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巴基斯坦的犍陀罗文物展(中)

 Michael430 2023-06-27 发布于中国香港
Air De Cour

佛本生故事,就是释迦牟尼成佛前做悉达多太子时的宫廷生活及离家后进行多世修行的故事,从中可见释迦牟尼修成正果异常艰辛,经过若干世的善行才最终成功。

为救世人于水火甘愿牺牲自己,佛陀的救世经历和耶稣的受难及救世故事有相通之处。

当各种宗教开始互相接触,彼此借鉴是必然的。

令人吃惊的是,头顶光环是印度教、佛教、琐罗亚斯德教和基督教艺术的共同视觉形象,它连接着上天和人间,象征着所有这些宗教中有关发光、照耀等最为重要的元素。

另外,人物的手势造型也一样。

佛教的毘怛迦手印(vitarka mudra)——右手拇指和食指相捏,其他手指微微伸开——被视为是和上天的沟通,基督教艺术家们也热衷于此。

佛陀的施无畏印举起右手,手掌朝外)是消除畏惧、令人安心的意思,罗马奥古斯都的雕塑中也有相同的手势,表示祝福和赞美。

说到佛教的昌盛,与贵霜帝国息息相关。

贵霜帝国(Kushan empire,大约处于中国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月氏五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部落建立。

作为非本土的统治政权,对统治来说,佛教至关重要了。

贵霜帝国最著名的君主迦腻色伽一世(约78—102年),将都城迁至犍陀罗地区的富楼沙(即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Peshawar),使这一地区成为贵霜帝国的统治中心。

Image

贵霜的国王崇尚佛教,左右着佛教的发展和演变,通过宗教增强其统治的合法性。

融合各种元素,使宗教观念能够被当地人尽可能地了解和接受。

贵霜建立了神庙(Devakula),或称'众神殿',升华了一种该地区本就普遍流行的宗教观念,使之与佛教相融合。

贵霜人在白沙瓦创建了他们的第一个首都后,又攻占了印度的北边,垄断了印度的香料之路而逐渐富裕强大。

色伽王时代,为进一步控制印度的财富和统治这个强大的国家,色伽王把首都从白沙瓦迁到马图拉

马图拉也以其著名的佛教艺术而闻名于世。

马图拉(Mathura),古译名为秣菟罗、摩偷罗,是印度北方邦境内的一座古城,位于阿格拉以北50公里,德里以南150公里处。

印度教徒相信马图拉城是广受崇拜的大神黑天的出生地,因此马图拉也是印度教的一座圣城。

Image
公元5世纪的立佛 马图拉博物馆藏
图源网络

犍陀罗马图拉是印度最早的两个佛陀雕像制作中心。

但两地佛像的背景起源、服务目的不同,风格迥异,犍陀罗艺术体现出强烈的希腊风格,而马图拉艺术则来自印度原有的风格。

犍陀罗大乘佛教(Mahayana, Great Vehicle)的兴起之地,小乘佛教强调自我修行、彻悟和自我救赎,而大乘佛教则变为拯救一切众生,不光自渡,还要兼渡他人。

梵天劝请释迦牟尼为众生讲法(也叫初转法轮),其实佛陀成道后本打算自行涅槃,但他放弃了,开始为众生说法,这是佛陀做出的自我牺牲。

菩萨(bodhisattva,bodhisat)理念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特性,也是从犍陀罗兴起的,“菩萨”的字面意思是觉悟的有情众生(all sentient beings)。

Image四面开佛龛的青铜小佛塔
 Miniature Stupa with Four Buddhas in Niches
5-7世纪 斯瓦特地区 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佛塔的形制较为罕见。
此佛塔覆钵四面各有印度式的拱形龛,龛内有坐佛,着袒右袈裟,结跏趺坐,双手禅定印
覆钵上交错装饰鹰和花叶。
伞盖下缘的小孔原来可能垂挂有装饰物。

Image
转法轮印佛坐像(Teaching Buddha)
片岩 4世纪 白沙瓦地区 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藏


此尊像表现的是释迦在萨尔纳特鹿野苑初转法轮时的情形。
着袒右肩式袈裟,双手施转法轮印,双足结金刚跏趺坐
此尊像面容呈完美的椭圆形,五官匀称,形象表现自然,头顶肉髻较小,属典型的犍陀罗风格
造像身躯强健、匀称,仿佛能感到衣下躯体的力量。

Image

Image转法轮印佛半身像(Bust of the Buddha in Dharmacakra Mudra)

片岩 2-3世纪 白沙瓦地区 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藏

释迦牟尼像双手施转法轮印,头上肉髻巨大。
五官端正,高鼻深目,唇上有胡髭,着袒右肩袈裟,衣褶线条流畅。
身躯健硕,是鼎盛时期的犍陀罗造像。


Image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
The Seven Buddhas of the Past and Maitreya Bodhisattva 
片岩 2.3世纪 白沙瓦博物馆藏

这件造像是过去七佛与未来佛弥勒相组合的石刻作品,现在可见七佛中的六位,皆佛装,着袒右肩或通肩式袈裟的佛陀间隔站立。
过去七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及其出世之前的六位佛陀,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由于弥勒作为未来佛仍是修行中的菩萨,位于一侧,身着菩萨装束。
七佛与弥勒皆施无畏印。台座前面的题记意为'供养一切佛'。

Image
弥勒菩萨坐像(Seated Bodhisattva Maitreya)
片岩 4-5世纪 斯瓦特地区 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藏

造像椭圆形面庞,束发。
双目圆睁,唇上有小胡髭,额前有两圈卷发。
身后头光破损。左手持水瓶,右手残断,结跏趺坐。
持水瓶弥勒菩萨作为婆罗门修行者的一大特征,故判断此像为弥勒像。
菩萨配宽大项圈,戴项链、臂钏、手环。上身赤裸,左肩披天衣帔肩,身形壮硕,肌肉线条明显,属犍陀罗晚期代表性作品。


Image四莲花生紧那罗华盖
Fragment of a Canopy Depicting Four kinnaras among Lotus
灰色片岩 2-3世纪 
白沙瓦地区 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

紧那罗是一种人首鸟身的神灵,被认为是奏乐跳舞的乐天,对人类很友好,能赐予幸福和安乐。
作为浮雕中常见的随侍,有时也被完全表现成人的样子。
作品下方升起五条莲茎,每条莲茎末端盛开起一朵莲花,右侧四朵上清晰的表现了四个紧那罗,其中两位手持华盖。

Image持莲花手 Hand with a Bunch of Lotus Flowers 
灰色片岩 2-3世纪 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藏
一只持莲花束的右手,应为菩萨手持物。
手掌雕刻细腻,手指修长,轻握住莲花。
花束由五朵莲花组成,其中围绕在边缘的四朵含苞待放,中间的一朵已经盛开,莲蓬凸出,共有三层花瓣,最外层莲瓣向下垂。

展厅里看到一位写生的小哥,一直在专心地画这幅“持莲花手”,上午、下午两次在展厅都看到他,好像画了一天啊。

Image

话说这种敬业精神,是受到佛陀精神的感应了吗。

Image拱门中的乐师像 Musicians in Arches 
片岩2-3世纪 斯瓦特地区 斯瓦特博物馆藏

装饰板刻有六座拱门,拱门由立柱上的圆拱券构成,圆拱券之间装饰有花草纹和禽鸟,立柱采用犍陀罗-柯林斯式柱头并刻有茛苕叶饰,无柱础。
六位乐师均头戴头巾,左一乐师执手鼓;左二乐师似在拍手以作节拍;左三乐师正在吹奏排箫;右三乐师正弹奏短琉特琴;右二乐师正演奏手鼓,右一乐师执铃。
这种主题的装饰板在犍陀罗区域主要用于装饰寺院或佛塔。

Image菩提叶纹饰底座
Plinth with Bodhi Leaf Decoration 
灰色片岩 2世纪 
白沙瓦博物馆藏

装饰底座上的画面以菩提树枝为主体,两股枝条在画面中心挽成一个8字形结,构成中心对称的布局。
点缀其间的菩提叶富于变化,打破了对称结构,显得生机盎然而不至于呆板。
画面左端似有一女性人物躲藏在树枝后面。
菩提树,又称毕钵罗树。
因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菩提树成为佛教的圣树,在佛教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亦是佛陀的重要象征符号。

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在婆罗树下涅槃
在故宫的西藏文物展上,有一幅清拓《梵域婆罗图》,是乾隆为贺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巴丹益西42岁生日亲笔画的婆罗树。

Image《梵域婆罗图》纸本墨拓

但是为表达弘扬佛法和美好祝福,画菩提树不是更好吗?

Image
施与愿印佛立像 Buddha in Varada-Mudra
千枚岩 7-8世纪 斯瓦特博物馆藏

亲眼看此雕像,其石材闪闪发光,照片里看不出来。

典型的晚期斯瓦特风格的佛立像。

佛陀身着通肩式袈裟,有肉髻,双目微睁,面露微笑。

此像整体比例较为夸张,手脚占比过大而腰身过细。佛陀左手持衣角,右手施与愿印。

并非只有小规模的石刻能够证明这一时期佛教的繁荣。

喀布尔(Kabul)周围有40多座寺院,包括一座让后来的参观者叹为观止的建筑。

那位参观者写道:它的美妙可比春天,'通道由编玛瑙铺垫,墙壁由紫色大理石砌成,大门是金铸的,地板是纯银的。放眼看去,四处星光闪烁……门厅里有一尊金色神像美若月亮,安放在镶满珠宝的宝座上'。

Image
Image
佛立像 Standing Buddha 
片岩 1-2世纪 白沙瓦博物馆藏

此佛立像为犍陀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佛陀赤足,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厚重,似乎能看到衣褶下的身躯。

佛陀神情庄严肃穆又饱含悲悯,双目大睁,似在凝视众生。

此像具有古希腊、罗马雕塑的特征:鼻梁高挺,波浪式卷发,薄衣,衣纹流畅,面部轮廓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特征,证明了希腊文明对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影响,这种佛像也被学界称为'希腊化的佛像'。

此种造像风格后来也深刻影响了我国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的佛教造像。

段晴老师在《犍陀罗的微笑:巴基斯坦古迹文物巡礼》一书里描写白沙瓦博物馆的佛立像时这样写道:

“白沙瓦博物馆的佛立像十分惹人瞩目。

站在这些石头的雕像面前,两层思路浮现脑海。仔细观察,可发现这些石雕造像并非囫囵完整,正面以及双侧雕塑完整,而后背并未雕塑。由此可知,这些造像原是摆放在量身定制的神龛里,背部靠墙,所以无需雕琢。这些立像,造型优美,尤其是面部看上去竟然十分生动。可以想见,近两千年前的石匠必然曾经倾注了大量精力,才令石头上生出生动的感觉。汉译佛经有公元308年前后译出的《普曜经》,又有7世纪后半叶译出的《方广大庄严经》。一般认为,这是说一切有的文献之一。犍陀罗地区,在贵霜时代,多有寺院属于说一切有部。上述作品的现存梵语版本第26章,讲述释迦牟尼放弃了苦修之后,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他决定首先向自己苦修的伙伴宣说佛法。当他来到鹿野苑,那五人惊异于释迦牟尼非凡的面相,他们对佛说:'长老瞿昙!面目端正诸根寂静,身相光明如阎浮金及詹波花,瞿昙!今者应证出世圣种智耶?'后来佛为他们说法,这五人成为佛教僧团的第一批僧侣。这就是佛教三宝,即'佛'、'法'、'僧'的诞生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成佛的释迦牟尼面目端正,周身散发的非凡魅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想象,在说一切有部流行的地域,将佛非凡的魅力表现在石雕造像上,应是对石匠的要求,也是石匠努力实现的目标。应该说,公元2~3世纪的石匠将佛的魅力完美地融入了石雕造像之中。”

说一切有部”是部派佛教中的一部,简称为“有部”。


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