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

 学中医书馆 2014-03-26

眩晕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以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为特征;头晕以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为特征。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外感、内伤均可发生眩晕。   【范围】   西医学内耳性眩晕如美尼尔氏综合征、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眩晕、乘车船引起的晕动病等;中枢性眩晕如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锁骨下动脉偷漏综合征、延髓外侧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脑病、脑干出血等;颅内占位疾病如听神经纤维瘤、小脑肿瘤、第四脑室肿瘤等;颅内感染性疾病如颅后凹蛛网膜炎、小脑脓肿等;其它如延髓空洞症、眼疾、头部外伤、低血压、贫血及阵发性心动过 速等出现眩晕征象者,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    一、病因   1.外感风邪风性善动,主升发向上,风邪外袭,上扰头目,故致眩晕。   2.七情内伤忧郁太过,肝失条达,肝郁化火,或恼怒伤肝,肝阳上亢,上扰清空,发为眩晕;忧思太过,伤及脾胃,气血生化乏源,清窍失养,或惊恐伤肾,肾精亏虚.髓海失养,亦可发为眩晕。   3.饮食不节膏粱厚味,饥饱无度,过食生冷,均可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饮水湿上犯清窍,或饮食不节,脾胃日虚。气血生化乏源,清窍失养均可发为眩晕。   4.劳倦过度劳倦伤脾,气血不足,或房事不节。肾精亏虚,均可导致清窍失养而发为眩晕。   5.年迈体衰年迈体衰,肾之精气不足,脾气不充,气血生化不旺,清窍失养可发为眩晕。   6.久病失血大病、久病均可伤及气血阴阳,致脑髓失养发为眩晕;失血日久,气血亏虚,无以上充脑髓,易致眩晕。   7.跌仆坠损头颅外伤,瘀血停留,脑脉阻滞,发为眩晕。 此外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欲过度,大病之后,亦均可诱发或加重 本病。   二、病机   1.发病由外感风邪、情志郁勃、饮食不节、跌仆坠损所致之眩晕,一般呈急骤发作;而老年气衰、久病或失血、不寐、癫痫所致之眩晕,多为缓慢发生,但可呈阵发性加剧。   2.病位眩晕病位在脑,但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其中又以肝为主。   3.病性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为病之本,风、火、痰、瘀为病之标。临床见证往往标本兼见,虚实交错。   4.病势总的趋势是病初以风、火、痰、瘀实证为主,久则伤肝及脾及肾,最终可致肝脾肾俱虚。   5.病机转化.眩晕以本虚标实为主。早期一般标实证候多,如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内阻、外感风邪等;中期由于肾水不足,肝阳上亢,尤其年迈精衰者,往往转化为肾精亏虚证或气血不足之证,病机复杂,病情较重,且常易发生变证、坏证。 眩晕病因病机见图2—3。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2.男女老幼皆可罹患,成年人多见,一般呈阵发性发作。   3.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低或偏低。测血压,可见收缩压或舒张压高或偏高,低或偏低。   二、鉴别诊断   1.中风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喁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等为主证的一种疾病,或以不经昏仆而仅喁僻不遂为特征。而眩晕除昏仆与中风相似外,无昏迷及喁僻不遂等症,与中风迥然不同。但中年以上患者,肝阳上亢之眩晕,极易化为肝风,成为中风之先兆,演变为中风病。   2.头痛 眩晕和头痛均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互见,二者对比,头痛病因有外感、内伤两个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在辨证方面头痛偏于实证者多,而眩晕则以虚证为主。在主症方面头痛以痛为主,眩晕以晕为主,如头晕伴有头痛,亦可参考头痛辨证论治。   3.厥病厥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患者一般短时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等后遗症,但亦有一厥不复而死亡者。眩晕则以头晕目眩,甚则如坐舟车,站立不稳,晕眩欲仆或晕旋仆倒现象,与厥病十分相似,但无昏迷及不醒人事的表现,病人始终神志清醒,与厥病有异。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证候特征以头晕与目眩为主要证候。可突然起病,也有逐渐加重者;可时发时止,发则目眩,甚则眼前发黑,外界景物旋转颠倒不定,或自觉头身动摇,如坐车船,站立不稳,眩晕欲仆或晕眩倒地。   2.辨病性凡急性起病,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或咳嗽或咽喉红肿,或头身如裹脉浮等表证者,属外感眩晕,病性属实证。而本病证以内伤者居多,内伤眩晕病性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若由情志郁勃引起眩晕,面红目赤,口苦者,属肝阳上亢;若由饮食不节引起晕冒,腹胀,头重如蒙,时吐痰涎,苔白腻者,病属痰浊;若眩晕伴有遗精滑泄,耳鸣脱发,腰脊酸软者,病性属肾虚;眩晕伴有面色黧黑,口唇色黯,舌质有瘀斑、瘀点者,属血瘀;若面色咣白,神疲气短,劳累后眩晕加剧,舌质胖嫩,边有齿痕者,属气血两虚。   二、治疗原则   眩晕一证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故治疗大法为补虚泻实,调整阴阳气血。阳亢者予镇潜熄风;痰湿者予燥湿祛痰;痰火者予清热化痰;瘀血者予活血化瘀通络;气血虚者应益气补血,健脾养胃,助生化之源;肾精不足者应补肾填精;对由失血引起的晕眩,应首先治疗失血。   三、分证论治   1.风邪上扰   证候眩晕,可伴头痛,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或伴咽喉红痛,口干口渴,苔薄黄,脉浮数;或兼见咽干口燥,干咳少痰,苔薄少津,脉浮细;或伴肢体困倦,头重如裹,胸脘闷满,苔薄腻,脉濡。   证候分析风邪外袭,客于肌表,循经上扰巅顶,邪遏清窍,故作眩晕。风寒束表则卫阳被郁,故恶寒发热;风寒袭肺,肺气不利则鼻塞流涕;风寒袭表则苔薄白,脉浮;风热上犯则咽喉红痛;热盛伤津则口干口渴;风热在表则苔薄黄,脉浮数;风燥袭肺,肺失宣降则见干咳少痰;燥盛则干,故见咽干口燥,苔薄少津,脉浮细亦为风燥外袭之象;风湿袭表,则见肢体困倦,头重如裹;风湿内阻,中焦气机不利则胸脘闷满;苔腻、脉濡亦为风湿之象。   治法 风寒表证治以疏风散寒、辛温解表;风热表证治以疏风清热、辛凉解表;风燥表证治宜轻宣解表、凉润燥热;风湿表证治宜疏风散湿。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风寒表证用川芎茶调散加减。药用荆芥、防风、薄荷、羌活、北细辛、白芷、川芎、生甘草。   方中荆芥、防风疏散肌表风寒为君药;细辛、薄荷、白芷、羌活辛散上行,能上达巅顶,疏散上部风邪,助君药驱风寒外出,共为臣药;川芎辛香走窜,上达头目,长于祛风活血,是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是为使药。   风热表证用银翘散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荆芥、薄荷、竹叶、钩藤、白蒺藜、生甘草。   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透邪解表,共为君药;荆芥、豆豉辛温解表,助君药开皮毛以逐邪外出,牛蒡子、薄荷疏散风热而解表,助君药辛凉透表之功,共为臣药;竹叶清上焦之热,导热从小便而出,钩藤、白蒺藜疏散肝经风热止晕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   风燥表证用桑杏汤加减。药用桑叶、豆豉、杏仁、贝母、栀子、麦冬、沙参、玄参。风燥袭表,邪在肺卫,治必辛透与凉润并进。方中桑叶轻清凉散,善能清疏肺经及    在表之风热,而其性甘润,故对风燥之邪最为适合,是为君药;豆豉助君药轻宣解表,古人称之谓解表之润剂,有发汗不伤阴之说,是为臣药;杏仁开提肺气,宣肺止咳,贝母化痰止咳,栀子清三焦之火,麦冬、玄参、沙参养阴生津以润燥,共为佐药。   风湿表证用羌活胜湿汤加减。药用羌活、独活、川芎、藁本、防风、蔓荆子、车前子、炙甘草。   方中羌活、独活为祛风胜湿之要药,是为君药;防风祛风解表,助君药疏散风湿之邪,为臣药;川芎辛香走窜,上达头目,疏通头部经络气血,藁本、蔓荆子上达巅顶,祛风散湿,清利头目,车前子引湿邪从小便而出,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是为使药。   (2)加减颈项发强酸痛者,加葛根、升麻、芍药;纳呆、呕恶者,加白术、半夏曲、扁豆、香薷等。   (3)临证参考 内伤眩晕亦可复因感受外邪而发作或加重,如外感之邪明显,即可按上述辨证论治。待外邪驱除后,再以内伤论治。若外感甚轻,则在内伤眩晕方药基础上加入疏散之品,同时应避免用滋补粘腻留邪之品。   2.肝阳上亢   证候 眩晕耳鸣,头胀头痛,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 易怒,少寐多梦,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候分析情志郁勃,郁而化火,火极生风,风阳上扰或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头痛;劳则伤肾,怒则伤肝,均可使肝阳更盛,故头晕、头痛加剧;阳升则面部潮红,肝旺则急躁易怒,肝火扰动心神,故少寐多梦;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皆是肝阳上亢之征;如脉弦细数,则为肝肾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方药运用 ‘   (1)常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益母草、黄芩、栀子、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方中天麻、钩藤为平肝风、治疗眩晕之主药,是为君;配以石决明潜阳,牛膝、益母草下行,使亢盛之阳复为平衡,加黄芩、栀子以清泄肝火,杜仲、桑寄生养肝肾,夜交藤、茯神以养血安神,共为臣佐药。   (2)加减肝火偏盛,面红、目赤、咽痛明显者,可加龙胆草、丹皮以清肝泄热,或改用龙胆泻肝汤加石决明、钩藤等以清肝泻火;兼腑热便秘者,可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若肝阳亢极化风,证见眩晕欲仆,头痛如掣等症,可用羚羊角粉吞服,牡蛎、代赭石入煎以镇肝熄风,或用羚羊角汤加减,以防中风变证。   (3)临证参考本证以标实证出现,但往往也可同时出现肾阴虚或肝肾阴虚的本虚证表现,若出现则宜加强滋养肝肾,平肝潜阳之药,如牡蛎、龟甲、鳖甲、何首乌、生地等;若肝肾阴亏严重者,应参考肾精不足之证化裁治之。   3.痰浊中阻   证候头眩不爽,头重如蒙,胸闷恶心而时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胖苔浊腻或白腻厚而润,脉滑或弦滑,或濡缓。   证候分析痰浊中阻,气机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湿蒙蔽清阳,则头眩不爽,头重如蒙;中焦气机阻滞则胸闷恶心而时吐痰涎;脾阳不振,则少食多寐;舌胖苔浊腻或白腻厚而润,脉滑或弦滑,或濡缓,皆为痰浊中阻之象。   治法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用制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生姜、大枣。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又能降逆止呕为君药;天麻善能平熄肝风,而止头眩,与半夏合用,化痰熄风,为治风痰之要药,白术长于补脾燥湿,与半夏、天麻配伍,祛湿化痰止眩之功益佳,故共为臣药;茯苓、生姜燥湿健脾,生姜、大枣又能补脾和胃,健运脾胃,橘红理气和中,诸药共能调理中焦,杜绝生痰之源,是为佐药;大枣亦能调和药性,又为使药。   (2)加减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胆南星之类以除痰降逆;舌苔厚腻,水湿潴留者,可合五苓散,使小便得利,湿从下去;脘闷不食者,加白蔻仁、砂仁化湿醒胃;若兼耳鸣重听者,加生葱、石菖蒲、远志以通阳开窍。   (3)临证参考本证虽以标实为主证,但临证尚须探求病之根源,若为脾虚生痰者,则应用六君子汤加黄芪、竹茹、胆南星、白芥子等;若为寒饮内停,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干姜、附子、白芥子等以温化寒饮;若为痰郁化火,宜用温胆汤加黄连、黄芩、天竺黄等以化痰泄热,或合礞石滚痰丸以降火逐痰;若愤怒郁勃,痰火肝风交炽者,用二陈汤合当归龙荟丸,并可随证酌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等熄风之品。   4.瘀血阻窍   证候眩晕时作,反复不愈,头痛,唇甲紫黯,舌边及舌背有瘀点、瘀斑或瘀丝,伴有善忘、夜寐不安、心悸、精神不振及肌肤甲错等,脉弦涩或细涩。   证候分析瘀血内阻,络脉不通,气血不能正常运行,脑失所养,故眩晕时作;瘀血阻遏脉道,脉不舍神,心神失养,故可兼见心悸不寐、健忘神疲、恍惚等症;唇紫。舌有瘀斑,脉涩,亦为内有瘀血之征。   治法 祛瘀生新,活血通络。   方药运用   (1)常用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水蛭、川牛膝、柴胡、桔梗、枳壳、生地黄、甘草。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水蛭活血化瘀通络,治病之本,故为主药;配以柴胡、桔梗、枳壳疏理气机,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生地滋阴清热,使活血而不伤血,共为辅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2)加减若兼气虚身倦无力,少气自汗者,宜加黄芪,且应重用(30g以上)以补气行血;若兼畏寒肢冷者,可加附子、桂枝以温经活血;若兼虚热内生,骨蒸潮热,肌肤甲错者,可加丹皮、黄柏、知母、玄参,重用干地黄,去桔梗、枳壳耗津之品,以达到清热养阴,祛瘀生新的目的。   (3)临证参考如因跌仆坠损,脑部瘀血阻滞经脉所致者,可加用落得打、自然铜、苏木、血竭等活血化瘀疗伤之品;如因血瘀停滞胸中,迷闭心窍,致恍惚眩晕者,可配合石菖蒲、远志、琥珀、丹参等化瘀通窍,或用通窍活血汤加减。产后血瘀眩晕者,可用消魂散或失笑散加减。   5.气血亏虚   证候头晕目眩,劳累则甚,气短声低,神疲懒言,面色咣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饮食减少,舌淡胖嫩,且边有齿印,苔少或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头晕目眩,劳则气耗,故劳累则甚;血虚失濡,则唇甲不华,发色不泽;血不养心,心神不安,则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面色咣白;脾胃气虚,运化失司,则饮食减少;舌淡胖嫩,且边有齿印,苔少或薄白,脉细弱均为气血虚弱之征。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十全大补汤加减。药用人参、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川芎、熟地黄、生白芍、肉桂、牛膝、枸杞子、炙甘草。   方中人参、黄芪大补元气,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使气血生化之源得健,当归、川芎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柔肝,地黄、枸杞子、牛膝补益肝肾,滋阴以养血,共奏补益气血之功,是为主药;肉桂引火归元,甘草调和药性,是为佐使药。   (2)加减脾阳虚衰,中焦运化无权,兼见畏寒肢冷,唇甲淡白者,则在上方中去地黄、枸杞子、牛膝,加干姜、熟附片等以温运中阳。   (3)临证参考 本证以健脾益气生血为主要治疗方法。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遇心脾两虚,心悸、少寐、健忘证候明显者,则可选用归脾汤以补血养心安神;气血亏虚以血虚为甚者,往往有失血病史,可用当归补血汤加味,其中黄芪5份,当归1份,在大补元气的基础上,促进血之生成,并可在方中加黄精、山药、枸杞子、鸡血藤等;若有出血倾向者,则应寻找出血部位与原因,可参照血证辨证治疗。   6.肾精不足   证候头晕而空,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耳鸣,腰酸遗精,齿摇发脱。偏于阴虚者,颧红咽于,烦热形瘦,舌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故头晕而空,精神萎靡;肾精不足,心肾不交,故少寐,多梦,健忘;腰为肾之府,肾开窍于耳,肾虚则腰酸耳鸣;精关不固,则遗精;肾主骨生髓,肾虚则齿摇发脱。偏于阴虚则生内热,故颧红咽干,烦热形瘦,舌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偏于阳虚则生外寒,则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养精,充养脑髓。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左归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 川牛膝、鹿角胶、龟甲胶。   方中熟地、山药、山萸肉滋阴补肾;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龟甲胶补阴,鹿角胶养阳,两药协力,峻补精血;枸杞子、牛膝、菟丝子补肾填精。诸药合用补益肝肾,滋阴养血,填精生髓。而其中鹿角胶、菟丝子温柔养阳,助阳生阴,体现了从“阳中求阴”的理论法则。龟甲亦可潜阳,以制相火妄动。   (2)加减偏于阴虚有内热者可加炙鳖甲、知母、黄柏、丹皮、菊花、地骨皮等以滋阴清热;偏于阳虚者,宜补肾助阳,加入巴戟天、仙灵脾等温润之品,助阳而不伤阴,亦可用右归丸主治;若遗精频频者,可选加莲须、芡实、桑螵蛸、潼蒺藜、覆盆子等以固肾涩精。   (3)临证参考肾精不足之眩晕日久,阴损及阳,致阴虚于下,阳浮于上,宜配合龙骨、牡蛎、珍珠母等以潜浮阳。同时应密切注意观察,防止发生中风之可能。待病情改善后,可选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或还精煎长服,以图根治。 眩晕方剂外感眩晕证:风寒表证用 1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12克 荆芥12克 白芷6克 羌活6克 甘草6克 赤芍6克 清茶6克 防风4.5克  薄荷24克 细辛3克(后下) 1.若头痛属风寒者,可重川芎,并酌加苏叶、生姜等以加强祛风散寒之功; 2.属风热者,去羌活、细辛,加蔓荆子、菊花以散风热; 3.若头痛日久不愈者,可配全蝎、僵蚕、桃仁、红花等以搜风活血止痛。头痛加减: 1. 若头痛剧,无汗,遇寒即甚,寒象明显可加熟附子、麻黄。 2. 若兼见咳嗽,痰稀色白,可在上方基础上加杏仁、前胡、苏叶增强宣肺止咳之力。头痛加减2; 1. 风寒夹湿,头痛如裹者,加苍术、蒿本、半夏、陈皮; 2. 项背发僵而酸楚者,加蒿本、葛根; 3. 兼阳虚者,加人参、附子、桂枝; 4. 兼气虚者,加太子参、茯苓; 5. 若寒邪侵犯厥阴经脉,引起巅顶痛,甚则四肢厥冷、苍白,脉弦者,加吴茱萸、生姜、红枣等; 6. 咳嗽痰多者,加杏仁、苏子、半夏。 风热表证 2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豆豉5克、牛蒡子6克、荆芥5克、薄荷6克、竹叶5克、钩藤9克、 白蒺藜9克、生甘草3克 风燥表证 3桑杏汤加减;桑叶3克、豆豉3克、杏仁4.5克、贝母3克、栀子3克、麦冬6克、沙参6克、玄参3克 风湿表证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6克、独活6克、川芎3克、藁本3克、防风3克、蔓荆子2克、车前子5克、炙甘草3克 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加重。恼怒加重。面时潮红。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4天麻钩藤饮;天麻9克(焗服) 钩藤12克(后下) 生石决明18克(先煎) 山栀子9克 黄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加减法] 1.有痰者可加入川贝10 胆南星6 2.手足发麻者加入广地龙10 希莶草12 3.视物不清者,可入加决明子9 茺蔚子10 4.偏于火盛者,可加入龙胆草10 夏枯草15 5.偏于风盛者,可加入龟板15 牡蛎25 1.重证,加入羚羊角,则药力益著; 2.若进入后期血管硬化之症,加酌加槐花、海藻,盖现代研究称所含路丁有改变血管硬化之功。 3.阳亢化风,眩晕较甚,唇舌或肢体发麻者,除羚羊角外,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龙骨、磁石等以镇肝潜阳熄风; 4.肝火偏盛,头痛较剧,面红目赤,舌苔黄燥,脉弦数者,可酌加龙胆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龙胆泻肝丸以清肝泻火; 5.便秘,可加大黄、芒硝,或加服当归龙荟丸以泻肝通俯; 6.肝肾阴虚明显,可酌加女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乌等以滋养肝肾。眩晕证加减: 1. 若阴虚较甚,症见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较为明显者,可先加生地、麦冬、玄参、首乌、生白芍等滋补肝肾之阴。 2. 若肝火亢盛,症见眩晕,头痛较甚,耳聋,耳鸣暴作,目赤口苦,舌红苔黄燥,脉弦数,可选加龙胆草、丹皮、菊花、夏枯草等以清肝泻火,去杜仲、桑寄生。或改用龙胆泻肝汤加石决明、钩藤等以清肝泻火。 3. 若大便秘结者,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加用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 4. 若眩晕剧烈,泛泛呕吐,手足麻木甚至震颤者,有阳动化风之势,可加珍珠母、龙骨、牡蛎、羚羊角等,以镇肝熄风。 5. 若肝肾阴虚较甚,风阳翕张,眩晕较甚,伴有腰膝酸软、遗精疲乏,舌质红,脉弦细数者,可用大定风珠育阴潜阳。 6. 若肝阳亢极化风,证见眩晕欲仆,头痛如掣等症,可用羚羊角粉吞服,牡蛎、代赭石入煎以镇肝熄风,或用羚羊角汤加减,以防中风变证。加减: 1. 肝火偏盛,面红目赤、咽痛明显者,可加龙胆草、丹皮以清肝泄热,或改用龙胆泻肝汤加石决明、钩藤等以清肝泻火; 2. 兼腑热便秘者,可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3. 若肝阳亢极化风,证见眩晕欲仆,头痛如掣等症,可用羚羊角粉吞服,牡蛎、代赭石入煎以镇肝熄风,或用羚羊角汤加减,以防中风变证。 .肝风内动、本病的肝阳上亢证:最易化火生风,导致肝风内动,发生中风。轻者表现为手足麻木、肢体震颤、口眼?斜等,重者则可发生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 5羚羊钩藤汤加;羚羊角4.5克(刨细丝,先30分钟)霜桑叶6克川贝12克鲜生地15克双钩藤9克后下.滁菊花9克(后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全蝎5克 地龙5克 蜈蚣5克 僵蚕5克.淡竹茹15克(先煎) 1.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2.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 3.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4.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止痉;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 . 7.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 8.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不寐 若阳亢化火,扰动心神,神不得安则可发生不寐。表现为失眠,性情急躁,目赤口苦等,治宜清肝泻热,佐以安神6龙胆泻肝汤加;酒龙胆草6克 栀子9克 炒黄芩9克 泽泻12克 木通9克 车前子9克 当归3克 酒生地黄9克  柴胡6克 磁石15克 龙齿15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 2.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黄,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 4.肝经湿热,带下色红者,可加莲须、赤芍。 5.肝火上炎致头痛眩晕,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叶。 6.木火刑金,见咳血者,可加丹皮、侧柏叶。 若大便 秘结者 7当归龙荟丸;当归100g 龙胆100g 芦荟50g 青黛50g 栀子100g 黄连100g 黄芩100g 黄柏100g 大黄)50g 木香25g 麝香5g 2气血亏虚: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脉细弱。 8归脾汤;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炒酸枣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黄芪3克 远志3克 木香1.5克 当归3克 龙眼肉3克   生姜3片 红枣3枚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眩晕证加减: 1. 若气虚而卫阳不固,自汗时出者,可加防风、浮小麦以益气固表止汗。 2. 若气虚湿盛,伴有泄泻或便溏者,重用茯苓、白术,加薏苡仁、泽泻、炒扁豆,炒当归。 3. 若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者,可表现为眩晕而兼见气短乏力,纳差神疲,便溏下坠,脉象无力等,可用补中益气汤。 4. 若气虚进一步发展,兼见阳虚症状,如形寒肢冷,腹中隐痛等,可于归脾汤中加桂枝、干姜以温阳益气。 5. 若血虚心神失养者,可兼见心悸怔忡、不寐等,可加柏子仁、朱砂等以安神。 6. 若血虚较甚,可见面色惨白无华,加熟地、阿胶、紫河车(冲粉)等。 7. 若因失血引起,先按血证治以止血,后进行调治。 如本证失眠不重者, 9十全大补汤加减;人参6克(焗服)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酒当归9克 熟地12克 白芍9克 川芎6克 生姜5片 红枣5枚 黄芪12克 肉桂3克(研粉焗服) 1.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 2.自汗不止者,加煅龙骨、煅牡蛎等以敛汗固表。加减 1. 脾阳虚衰,,兼见畏寒肢冷,唇甲淡白者,则在上方中去地黄、枸杞子、牛膝,加干姜、熟附片等以温运中阳。 2.如遇心脾两虚,心悸、少寐、健忘证候明显者,则可选用 归脾汤以补血养心安神; 3.气血亏虚以血虚为甚者,往往有失血病史,可用 当归补血汤加味或圣愈汤加味,其中黄芪5份,当归1份,在大补元气的基础上,促进血之生成,并可在方中加黄精、山药、枸杞子、鸡血藤等; 4. 若有出血倾向者,则应寻找出血部位与原因,可参照 血证辨证治疗。 若有出血病史,气血亏虚为甚者, 10当归补血汤;北黄芪30克 酒当归6克 1.血虚证而无阳浮发热者,黄芪之量宜减; 2.气不摄血之出血证,可加仙鹤草、血余炭等以加强止血之力。 11圣愈汤;人参6克(焗服) 酒当归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黄芪30克 若时时眩晕,面白少神,便溏下附,脉无力者-- 12补中益气汤:黄芪15克人参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枣6枚。 肾精不足:眩晕、耳鸣、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五心烦热。舌质红、脉沉细数。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偏阴虚者: 13左归丸;大怀熟地12克炒山药6克枸杞子6克山茱萸6克 酒川牛膝6克 盐菟丝子6克 鹿角胶6克(焗)龟胶6克(焗) 1.滑精者,去川牛膝; 2.无火象者,去龟胶; 3.真阴不足,虚火上炎者,去枸杞子、鹿角胶,加女贞子、麦门冬以养阴清热; 4.火?烁肺金,干咳少痰者,加百合以润肺止咳; 5.夜热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虚热,退骨蒸; 6.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渗湿; 7.大便燥结者,去菟丝子,加肉苁蓉以润肠通便; 8.气虚者,加人参以补气。眩晕证加减: 1. 若见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数者,为阴虚有热,可加炙鳖甲、知母、黄柏、丹皮等以滋阴清热。 2. 若精虚导致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者,可在本方证的基础上参照肝阳上亢证进行辩证施治。 3. 若失眠、多梦、健忘等心肾不交症状明日,可加阿胶、鸡子黄、酸枣仁、柏子仁等,以交通心肾,养心安神。 4. 若肾精虚甚,子盗母气,肺阴亦虚者,可加沙参、麦冬、玉竹等滋养肺肾。 5.若遗精频频者,可选加莲须、芡实、桑螵蛸、潼蒺藜、覆盆子等以固肾涩精。加减: 1. 偏于阴虚有内热者可加炙鳖甲、知母、黄柏、丹皮、菊花、地骨皮等以滋阴清热; 2. 偏于阳虚者,宜补肾助阳,加入巴戟天、仙灵脾等温润之品,助阳而不伤阴,亦可用右归丸主治; 3. 若遗精频频者,可选加莲须、芡实、桑螵蛸、潼蒺藜、覆盆子等以固肾涩精。 偏阳虚者用 14右归丸:大怀熟地12克炒山药6克山茱萸4.5克枸杞子6克鹿角胶6克菟丝子6克姜杜仲6克当归4.5克肉桂3克炮附子3克 1.如阳衰气虚,必加人参3-6克(焗服); 2.如阳虚滑精,或带浊便溏,加酒补骨脂6克; 3.如飧泄肾泄不止,加北五味子6克、肉豆蔻5克; 4.如饮食减少,或不易化,或呕恶吞酸,皆吸虚寒之证,加炮干姜5克; 5.如腹痛不止,加吴茱萸3克; 6.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5克; 7.如阴虚阳痿,加巴戟天6克、肉苁蓉6克,或狗鞭一条。 眩晕证加减: 1. 若寒象不重,可加巴戟天、仙灵脾易肉桂、附子以防辛燥太过而伤精。 2. 若兼见短气喘逆,咳逆汗出等,为肾虚不能枘气,可加人参、胡桃仁、蛤蚧等以助肾纳气。 3. 若兼见下肢水肿者,为阳虚水泛,可加桂枝、茯苓、泽泻等温肾利水。 4. 若兼见大便溏泄、腹胀少食等,可加白术、茯苓等以健脾止泻。 15六味地黄丸;山萸肉6克 山药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泽泻4.5克 茯苓4.5克  1.阴虚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 2.兼纳差腹胀者,加焦白术、砂仁、陈皮等以防滞气碍脾。 16杞菊地黄丸;山萸肉6克 山药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泽泻4.5克 茯苓4.5克 枸杞子5克 菊花5克(后下) 4.痰浊中阻: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17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4.5克 明天麻3克(包) 茯苓3克 橘红3克 白术9克 甘草1.5克 生姜3克 红枣2枚 1.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以利湿化饮; 2.若肝阳偏亢者,加钩藤、代赭石以潜阳熄风。 眩晕证加减: 1.若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者,为胃失和降,可加代赭石、竹茹以和胃降逆止呕。 2.若脘闷不食,腹胀较甚者,为湿壅气滞,可加白蔻仁、砂仁等理气化湿健脾。 3 .若肢体沉重苔腻者,为湿困脾阳,可加藿香、佩兰、石菖蒲等以醒脾化湿。 4.若耳鸣重听者,为痰湿闭阻清窍,右加葱白、郁金、石菖蒲等以通阳开窍。 5.若见头目胀痛、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弦滑者,为痰阻气机,郁而化热,可加黄连、竹茹等以化痰清热。 6.若见腹胀泄泻苔白腻者,为痰湿伤及腹阳,可加干姜、煨肉豆蔻等以温脾止泻。 7.若见心悸怔忡者,为痰浊蒙闭心阳,可加石菖蒲、郁金、酸枣仁、朱砂等以通阳化痰安神。 加减2: 1.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胆南星之类以除痰降逆; 2.舌苔厚腻,水湿潴留者,可合五苓散,使小便得利,湿从下去; 3.脘闷不食者,加白蔻仁、砂仁化湿醒胃; 4.若兼耳鸣重听者,加生葱、石菖蒲、远志以通阳开窍。 若为脾虚生痰者, 18六君子汤加;人参3克(焗服)白术4.5克 茯苓3克炙甘草3克陈皮3克 半夏4.5克  生姜3片 红枣2枚 黄芪5克 竹茹5克  胆南星4.5克 白芥子4.5克 1.气虚较甚者,重用人参、白术; 2.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陈皮; 3.畏怕冷者,加炮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4.痰多清稀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饮。 若为寒饮内停, 19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12克 桂枝9克 白术6克 炙甘草6克干姜6克 附子6克 白芥子6克 1.如眩晕甚者,加泽泻,利水消饮邪; 2.咳嗽呕吐稀涎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 3.干呕,巅顶疼痛,肝胃阴寒水气上逆者,加吴茱萸,以温中暖肝,开郁止痛; 4.身瞤动而水气上泛,加附子,以温散水气; 5.脾气虚弱者,加党参、黄芪以益气健脾。 若为痰郁化火, 20温胆汤加减;半夏6克陈皮15克茯苓4.5克炙甘草3克竹茹6克枳实6克黄连6克黄芩6克天竺黄6克生姜15克 红枣1枚 1.若心中烦热者,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 2.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礞石滚痰丸;金礞石6克 酒大黄16克 酒黄芩16克 沉香2克 若愤怒郁勃,痰火肝风交炽者, 21二陈汤;半夏6克 陈皮3克 茯苓9克 炙甘草2.4克  生姜6克 红枣2枚 1.风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 7.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风痰加南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 9.热痰加黄芩、胆星等,以清热化痰; 10.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 11.气痰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 12.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络化痰。 13.苔腻,痰湿盛,加川朴燥湿化痰。 14.痰多气逆,加杏仁、紫菀、旋覆花化痰肃肺降逆。 15.如以寒痰凝滞为主,则重用白芥子,酌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助温化寒痰。 22当归龙荟丸;当归3克 龙胆草3克 山栀子3克 黄连3克 黄柏3克 黄芩3克 芦荟1.5克 青黛1.5克 大黄1.5克  木香0.45克 麝香0.15克(包) 瘀血阻窍证:眩晕时作,反复不愈,头痛,唇甲紫黯,舌边及背有瘀点、瘀斑或瘀丝,伴有善忘、夜寐不安、心悸、 23血府逐瘀汤加减;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6克(捣成泥) 红花9克生姜9克 老葱3克 红枣7枚 麝香0.15克(粉,冲服) 1.如见痰湿内阻,加半夏、瓜蒌皮、川贝、天竺黄; 2.项强加葛根; 3.言语不利,加石菖蒲、远志; 4.气虚,加党参、黄芪; 5.瘀血明显,加当归尾,三七; 6.心悸、失眠,加远志、酸枣仁; 7.眩晕,加胡桃肉、黑芝麻、女贞子、枸杞子; 8.肝阳上亢,加羚羊角粉、生石决明; 9.便秘,加大黄; 10.阴虚,加生地、玄参; 11.血热妄行、神志昏糊,加紫雪丹; 12.晕厥者,加至宝丹。 产后血瘀眩晕者, 24失笑散加减;五灵脂6克 蒲黄6克 1.胃脘胀痛,痛有定处,舌黯,脉弦,是气滞血瘀证,宜合金铃子散以行气活血止痛; 2.若痛有定处而畏寒喜热,属寒凝血瘀者,可加炮姜、小茴香以温经散寒。 3.妇女经前或经行小腹胀痛,经血挟块,血块排出后痛减,为冲任气血瘀滞,可酌加益母草、红花、桃仁、香附、 玄胡等以活血行气。 4.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恶露淋漓不畅,可与生化汤合用,熔行血止血于一炉。 5.月经不调属血滞而兼血虚者,宜与四物汤同用,以加强养血调经之功。 四、其它疗法单方   1.一味大黄散 大黄一味,酒炒三遍,研末,茶调,每服8-9克, 日服二次,治疗痰火眩晕,为治标之法。 (《丹溪心法》)   2.一味鹿茸酒 取鹿茸15克,酒煎,去渣,入麝香少许服用,治阳弱眩晕。(《医学实在易》) 单验方   (1)血虚眩晕生五月艾45g,黑豆30g,煲鸡蛋服食;或川芎lOg,鸡蛋1只,煲水服食;或桑椹子15g,黑豆12g, 水煎服。   (2)肾精不足眩晕羊头1只(包括羊脑),黄芪15g,水煮服食;或胡桃肉3个,鲜荷蒂1枚捣烂,水煎服;或桑寄生120g ,水煎服。   (3)瘀血眩晕生地30g,钩藤30g,益母草60g,小蓟30g,白茅根30g,夏枯草60g,山楂30g,红花9g,地龙30g, 草决明30g。以水浓煎160ml,1次服40ml,1日2次。   (4)痰饮眩晕生明矾、绿豆粉各等分研末,用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5丸,常服;或明矾7粒(如米粒大), 晨起空腹开水送下。 1.中成药   (1)牛黄清心丸(李时珍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1日2次。适用于心肝火旺之眩晕。   (2)补中益气丸(京华牌,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每次6g,1日2次。适用于中气不足,气血亏虚之眩晕。   (3)脑立清(强牌,北京中药二厂):每次1袋,1日2次。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   (4)愈风宁心片(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中药提炼厂):每次4~6片,1日3次。适用于脑供血不足者。   (5)六味地黄丸(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每次30粒,1日2次。适用于肾精亏虚之眩晕。   2.单验方   (1)血虚眩晕生五月艾45g,黑豆30g,煲鸡蛋服食;或川芎lOg,鸡蛋1只,煲水服食;或桑椹子15g,黑豆12g,水煎服。   (2)肾精不足眩晕羊头1只(包括羊脑),黄芪15g,水煮服食;或胡桃肉3个,鲜荷蒂1枚捣烂,水煎服;或桑寄生120g,水煎服。   (3)瘀血眩晕生地30g,钩藤30g,益母草60g,小蓟30g,白茅根30g,夏枯草60g,山楂30g,红花9g,地龙30g,草决明30g。以水浓煎160ml,1次服40ml,1日2次。   (4)痰饮眩晕生明矾、绿豆粉各等分研末,用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5丸,常服;或明矾7粒(如米粒大),晨起空腹开水送下。   3.针灸   (1)肝阳上亢证选用背俞穴、足三阴、足少阳、督脉等经穴为主,如百会、风池、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行间等,用毫针,行泻法。   (2)痰浊中阻证选用手厥阴、足太阴、足阳明等经之穴和俞募穴,如脾俞、中脘、章门、内关、丰隆、解溪等,用毫针,行泻法或平补平泻手法。   (3)瘀血阻窍证选用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等经之穴,如合谷、归来、天枢、三阴交、血海等穴,用毫针,合谷行补法,余穴均行泻法。   (4)气血亏虚证选用任脉、手厥阴、足太阴、足阳明等经之穴和背俞穴,如膈俞、脾俞、中脘、气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用毫针,行补法,并可配合灸法。   (5)肾精不足证选用任脉、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之穴和有关背俞穴为主,如命门、肾俞、志室、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用毫针,行补法,并可配合灸法。   【转归与预后】   外感眩晕中诸邪常可兼夹为患,如风湿兼寒,风湿兼热等。表证不解,耗伤正气,则又可转为里证。内伤眩晕多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各证型之间常可互相兼夹或转化。如气血亏虚可兼肾精不足,反之肾精不足不能化生气血,则可引起气血亏虚。痰浊中阻,气血运行不畅,可兼瘀血内阻,反之,瘀血内阻,气机失和,水液代谢失司,聚湿为痰,而兼痰浊阻滞等。肝阳上亢,日久伤及阴精亦可转为肾精不足。进一步阴损及阳,又可转为阴阳两虚之证等。痰浊、瘀血实证日久伤正,可转化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肾精亏虚,或气血不足之虚证日久可兼见瘀血、痰浊内阻之证。内伤眩晕又可由于外感风邪诱发或加重,而兼见外感眩晕之证等等。由此可见,只有认识眩晕各证间的转化关系和兼夹证,以发展和变化的动态思维来分析具体的临床证类,才能确立正确的治疗方法。从、切合病机,取得较好的效果,促使病情向愈。   眩晕的预后与病情轻重有关。一般来讲,病情较轻,治疗、护理得当,则预后良好;反之,若病久不愈,发作频繁,虽经治疗,仍渐进加重,且又见视物模糊、手麻肢体力弱等症候,或见其它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应考虑脑岩或其它颅内占位病变的可能。中年以后眩晕伴有头痛明显者,或有肢麻,一过性单侧肢体无力等症状,舌质红,脉弦,多为中风之先兆,应加强临床治疗和观察,以防卒中。若见阴亏于下,阳浮于上致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出现中风、厥病等危急证候,应积极抢救,否则预后不良。   【护理与调摄】   病室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声,室内光线以柔和为宜,患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少作或不作旋转、弯腰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服药呕吐时可改频频服或兑姜汁服。   注意眩晕发作时间和诱发因素。护理人员应精心护理,加强巡视。对高血压病人要按时测量血压,对重症病人要密切注意血压、呼吸、神志、脉搏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防坏证、变证发生。   患者应心情愉悦,精神舒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吃新鲜素菜、水果,忌烟酒、油腻、辛辣之品,少食海腥发物,适当食用粗粮。虚证眩晕适当增加营养。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内伤;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气功等;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节制房事,养精护肾;饮食定时定量,避免饥饿劳作,忌暴饮暴食及过食肥甘辛辣之品;病后或产后宜加强调理,防止气血亏虚;避免头部外伤,对预防眩晕的发生或复发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康复   本病患者初愈,正气未复,可以适当配合体育锻炼,太极拳、剑、气功等以及合理的饮食疗法以促进早日康复。食疗方法如下:   1.气虚不复者食用参苓粥。取党参30g、茯苓15g,生姜6g,水煎去渣留汁,入粳米lOOg煮粥,l临熟时下鸡子l枚及盐少许,继续煮至粥而成。常食此粥,能健脾益气。   2.血虚不复者可用龙眼枣仁饮,取龙眼肉、炒枣仁各lOg,芡实12g,水煎服。也可服当归生姜羊肉汤,取当归30g,羊肉250g,生姜30g,炖服。又可用乌鸡汤,取雄乌鸡若干切块,陈皮3g,高良姜3g,胡椒6g,草果两个,加葱、醋、姜炖熟,连汤带肉食之。   3.肾虚不复者可食用枸杞子粥:枸杞子30g,粳米50g,红糖、蜂蜜适量。先将粳米加水煮成粥,再将枸杞子煮沸拌和即可。食用时加红糖、蜂蜜。   4.瘀血不复者可用桃仁粥:桃仁(去皮尖)、生地各lOg,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lOOg煮粥,粥熟入精粉2g,红糖50g而成。   【医论提要】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冒”、“眩”。《内经》认为,无论虚实都可致眩,《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内经》认为眩晕病因主要是外邪、气虚、髓亏3个方面,且与肝有关。   汉代张仲景对眩晕认识有所发展,虽未有专篇论述,但有关内容散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外邪内传,留于少阳,正邪交争,恋于少阳,肝胆失于疏泄,循经上犯,可致眩晕,《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阳明燥结腑气不通,浊气上逆,清窍被扰,可致眩晕,《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饮遏中阳,或水蓄下焦,上凌清空也可导致眩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说:“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他从五运六气太过与不及提示了眩晕发病的原因。张从正和李东垣都认为眩晕主要发病因素是痰浊。在《丹溪心法·头眩》中朱丹溪说:“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夹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湿痰者,多宜二陈汤。”力倡痰火致眩学说。张景岳认为眩晕“虚者十居其八九,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力倡无虚不作眩的观点。秦景明在《症因脉治·内伤眩晕》中认为阳气虚是本病发生的关键。陈修园在前人论述的风、痰、虚之外,加上火,把眩晕病因病机概括为“风”、“火”、“痰”、“虚”四字。林佩琴强调在风火致眩中,应把内生病理风火与外感六淫风火区别开来。   在古今医家对眩晕的病理认识中,其病位主要责之于肝脾肾,对心则不够重视,但在古代文献中亦有不少论述。《医碥·眩晕》中指出:“过思则心火烁脑,头眩、眼花、耳鸣之象立见。”《类证治裁·眩晕》也说:“或由身心过动,或由情志郁勃,以至目昏耳鸣,震眩不定。”长期忧思郁结,灼伤心血,心火上炎,上扰清窍,可导致眩晕。   在眩晕治疗上,李东垣把它分为半夏白术天麻汤证、补中益气汤证、清离滋坎汤证、十全大补汤证。虞抟则引进了体质辨证思想,他在《医学正传·眩晕》中说:“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胡慎柔在《慎斋遗书·头晕》中认为,脾虚者用四君子汤加半夏,肾虚者用六味汤加人参,血虚上升者用芎归芍药汤,肝木无制者用黄芪建中汤以助生化之源。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眩运》认为:“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虚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阳中之阳虚也。宜治其气,如四君子汤,四君子煎,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如兼呕吐,宜圣本煎大加人参是也。”叶天士认为眩晕是“肝胆风阳上冒”,其证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之别,治疗也有治肝治胃之分,火盛者清泄上焦窍络之热,痰多者多理阳明,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育阴潜阳。   眩晕治疗应重视活血化瘀的运用。《医学正传·眩晕》说:“外有因坠损而眩运者,心中有死血迷闭心窍而然,是宜行血清经,以散其瘀结。”《景岳全书·杂证谟·眩运》中说:“如果形气、脉气俱有余,胸腹胀痛上冲,此血逆证也,宜失笑散。”丹波元坚《杂病广要·眩运》中说:“瘀血停留,上冲作逆亦作眩运,桃仁四物汤主之。”脑部外伤,瘀血阻滞经脉,气血不能荣于头目,或瘀停胸中,迷闭心窍,心神不定,或肝阳上亢而化风,气血并逆于上,扰乱神明等等,可用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进行治疗。   【医案选粹】 案一   头眩膈胀,少阳郁热也。法以清疏。柴胡、山栀、连翘、石决明、瓜蒌皮、郁金、木通、赤芍、新会皮。   (选自《清代名医何元长医案》) 案二   头眩作胀,六脉沉细。大熟地、龟版、杞子、炒白芍、白茯苓、炒萸肉、五味子、柏子霜、炙西芪、甘菊花、制附子。   (选自《南雅堂医案》) 案三   某,眩晕一天,头部不清,耳目鼻等处均有热象,于坐卧时骤然起立,必眩晕,脉左寸溢,因受意外之辱,忿恚而成。   制首乌四钱 生白芍三钱茯苓三钱银花三钱花粉二钱粉葛二钱 生甘草二钱一付愈。   (选自《圣余堂医案诠解》)   【现代研究】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病或厥病、脱病而危及生命。临床上用中医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状况介绍如下。   一、从痰论治   治痰之法是治疗眩晕病证常用方法。对痰浊眩晕多以健脾化痰为主,常用泽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等,药选泽泻、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等,泽泻用量宜多。有夹风、夹火等兼夹证时宜随证加减。热甚者多加黄芩、石膏、知母;肝气郁滞多加柴胡、芍药、川芎;脾阳虚加附子、干姜;肾阳虚以真武汤加减;痰浊内阻而感外邪引发眩晕,可用龚廷贤清晕化痰汤(茯苓、陈皮、白芷、防风、羌活、枳实、法夏、南星、川芎、细辛、酒芩、甘草)加减。如孙敦琇应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制半夏129,鲜生姜69,云茯苓129),呕甚加代赭石(先煎)、泽泻;缓解后加党参、炒白术治疗眩晕42例,总有效率为92.8%(辽宁中医杂志,1995,22<3>:115~116)。李爱华应用止眩汤治疗眩晕60例。止眩汤主要由泽泻汤、五苓散、温胆汤、四逆散加减而成的。结果治愈44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新中医,1995,<6>:28~29)。文光林应用加味半夏天麻汤治疗美尼尔综合征57例,结果基本控制21例,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中国农村医学,1994,<2>:38)。   二、从气血论治   对气血两虚眩晕者治宜养阴补血益气。药用旱莲草、女贞子、当归、麦冬等养阴补血,并重用党参、黄芪益气生血,有兼夹证时宜随证加减。对血瘀眩晕宜疏调气血,常用方有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通窍活血汤等。耿秋生等报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独参及丹参注射液治疗35例眩晕,结果总有效率达94.3%,明显优于单纯辨证论治对照组(P<o.05)(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3>:27~29)。王承训等报道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眩晕132例,总有效率为96.2%(JK京中医杂志,1986,<5):24~25)等。黄政叶应用黄芪赤风汤加味,药用黄芪509,防风259,赤芍209,茯苓、泽泻各309,辨证加减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结果总有效率92%,优于西药对照组(58.8%)(P<o.01)(辽宁中医杂志,1994,21<3>:121~122)。朱承胜应用益气化瘀为基本方,药用黄芪30~759,川芎、赤芍、当归、桃仁、红花、天麻各lOg,葛根59,辨证加减治疗老年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30例,结果治愈2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江苏中医,1994,<6>:8)。   三、分步辨治   白峻峰等分步辨治眩晕200例。先用升清降浊法,药用净荷叶lOg,灵磁石30g,车前子、白术各18g,泽泻30~60g,生姜20~30g,辨证加减服2~5剂,眩晕症减后再辨证分型治疗。肝阳上亢用天麻钩藤饮,气血两虚用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肾精不足用河车大造丸,瘀血阻络用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痰湿中阻用升清降浊汤、苓桂术甘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8.5%,优于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光明中医,1995.<2>.42~4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