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城 | 明清北京城外城七门之西便门

 北京的骑士 2022-09-10 发布于广西

西便门为明清北京城外城北垣西段上的城门,与外城北垣东段上的东便门相对。其位置在辽南京城北端、金中都城北端通玄门东南侧、元大都西南角郊外。

西便门是从外城出城向西北方向行走的孔道,其西北方向里许即金中都通玄门故址,进出外城的驼队大多走此门。出城往西在外城西北角楼处北折,即原金中都通玄门通往居庸关之大道;出城往北即今西便门外大街,明清时为西便门外官道(明代称礼神街,清代称光恒街),再往北可直达月坛及阜成门关厢。西便门内大街往南接南大道,南大道南接北线阁、南线阁(“角”中古汉语发音为“锅”或“歌”,“线阁”为“燕角”谐音,因辽南京城皇城东北角楼而得名),再向南可直抵外城南城根,形成外城西部的一条南北通衢。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图上的西便门瓮城、东水关、西便门碉楼、内城西南角楼、外城西北角楼

京城内外首善全图上的西便门、内城西南角楼、外城西北角楼、观音堂

西便门及附近区域地图(1901年)

西便门坐南朝北,由城楼、箭楼及瓮城组成,东侧设水关一座。西便门所在外城北垣向东与南北向的内城西垣交接处设碉楼一座。西便门西侧为外城西北角楼,位于外城北垣与外城西垣转角交接处。西便门东南侧为内城西南角楼,位于内城西垣与内城南垣转角交接处。以上几座型制各异的城楼形成较密集的城池防御设施,并形成内外城衔接处独特的群体城市景观。

西便门箭楼及瓮城西北面(1901年)

在外城内自西南向东北看西便门东水关,右侧可见碉楼(1921年)

西便门东水关、内城西垣护城河、碉楼、内城西南角楼城台航拍(1931年)

在外城内自西南向东北看西便门碉楼

在外城内自西南向东北看内城西南角楼及西便门碉楼

在西便门内东南侧、内城西南角楼西侧旧时曾有一座观音寺。

西便门内观音寺全景图,右侧远处可见外城北垣及西便门东水关(1910年初)

在外城内自西南向东北看内城西南角楼,前景为观音寺

明清北京城城墙前身为公元1264年忽必烈营建元大都时所修筑的土城墙。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大将军徐达攻克元大都后,为利于防守将北城墙向南移2.8公里,同时用城砖将夯土城墙外侧包砌。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筹划迁都北京,在修筑皇城、宫城时将南城墙再南移0.8公里。明正统年间(1436-1445年),明英宗对北京城墙进行第二次增建,将城墙内侧也用城砖包砌,建九门城楼、箭楼和瓮城。在城池四角建角楼,作为城池防御设施之一,其全称为“城垣角箭楼”。

位于西便门东南侧的内城西南角楼平面呈曲尺形,结构规制同内城箭楼,相当于两座箭楼呈曲尺状对立,其结合部屋面出十字脊,为重檐歇山式灰筒瓦绿琉璃剪边的堡垒式建筑。角楼高17米,设四层箭窗共144孔,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城台上。城台底边长约40米,高度与城墙同高达12米,角楼连城台通高29米。西南角楼北侧为太平湖(面积远小于内城北垣外已填埋并用于地铁车辆段的北太平湖)及湖畔的清醇亲王府旧府,由太平湖向东曾有一段河道,延伸至今受水河胡同,为金中都城北垣护城河的一段。明清北京城内城西南角又称作“金隅”,或许与其将金中都城东北隅围入有关。

乾隆京城全图上的内城西南角楼,北侧为内外城结合部碉楼

在内城外自东南向西北远望内城西南角楼

在内城外自东南向西北看内城西南角楼

在内城外自东向西看内城西南角楼,远处为天宁寺塔(1920年代)

内城西南角楼西南面

在内城外自西南向东北看内城西南角楼

内城西南角楼西面

在西便门东水关压桥(前景)自西北向东南看内城西南角楼

内城西南角楼西北面

在内城内自东向西看内城西南角楼

在内城内自北向南看内城西南角楼,前景水域为太平湖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在内城南面加筑外城,后因财力不济,外城南垣未按规划修足十八里,仅够十三里就两端北折;未按最初规划修筑整圈围绕内城的外城,仅修筑环抱南郊的小半圈,使内城与外城城墙整体呈“凸”字型格局。在外城南垣、东垣、西垣设永定门等五座城门,在外城四角建角楼,规格比内城角楼低。后于外城东北、西北两隅与内城连接处附近各辟一朝北的城门,规制较简陋,分别称东便门、西便门。

位于西便门西侧的外城西北角楼为单檐歇山十字脊方形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一间,宽度为6米,楼高7.5米,四面设二层箭窗共20孔。外城西北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达3米的方形城台上,城台基宽约10.5米,顶宽约8.5米,角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外城西北角楼周围风景优美,其西南侧有天宁寺塔相映衬。

乾隆京城全图上的外城西北角楼

自西北向东南看外城西北角楼,远处可见西便门瓮城

自西北向东南看外城西北角楼

自东北向西南看外城西北角楼,远处可见天宁寺塔

自西向东看外城西北角楼

外城西北角楼西南侧

外城西北角楼西北侧

外城西北角楼西北侧屋顶细部

外城西北角楼东南侧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补修外城及七门,于西便门增筑东西宽30米、南北长7.5米的半圆形瓮城。当时未修箭楼,仅筑有瓮城门洞。在城门迆东外城北垣修筑一座三孔水关。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在瓮城上修筑箭楼。

在外城外自东北向西南看西便门瓮城(1910年)

在外城外自西北向东南看西便门瓮城(1916年)

西便门瓮城外西侧及外城北垣(1921年)

西便门瓮城北侧外城北垣护城河

西便门瓮城外西侧及外城北垣(1950年前后)

西便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四面开方门、无窗;于城台正中辟过木方门,门洞宽3.65米;城楼连城台通高11.2米。

外城内西便门城楼南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由德军把守的西便门(1900年)

外城内西便门城楼南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由德军把守的西便门高悬德国国旗(1901年)

外城内西便门城楼南面(1921年)

在城台上看西便门城楼西侧(1921年)

西便门箭楼为单层单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9米,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东、西、北三面开两层箭窗,北面每层四孔,东、西面每层两孔;箭楼城台正中辟门,北侧(外侧)为三伏三券式拱券顶,南侧(内侧)为过木方门,门洞宽3.65米;箭楼连城台通高10.5米。

在外城外看西便门箭楼西北面

西便门箭楼北面及出城的驼队(1937-1940年)

在外城外自北向南看西便门箭楼门洞(1921年)

西便门箭楼西南面及瓮城内出城的驼队(1921年)

西便门箭楼西南面及瓮城内进城的牛车(1921年)

西便门箭楼东南面,瓮城内右侧可见城门门栓(1921年)

在西便门瓮城内自南向北看西便门箭楼门洞(1921年)

在西便门箭楼门洞内自南向北看城外(1921年)

在西便门瓮城外自南向北看西便门外官道

西便门东侧三孔水关内侧上筑压桥。内城西护城河在此分流,一脉经水关进入外城,向东流向内城南护城河,一脉折向西注入外城北护城河。在外城西北角楼外侧拐角处,另有清乾隆时由西山引水形成的玉渊潭引来的支流注入外城护城河。

在外城内自西南向东北看西便门东水关

自南向北看城墙拆除后的西便门东水关(约1960年代)

西便门城楼、箭楼、瓮城于1952年被拆除。外城西北角楼于1957年被拆除。1966年修建地铁时陆续拆除西便门附近城墙,一段西便门东侧接近内城西南角的内城西垣因周边被地铁施工单位用作堆放建筑材料的货场围起来而未被拆除,同时因为地铁环线在转角处需要一定弧度,此段城墙并未妨碍地铁修建因而得以幸存。

留存至今的内城西南角残垣与西便门的空间关系

1988年市政府将西便门旧址东侧残存的195米内城西垣予以整修,并修复内城西垣与外城北垣西段交接处的碉楼,共用新制城砖13万块,同时保留七处城墙断面遗迹。

碉楼是一种出于防御目的的特殊建筑形式,因形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方的碉楼其建筑造型及艺术形式有所不同,以藏式碉楼和广东开平碉楼为典型代表。

明清北京城也建有两座碉楼,分别位于内城与外城结合部的东便门及西便门附近。内城城墙总长度23.6公里,平均高11.8米;外城城墙总长度28公里,高度约为6至10米,低于内城城墙。西便门东侧的碉楼位于外城北垣西段与内城西垣结合部,紧靠内城墩台(马面),建于外城城台之上;通高约10米,正面有两排四孔箭窗,俗称“八瞪眼”,其底层箭窗高于内城城台约1米。

20世纪80年代复建的西便门碉楼因为与周边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及道路设施形态迥异,如今已成为顺应明清北京城“凸”字型城墙轮廓的北京西南二环转折处的标志性城市景观,也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旧址位于其西侧不远的西便门箭楼。

在内城外自西南向东北看西便门碉楼

由于北京内城城墙高于外城城墙,原碉楼坐东朝西、背依内城城墙、坐于外城城台之上。新修复的碉楼并未严格按原貌进行修复,而是坐于内城西城墙凸出的墩台之上。

今日碉楼底部可见一小段与之垂直相接的东西走向残垣,约两米高,当为外城北垣西段与内城西垣交接处残迹。

顺此残垣向西不远处今西南二环路高架桥之下为原西便门东水关位置,继续向正西与今西便门内大街的交汇点即为原西便门城楼位置,城楼北侧为瓮城及箭楼。从西便门城楼旧址再向西至今西便门西里小区西北角位置,即为明清北京城外城西北角楼旧址。

从碉楼向南的内城西城墙残垣逐渐叠落,至南端与一段约两米余高的东西向残垣相接,此处当为明清北京城内城西南角楼底部外扩的墩台遗迹。

内城西南角楼西北面残垣及旧时全景

内城西南角楼西南角残垣及旧照,旧照(1916年前后)可见向西便门方向出城的驼队,远处可见碉楼,左侧树后为西便门

庆幸的是与内城西南角楼对应的内城东南角楼留存至今,成为乘火车进入北京火车站前车窗外的代表古都风貌的标志性城市景观。内城东南角楼因靠近东便门城楼,俗称“东便门角楼”,与正阳门城楼及箭楼、德胜门箭楼同为明清北京内外城仅存的四座城门楼。

碉楼北侧有一穿过城墙的下沉式通道,通道西侧开口上方有标注“明北京城城墙遗址登城口”的石质匾额,开口两侧城墙底部可见原有墙基的粗大石料。通道东侧开口上方可见用玻璃板加以保护的暴露原始城砖的剖面,旁边新修复墙体所用房屋尺度的小块灰砖并非城砖尺度。

从通道东侧新修的登城马道登至顶部城台,碉楼坐落的中部区域为城墙原有宽度,西侧为雉堞,东侧为女墙。雉堞高约1.9米,宽约1.5米,厚约0.75米,间距约0.5米,间距处底部每隔一处间距设置箭孔。女墙墙根处可见半弧形石质排水槽。

碉楼北侧仅存宽度约两米的墙体,西侧雉堞完整,东侧为铁艺护栏。

碉楼坐于墩台之上的东立面共两层,上层开四窗,设防盗护栏;底层两侧各开一窗,与上层窗正对,窗底外侧墙角处各置一空调室外机,中部两门紧闭。碉楼所在外突墩台区域设铁艺栅栏及上锁的栅栏门加以区隔,新修的碉楼被赋予了某种新的使用功能。

碉楼东南侧宽阔城台上立有一通当代石碑,刻书“明北京城城墙遗迹”。石碑底部为须弥座,顶部为四角攒尖顶造型,与远处屋顶由大小亭子组成的高层建筑组合成遥相呼应却荒诞不经的拼贴画。

于城台之上环顾四周,在周边办公楼、教学楼、住宅楼等高层建筑和高架桥及匝道组成的大尺度城市背景中,这段残存的城墙显得孤立与渺小。

城墙周围的三角形开阔地带已被辟为免费对城市居民及游客开放的城市绿地及休憩空间。只是此区域被周边的城市道路所阻隔,需经一地下过街通道才能到达,降低了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使用率。

北京话常加儿化音,但在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中,只有西便门儿、东便门儿、广渠门儿加儿化音。因为加儿化音多用来形容较小的事物,例如“正门”不加儿化音,“走后门儿”加儿化音;“海水”不加儿化音,“墨水儿”加儿化音;“汽车”不加儿化音,“风车儿”加儿化音。北京城多数高大、庄重、威严的城门不能加儿化音,而西便门、东便门是所有城门中最小、最低矮的门,从其名称可知是为便于通行开在内外城转角连接处的偏门,因此加儿化音。“广渠门儿”加儿化音则较为特殊,或许是由于规模较小且破败不堪的原因,但与其相对的广安门则不加儿话音。儿化音是老北京人不假思索即顺口而出的约定俗成,广东人对舌头打卷的儿化音较难掌握,学说北京话往往一律加上儿化音,搞不清儿化音哪些该加、哪些不该加的名堂。从是否加儿化音也能判断出人们所说北京话的地道与否,凡是说“西直门儿”、“西便门”的朋友一定不是老北京人。

西便门附近这段内城西南角楼向北延伸的一段内城西城垣与东便门附近内城东南角楼向西延伸的一段内城南城垣为明清北京城至今仅存的两段城墙。今日北京地名还有“西土城”与“北土城”之说,与之对应的则是元大都残存至今的西城垣北段及北城垣,也是仅存的两段元大都土垣。西便门碉楼和永定门城楼是现代城市建设中拆而复建的两座城门楼,都成为北京二环路沿线的标志性城市景观。

由于墙基宽阔,城墙被拆除后多利用其基址建设城市干道或快速环路,在城门旧址修建的立交桥名称也沿用相应城门名称并演化为泛指周边区域的地名,北京二环路上的立交桥成为明清北京内城九门及外城七门在现代城市中的定位坐标。金代的会城门、丽泽门,元代的健德门、安贞门、光熙门也以立交桥名或地铁站名的方式而沿用至今,也是使人们记住这些更早的城门及其城市地理位置的有效方式。天津更是以东南角、东北角、西北角、西南角这样的城市路口地名来标识与近代九国租界并立的老城厢的四个城墙角的位置,以东马路、南马路、西马路、北马路等路名来标识老城厢城墙的四条边。这也不失为实体城墙被拆除后扼腕叹息之余在城市地名层面对于传统文脉与历史记忆的一种延续方式。

如今,“西便门儿”已演化为泛指周边区域的城市地名,但作为城门的西便门的具体位置人们却很难说的清在哪儿了。

www.dingdesign.cn

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