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本教育的理解

 iexcel 2014-04-06

生本教育与历史教学

一:作者介绍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郭思乐先生是我国当代知名的教育专家。教育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心得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生本教育学习,渐渐有了点自己的想法。

(一)生本教育课堂是接近自然放飞孩子的天性的课堂

从《教育走向生本》中“插秧与抛秧的启示”领会生本教育理念

书中列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以前农民种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牵好的线索和格子,整齐地种植到水田里。这个方法在我国沿用了约三千年。插秧的缺点一是劳动强度大,一个成年劳动力,一天最多能插一亩地;二是受力不同,秧苗深浅不一,水稻产量低下。20世纪,我国开始了一项重大的农业变革——应用抛秧技术,把培育好的秧苗“随便”扔到水田里,结果彻底解放了生产力。据说当时一个小孩一天就能抛秧10亩水田,且实现了增产增收。

  插秧还是抛秧?初看起来十分奇怪,勤劳的没有得到相应报偿,悠闲反而享受着丰收的果实,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训。细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贯注了人们丰收的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抛秧却为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护它的自然生长。其实教育也同此理。

     现在的教育如同“插秧”,所有的上课、作业、考试,唯一的目的就是考高分,考取更好的学校。家庭教育更是如此,父母给孩子定好了各种各样的计划,甚至帮孩子设计好了未来,孩子生活得如同一个牵线木偶。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时响鼓还需重锤敲。然而,如何让孩子懂得规矩,这是一个艺术的过程,而非靠强制的手段。

     长期以来,我们还习惯将学生分为好孩子和坏孩子,正常学生和问题学生。狭隘的标准,将原本自在生长的生命套上模具,按照特定方向长大。渐渐地,我们的孩子也认同了这种生活,只不过变得越来越沉默、焦躁、茫然,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

    教育,呼唤回归抛秧式的手法!给孩子适宜的土壤,充足的条件,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主发展,顺其自然,不教而教。但抛秧遵循的自然法则同时也体现了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残酷,而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在给大部分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生存的空间和土壤的同时,我们不忍心也不能够放弃那些面临“淘汰”的秧苗。拯救它们的唯一方式,就是寻求另一片适合它们生存的土壤,去释放它们的个性,而非拼命挤高考这一条道。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吗?

  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孩子。

联系到我们中国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许多老师大量做着类似插秧密植的事情,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很高的期望,结果学生懒得思维,也想不出什么。

 “油多煮坏菜!”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要给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空间,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维。

 这个例子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就是“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

通过截流式教学与源流式教学这一概念,理解《教育走向生本》

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说,截流式教学就是师本教育——灌注知识,截断来源(过程),是一种连动式机制,如同皮带传动:教师是大齿轮,学生是小齿轮,连带着运转;源流式教学就是生本教学——强调知识的产生过程。是一种激发式机制,如同开汽车:教师给学生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教育的本质与生命同在,也就是终生教育。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透视课堂教学,首先是让个体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终生学习的能力。只有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减少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个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截流式教学,只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这是在教学中走捷径的方式,短期效益也不错,学生花较短的时间就能记住现成的结论,在基础性考试中成绩也可能不错,但却培养了一批离开书本就不会思考的学生。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不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而只是按照自己预先的设计进行,甚至为了能让教学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而打压学生的理解与思考。长此以往,会给学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分析、思考是无足轻重的,甚至只是个摆设,自己只需要跟着老师的安排走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丧失了。所以说,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源流式教学,让学生参与、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也符合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从截流式教学与源流式教学我回忆我校走过的教育历程,道尔顿教育合学教育等,它的基本理念就是崇尚是自由和合作

所谓自由:是指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相对自由的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科目,选择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速度。但这种自由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前提下的自由。

所谓合作,亦可称之为群体生活的互动,指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与他人共处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合作,也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助手和朋友,这种合作关系使教师和学生均得以提升和发展。

道尔顿计划正是立足于激发学生身上的自立和主动精神,便于学生个性的塑造,便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整体发展的过程,而中国的很多教育就是打着这样的幌子,却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自己的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拟定目标,只要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了本阶段的教育目的,学会哪些知识等即可。而不去过问儿童的学习过程是如何的艰苦,总之会了就合格了。本阶段负责本阶段的,不注重整体的塑造与培养。道尔顿教育利于学生自身长久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在家庭、学校、社会如若我们能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育,带给孩子的是快乐与幸福的时候,他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呢?

(二)“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 “生本课”,我觉的在课堂上不是像个哑巴一样不说话,本节课的知识点虽然应该由学生来生成,但是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三)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

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主要是指“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及“以学定教”等。通过以上所述,生本教育理论所带来的师生角色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及对于当前基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的解读,不禁让一线教师在感慨其理论的宏大与理性的同时,难免望而生畏,因为理论的高度,意味着实践的难度。然而,看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的方法论”一章,其对于具体实践操作的流程和案例的讲解,将使各位敬仰于生本理论的教师,顿觉豁然开朗,跃跃欲试。郭教授提到的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主要是指“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及“以学定教”等。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和“先会后学”的过程上。当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做”,不同程度的产生了直观的、感性的、综合性的把握研究对象的内部的和外部的联系,但是这种把握还没有形成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意识。于是,当学生如鱼得水的去“做”,遇到了困难经老师的指导,可谓是一点就通,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先学后教”的道理与之大同小异。即教师把一个任务交给学生,就是对他极大的信任,会给学生带来开拓感和成就感。“先学后教”带来的一个效益就是可以“以学定教”。教师所“教”的知识量,由学生的学习状况所决定,恰好对症下药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同时更能保持学生对于未知的强烈情感和兴趣。

这一方法论的阐述,为将生本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供了依据。而作为未来的历史教师的我,非常惊喜地看到了郭教授对于历史学科的生本教育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书中记载了一位历史学科的罗老师组织的有效讨论。这位老师采取了“交互式讨论”的方法,意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识记性,学生常常感到要记忆的知识点太繁杂。而在此基础上,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更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中考对于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而交互式讨论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讨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对于讨论过的问题,不用可以去记忆,却能把它们记住。而且罗老师总结道: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讨论中得到了提高,体会到学生勇于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即便所讨论的问题涉及的跨度大、内容多,学生也能在短时间内把学习的内容弄清楚。多次课堂讨论实践后,罗老师的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课堂讨论,可谓是一举夺得,无论是短期知识的记忆还是长期能力的培养,皆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亦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认为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这样的讨论似乎具有更大的实践意义,从其操作的可行性与其可能的意义上,都更能体现其优越性。在生本教育中,讨论是学习的常规。在课堂上,几乎天天都有讨论,堂堂有讨论。人人进行讨论,只要是学习需要的,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生本教育的含义之一,就是原来在教育中的事情大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由学生自己来做——本体在行动中。而讨论,就是普遍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的一种良好方式。

读了郭思乐教授所著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使我受益匪浅。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历史教学的初步设想

(一)讲究开头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科学家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我利于假期通读历史教材和有关资料,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场白。

(二)、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使用时代特征的音频、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声音、画面,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要注意,创设情境不是目的,而是教学手段,切忌喧宾夺主。通过对历史的再现,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达到思想素质教育之目的。

(三)、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

历史课堂提问应该摒弃那些只做“是”或“不是”之类简单判断的缺乏思维性的问题,多设置思维含量高的有效问题。一是要设置揭示教材隐性知识的问题。所谓隐性知识就是教材中隐含的、并非一目了然的知识点,如知识的实质、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等,将这些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有一定的深度,既能提高学生的探求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时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简单地、机械地记忆历史知识,而是渴求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在课堂上多提出一些思维含量高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四)历史与现实结合 

 众所周知,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历史又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让历史“活”起来。对学生来说,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枯燥无味的往事。
     历史教学中要抓住时代脉搏,把学生关心的事情拉入到历史课堂中来。当然,并不是让教师东拉西扯,漫无边际、离题万丈乱说一番,而是要使历史与现实顺理成章地结合起来。可结合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来讲述。比如: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屈辱史》讲到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就可联系现在“我国的周边环境”一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当代历史,探究身边历史的兴趣。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勤学多问精心设计课堂,使学生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