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1)德真论病

 龙凤冈 2014-03-11

 德真论患病

纵观各科疾病,多以“内因”、与“外因”为患所致。内因者“气”也,所以有“气为万病之源”之说,气者,七情所伤,进而生郁涩之气,临床又分郁神、郁气、郁血、郁肉、郁筋、郁骨、郁食、郁水、郁便、郁寒、郁热之不同,日久不化,转而为虚,致使六淫之邪浸淫肌体,转变为痹、为毒、为结、生菌、生毒,转而为肉腐血败之症。

外因者,“风”也,所以又有“风为百病之首”之说,风者又挟六淫之邪变,即风寒、风湿、风热、风燥、风火乘人郁久体虚,浸淫肌体,二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虚则淫侵”“淫侵则体虚”,以致经络病变,经络气血失调,人体阴阳失衡,人体生命秩序信息与生命力信息不能正常运行发布,人们处于疾病状态者也。

德真论治病

谈起治病,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疾病,经德真多年研究认识到:疾病不是酸、麻、胀、痛、冷、热、厥、晕的疾病症状,而是引发出现上述症状的“本因”,这个“本因”是什么?是障碍人体阴阳、经络气血、生命信息正常运行、发布的、不同性质的、不同形状的病灶与导致形成这些病灶的“内因”与“外因”。中医学中不论是内治法还是外治法,只要能做到“化解病灶,消除诱因,疏通经络气血,平衡阴阳,恢复人体生命信息的正常运行、发布”,就能根治疾病达到治病的目的。《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德真论防病

综上所述,大多疾病成因不外有二,一者内伤七情;二者外伤六淫。如何防之不言自喻。但今人多愚钝,德真试论之,问病从何入?人们会脱口而出“病从口入”德真曰:“你回答对四分之一”。病是从口入,如:胃肠病、高血脂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腹泻、便秘等均与吃有关。另四分之三有何而入?德真曰是由耳、眼、经络而入。所谓内伤七情,继而生郁涩之邪,均是因“耳听心烦,眼见心乱”所致。这心烦、心乱,扰心神,乱情志,致七情所伤,生郁涩之邪,而郁神、郁气、郁血、郁肉、郁骨、郁筋、郁食、郁水、郁便、郁寒、郁热之不同,日久不化,或郁久为虚、为结,致使六淫之邪传变为痹,或郁久化火,生菌,生毒,转而肉腐血败。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人们认识到,健康是福,无病是富的哲理

如何防病于未然?德真曰:管住你的眼睛、耳朵和经络系统,因为眼不见心不烦,耳不听心不乱,要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需要人们提高素养,从严克己,修心养性,珍爱生命。也就是要求人们提高传统文化修养,克己复礼,学会克制自己,任何事物均会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也称为哲学道理,要提高自己的心性,顺乎自然,大千世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没必要以自己的虚荣心、自尊心为准则,去要求别人,衡量别人,一旦不符合自己的虚荣、自尊或大动肝火或抑郁不舒。要学会养生之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心神平静,情致舒畅,自然安泰吉祥。

经络者,络于脏腑,行于体表,包括十二正经、十五脉络、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这一运行生命物质的神秘系统,沟通内外与宇宙的接触,经络作用受情志所左右。经络作用好时,可御六淫侵袭,作用差时,可传导六淫邪气侵袭人体,经络作用好时可排邪外出,作用不好时不能排邪外出,所以舒调情志,调畅经络,御避六淫,方为养生之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自然达到珍爱生命防治疾病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