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津液+血的功能+血与五脏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

 连元康lian 2014-04-07

津液(中医知识学习)

津与液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也是由饮食物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化生津液的过程,是经过胃的消化,脾的运输,三焦的气化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津与液,它们在性质上,分布部位和具体功用上都有所不同。津是浸透、浸润于肌肤之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保持肌肤的正常活动。液,是流行、浸润于关节、脑髓之间有懦养空窍的作用。津是清而稀的,属阳;液是浊而稠的,属阴。这是津、液的不同点。
  但从它的整体的功用上说,两者又是同属一体的。它们不仅是水谷精微的液体部分,而且在环流周身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所以临床上常常是津液并提。如果出汗太多或利尿太过都可损伤人体津液。
  津液的主要作用有两点
  1.营养和润泽组织器官:皮肤的润泽,肌肉的丰润,肢体与关节的运动自如,都是津液的润养作用。从津液化生出的涕、泪、唾液,可以润泽皮肤保养鼻、眼、口腔;而脑髓、骨髓也靠津液的滋润而获得营养。
  2.调节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津液常随着体内的生理情况和外界气候而变化。这种变化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使阴阳获得了相对的平衡。天热时汗多而小便少,天冷时汗少而小便多,就是明显的例子。 津液
【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等。津液同气和血一样,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与液虽然同属于水液,都来源于饮食物,有赖于脾和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但由于津和液在其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也有着一定的区别。一般地说,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之中,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津和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与液常同时并称。
【津液的生理功能】
  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如布散于肌表的津液,具有润泽皮毛肌肤的作用;流注于孔窍的津液,具有滋润和保护眼、鼻、口等孔窍的作用;渗入于血脉的津液,具有充养和滑利血脉的作用,而且也是组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注入于内脏组织器官的津液,则具有濡养和滋润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渗注于骨的津液,则具有充养和濡润骨髓、脊髓和脑髓等作用。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
  (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是饮食物经过胃的"游溢精气"、小肠的"分清别浊"和"上输于脾"而生成。因此,津液充盛与否,和胃、小肠以及脾的生理活动有关。
  (二)津液的输布
  主要靠脾、肺、肾、三焦等脏腑的功能协调来完成。
  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通过运化功能,将津液一方面上输于肺,另一方面则将津液灌溉于全身。此两方面统属于脾之"散精"功能。
  肺对津液的输布作用:主要是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于全身,外达皮毛,并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向下布散,以发挥津液的滋润和濡养作用。
  肾对津液的蒸腾气化,是津液代谢的主宰和原动力。全身的津液,最后都要通过肾的蒸化,升清降浊,而向全身布散。
  三焦是津液在体内流注布散的通道,津液通过三焦之道路,随着气的升降出入输布于全身而环流不息。
  (三)津液的排泄
  主要是通过排汗、排尿等代谢过程来完成,与肺、肾、膀胱等脏腑功能活动有关。
  肺对津液的排泄作用主要表现在被宣发到体表的津液,通过代谢化为汗液而排出体外;被肃降下行至肾与膀胱的津液则化为尿液而排出体外。
  肾对津液的排泄,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宰作用。肾对津液的主宰作用,主要是通过肾的蒸腾气化,一方面促进胃、脾、肺、小肠、三焦等脏腑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活动,另一方面则控制着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从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与平衡。
  膀胱具有贮尿、排尿的作用,并参与水液代谢过程。
  总之,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以及维持其代谢的平衡,均依赖于气和许多脏腑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
 
 
 
 

血的功能

中医认为,血具有营养身体、养育心神、调节津液、维持阴阳平衡、抵御外邪等功能。
  (1)营养身体
  中医认为,血在人体的功能上是极其重要的,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通过气的推动,循着十二经脉运行,对内充养五脏六腑,对外滋润四肢百骸。《难经》说:“血主濡之”,意思是说外至皮毛筋骨,内至五脏六腑都依赖血的滋养,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具体地说,有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等,说明眼睛视物,四肢屈伸运动,皆有赖血的营养。如果血虚不能濡养,则视力下降,两目干涩,四肢麻木,活动不利,皮肤干燥作痒等。
  (2)养育心神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神志活动是由心来主宰的,所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但心的活动必须得到心血的濡养。因此,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有“神为血气之性”。气血充盛,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内经》指出:“血气者,人之神”。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说:“血气者,身之神也”。《内经》还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相反,如果心血不足或肝血不足,常出现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症状;如果邪热侵入营血,扰动心神,可出现神昏谵语等症。
  (3)调节津液
  中医有“津血同源”之语,意思是说津液和血都是水谷精微所化。两者都是液体性的精微物质,都以营养滋润为其主要功能。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内经》所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又说:“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意思是说,津液注入脉内化赤为血,同样,血液正常地渗出于脉外,则成为津液。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病理上,反复或大量的出血,则出现耗血伤津的病证;严重的伤津脱液,也会影响到血液,出现津枯血燥证。所以,《内经》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也有“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的诫训。至今临床上仍遵古训,对于出血病人忌用发汗法;对于汗多津亏病人不要用放血疗法。所有这些都说明血液可以调节津液。
  (4)维持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动,阴主静;气无形而血有质,气为阳主卫护于外,血为阴主营运于内,因而血有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作用。如果血虚则阴亏,阴亏则不能制阳而易见热象,同样血盛则易见实象。清代唐容川《血证论》说:“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血为阴,血虚即是水虚”,可见血是保持阴阳平衡的重要物质。
  (5)抵御外邪
  中医认为,气血充盛可以抵御外邪。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血气虚弱,其肤腠虚疏,风邪易侵,或游易皮肤,或沉滞脏腑,随其所感,而众病生焉。”明末清初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也指出:“气血者,人之所以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盛则百邪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血之抵御外邪的作用,是通过气的作用实现的。因为血可化为气,气可卫外。血盛则气盛,而气盛则邪不能入犯,正如《内经》所说: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由上可知,血液是人体极其重要的物质,血液充盛则身体强健;血液不足则身体衰弱,血液异常则生疾病
 
 
 

血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认为,血液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体表现在血的生成、运行、贮藏、统摄等各个方面。
  (1)血与心
  血液具有营养作用,脉是血行的隧道,心脏则是血行的动力。心脏和血脉相互联系,互相贯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液循着脉管运行不息,从而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地输送到全身,以供给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虽然血液循环是心与血脉共同的活动,但心脏是起主导的、主要的作用。《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
  血液是营养机体的主要物质,营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包括心脏功能的活动。中医认为,心脏与血脉功能状况可以通过面部色泽来表现,所以临床上医生可以从病人面部的色泽来判断心脏和血脉的情况。《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正常时,心脉充盛,则面色红润光泽。如果心与血脉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心气衰竭,则血行无以推动,必致气血瘀滞,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虚,则心血不足,心脉空虚,而见面无血色, 白光 白无华,脉数或结代,怔忡惊悸。可见,心、血、脉三者,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病理上则又是互相影响的,其中任何一方出现异常,就可发生有关疾病。
  (2)血与肺
  血与肺关系也颇为密切。由中焦脾胃吸收转化而成的精微物质,需“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 ,说明肺脏亦参与血的生成。
  中医有“肺朝百脉”之说,意思是说人体所有血脉都会集于肺脏,血液在流经肺脏时,将其中残存的废物通过肺的呼吸而排出体外,又通过肺的作用将新鲜空气吸入体内,汇入血中。可见,肺的吐故纳新作用保持着血液的清新,新鲜的血液在宗气的推动下,再循行于血脉,温养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是在“宗气”的推动下循着血脉循环不息的。宗气,是水谷精气与吸收自然界的新鲜空气相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宗气是心气与肺气的共同作用。宗气充足,则能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血循正常,脉搏和顺;宗气不足,则血行无力,脉搏微弱,甚至出现气滞血瘀。
  (3)血与肝
  中医认为,肝藏血。唐代王冰解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意思是说,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劳作或情绪激动时,机体各部的需血量增加,循环血量也须相应增加,这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在休息或情绪安定时,全身活动量减少,机体所需血量亦减少,部分血液便贮存于肝脏。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既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亦可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若肝血不足(肝血虚),不能滋养于目,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而肝气逆乱,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吐血、呕血、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时,则气机条达舒畅,血随气行亦通畅无阻。若疏泄不及,肝郁气滞,可导致血瘀,出现胸胁刺痛等证。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则藏血不固而引起出血病变。
  (4)血与脾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能纳谷受气,取水谷之精微化生为血液。血的生成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脾脏不但与血生成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脾能统血。所谓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我国早期的医学著作《难经》指出:“脾裹血,温五脏”,裹的意思就是统摄。而脾的统血功能,全赖脾气的作用。清代沈目南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后来唐容川也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人身之生,总是以气统血”。可见,血液的运行,除依赖于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之外,还必须有脾脏的统摄。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说:“血生于脾,故曰脾统血。”说明脾脏的统摄作用,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密切关系。
  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造成血液溢出脉外而引起各种出血。清代多位医学家著书立说,对这一问题皆有论说。尤在泾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夏鼎说:“营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脾胃有伤,营卫虚弱,故血失常道而妄行 ”。张志聪说:“有因腹满而便血、吐血者,此因脾伤不能统摄其血也”。临床上,可见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脾虚不能统血而引起出血证。对于这类出血证的治疗,清代李用粹认为:“故血证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即采用健脾益气摄血法。
  (5)血与肾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同时,肾中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煦、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可见,肾是形成血液的主要脏器之一,故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的说法。而血之精华又可化为肾精。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清代唐容川说:“肾藏精,然精虽以肾为主,而合心血之所化”。意思是说,精血同源,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治疗上常精血并补。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健脾补肾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生血效果。同样,肾精亏虚者在用补肾药的同时,亦给以补气血之品,有助生精补髓。
  
  中医对血与精神活动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营血的盛衰消长与精神的旺盛、意识的灵敏有密切关系。《内经》说:“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以藏也。”“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可见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营血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的异常可出现精神病变,如《内经》所说:“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失血过多临床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圣济总录》所言:“新产之人,内亡津液而血虚志弱,使人精神昏乱,语言差谬,恍惚不宁,甚者复狂癫之症。”相反,精神刺激过度,亦可影响血液运行的变化。如大怒气机逆乱,挟血而上,出现吐血之症;或精神抑郁,神气不展,心气不舒,暗耗阴血,也可成为营血虚弱的病证。可见,精神情志的失常可导致血亏,血亏亦可产生精神疾病,两者可以互为因果。
  综上所述,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是由脏腑功能的协调活动所产生的,同时又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血液通过经脉与脏腑紧密相连,血充则脏腑功能旺,血虚则脏腑功能弱;同样,它也受脏腑功能的调节和制约,脏腑功能旺盛,则血液的生成就充沛;脏腑功能减弱或发生病证,则血液的运行就不畅,甚而出现出血、血瘀、血虚等病证。 血 【血的概念】   血即血液,为循行于脉管中的富有营养的赤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液必须在脉管中运行,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效应。脉则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又有"血府"之称。如因某些原因而致血液逸出脉外,则失去其正常的营养和滋润生理作用,即为出血,又称为"离经之血"。 【血的生成】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其生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之化生,则主要靠中焦脾胃的运化和吸收。所以,血液是由水谷精微转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经过气化变化而成的。至于血液的更新与生成过程,中医学则强调要通过营气和肺脉的作用,方能化生为新鲜的血液。   二是精血互生。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血能生精,而肾精又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另外,肾能藏精生髓,髓则藏于骨内。现代医学认为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此与中医学精血互生理论亦有相通之处。一般来说,肾中精气充盛,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血充盈,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故又有"精血同源"之说。 【血的生理功能】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又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具体体现在面色的红润、肌肉的丰满和壮实、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如果血的生成不足或持久地耗损,或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退,则可见头昏目花、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临床表现。   (二)血能神   血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均有赖于血气的充盛,血脉的调和与流利。故无论何种原因所形成的血虚或运行失常,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异常。如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等表现。失血甚者,还可出现烦躁、恍惚、昏迷等神志失常的病理表现。可见,血液与神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液供应充足,其神志活动方能维持。 【血的运行】   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随着血液的运行,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以供其需要。   血,属于阴而主静。血的运行,主要依靠气的推动作用。血在脉管中运行而不逸出于脉外,则是由于气的固摄作用。   血液的正常运行,是脏腑和经络以及脉管等许多组织器官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   脉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血和营气在脉管中循环运行。因此,脉管的完整和通利,是维持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血液的正常运行,还取决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循行,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肺主一身之气而肺主一身之气而朝百脉,能协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脾统血,可统摄血液运行于脉内而不逸出脉外。肝藏血,可调节血量,又主疏泄,则气行而血行。所以血液循环,是心、肺、脾、肝等脏器生理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血液的循行失常,致使出血,或血运迟缓,或运行不畅而形成血瘀。另外,血的或寒或热等,更是直接地影响着血液运行的或迟或速。


津与液
  津与液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也是由饮食物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化生津液的过程,是经过胃的消化,脾的运输,三焦的气化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津与液,它们在性质上,分布部位和具体功用上都有所不同。津是浸透、浸润于肌肤之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保持肌肤的正常活动。液,是流行、浸润于关节、脑髓之间有懦养空窍的作用。津是清而稀的,属阳;液是浊而稠的,属阴。这是津、液的不同点。
  但从它的整体的功用上说,两者又是同属一体的。它们不仅是水谷精微的液体部分,而且在环流周身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所以临床上常常是津液并提。如果出汗太多或利尿太过都可损伤人体津液。
  津液的主要作用有两点
  1.营养和润泽组织器官:皮肤的润泽,肌肉的丰润,肢体与关节的运动自如,都是津液的润养作用。从津液化生出的涕、泪、唾液,可以润泽皮肤保养鼻、眼、口腔;而脑髓、骨髓也靠津液的滋润而获得营养。
  2.调节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津液常随着体内的生理情况和外界气候而变化。这种变化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使阴阳获得了相对的平衡。天热时汗多而小便少,天冷时汗少而小便多,就是明显的例子。 津液 【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等。津液同气和血一样,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与液虽然同属于水液,都来源于饮食物,有赖于脾和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但由于津和液在其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也有着一定的区别。一般地说,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之中,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津和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与液常同时并称。 【津液的生理功能】   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如布散于肌表的津液,具有润泽皮毛肌肤的作用;流注于孔窍的津液,具有滋润和保护眼、鼻、口等孔窍的作用;渗入于血脉的津液,具有充养和滑利血脉的作用,而且也是组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注入于内脏组织器官的津液,则具有濡养和滋润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渗注于骨的津液,则具有充养和濡润骨髓、脊髓和脑髓等作用。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   (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是饮食物经过胃的"游溢精气"、小肠的"分清别浊"和"上输于脾"而生成。因此,津液充盛与否,和胃、小肠以及脾的生理活动有关。   (二)津液的输布   主要靠脾、肺、肾、三焦等脏腑的功能协调来完成。   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通过运化功能,将津液一方面上输于肺,另一方面则将津液灌溉于全身。此两方面统属于脾之"散精"功能。   肺对津液的输布作用:主要是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于全身,外达皮毛,并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向下布散,以发挥津液的滋润和濡养作用。   肾对津液的蒸腾气化,是津液代谢的主宰和原动力。全身的津液,最后都要通过肾的蒸化,升清降浊,而向全身布散。   三焦是津液在体内流注布散的通道,津液通过三焦之道路,随着气的升降出入输布于全身而环流不息。   (三)津液的排泄   主要是通过排汗、排尿等代谢过程来完成,与肺、肾、膀胱等脏腑功能活动有关。   肺对津液的排泄作用主要表现在被宣发到体表的津液,通过代谢化为汗液而排出体外;被肃降下行至肾与膀胱的津液则化为尿液而排出体外。   肾对津液的排泄,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宰作用。肾对津液的主宰作用,主要是通过肾的蒸腾气化,一方面促进胃、脾、肺、小肠、三焦等脏腑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活动,另一方面则控制着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从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与平衡。   膀胱具有贮尿、排尿的作用,并参与水液代谢过程。   总之,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以及维持其代谢的平衡,均依赖于气和许多脏腑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

 
 
 
中医认为,气与血构成了人体的两大类基本物质,气为阳,血为阴,两者关系密切。早在《内经》就已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明代《景岳全书》则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惟斯而已。”气和血皆为水谷精微所化,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不可分离。气与血的关系是气为动力,血为基础,两者是对立的统一,所以中医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可见,机体中绝不存在无气之血,也不存在无血之气。
  在气与血的关系中,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气以推动、温熙为主,血以营养、滋润为主,所以血到之处,气一定到,气到之处,血未必随。气和血无论在生理、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资生,互相影响的。
  (1)气能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气盛,则化血功能自强而血充;气虚,则化血的功能自弱而血亏。所以,气虚常可进一步导致血虚,证见面色不华,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气血两虚的病证。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故《医宗必读》说:“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温病条辨》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景岳全书》则说:“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意思是说,在大失血情况下,更急需补气,以恢复机体之功能,气得生得固,血液才能渐生。
  (2)气能行血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液的运行,主要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清代唐容川《血证论》更直截地说:“运血者即是气”。如果气的功能障碍,气滞或气虚,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血瘀。所以临床上在治疗血瘀证时,常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行气导滞之品,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如果因气虚而导致血瘀之证,治疗时则必须以补气为主,再配以活血化瘀的药物。
  (3)气能摄血
  中医认为,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是由于脾气的统摄作用。所谓摄血,是指气(具体指脾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如果脾气虚弱,失去对血液的统摄作用,往往导致各种出血证(如衄血、便血、紫斑等),中医称为“气不摄血”或“脾不统血”。治疗须用补脾益气的方法,恢复其统摄血液的功能,方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4)血为气母
  中医所说的“血为气母”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气存于血液之中而行血,即血以载气;一是指气的化生以血为物质基础。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气存在于血液之中。如《内经》所说:“营行脉中”,此“营”是指营气,营气是存在血中的气。卫气虽运行于脉外,但亦需要津液来运载。《内经》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血证论》亦说:“守气者即是血”,意思是说气不能离开血而存在。若气不附于血中,则将飘浮而无根。气存血中,血以载气的同时,血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使其持续得到补充,所以气不能离开血和津液而存在。
  总之,气与血的关系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