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武术技击训练示例——同动反击与第一反应

 winriman 2020-04-28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本文作者

我多次讲过传统武术属于泛概念,尤其传统武术技击,各家练法不对外公开,相互多不了解,训练效果更形同天壤。这是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技击在训练上的主要差异之一。

常见一些搏击比赛,面对对手的攻击,采取闪躲和抱头防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形成往往是下意识的,换言之,其源于训练中培养出来的反应习惯,而以同动反击作为防守方法的情景虽有,但并不多见,尤其是国内。因此,10年来我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并讲解同动反击的理念和训练要点,并著文发表,目前国内综合格斗的职业选手在同动反击技能上有所进展,但仍不完善。

当自己的整体爆发力与对手相差不大时,面对对手的攻击,更有效的方法不是单纯闪躲和抱头防反,而是采取同动反击。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对其要义与训练方法深究者不多。

什么是同动反击

就是几乎在对手攻击的同时,我亦攻击,以攻击对付攻击。比如若对手出左拳攻击我,若此时我的身体向我自己的左侧更易迈步时,则我出右拳实施同动反击。若此时我的身体向我的侧右更易迈步时,则我出左拳实施同动攻击。若对手出右拳攻击,则我的出拳与上相反。

有人会问:对手出拳攻击,你也出拳攻击,为什么你就能破掉对手的攻击呢?

答:这就是后发优势。当对手攻击我时,不知道我的反击方式,而我反击对手时,是针对对手已经发出的攻击方式进行反击,因此我实施反击的针对性更明确,故制胜的把握或攻击有效目标的几率要高于对手。

基本手法是内崩、外栽、挂(抱)冲、螺旋。此外还有腿、膝、肘、摔、戳等反击法,不一一列出。

仅以最基本的拳法反击,亦有四种基本情况:

若我拳在内,彼拳在外,采取内崩。

若彼拳在内,我拳在外,采取外栽。

若彼此都是以内对内,采取挂(抱)冲。

若彼此都是以外对外,采取螺旋。

共同点都是从对手小臂的前半段至手腕这个范围接触入拳。

那么如何在训练中形成这种反应习惯呢?

第一,培养同动反击的习惯,这需要进行有效的喂手练习。

第二,同动反击时,针对对手攻击时的不同情况,设计有效反击的形态,即反击的形态以及目标都将不同。

比如,若对方出左拳攻击我的面部,而此时我的身体向我左侧更易迈步时,则我出右拳实施同动反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出拳打击的目标也是对手的面部。

那么这个拳如何出呢?

比如内崩出拳有五个要点:

1、迈左步身体向左闪躲时,踏位要准,与敌之攻击在时空上合为一拍。同时右拳自嘴角而出。

2、右小臂自对方左臂的下面由下而上的螺旋进击。

3、右臂横肘。

4、出拳松肩、松胯,落拳锁肩、落胯。

5、自己的左拳防守自己面部,并准备跟进出拳。

以上这“五要”要通过一个出拳动作来完成。

拳出嘴角、小臂螺旋伸进,同时横肘撑肩,这个劲力架构足以化开对手的来拳,即使对手的劲力倍于自己之上,亦能产生化打同时的效果。这也是孙氏太极拳懒扎衣一式的演化形态之一。而关键是把握反击动作的时机、节奏和位置。

若对方出右拳攻击我的面部,此时我的身体向我左侧更易迈步时,则我出右拳实施同动反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出右拳接触对方来拳小臂的外侧,通过螺旋翻打,攻击对方的中线。这是由孙氏太极拳太极式起手演化出的打法。

诸如此类,反击模式要在训练中根据不同的条件设定,逐步培养成本能反应设计的反击方法的针对性要强。

同动反击是非常有效的反击模式之一,之所以在实战中见到的不多,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深入研究有效的反应与反击模式、没有构建培养本能反击的训练方法。本能反击的技能要求是,要在一个动作、一个瞬间即一拍里完成防守与反击。

这种反击模式(本能)的培养与形成,则是当年孙氏拳前辈们非常重视的一项训练内容。当年孙氏拳前辈们之所以在技击制胜上能独步当时,其训练思想与训练内容的独到是一个重要原因。

即使针对同一类攻击,相应于不同的人,同动反击亦有多种不同的攻击方法与目标,细分则非笔墨能尽。如当年郑怀贤与李某某比试散手,在李某某出拳时,郑怀贤突然进步以掌拍击李某某的出拳,造成李某某失利,而且数日后在李某某后背上出现一片乌青。就是同动反击的一个例子,其法出自形意拳的拍位截击,而之所以用的这么巧,一方面是因为郑怀贤对李某某的打法甚熟悉,故能准确把握李某某的攻击节奏。另一方面也是从针对性的训练中获得这种掌控机会同动反击的能力。

太极拳推手讲究练听劲,但这种听劲是远远不能适应实战技击的。实战技击时,需要在双方未接触时听势——把握时空节奏。练习听势与练习听劲一样,需要进行专门训练。

没有经过技击训练者面对攻击时,其第一反应(下意识的本能反应)动作一定是闪避。其反应模式单一。而对于技击训练有素者,面对攻击,其第一反应模式则不能如此单一。第一反应的模式单一,势必造成反击手段贫乏。但第一反应的模式出自本能,因此,不是谁想不单一,就能不单一的。所以,丰富第一反应模式需要从训练本能反应入手,使本能反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多样性。需针对实战时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将不同反应模式的反击动作训练成为第一反应即本能反应,其原则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这方面当年以孙氏拳为最优,当年孙氏拳前辈特别重视针对第一反应形成不同反应模式的训练,这是构成孙氏拳打人只需“一”这一卓绝技击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孙存周先生对此有系统总结,已形成体系。但因1954年后,随着主管民族体育事务的张轸下台,国内开始反真功夫,而且愈演愈烈,上升到政治高度。造成这部分内容与其技能训练内容一道被孙存周先生带进棺材里去了。今天我能了解的只是其九牛一毛,这要感谢刘子明、周剑南等先生的介绍。

孙氏拳将第一反应模式总括为三大类:闪打、截打、顺打,每一大类中具体的反应动作则需不断创生、不断创新、不断优化。如前面谈到的“同动反击”即为其中一例。

作为反应模式的建立,最初一步就是夺位,技击时的位置感是需要首先建立起来的。

没有经过训练的第一反应,其意往往只是一闪,不能成串。经过训练的第一反应,其意能吃住对方的意,在相互未脱离距离前步步逼敌,步步摧敌,即使未实际接触,亦使对方站不住。故曰:连意。伴随连意的就是动作串,动作串也是出自本能。平日训练就要练这个,训练连意和相应的动作串,成为本能。如形意拳的一马三箭。

这里吃住对方的意——制意最为重要。吃不住对方的意,你一马三箭地打过去,难免就成为送过去挨揍。

所以,高手间的技击,伴随着制意与反制意,而心定、冷静的程度决定着制意的水平。这是需要在建立反应模式中逐步培养出来的能力。

今人常常感叹传统武术不适用技击,其实是今天那些所谓练习传统武术的人并不懂得传统武术技击的训练方法,甚至根本就不了解。如反应模式(第一反应——连意——动作串)如何建立等。此外一些传统武术的训练手段也确实失传了,如孙存周先生的“树、杆、圈”训练法以及运动中的“打羊头”训练法等。因此,需要重新摸索、重新建立。

练习传统武术者中不乏爆发力强悍者,一拳打死、打废个人并不难,但这是在对方并非是技击高手或对方不了解你,贸然扑过来的情况下,你的爆发力才可能发挥。但是如果对方具有一定的技击经验,并未贸然扑上,而是采取进进退退,保持距离的方法,若想制胜,只有一拳打死人的爆发力就远远不够用了,因为只要使你的攻击距离变化一寸,在实战中不过是一含胸或一闪头而已,就能消减你95%的攻击力,使你的爆发力效果消弭于无形之中。

所以,一些多年练习传统武术者,虽然具备一定爆发力,但到了擂台上却无所适从,只有挨打的份,打不着或打不实对方。

反应模式是技击训练中需要深入研究和用心培养的重点内容之一。当年孙氏拳前辈对此研修造诣独深,因此在1929年浙江、上海两次全国性的擂台赛上一些练习孙氏拳仅一两年的拳手就能获奖、名列前茅。而今日习孙氏拳者中鲜有研修反应模式者。若以研修技击为主要目的,则应努力接续孙氏拳前辈这一研修传统。■

武术自由谈

 

武术是我们活动的平台

武术是我们联系的纽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