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微学精讲【11】;第01章——【道可道】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4-04-07

《道德经》第三讲:演化篇

第01章——[道可道]

【题记】

本章重点在。老子所用的,只能从自然界形而下的万物之名而来,所以具备了一般生活之中的形而下的意义;但《道德经》关键讲“”,因此老子给“”赋予了形而上的内涵,要深入思索老子的指向。很玄,更玄;故曰:玄之又玄。从形而下的最接近,感通到形而上的,才能进入众妙之门

【正文】

道,可道

非常道

名①,可名

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②

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③

常有,欲以观其徼④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⑤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注释】

:通《道德经》之中使用的名,例如:道、母、天、地、有、无、柔、弱、朴、素等等。

:形而上的初始。

:奥妙、巧妙、美好之意。

:边界、窍、边际等意。

:黑而带有赤色,引申为:幽暗、深远、神秘。

【直译】

道,是可以用言语表达的

但是,这样就不是那个永恒的“道”

名,是可以用来命名形而上的物

但是,这样就不是那个形而下的“名”

无,命名为,天地的最初始

有,命名为,万物的母亲

所以

总是从“无”的层面,目的是为了返观“大道”的奥妙

总是从“有”的层面,目的是为了返观“万物”与大道相互作用的窍妙

这两者,“有”和“无”,来源于同一处而有不同的名字

它们都可以说是深远的,玄妙的

有,很深远;无,更深远

只有同时把握了有和无这两端

才能打开通往无的各种奥妙的大门

【绎读】

道,可道:大道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好比“大道篇”,老子用了4个章节来描述他返观到的大道。

非常道:但是言语表达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因为受到语言的局限。老子曰:“其上不皎,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说明大道,不是上下前后能表达的,超越一切有形感官的体验。故,学《道德经》,先要背下来,反复思索,结合静修参悟;但是,也要得意而忘言

名,可名:形而下的万物的名,是可以用于命名形而上的物。

非常名:但是要注意,这个名,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名的意思了。

存在形而上的名吗?不成立。道德经》的名,比如:有、无、朴、素、柔、弱等等,既保留了一定的形而下的内涵,但又升华为形而上的内涵,且形而与形而并非毫无联系。老子立言巧妙,必须点赞;但也容易因此望文生义。从形而下视角,也可以解释的头头是道,却离题万里。

无,名天地之始:无,为混沌元氣,也就是一、太极。从混沌元氣之中分离出天地,所以将“无,名天地之始”,解读为:,命名为天地之前初始的那个状态;可谓顺理成章。

有,名万物之母:有,为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故将此句解读为:有,命名为,万物的母亲;也很合理,符合现代科学的认识。

这两句就明确定义“”、“”这两个名,与“名,可名;非常名”相呼应。其实,如果反过来写,更容易理解:

天地之始,名无;

万物之母,名有

中国古人对自然分为:形而下的有,与形而上的;称之为两端。该如何去认识有、无两端和两者之间的关联呢?老子的答案是:

:所以。

常无,欲以观其妙:总是从“无”的层面,去返观混沌元氣的奥妙;

一般意义上,不同。视是随便看看,是很认真很仔细地审视,无所不遗,非要看出个结果;所以有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如鹳,或雚鸟,类似猫头鹰这样的猛禽。

在《道德经》全文,,定义为用眼睛看有形万物,如:视之不见,定义为用心返观形而上的大道,如: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常有,欲以观其徼:总是从“有”的层面,去返观“万物”与大道相互作用的窍妙

比较难解,是因为这个字在《道德经》之中只出现了一次,无法与其它章节相互印证。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说:循也。百官表曰。中尉掌徼循京師。如淳曰。所謂游徼循禁僃盜賊也。按引伸爲徼求,爲邊徼。今人分平去。古無是也。

由上看,也就是边界、边际的意思;这么解有些道理,因为万物有其边界;但是与觀的本意不符。觀为返观氣化内景;既然为观,那么也就不是在看有形万物的边界。

一作“”解,谐音。,为空,通道;与本意边际结合,表示有无之间的交际以及相互作用的通道。形而上与形而下通过这个“”,也就是边际、通道,形成动态连接,结合有无相生,可以说通。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有、无这两者都出于道,但是不是一个名字。

同谓之玄:因为对混沌元氣与基本粒子的返观感应都很难,所以把这两者都称之为

是什么意思?《说文》曰: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爲玄。从小篆字形看,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接近于黑,黑色是看不见的象,也就带有神秘幽远的意思。

玄之又玄很玄,更玄;也好比无为混沌,但是,从太极到无极,有太极、太素、太始、太初、太易、无极等不同层次,一层比一层深远,混沌级别越来越深。故曰: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但是一旦打开从的大门,里面就有无穷的奥妙美妙、巧妙,等待你一层又一层地去发现。

【旁通】

《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