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美的音色来自对共鸣的调控

 呼吸社区 2014-02-21
 
优美的音色来自对共鸣的调控
[ 2012-5-11 21:32:00 | By: 川江号子 ]
 

人体是一件乐器,自带着丰富的共鸣腔,如何合理运用共鸣腔来调节音色,让歌声变得更加优美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教师也需要了解一些共鸣调节的方法,让声音更加饱满、浑厚,调节音色变化的能力更强,提高声音的可塑性。

1、喉腔与喉咽腔:(1)意义有声带发出的音被放大后才有力量传送到其他共鸣腔,咽部缩小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来金属音色的头声;(2)方法,把咽喉腔形成管状,使气流较快,有利于声音进入上部共鸣腔,管子有更好的共鸣,使音色变得明亮;(3)肌肉紧张要适度,咽喉部有明显的通畅和松弛感觉;(4)平常多做口腔竖开打喷嚏的练习,逐步找到适宜的感觉和调控的位置。

2、口腔共鸣:(1)口腔用作调准母音的音色,改进泛音共鸣,使声音结实、丰满和圆润;(2)口腔内保持“半打哈欠”,共鸣集中点在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3)把会厌放开,舌后部压低,以尽量减少咽喉、口各腔的阻隔,对中低音的共鸣更加有效;(4)口张开成喇叭状,便于产生高泛音和音的传播。

3、胸腔共鸣:(1)效果有使歌声宽厚、深沉、泛音浓郁;(2)减小呼吸压力,将胸腔扩大感受胸腔的振动;(3)当声波向上通过咽喉腔后,口腔张开,放下下颚,声波会在下颚一下振动;(4)放松胸腔周围的肌肉与器官,使之形成协调共振,上下贯通声音低沉洪亮。

4、鼻腔共鸣:(1)舌头顶在下门牙后面,舌后部抬高,把咽峡两旁的舌腭肌、扁桃体和咽腭肌向中间挤压,让咽峡变窄,减少声波直接从口腔外出;(2)把会厌向后卷贴咽部,把鼻咽后壁用力上提,咽喉形成一个质地坚实的管状基音发音管;(3)喉头稳定,放松下巴,展开鼻翼,鼻腔与咽喉腔通畅,鼻梁上部有明显的震动感。

5、头腔共鸣:(1)头腔共鸣主要用于高声区,也可改变其他音区的音色;(2)在额头眉间,有两个额窦,在高频率带动下会形成共振,高泛音色彩;(3)共振的地方离声带越远,发声时喉部越省力,有利于长时间演唱;(3)头腔共鸣在鼻腔共鸣的基础上,使舌根、咽壁形成的发音管收缩变细,嘴巴要长大,下巴放松,头腔开放;(4)用eng母音发声,声音流动感加强,声音有金属音色,有较强穿透力;(5)音越高,在头腔的共鸣点越小,位置在后上方移动到较前、较高位置,共鸣点一下声音很小;(4)使用空气柱振动,使头腔共鸣娴熟稳定。

6、面罩共鸣:(1)主要应用与中高音区,口腔、鼻腔与头腔三者混合共鸣,声音安放在面罩上;(2)把声音共鸣点放在唇上鼻下,利于声带缩短;(3)面罩共鸣、声音自然松弛,声区统一,音色明亮,铿锵有力;(4)面罩唱法声音适当靠后,音色浑厚,靠前趋于单薄,开始可以闭口哼鸣,然后开口练习。

7、混合共鸣:(1)由气源合理地通过系统的共鸣途径,形成立体的声音,音色丰厚、纯美、音量大为增强,获得共鸣的助力越大,音色符合理想;(2)混合型共鸣,根据高中低声区特点不同,各共鸣腔声波比例有一定程度平衡,让声音丰满、圆润、音色统一,声音通畅;(3)演唱高音时应有少部分口腔和鼻腔混合共鸣,改善尖锐刺耳的声音,低音区以胸腔共鸣为主,但也要上下贯通;(4)发音器官张开,获得更高、更响、更美的声音,发音器官自然有弹性,音响效果更好。

8、对共鸣的练习:(1)哼唱要口长大、下巴放松、肌肉放松、闭口哼唱以求产生丰富的共鸣音响;(2)借助面罩共鸣,依靠哼鸣位置高,不要靠嘴来找位置;(3)呼吸要深,用腹式呼吸,喉咙打开稳定,依靠气息直接送入面罩共鸣位置,歌唱位置高;(4)不同的音高用不同的气息、不同的共鸣腔,反复找感觉中不断提高共鸣的能力和水平;(5)根据本人的嗓音条件和声乐水平,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声和共鸣的方法,确定一条可行的发展途径。

正确的呼吸,科学的发声,加上有效调节的共鸣,声音就会更美。把声乐有关的知识与大家分享,适当学会把喉头向下稳定,保持微笑着,半打着哈欠去说话,会发现嗓子很轻松,同时声音更加饱满。做一些有效的尝试,在不断练习中找到感觉,并且学以致用,让我们的音色也更加优美,说的比唱的更好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