什么实质事物,由于卦象没有与生俱来的实质性固定内容,故此,你为它们确定了什么内容,它们就体现为什么实质。

二是卦象能够直观地显示卦内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状态,而物象则没有这样的优势,比如天和地,从物象中根本不能直接看到两者的实质性变化差别在那里,在卦象中就不同了,从乾卦与坤卦的比较中,能够直观地看出两者的差别在哪里,乾卦的卦象显示出其天道、人道、地道都处于阳性状态,而坤卦的卦象则显示出其天道、人道、地道都处于阴性状态,八卦卦象的这种直观显示效果,在八物象中是无能为力的。

另外一个问题,既然伏羲创作出八个卦代表所有的时空事物了,为什么还要突出八个物象来呢?这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不需要强调八个物象可以吗?

要突出八个物象并不是无谓的多余而是必需的,研究发现,伏羲为什么要突出八物象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要用物象为卦象的代表性质范畴提供基础性标准,八个卦象是虚拟出来的,而它们各自所代表的一切时空事物,都是以八个物象的性质状态为基础的类似性扩展,如果没有物象在显示,卦象的代表性是怎样产生的,就不能说清楚了,只有八物象和八卦象一一对应了,人们就可以从中发现卦象的代表性来源。

二是可以通过对物象的分析研究来发现其实质的科学内容,由于八个卦象是虚拟的产物,要想从卦象中发现八卦蕴藏着什么实质性的科学内容,是完全不可能的事物,比如,在震卦和巽卦中,能够发现它们之中隐藏着什么物质性的科学意义吗?不可能,但物象就不同了,雷和风都是现实的物质性存在,从对这些物质性现实的分析研究,就有可能发现八卦中隐藏的物质性科学秘密。

卦象和物象两套系统一虚一实,一套为道理,一套为事物,两者相辅相成,可以从道理和事实的两个层面上,作出双重的模拟和演绎。

八卦中卦象和物象的共同存在,在于向人们表达了这样的信息,可以通过对虚拟的卦象来分析研究卦的理性科学,又可以通过对实质的物象来分析研究卦的物质科学,道理不明可从卦象的研究中找寻,物理不明可从物象的研究中找寻。

  组卦的基础是阴性与阳性,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人们或者会问,伏羲在创作八卦时,又用什么形式来表示阴性和阳性来画卦的呢?由于伏羲八卦失传的年代已久,现在人们或许永远也不可能知道真相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能够代表阴性和阳性的简单形态是多元化的,伏羲可以选用奇数表示为阳性,选用偶数表示阴性来画卦;可以选用园圈表示为阳性,选用园点表示为阴性来画卦;也可以选用直线表示为阳性,选用曲折表示阴性来画卦;还可以选用浅淡的颜色表示为阳性,选用深浓的颜色表示为阴性来画卦,总之,凡是在比较中有明显差异的两种简单视觉形态,都被伏羲分别选用来表示阴性和阳性而用来画卦。

不论伏羲用什么形式来表示阴性和阳性,有一点是不变的,当卦中结构的上中下部都是阳性时,它体现的实质就是天;当卦中的结构上中下部都是阴性时,它体现的实质就是地;当卦中的结构上部为阳性,中部和下部都为阴性时,它体现的就是山;当卦中的结构上部为阴性,中部和下部都为阳性时,它体现的就是泽;当卦中的结构上部和中部都为阳性,而下部为阴性时,它体现的实质就是风;当卦中的结构上部和中部都为阴性,而下部为阳性时,它体现的就是雷;当卦中的结构上部和下部都为阳性,而中部为阴性时,它体现的实质就是火;当卦中的结构上部和下部都为阴性,而中部为阳性时,它体现的实质就是水。

文王所画八卦中,是用一长横为表示为阳性,用两短横为表示为阴性,再以阴为基础单元来画卦的,这种用阴爻阳爻画八卦的方法,经过三千年来的长期应用,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了现在人们画八卦的唯一方式,可以肯定的是,用阴出的,具有形式简单,性质分明,操作方便,整齐美观的特点,特别是卦象整齐美观这一特色用其他形式卦根本无法相比拟的。

卦象、物象、卦名、象数四位一体,是八卦的一大特点,卦象是由阴三重叠而产生的一个符号,以显示卦中天道、人道、地道的不同状态,卦名是对卦象符号的称呼,卦中的天道、地道、人道都呈阳性的符号,卦名被称呼为乾,这个符号的物象为天;卦中天道、人道、地道都呈阴性的符号,卦名被称为坤,这个符号的物象为地;卦中天道呈阳性,人道和地道都呈阴性的符号,卦名被称呼为艮,这个符号的物象为山;卦中天道呈阴性,人道和地道都呈阴性的符号,卦名被称呼为兑,这个符号的物象为泽;卦中天道和人道都呈阴性,地道呈阳性的符号,卦名被称呼为震,这个符号的物象为雷;卦中天道和人道都呈阳性,地道呈阴性的符号,卦名被称呼为巽,这个符号的物象为风;卦中天道和地道呈阳性,人道呈阴性的符号,卦名被称呼为离,这个符号的物象为火;卦中天道和地道都呈阴性,人道呈阳性的符号,卦名被称呼为坎,这个符号的物象为水。

现在人们使用八卦的象数,是宋朝时人们从那个所谓《先天八卦图》中推算出来的,其数是乾为1、兑为2、离为3、震为4、巽5、坎6、艮7、坤8,这些象数的配合,是否符合阴阳之道?不得而知,至于伏羲原创八卦的实际象数如何,还需进一步探索才能发现。

卦象、物象、卦名、象数四位一体,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只要说出卦名,马上可以想象出其卦的卦象和卦的物象与象数,同样,只要说出卦的物象,也就马上可以想象出卦的卦象和卦称呼与象数,另外,只要随便画出卦象,同样可以想象出卦的物象和卦称呼和象数

有一点必须要说的是,八个卦象体现的物象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如乾卦必须是天,而不能随便改变为地,也不能随便改变为其他,其余都一样。虽然卦象的实质也即是物象不能随意改变,但所有卦象的称呼是可以随意改变,也是说卦名可以改变,比如卦中结构天道、人道、地道都是阳性时,它体现的物象必须是天,但卦象的名称可以不叫做乾,可以采用其他任意的称呼,只要这个称呼被人们认可就行,如果新名称不被人们认可,就必然没有普遍意义。

  先天八卦的真伪验证(破解之四)

原创作者:容建平

那幅《先天八卦图》自从宋朝出现后,就被一些人冠为是由伏羲创作的八卦原图,到底它是不是由伏羲精心创作的原图呢?现在谁也说不清楚,要否认它吧,似乎又觉得它有一定的道理,据易传记载,伏羲八卦的卦象排列状态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而那幅先天八卦图中卦象的排列,与易传》所记载的排列状态完全相符,完美地体现了对立统一中的阴阳平衡,就凭这一点,要想彻夜否定它不是原创图就不容易,起码找不到全盘否定的充足理据。要承认它吧,似乎总又觉得此图存在有无法令人信服的缺陷,你看那个先天八卦图中,离的位置占据在正东方,坎的位置占据在正西方,这样的卦位排列,怎么看都觉得很别扭很不顺眼,就凭这一点,要想口服心服地承认它是原创图,也就不容易。

怎样才能验证出《先天八卦图》的真伪呢?要想验证,首先必须找出能够确定真伪的标准,而且些标准必须得到公认的肯定。

经过分析研究发现,能够起到验证真伪的标准有三条:

一、伏羲八卦的排列状态必须呈现出乾坤相对、震巽相对、艮兑相对、离坎相对的格局,《易传》虽然没有记载伏羲八卦中各卦象的排列方位,但记载了伏羲八卦中的卦象排列状态,这种状态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它体现了对立统一中的阴阳平衡,为阴阳的主体思想,任何违反这种卦象排列状态的八卦,都不可能是伏羲的原创。

二、伏羲八卦必须遵循阴阳的生化规律,必须是从“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少阳所生的两卦,必须存在于少阳所在的时空内,并与少阳所属事物有一个上下继承关系,其余太阳、少阴、太阴各象的生化,也必须一样遵循这个原则,因为八卦是以阴阳为基础单元来画,这就决定了伏羲的画卦过程和卦象的排列,必须遵循阴阳的生化则。

三、伏羲八卦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同自然现象的格局保持一致,伏羲画八卦,是要用八卦模拟自然现实,是通过“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之后,按照自然界天道、人道、地道的天然运行法则所创作,基于这个原因,决定了伏羲所画的八卦,其状态和变化过程,必然和自然的基本格局和基本规律相一致。

对于这三条验证标准,估计会得到人们的认可,简单地说,这三条标准无非就是八卦的理论依据、自然依据、状态依据,有了这三条验证标准后,就可以根据这三条标准来衡量《先天八卦图》,并在衡量中作出判断,如果《先天八卦图》能符合这三条标准的全部要求,那么肯定这幅图是伏羲的原作,如果不能全部满足三条标准的要求,那肯定不是伏羲的原作。

根据第一条标准来衡量,《先天八卦图》与衡量标准完全符合,这一条没有任何问题。

根据第二条标准来衡量,《先天八卦图》中卦象的生成,是按照阴阳两仪生出四象,再由四象生化出八个卦象,这个生化过程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当之处,应该算作为合标。

根据第三条标准来衡量,就看出那个《先天八卦图》有明显的问题,图中离卦位置在正东方,坎卦位置在正东方,这样的布局,怎么说也不能证明它和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相符合,离代表火,坎代表水,在自然现象中,火的性质为热,火热应该位于南方,水的性质为寒,寒水应该位于北方,在自然规律中,东方代表春季,其物象为风和木,西方代表秋季,其物象为燥和金,但图中原本位置应该在南方的火,居然占据了原本应该属于木的位置,原本位置应该在北方的水,居然占据了原本应该属于金的位置,面对这样的布局,不禁令人从内心产生出疑问,难道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看到的就是东方为火,西方为水?能看出这样水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是不是显得很弱智?凭这样弱智的观察能力,可以创作出能够模拟现实的八卦?显然,先天八卦图不符合第三条验证标准的要求。

通过验证,可以判断,那幅所谓的《先天八卦图》,根本上就不是伏羲的原创图,只能是后人在努力复原的探索中,在画卦步骤上出现错误而制作出来的一幅臆想图,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问,《先天八卦图》是按照“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阴阳生化规律制作的,难道这也会错?

为了清楚地解释这个问题,还是要从这个八卦的画卦过程中去探索分析。《先天八卦图》的画卦过程是怎样的呢,是采用阴阳叠加的方法制作,其制作过程是,先以阴为基础,在阴上叠加一阴成太阴,叠加一阳成少阳,在阳上叠加一阳为太阳,叠加一阴成少阴,于是阴阳两仪生化出四象,然后以四象为基础再进行叠加,在太阳上叠加一阳成乾卦,叠加成兑卦;在少阴上叠加一阳成离卦,叠加一阴成震卦;在少阳上叠加一阳成巽卦,叠加一阴成坎卦;在太阴上叠加一阳成艮卦,叠加一阴成坤卦。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太阳    少阴    少阳    太阴

 

              阳           阴

    

  先天八卦图》的卦象排列位置,宋朝的大易学家邵雍是这样说的:“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兑东南, 艮西北,自震至乾为顺,处巽至坤为逆。”《先天八卦图》这样的卦象位置排列,到底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呢?不得而知,显然,这样的卦象位置排列是有问题的,它并不能如实地模拟出现实世界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既然不符合自然规律,这也证明,用阴叠加法制作八卦,在程序上肯定存在着隐性的错误步骤

用叠加法制作八卦,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现在人们基本上都以这种方法画卦,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就彻底否定,实在是一种轻率行为,人们也不会贸然接受,必须有能够验证真伪的标准,依据标准找出叠加法制作过程中的错误,并分析出产生错误的原因,才能令人信服。

能验证真伪的标准还是上面所列三条标准中的第条和第三条,即必须遵循阴阳生化原则,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对于阴阳生化原则,有必要再补充一些内容,阴阳是有各自特定属性的,阴表示为北方、寒冷、黑暗、被动、冬季等,阳表示为南方、炎热、光明、主动、夏季等,由阴阳生化出来的四象,同样也有相应的时空位置,少阳为阴消阳长状态,表示为东方和春季;太阳为重阳极盛状态,表示为南方和夏季;少阴为阳消阴长状态,表示为西方和秋季;太阴为重阴极盛状态,表示为北方和冬季;同样,由四象生化出来的八卦,也必然与其对应的象有时空位置上的直接关联。对于自然规律,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卦象中的三,上必须是代表天道,中必须是代表人道,下必须是代表地道,这些都是不能随意变动的自然格局

采用叠加法制作八卦的错误在哪里呢?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其中的错误有两处,一处发生在两仪生四象过程中,一处发生在四象生八卦过程中。

先看两仪生四象中的错误,按照阴阳的生化规律,两仪生四象,其四象的排列位置必然是阴消阳长的少阳位于正东方,阳极盛的太阳位于正南方,阳消阴长的少阴位于正西方,阴极盛的太阴位于正北方,这是阴阳消长规律造成的必然现象事实而且是固定不变的,如果谁有怀疑,那就注意早晨东方太阳的升起,和注意春季的阴消阳长过程,然后再看看傍晚西方太阳降落,和注意秋季的阳消阴长过程,就会明白。《先天八卦图》的四象位置是否也按照阴阳消长规律排列?要想知道并不困难,通过对先天八卦采用的叠加法进行逆向追溯,可以发现。

在先天八卦中,震卦位于东北,离卦位于正东,将两卦逆向还原后,可知其基础是少阴,兑卦位于东南,乾卦位于正南,将两卦逆向还原后,可知其基础是太阳,巽卦位于西南,坎卦位于正西,将两卦逆向还原后,可知其基础是少阳,艮卦位于西北,坤卦位于正北,将两卦逆向还原后,可知其基础是太阴。

通过逆向还原发现先天八卦的生化母体四象的位置排列,分别是少阴位于东方,太阳位于南方,少阳位于西方,太阴位于北方,这样的四象位置排列,与阴阳消长规律明显存在有不相符的地方,少阴本是阳消阴长状态,先天图将它放在了阴消阳长的位置上,少阳本是阴消阳长状态,先天图将它放在了阳消阴长的位置上,这两处的颠倒,显然是违背了阴阳消长的生化规律,是一种与自然规律相违背的错误排列,试问,既然四象的位置违背了阴阳消长规律和自然规律,那么,在这个位置排列错误的四象,能生化出位置排列正确的八卦吗?绝对不能。

再看四象生八卦中的错误,八卦是在四象原有的爻基础上,再叠加一爻组成卦,但最令人怀疑的是,这样叠加法画卦的根据是什么呢?不知道,从古至今也没有谁能解释清楚,只是有人首先这样做了,后人就毫不怀疑地跟着照做,但从实际的结果来看,用这样的叠加法画出来的先天八卦是错误的,既然说它错了,究竟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叠加过程违背了自然现象的规律,为什么说叠加法违背了自然规律呢?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四象说起。

四象中的少阳、太阳、少阴、太阴,每一象都是由上下两组成,这两爻在代表着什么呢?先审视阴阳消长规律的阴消阳长、阳极盛、阳消阴长、阴极盛过程,再结合对照四季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就可以确定,四象两中的上代表的是天道,下代表的是地道。再来看卦,卦由三组成,上代表天道,中代表人道,下代表地道由于四象原有的两爻已经分别代表了天道和地道,当由四象生八卦时要添加的第三爻,代表的必然是人道,在自然现实中,人和万物活在天地之间,这是不能改变的自然事实,在四象上采用叠加法制作八卦,其最大错误之处,在于将人道凌驾于天道之上,用人道代替天道,又将本来代表天道的那一,降格冒充为人道,一道错着,彻底改变了上和中的代表性质,试问,由此而生化出来的八卦,怎样又能够真实地模拟出自然现实?

由于用叠加法在画卦过程中存在两大致命错误,既违反了阴阳消长规律,又违反了自然现象规律,由此可以肯定,用叠加法画八卦,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和道理依据,那幅由叠加法制造的所谓《先天八卦图》,绝对不会是伏羲的原创八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