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佛身体发出的光芒,使得一万个世界的太阳、月亮、星辰、天神和梵天神都黯然失色,他的光芒使得白天、黑夜都无所区分。当吉祥佛入般涅盘的瞬间,整个世界仿佛堕入黑暗。 吉祥佛时代人寿九万岁,随后逐渐递减到十岁;当人寿再从十岁递增到九万岁的时候,如同所有的菩萨一样,善意菩萨修行波罗蜜圆满,他诞生于都西答天(兜率天)。 善意菩萨接受了天神和梵天神的请求,结生于Mekhala城Sudatta的王后Sirimā的子宫。在他结生的时刻,三十二种吉相显现。十个月后,于他诞生之时,所有在菩萨诞生时才会有的吉相都再次显现。 当善意王子成年后,他居住在三个宫殿里:Canda宫,Sucanda 宫和Vaasa宫。他与Vaasikā王妃,在九万年里过着天人一般的快乐生活。他的王妃如此命名,是因为她的美丽如同人们花冠上的花朵。 有六百三十万装饰华美的贵族女性侍奉着他们。我们不应将这些女仆的数目理解为同时侍奉他们的人数,而是总共有这么些人轮流为他们服务。 当Vaasikā王妃生下儿子Anūpama的时候,善意菩萨目睹了老、病、死和出家人四种征兆,于是和所有的菩萨一样,他选择了摆脱世俗生活。他穿着天神提供的服装,骑着大象离开王宫。 有三万人以他离家出走为榜样,成为了隐士(沙门)。菩萨和三万沙门一起修习苦行。在四月至五月的月圆日,菩萨接受Anoma村的富人之女Anupamā供养的乳食之后,整日呆在Sāla树林; 傍晚时分,善意菩萨离开所有的追随者,独自前往菩提树。在路上,他接受了外道提供的八把稻草。就在他将草铺在树下的瞬间,一个三十腕尺的无敌宝座突然呈现。 他双盘腿坐在宝座上,击败了魔王及魔军的干扰,善意菩萨获得正自觉,成为三界中无双、无等、无比、无上的佛陀。 秉承着一切诸佛的荣耀,善意佛欣喜地颂出以“经多生的轮回”为开篇的偈颂——这首偈是每一位佛陀都毫无例外如此颂出的。 佛陀的三次传法:成佛后,善意佛在菩提树附近呆了四十九天。之后,他接受了大梵天的请求,思虑该为哪些人第一次说法。 他发现那些追随他脱离世俗生活的三万沙门和他的异母兄弟Saraa王子,以及他的国师的儿子——年轻的Bhāvitatta都因过去世的善业功德,能引导他们证悟圣道、圣果与涅盘。 善意佛心想:“我应该先为他们说法。”他审察他们所处的方位,发现他们住在Mekhala城的Mekhala苑,离菩提树有十八由旬的距离。因而,善意佛拿起衣钵立刻从空中到了那些沙门所在的Mekhala苑。 那些沙门看到善意佛后,都以一颗虔敬的心欢迎佛陀的光临。他们接过佛陀的衣钵,为他准备好座位,恭敬礼拜佛陀。之后,他们围绕着佛陀各自安坐。 善意佛先派园丁,将Saraa王子以及他的国师的儿子——年轻的Bhāvitatta叫来。过后,佛陀对着王子与国师的儿子及他们的随从、那三万沙门、几千万的人和天神,说了过去诸佛都传授过的转法轮经。 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在获得一切知智之后,善意佛想完成大梵天的请求。为了将人类、天神和梵天神,从生与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了保护那些德行已经被贪、嗔、痴污染的众生; 善意佛打算建造不死的涅盘之城——用戒律造就城墙、用三摩地(止)做护城的壕沟、用观禅的智慧(毗婆舍那)之门来做城门,用禅定的造诣来搭建亭台楼阁,而那些尊贵的适宜觉悟的法众,则是该城的居民。 善意佛建造了不死的涅磐之城,他用不坏、笔直、干净、美丽、宽广、绵长的四念处,来建造林荫大道。在林荫大道的两旁,他布置了一行行让人安宁愉悦的法的商店。 众生可以通过念、信、力、惭及愧的修习,而心满意足地购买到珍贵的四种圣果、获得四无碍解智、成就六神通和八种禅定。 善意佛如此建造了“法城”,布置了“法的商铺”,他第一次击法鼓,宣讲了《转法轮经》,为数亿的人类、天神和梵天神开启了解脱的法门。这是第一次转法轮。 为了制服那些整日微醉又傲慢无礼的Sunandavatī一带的外道,善意佛在一棵芒果树旁使用了水与火的双神通,然后为人类、天神和梵天神传授了法——不死的甘露,十亿众生因此证悟了四圣谛。这是第二次转法轮。 有一次,来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天神和梵天神,以及娑婆世界的人类、天神和梵天神,他们会面并商讨灭尽定:“该如何进入灭尽定?如何住定?如何出定?” 他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分成了意见不同的两个阵营。当时,聪慧的Arindama国王带领人们去寻求佛陀的帮助。 他们走到了三界导师善意佛的跟前,提出了上述问题。善意佛说了对机的法,九亿人类、天神和梵天神证悟了四圣谛。这是第三次转法轮。 弟子的三次集会:善意佛的弟子集会,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善意佛与他的十万个均为“善来比库”的阿拉汉在托钵的Mekhala城雨安居,佛陀在Assayuja的月圆日主持了雨安居结束的自恣仪式。这是弟子的第一次集会。 一次,善意佛在一由旬高的纯金山上逗留,这座山是国王Arindama的以往德行的善果。善意佛对来访的国王及其九亿皇家随从讲法。 佛陀使这些人均成为“善来比库”。由这些当天证得阿拉汉果的比库们围绕着,善意佛颂出了具足四项特征的巴帝摩卡。 这四项特征在佛史义注中没有提到。然而在中部的《长指甲经》义注中,有提到过对此应如何理解:(1)集会应该在Māgha(一月至二月)的月圆日举行; (2)集会是由阿拉汉出于自愿而非他人指使;(3)集会的比库是具足六神通的阿拉汉;(4)他们均为“善来比库”。这是第二次集会。
一次,帝释天帝前来礼敬善意佛。善意佛由八万阿拉汉围绕颂出了波罗提木叉。这是弟子的第三次集会。 在善意佛的时代,乔达摩菩萨(释迦菩萨),诞生为威猛的阿陀罗龙王。在得知佛陀在三界诞生并由他的亲属朋友所簇拥时,阿陀罗龙王离开自己的居所,对佛陀和数万比库演奏天乐以示礼敬。 过后,阿陀罗龙王对以佛陀为首的僧团供养饮食,并为每一位比库提供了一套袈裟。那时,善意佛预言:“这位龙王将在未来成为乔达摩佛(释迦牟尼佛)。” 听到善意佛的授记,龙王更加充满信心,决意精进圆满自己的十波罗密。 善意佛的细节如下:善意佛的出生地是Mekhala城。他的父亲是国王Sudatta,母亲是王后Sirimā。他统治国家九千年,他的三个宫殿是Canda宫,Sucanda宫和Vaeaksa宫。 他的王妃是Vahasikā,她有六百三十万侍女。他的儿子是Anūpama王子。善意佛的两大上首弟子是Saraa长老和Bhāvitatta长老。他的侍从是Udena长老。 他的两大上首女弟子是Sonā长老尼和Upasoā长老尼。他开悟的菩提树是Nāga树。他的在家护持者是富人Varua和Saraa。他的女性护持者是Cālā和Upacālā。 善意佛身高九十腕尺。他身材巍峨,仿佛是让人膜拜的黄金柱子,他光芒四射,照耀着整个宇宙。 善意佛的寿命是九万岁,在此期间,他将无数的人类、天神和梵天神拯救出轮回的大海,送往涅磐的彼岸。 他拯救了那些该获得解脱的众生出离轮回大海,以四圣谛教化了那些值得教化的众生,善意佛如西沉的月亮,进入了寂静涅盘。 那已经根除烦恼成为阿拉汉的尊者们,以及三界至尊善意佛,这些大名声之人,在世间绽放光芒后皆入般涅盘。一切有为法的确无常! 善意佛带着他无所不知的智慧,以及无与伦比的法之财富——三十七道品、四种圣道果、四无碍解智等消失了。一切有情的生命,是如此的不坚固与徒劳。 善意佛如此入般涅盘,他在安伽罗苑证悟四圣谛,获得巨大的声望。于是,在安伽罗苑建起了一座四由旬高的塔庙。塔庙是由红色油膏的粉末混合油脂和黄油制成的,用来供奉善意佛。 如同那些进入不死之境的佛陀一般,善意佛的舍利如同黄金雕塑一般坚固不坏。这些舍利都供奉在由阎浮洲人们用七宝装饰的塔庙中。《善意佛史》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