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朗读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行在今天 梦在明天 2014-03-22

浅析朗读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字数:1111

来源:新课程·教师      2013年11期   字体: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朗读教学对小说教学有重要作用。在小说教学中,如果教师忽略了朗读的环节,课堂上就会只剩下空洞的形象分析,抽象的艺术手法的研究。学生学习起来则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或如囫囵吞枣难以消化,就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朗读;小学教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教学课堂中朗读教学的方式十分重要,在课堂中没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学习的情绪就很难被调动。但是篇幅较长的课文,要进行全篇朗读又很浪费时间,因此,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重点的要求,有目的、有侧重的朗读是应对小说教学的必备法宝。
  一、配乐朗读“创设情境想象朗读”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心灵的艺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心灵的艺术,它们是相通的,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音乐与文学融合起来,就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王君老师在讲《老王》时三次用到配乐朗读的方法。第一次是分析老王的形象时,让学生怀着对死亡的悲悯情怀来读;第二次是介绍杨绛的生平背景和文革岁月时,指定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三次是讲解完全文后,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体悟作者感情的基础上朗读老师自己写的一首诗,感人肺腑。
  二、基本朗读技能的指导
  1.重音训练
  基本朗读技能的训练一般包括重音、停顿的训练,节奏、语气的训练。在朗读中指导学生读好重音所在的词语,是发挥朗读教学作用的重要步骤。重音的确定要以文章的主题为指针,以词语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根据。
  在《老王》里,重读“活命”,突出老王的生存状态,重读“只”,突出老王走投无路的绝望和无奈。
  2.语气、语速、声调训练
  朗读时的语气要根据文章的主题来确定。
  王君老师指导学生在朗读描写老王形象的一段话时,要把声音放低,语速放慢,语气放低沉一点。在读“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和“他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时同样要把声音压低,语速放慢。
  三、要想让小说课堂活跃,教师就要充分地利用朗读这把“利器”
  1.重视朗读,将朗读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
  2.教师要从语气、语调、重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3.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环节,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意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从学生中挑选范读者,让学生感到自己也有能力读得好、读得美。
  4.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齐读、点名读、分角色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训练方式。
  编辑 谢尾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