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命门九法》讲义4 :古说叩齿咽津

 隐士的书屋 2014-03-07
《命门九法》讲义4 <wbr>:古说叩齿咽津

(八段锦: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命门九法的第一个功法叫作扣齿咽津。扣齿咽津又叫扣齿吞津,它是一种中华传统养生、保健和修炼的方法。叩齿咽津这种练法究竟源自何人、何时,不是很清楚,从文字记载来看,至少在魏晋时期就有这种练法,唐宋以后相关的记载就更多而且更详细。下面就介绍几则相关的资料。

一. 魏晋时期魏华存的《黄庭内景经》

先说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有一本书叫《黄庭内景经》,相传这本书是魏华存(252—334)所作,为道教上清派经典之一。

书中在《肺之章第三十四》中写道:“肺之为气三焦起,视听幽冥候童子,调理五华精发齿,三十六咽玉池里,开通百脉血液始,颜色生光金玉泽,齿坚发黑不知白,存此真神勿落落”。其中“玉池”指口腔,经文认为反复吞咽唾液有开通百脉、养颜美容、坚齿黑发的作用

二.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孙思邈(581—682)被后人称为药王,他的名著《备急千金要方》里记载了一个三国时期的故事:有一天,已经当上皇帝的曹操问皇甫隆,你都一百多岁啦,还耳聪目明,体力不衰,有秘方没有?皇甫隆回答说,我这不算啥,道人蒯京活到一百七十八岁还挺壮实,靠的就是每天清晨玩叩齿和咽唾液,俺就是学他的练法而长寿的。

皇甫隆把练法和功用说的很清楚:“朝旦未起,早嗽津令满口乃吞之,琢齿七十遍。如此者,乃名练精。”他说清晨醒来的时候,躺在床上扣齿、嗽津,津满口腔就把它吞下去,这种方法就叫作练精。练精是道家修炼的专门术语,皇甫隆指出扣齿咽津可以作为练精的一种方法。

后来曹操有没有练叩齿咽津呢?我估计没有练,他太忙了,老想着吞并别人,结果只活了六十五岁。

三.北宋苏轼的《上张安道养生诀论》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是北宋大文豪,同时对养生之道也很重视,曾编有《养生论》、《续养生论》等著作。他在《上张安道养生诀论》一文中介绍了一种养生方法,他说自己接触过的养生方法有数百种之多,唯有这个方法特别奇妙,于是把它记录下来,推荐给朋友们。

苏东坡介绍的方法是一种与叩齿咽津有关的练法:夜里盘腿打坐,叩击牙齿,调整呼吸,去除杂念,专心内观。然后以舌舔唇齿,转动舌头漱炼津液,当津液满了以后就低头咽下,送入丹田,下咽时要“谷谷然有声”,唾液要分三口咽下。苏东坡在文章中很认真地说:初练的时候效果可能不明显,但百日之后就不一样了,其效果比起服药要好许多。并说:“其妙处,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

四.宋明时期的《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练功方法,有站式和坐式两种,其中坐式八段锦有详细的叩齿咽津练法。下面转贴网上一段关于八段锦的资料,供参考:

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其图式出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明?王圻《三才图会》载有类似图式并附有功法。高濂《遵生八笺》括为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生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汨汨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亦附有功法八图,并于歌诀有详细注释。曹无极《万育仙书》曾转载此诀,后世流行颇广。

(老平 2011-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