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元养生前言

 昵称7614349 2014-02-20

归元养生前言


 
 健康长寿,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追求的美好愿望之一。健康长寿,不再是简单地延长生命的时间那么单一了,它有了质的飞跃,这不仅是包括生存时间的延长,而更注重的是生命质量的提升。健康长寿,是让人们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颐养天年。我们提出的健康长寿这个观念,是提醒人们不要单纯的追求长寿而忽略了健康这一重要的内涵。同时健康长寿者的生存意义,也不再是单纯的只为自身的健康长久地生活下去,而且还应该涵盖直接或间接地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
 
 
健康长寿当以养生为要。人类在养生的漫漫长路上,历经沧桑,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得到时间证明成效显著的当属发源于中华大地的传统养生之道。自古以来,以预防、治疗、保健、益寿、延年为宗旨的华夏各家养生理论,都强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调整观;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都把精、气、神视为人体三宝,确立了顺应自然、调和阴阳、益气养形、积精养神的健康养生原则---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健康养生的特殊贡献。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

有关养生的问题,我国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过许多论述。《黄帝内经》一书中就记载了一些养生方法,:顺应自然、精神调摄、起居作息、阴阳调和、男女房事、饮食调理、药物补养、运动锻炼等等。对于养生的意义,唐代《外台秘要》就有“夫人生寿夭,虽有定分,中间枉横岂能全免,若能调摄合理,或可致长生”。这说明若是调理有方,可以延年益寿。“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深懂养生之道的人,都能够顺宇宙阴阳之理、合天地五行之德、随自然变化之道去适应、调和身心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深懂养生之道的人,都知道虚邪贼风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避开这些致病因素,排除杂念,使心情得以安闲,让真气在体内流畅,这样精神内守,心志安闲,情绪安定,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自然就会调顺。

深懂养生之道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他们没有妄欲,少有贪得,没有攀比,量力而行。所以,他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都感到满意,随天时、地利、人和而愉快的生活,没有浮燥,朴实无华。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因外界事物的变动而动心焦虑,这就是养生之道的精髓所在。正是由于他们领会和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修心养性的方法,所以他们的身体才不会被内外邪气所夹击,所以他们才能度百年乃去。
 
 
养生之道古已有之。“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一看似与现代世事不相适应的古训,与现代过快的节奏、激烈的竞争相互矛盾,使人们误入盲区,无从适之。但是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度,人们追求长寿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
 
 
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把人们卷进了快节奏的生活漩涡中去,迫使人们去与自然规律抗衡、去与内心平静抗衡。激烈的社会竞争,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使应激增多。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被破坏与污染,都在日趋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看看现代的大多数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起居作息随心而欲;为满足嗜好,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而使真气耗散;醉酒行房,恣意纵情,而使阴精耗竭;因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神的充足,不善于统驭内心世界的平静,违逆人与自然的规律,所以,才会未老先衰、病魔缠身。这种对健康的危害是一种一因多果、一果多因、更有甚者是多因多果的因果关系所造成的。
 
 
总之,养生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一天能成的事。养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总的原则是要遵循天人合一,取法自然;因季、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故此,善养生者,方可健康长寿、享天年而去。


                                      2010年11月1815
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