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热是指致热原——Earls360馨醫堂

 Earls360馨醫堂 2014-01-28
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体温调节中枢
根据体温调节中枢定位问题的早期研究,认为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视交叉后方的下丘脑较靠前侧的区域主要是促进散热,较靠后侧的区域主要是促进产热,这两个区域之间保持着交互抑制的关系,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最近一些实验证明,上述各神经结构的活动都受视前区—下丘脑(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POAH)一些细胞群的控制。POAH构成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起整合作用的部分。

1简介

体温调节中枢指下丘脑的某些对体温变化起调节作用的神经结构。约在100年前就有报告指出局部损毁狗的下丘脑会引起体温升高。上个世纪40年代,神经生理学家曾以定向刺激法和局部毁损法证明下丘脑前部为散热中枢,后外侧部为产热中枢。60年代后,先后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对温度敏感的神经元,特别是在下丘脑的视前区和前部对温热刺激敏感的热敏神经元的反应最灵敏。温热刺激该部位时引起散热反应,以冷刺激时结果相反。
为了解释正常人的体温能维持37℃左右,生理学上采用体温中枢的调定点学说,来解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是怎样实现对体温调节的。该学说认为,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机制。恒温动物有一确定的调定点数值(如人类为37℃),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则通过反馈系统将信息送回调节中枢,对产热或散热活动加以调节,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2药物作用

体温调节调定点学说可帮助人们理解一些病理现象和药物作用机理。如感染性发热初期的寒颤现象,按调定点学说可解释为感觉性发热是下丘脑神经原受到热源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调定点数值之故。如果调定点由37℃上升到38℃,则体温在37℃时就会出现产热过程加强和散热过程减弱的种种表现,如寒颤、竖毛、皮肤血管收缩等等,直到体温升高到38℃以上才会发生散热反应。这样体温也就稳定在38℃左右。致热源的致热作用,可能通过前列腺素对细胞作用这一中间环节。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断致热源的作用,使调定点降回到37℃,因此起到退热作用。但对感染性发热的根本治疗,仍应是消灭释放致热源的病菌。

3中枢部位

根据对多种恒温动物脑的实验证明:切除大脑皮层及部分皮层下结构后,只要保持下丘脑及其以下的神经结构完整,动物虽然在行为上可能出现一些缺欠,但仍具有维持恒定体温的能力。如进一步破坏下丘脑,则动物不再能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以上实验说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部位位于下丘脑。一般认为它应包括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和下丘脑后部。如前述,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存在着较多的热敏神经元和少数冷敏神经元。实验还证明产热和散热的反应均可由刺激此区而引起:当这一部位加温时,热敏神经元兴奋,促进散热反应;如使其冷却时,冷敏神经元兴奋,促进产热反应。如果以上述温度刺激下丘脑后部,效果不显著,以电刺激下丘脑后部则能使骨骼肌紧张性增强,增加产热。因此,现在认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接受温度刺激后,把信息传到下丘脑后部进行整合,调节产热和散热的过程,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4调定点学

关于体温调节的机制,即如何把体温维持在37℃这一水平上,一般用调定点学说来解释。这个学说认为,人和高等恒温动物的体温类似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的作用相当于恒温箱的调定器,是调节温度的基准。下丘脑前部视前区的温敏神经元与冷敏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这两类神经元活动的强度依下丘脑温度的高低而改变,其变化的特点,呈钟形曲线。两条曲线的交叉点,就是已经调试完毕的体温基准点,简称调定点。正常人此点温度定为37℃。若流经此处血液的温度超过37℃时,温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引起散热过程加强,产热过程减弱;如流经此处的血温不足37℃时,则引起相反的变化。皮肤温度感受器的传入信息,通过中枢整合作用,也可影响调定点的活动。
在正常情况下,调定点的变动范围很窄,但也可因生理活动或病理反应发生一定的改变。如细菌感染导致发热,致热原可使温敏和冷敏两类神经元活动改变,调定点上移(如38℃)。调定点上移后,产热与散热过程将在较高的水平(38℃)上达到平衡。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就是使调定点下降,从而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
 
产热
 
亦称产热作用。从广义而言,是恒温动物产热的总称。一般不包括病态即不包括由于体温调节机能紊乱所引起的高于普通体温的发热(pyrexia德Pyree-xie)。最狭义的产热,是指伴随代谢所产生的热,骨胳肌的产热也不包括在内,即非颤抖性产热(NST)。

1定义

产热 thermogenesis

2产热过程

身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机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
1.能量代谢/生物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的分子中蕴藏着大量的能量。在这些物质的分解代谢过程中,碳和氢分别被氧化为CO2和H2O,碳氢键断裂,释放出能量。食物氧化释放出的能量55%~75%以热量形式变为体热,其余的25%~45%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于ATP等分子的高能磷酸键中,直接供给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如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生物合成和腺体分泌等。但是这部分能量最终也要变为热能,而成为体热。例如,肌肉收缩时的机械能,除小部分作功外,大部分是用来克服肌丝之间粘滞阻力,最后也变为热能,由于热量来自体内物质代谢的氧化过程。从化学变化的角度,任何一种物质,在其定量氧化时的耗O2量与产热量有着恒定的比例。如葡萄糖在体内代谢的过程中,其耗氧量为0.81L/g,氧化后产生的CO2量也为0.81L/g,其产热量为16.4kJ/g。现将体内葡萄糖和脂肪的化学变化过程列式如下,其具体耗O2量,产生的CO2量及产热量等见表9-1。
葡萄糖为 C6H12O6+6O2→6CO2+6H2O+热量
脂肪以三橄榄酸甘油酯为代表:
C6H5(C18H33O2)3+80O3→57CO3+52H2O+热量
蛋白质的分子未定,在体内氧化时与体外弹式氧化过程不同,通过间接计算,其耗氧量为0.94L/g,产生的CO2量为0.75L/g,放出的热量为16.4kJ/g。
各物质氧化时耗O21L时,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2.产热器官 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是在各个组织器官中进行的,因此,体热主要来自这些器官。但是由于这些器官的代谢水平不同,其产热量有很大差异。机体内产热最多的器官为骨骼肌和肝脏,其次是脑、心和肾。肝脏是体内物质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产热量多,其温度比主动脉血液高出0.4~0.8℃。但因肝脏体积有限,所以产热的总量不及骨骼肌。机体各组织器官产热量的比例,大致如表9-2所示。

3产热的过程及其调节

在寒冷环境中人主要依靠两种方式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战栗性产热和非战栗性产热。战栗性产热指骨骼肌发生的不随意节律性收缩。其特点时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产热量高,代谢率可增加4~5倍。非战栗性产热也称代谢性产热,指通过物质代谢产生的热量。褐色脂肪组织产热量最大,约占非战栗性产热总量的70%。甲状腺素是调节产热活动的最重要体液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