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荀子与先秦儒学价值观的转向

 梧桐小楼 2014-03-09

我的新书《全球史观下的孔子学说》可以上卓越网购买了!

http://www.amazon.cn/全球史观下的孔子学说-强光中/dp/B0056894XA/ref=sr_1_1?ie=UTF8&qid=1308454840&sr=8-1

 

荀子系列之一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生卒年月已不可考,一般认为荀子战国后期赵国人,生于孟子之后,家李斯、韩非子之前。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的时候才到齐国来游说讲学。……田骈等人都已在齐襄王时死去,而此时荀卿是最为资深的宗师。当时齐国仍在补充列大夫的缺额,荀卿曾先后三次以宗师的身分担任稷下学士的祭酒。后来,齐国有人毁谤荀卿,荀卿就到了楚国,春申君让他担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官,便在兰陵安了家。李斯曾是他的学生,后来在秦朝任丞相。荀卿憎恶乱世的黑暗政治,那时,亡国昏乱的君主接连不断地出现,他们不遵循大道却被装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信奉神灵赐福去灾,庸俗鄙陋的生拘泥于琐碎礼节,像庄周那样的人滑稽好辩,败坏风俗,于是推究家、墨家、道家学说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编著了几万字的文章便辞世了。死后就葬在兰陵。

文中说到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经专家考证并不符合史实。荀子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战国七雄鼎立之势渐衰,秦国统一大势渐成之时。中国历史从春秋时期的“礼坏乐崩”到诸侯争霸行将结束之际,诸子百家争鸣中形成的主要思想也已明朗化。中国究竟向何处去?未来的中国文化应该如何建设?荀子批判性地吸收了各家各派的优秀观点,善于将各家哲学和社会政治理论调和在一个思想体系里。他的学说主体部分源于家,同时也受到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深刻影响。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是当时家有名的政治家和理论家,并且他们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直接帮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从中可见荀子家之间的关系。

荀子的学说内容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一般认为,《大略》至《尧问》六篇是荀子的“弟子杂记,显然不是荀子所作。

荀子虽然没有孔子、孟子在家文化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甚至在表面上也没有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但从学术层面来说,他对于礼、的强调以及由此而来的“正名”说,对于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汉所结集的家典籍,无一不受到荀子学说的影响。

学作为一种学说,是发端于孔子关于仁、义、礼的思想理论的,而孔子更加强调的是“仁”。孟子是第一个将学予以系统化的思想家,他形象化地提出了礼像人们出入的门,义像人所走的路,而仁像是人们所住的房子一样。在仁、义、礼学说中,孟子更加强调的是“义”,即更加关注人的行为的正当性问题。与孔子、孟子有所不同的是,荀子提出了“隆礼重”的思想,更加强调的是礼治与治的结合。这样,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先秦学经历了一个系统性的发展过程,而荀子更像是先秦学思想的最后完成者。在这个过程中,家学说实现了从理想主义、道德主义向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的转变。显然,荀子的这种转变顺应了战国时代特殊的历史发展趋势。

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家关于仁、义、礼的基本教义逐渐趋于形式化。如果将目光放回到更远一些的西周时代,人们就会发现,从周公倡导的“礼乐文明”中的“礼”,到孔子、孟子的仁、义、礼学说,再到荀子主张“隆礼重”思想中的“礼”,仿佛经历了一个从“礼”到“礼”的轮回,历史似乎又回归到“礼”这个带有本原性质的文化问题上。

这种回归究竟意味着什么?

家学说的核心价值在于“仁义之道”。如果说,孔子对于仁的强调,体现了家学说的理想主义与道德主义的诉求;孟子在在“仁义之道”的坚守中,特别强调了“义”的价值,主张民本、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具有一种民生、民主、民权的性质。在孔孟学理论中,礼在形式上与内容上是高度统一的。孔子急切地要人们呆在“仁”的大房子里,孟子告诉人们要走好“义”路,到了荀子那里,仿佛只要守住“礼”这道大门就可以了。荀子对礼的阐释,表明他已经将孔孟学的“仁义之道”的价值属性剥落下来了,同时也表明,学从理想回到了现实之中。荀子对于礼的强调,最终将礼变成一种形式上的东西,它代表着王权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下一切社会规范的则,从而使家学说演变为完全服务于王权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社会意识形态。

荀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仁、义、礼等道德约束固不可少,但是一旦离开国家意志的代表者——,社会就会陷入混乱。荀子的目的就在于,以制充实礼制,实现家思想学化。学术界关于荀子究竟是否属于家的争论,其实这种争论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研究哲学史,不能简单地依据哲学家片言只语式的论述,而应该依据其哲学的理论使命和它要达到的目的。我们认为,荀子和孔子在理论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他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政治服务,从而建立稳定的国家政权,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使统治者更好地统治人民。作为一个自认为是正统的孔子思想继承者,他创造了用的社会政治观,使家学说有了更强大更有效的社会功能,在政治思想上为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专制政权作了理论上的准备。荀子礼、并重的思想,极为有力地影响了中国皇权专制主义社会的政权管理形式。

荀子哲学之所以建立这样一个庞杂的哲学体系,是因为他的哲学思维的出发点是为了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服务于社会政治是荀子哲学的实质和核心,因而,他的哲学排斥了理论发展所应有的科学独立性。因此,家思想是荀子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正是他使家思想更加社会化、现实化、功利化,可以说,他使得家思想有了更高阶段的适应水平,提高了家思想作为主流文化管理社会的实用功能。

孔、孟、荀学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解决了自然状态下的人如何社会化的问题。但孔、孟共同强调了人对于学价值的追求,即追求仁义之道来提高个体人的社会价值,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人文价值最大化。这种追求是一种自内而外的自觉行为,除了道德自律之外,并没有什么外在的强制力促成仁义价值的实现。尽管如此,孔、孟学思想中的仁义之道仍然不失为对西周礼乐文明的丰富与发展,赋予了西周礼乐文明以实质性的学价值观。换句话话,离开了礼义之道,学就偏离了它的基本价值观。而荀子学教义简约化,将仁义之道形式化,将仁义之道的主观发生论转变为客观发生论,其标志正是礼的行为政治化,从外而内陆强制性约束了人们的行为。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强调的是,礼是等级制度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权贵的意志。因而,荀子向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的转变,代表着学中人民性的丧失,体现了学作为贵族文化的系统化。

家思想是关于“人”的宗教,目的是为了教育人、管理人。如果说,在孔子与孟子的学说里,他们提供教育与管理“人”的主要手段就是道德约束,如同为“人”打造了木制的笼子,“人”还可以挣扎着从这种木制的牢笼里逃出去;到了荀子那里,教育和管理“人”的手段除了道德约束之外,还引入了治的内容,而治的立足点正是人性之恶。因而,荀子为“人”铸造的笼子就是铁制的了。设想一下,同样一个人,由于极度饥饿,生命奄奄一息,不得已而抢了人家的一块馒头,结果被抓住了。按照孟子的理论,可能比较合情合理地解释了这个人的行为,甚至不给这个人定下什么罪行;按照荀子的理论,此人先天存在的人性之恶导致了他的行为,注定着他应该被处以刑罚。

荀子只是为精神意义上的“人”铸造了铁笼,真正铸造实体意义上牢笼的却是皇权专制主义时代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将相。统治集团一代又一代地践行着荀子人性恶的理论,一代接着一代把铁笼造得更牢更实。

  由此观之,中国“人”不幸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荀子所生活的时代。虽然荀子在他生活的时代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但作为中国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以及统一中国的专制政权理论的准备者,人性恶的论调显然成了帝王将相统治人民的理论根基。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不可以改变的。“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中国式文字狱的理依据是什么?

荀子的理想国是什么?

中国式等级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荀子学说中礼的本质及其文化价值是什么?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人性为什么是恶的?

荀子是如何认识天人关系的?

荀子与先秦学价值观的转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