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动反击——实力打法之一

 清源涵斋 2014-02-08

常见一些搏击比赛,面对对手的攻击,采取闪躲和抱头防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形成往往是下意识的,换言之,其源于训练中培养出来的反应习惯,而以同动反击作为防守方法的情景不多,同样也说明这是目前搏击训练中的一个缺环。

当自己的整体爆发力与对手相差不大时,面对对手的出拳,更有效的方法不是单纯闪躲和抱头防守,而是采取同动反击。

什么是同动反击?

就是几乎在对手攻击的同时,我亦攻击,以攻击对付攻击。比如若对手出左拳攻击,若此时我的身体向左更易迈步时,则我出右拳实施同动反击。若此时我的身体向右更易迈步时,则我出左拳实施同动攻击。若对手出右拳攻击,则我的出拳与上相反。

有人会问:对手出拳攻击,你也出拳攻击,为什么你就能破掉对手的攻击呢?

答:这就是后发的优势。当对手攻击我时,不知道我的反击方式,而我反击对手时,是针对对手已经发出的攻击方式进行反击,因此我的反击的针对性更明确。因此制胜的把握或攻击有效目标的几率要高于对手。

那么如何在训练中形成这种反应习惯呢?

第一,     是要培养同动反击的习惯,这需要老师不断地喂手。

第二,     同动反击时,针对对手攻击时不同的状态,我出拳的状态是有很讲究的,我出拳的状态以及目标都将不同。比如,若对手出左拳攻击我的面部,而此时我的身体向左更易迈步时,则我出右拳实施同动反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出拳打击的目标也是对手的面部。

那么这个拳如何出呢?一要迈左步身体向左闪躲,同时右拳自嘴角而出,二要右小臂自对方左臂的下面由下而上的螺旋进击,三要右臂横肘,四要松肩撑开,五要自己的左拳防守自己的面部,并准备跟进出拳。

诸如此类,如上这种反击模式要在训练中根据不同的条件设定,逐步培养成习惯性反应。

同动反击是非常有效的反击模式之一,之所以在实战中见到的不多,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深入研究反应习惯的培养与形成问题。而反应习惯的培养与形成,则是当年孙氏拳前辈们非常重视的一项训练内容。孙氏拳前辈们之所以在技击制胜上能独步当时,其训练思想与训练内容的独到是一个重要原因。

同动反击有多种不同的攻击目标,细分则非笔墨能尽。如郑怀贤以掌拍击李雅轩的出拳,就是同动反击的又一个例子,其特点是同动近取,这需要对对手的攻击节奏有非常准确的把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从针对性的训练中获得。

太极拳推手讲究听劲,而实战技击只能在接触时听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在双方未接触时听势——把握节奏。与练习听劲一样,同样需要有专门的训练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