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城门影像(47)西便门残城墙和“八瞪眼”碉楼

 mthsjmthsj 2014-02-27

     西便门残城墙保护区——官方名称“明北京城城墙遗迹”,并非人们主动为之,而是当年不急于拆除使然。 1952年,西便门城楼、箭楼、瓮城被拆除。1960年代末,北京内城大部分城墙都因为修建地铁而被拆除。西便门附近的这段城墙遗址之所以能够被保存下来,因为被地铁施工单位用作堆放建筑材料的货场,围了起来而未被全部拆除,同时“是由于地铁环线在转角处的线路需要一定弧度”,而内城城墙的转角处则是直角,西便门以西的这段城墙并没有妨碍地铁的修建,因而它“得以幸存”。(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古建筑地图》)

百年城门影像(47)西便门残城墙和“八瞪眼”碉楼

              (西便门残城墙保护区即 “明北京城城墙遗迹” 位置,及与地铁2号线关系图)

   这段城墙遗址在明清北京城内城的西南角,是内城与外城的交会处。侯仁之先生撰有《明北京城城墙遗迹维修记》一文,对其历史、维修过程与现状有详尽介绍,摘引部分如下:

  “此段城墙原是明朝前期所建西墙最南端,西与后筑之外城西便门相去甚近。两城相接处,上建城楼一座。此段城墙以东,原属内城西南隅,地处偏僻,又较低洼,尝有积水曰‘太平湖’。现因市区扩建,昔日一隅之地,今且为交通要冲。... ...而这一处明代城墙,近在咫尺,是存是废,必须善加抉择。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及专家意见后,决定今昔兼顾,新旧并举,以使古都风貌就地重现于现代化建设之中。为此特责成西城区人民政府尽力维修。但工事艰难,墙上南端原有角楼已不可恢复,仅两城相接处之城楼得以重建,...此段城墙总长一百九十五米,共用新制城砖十三万块。”
     侯仁之先生文中所说“两城相接处之城楼”,指的就是“西碉楼”。

 

百年城门影像(47)西便门残城墙和“八瞪眼”碉楼

         1920年代拍摄西便门东侧内外城接合部碉楼,正面有两排四孔箭窗,俗称“八瞪眼”。

 

【内外城接合部碉楼】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人们出于战争,防守等不同的目的,其建筑风格,艺术追求是不同的。其中,最具特色的碉楼有藏式碉楼和广东开平碉楼为典型代表。

    北京城墙上也建有两座碉楼。分别建于外城与内城结合部的东便门附近,及西便门附近。其中只有西便门附近的碉楼保留下来清晰完整的照片,所以显得尤为珍贵(如图)。

    内外城接合部碉楼:内城墙总长度23.6公里,平均高11.8米;外城城墙总长度28公里,高度约为6~10米。在内外城衔接处建有碉楼,碉楼建在外城城墙之上,紧靠内城城墙的墩台,碉楼的通高在10米左右,正面有两排四孔箭窗。其底层箭窗高于内城城墙水平面之上约1米。


百年城门影像(47)西便门残城墙和“八瞪眼”碉楼                                西便门附近内外城接合部碉楼

    请注意: 碉楼是与内城城墙的敌台相接的,碉楼建于外城城墙之上,并非筑于内城敌台之上 。而近年复建的所谓“碉楼”则不合规制。 

 百年城门影像(47)西便门残城墙和“八瞪眼”碉楼
    1988年北京市政府整修了紧靠城楼东侧残存的195米内城墙,保留7处断面遗迹,并在与外城相接的内城墩台上复建了“八瞪眼”碉楼。不过座东朝西的“新楼”,即与历史上座南朝北的“西便门”不符,也与“八瞪眼”碉楼规制不符。被斥之为“名副其实的假古董”。


百年城门影像(47)西便门残城墙和“八瞪眼”碉楼

   虽然这段城墙遗址最终得以保留下来,但它的维修却并不尽如人意。修缮后的城墙,王军在《城记》中斥之为“名副其实的假古董”。王军先生还指出:“就其形制来说,修建者显然想将其设计成内城城墙与外城城墙交会处的碉楼形制,但原来的碉楼是与内城城墙的敌台相接的,并非筑于敌台之上。”

    此外的不足之处:

    1.维修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新城砖——13万块,使“外表‘焕然一新’”,不符合“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

    2.对真正的古董——保留下来的原夯土墙心、城砖以及墙基,却缺乏必要的保护与说明。 
百年城门影像(47)西便门残城墙和“八瞪眼”碉楼
百年城门影像(47)西便门残城墙和“八瞪眼”碉楼         这段残城墙被修成了“假古董-新活”,已经无法挽回。但管理还是可以改进的。

【链接】

 

《北京城墙与城门》 瑞典学者 喜仁龙(Oscar Siren) 著  1924年由伦敦John Lane出版社

 

     我们从西面开始考察,先穿过西便门。城门洞墙壁和城台墙壁经乾隆时重修,但城台两侧墙垣外表,年代古老,已受侵蚀。城门西面墩台,据镶在墙上的碑记,系乾隆四十一年重修。

    平则门(阜成门)以南第二十四座墩台,年代古老。附近有一座稍大的城台,上面为一座方形城楼。是北京外城与内城墙衔接处的标志。据一块兴工题记碑,此台为乾隆四十九年重修。

    在北京外城西北段靠近内城墙处,有一座简易的矩形城楼,对通道具有保卫作用。此楼并不太高,但却提供了一个可以方便地监视较低城填的有利据点,并能有效地阻遏从此墙顶上对内城的攻击。以前,在外城墙东北段与内城墙交接处,也有一个类似的城楼,但现已毁弃。

    ...  ...

    西城墙的南段比北段显得较为统一。它从开阔而平坦的地面上拔起,高大而陡峭,形象相当宏伟。内壁表面比较平滑,不象北墙那样可以攀援而上,角楼基本保留完整,唯古老的琉璃瓦屋顶已缺,大部分被代之以瓦拢铁!使巨堡般角楼立面显得呆板而乏味。但是从该建筑分四个层次逐层升高的那面来看,其外观无疑是很吸引人的。

    西城墙靠近西南城角一带,环境非常幽僻。主要建筑是一座古老的清朝王府——“老七爷府”,后来逐渐荒废。府外有一片叫作“太平湖”的有名古泊,现在不如说已变成一个大水塘。但仍可容纳一群鸭子在其间嬉戏。湖边的古柳,婀娜多姿,绿荫蔽岸。这一带似远离城市,无人居住,无人过往,气氛悲凉而孤寂,象是在缅怀昔日胜景。

百年城门影像(47)西便门残城墙和“八瞪眼”碉楼 
 侯仁之先生撰文 《明北京城墙遗迹维修记》
 
  北京城的兴起,始于周初,去今已三千余年。其原始聚落,曰,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蓟为燕侯都城,名满海内。后世或称北京为燕京,来源于此。自秦以后,封建王朝相继建立,历代名都先后崛起。北京后来居上,遂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建都之地。在辽为陪都,号称南京。金朝正式建都,扩展旧城,改名中都。公元一二六七年,元朝始筑大都新城,于东北郊外。明朝初年,改造大都,先于公元一三六八年,移其北墙,至今安定门、德胜门一线。其后五十年,又将南墙外移至今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一线。东西两墙基址如旧。只是缩减其北段,延长其南端。及至公元一五五三年,更在其南,加筑外城,内外两线,合成凸形。清朝相沿不变。是即今日首都中心之北京旧城。
 
  按,我国古代营建都城,必有城墙,既利于防卫,又是城市规划重要组成部分。城内道路系统工程分区以及建筑布局,无一不为城墙所制约。成书于公元前约五世纪的周礼考工记,谓国都之营建,九里见方,城墙四面各有三门。方城之内纵横干道各九条。依此格局,又以城市定位,面向正南,中轴线纵观其间。遂有宫廷在前,市场在后,左有太庙,右有社稷之总体布局。都城规划的要求粲然大备。但是我国封建时代都城的营建于此最相符合者,只有元朝大都城。明朝改建之后,内城宫阙以及太庙、社稷,分布一如古制。外城有天坛、先农坛并列于全城中轴线左右两侧。是为历代都城设计的重大发展。西方城市规划专家,每多高度评价,推为世界城市设计史上一大杰作。且有瑞典学者著有《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一书流传于世。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古之城墙已完全失去其固有作用。北京城墙与城楼,以其雄阔、巍峨的形象与建筑工艺,具有重要历史文物价值。根据古为今用的原则,理应加以保护和利用。遗憾的是,在未及进行缜密研究的情况下,竟被拆除。幸而,内城正阳门城楼、德胜门箭楼,以及东南角楼得以保存。今经维修,已列为首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于旧日城墙残存,今者唯有崇文门,以及与此处各一段。此段城墙原是明朝前期所建。南墙最南端,西与后筑之外城西便门相距甚近。两城相接处,上建城楼一座。此段城墙以东,原属内城。西南隅地处偏僻,又较低洼,尝有积水,曰,太平湖。现因市区扩建,昔日一隅之地,今且为交通要冲,目前,西便门西南古代蓟城旧址,及莲花池一带,正在进一步开发中。此地将日益显示其交通上的枢纽地位。必须兴建大型立交桥,始得通畅无阻。而这一处明代城墙,近在咫尺,是存、是废,必须善加抉择。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及专家意见后,决定今昔兼顾,新旧并与,以便古城风貌就地重现于现代化建设之中。为此,特责成西城区人民政府,多方筹款,尽力维修。但工事艰难,墙上南端原有角楼已难恢复,仅两城相接处之城楼得以重建。为展现古城墙内部原始结构,维修时,有意保留墙体的数处墙芯。多年湮没地下的条石,墙基与城砖保存完好,经过清理,方得重见天日。又在墙之东侧加筑台级,以便游人登临。重修墙体高十一点六米,基宽十九点三米,顶宽十五点六九米,总长二百一十米。共用新制城砖十三万块,一九八八年七月全部竣工。
 
  念及我人民首都为举世瞩目之历史文化名城,三千多年来,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而城市的总体规划及其主题思想,亦在与时俱进。自社会主义新中国创建迄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立足于此,环顾四方,更当满怀信心,奋发前进。爱我首都,乐为之记。
                   公元一九八八年八月
                                       侯仁之 撰文
                                      刘炳森 书丹 
 

                                        (照片、相关资料,源自网络,特此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