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美食河鲜篇:河豚

 兰之道 2014-02-15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东坡的这首诗,每年春天都会被人们重新提起,是啊,春江水暖,吃河豚的季节到了。
   河豚的样子很丑,脑袋大尾巴小,嘴巴鼓鼓象猪头,俗称“江猪”。因味道绝美有“天下第一鲜”的称号。河豚体内有剧毒,公元二世纪《山海经》中即有“河豚有毒,食之丧命”的记载,没有“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是不敢下筷子的。
  一生爱美食的汪曾祺老人,年轻时候曾在江阴读书,江阴河豚最为鲜美,江阴人做河豚技艺精湛,同学相邀去家中品尝河豚,却被汪先生拒绝。直到老年,长期生活在北京的汪先生还在后悔,将未能尝江阴河豚引为憾事。
  我第一次吃河豚,就在江阴。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第三个儿子吴协平,华西旅行社的老总,将我们带到村外小河边一条画舫上,亲自陪我们吃红烧河豚。
  说实话,河豚什么味道,我根本没有尝出来。不过听吴家阿三哥讲他做河豚的经验,倒是长了不少见识。
  吴协平的座骑是辆黑色奥迪A8,旅行社老总能有他这个实力的,中国少见。华西旅行社的旅游客源市场,全靠他开拓,但他一点架子也没有,仍然保持江苏农民的实干和纯朴,他在客户面前笑容可掬,自称“阿三”。
  阿三16岁的时候,吴仁宝老爷子便将儿子送到南京东郊饭店餐饮部当学徒,就是在那儿,吴协平学到烹饪河豚的绝技,如今,他经常到各地的餐饮学校讲学,传授河豚烹调技艺。 
  河豚肉一般无毒,但它的卵巢、肝脏、血液则含有巨毒。在切开河豚时,一定要去除它的肝脏及卵巢,要非常小心地划开鱼腹,千万不要划破内脏,绝对不能让内脏污染鱼肉。取出内脏时,要十分小心地割开三层分隔鱼肉与内脏的皮层。取出卵巢时,则可以在背鳍周围切出一道宽阔的弧形口子,将其取出。这些工序,任何一点疏忽都将造成致命的后果。
  阿三哥说,只要将有毒的部分去除,然后再高温烹饪,食用起来就不会有任何闪失了。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也就即兴奋又紧张地将华西村的红烧河豚吞进肚子。
  日本人似乎更愿意在死亡的边缘寻求乐趣,他们居然吃河豚生鱼片。我宁可留下终生遗憾,也不会冒这个险。
  战国时期,吴王成就霸主地位,河豚被推崇为极品美食,吴王更将河豚与美女西施相比,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模样丑陋的河豚被吃出这般情色滋味,难怪,年年都有吃倒下的,却“革命自有后来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