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 (一)

2011年12月摄于无锡博物院
由无锡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联合举办的《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于2011年12月8日至2012年2月8日在无锡博物院展出。
良渚文化距今5300至4300年,是中国新石器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1936年首先在浙江良渚发现。本次展览,良渚博物院携馆藏玉器精品101件(套)亮相无锡,系统展现了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长江下游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风采,充分展现玉器文化的精致多样,呈现了良渚先民的审美艺术与文化生活内涵,同时也反映先民适应环境的能力与智慧。为无锡市民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欣赏良渚文化玉器的机会,亦是无锡、良渚两院开展馆际交流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不仅能够开拓彼此的视野,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物藏品的社会效益。
玉器历来被人们视为吉祥如意、纯洁高尚的瑞器,对于玉器的崇高信仰,中国古已有之,作为崇玉之国、爱玉之邦,玉文化已深深扎根于我们的精神世界,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散发着无穷的历史与文化魅力,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位于余杭区中部的良渚、瓶窑地区是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据不完全统计,仅良渚遗址出土的玉器数量就已经超过7000件,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从种类、规模、加工技术,还是在社会生活、礼仪制度中所占据的地位,良渚玉器都是无与伦比的。良渚先民赋予琮、璧、钺等器物沟通人神天地的功能,这种用玉制度随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长久地影响着日后的历史,成为中华玉文化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P1 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
P2 良渚文化出土地点分布图
P3 展牌
P4 展柜
P5 玉龙首纹镯 瑶山出土
P6 玉龙首纹长管 瑶山出土
P7 玉龙首纹长管 瑶山出土
P8 展牌
P9 玉琮 瑶山出土
P10 玉琮 瑶山出土
P11 简化神人纹玉琮 余杭出土
P12 玉琮 余杭出土
P13 展柜
P14 展柜
P15 玉璧 余杭出土
P16 玉璧 反山出土
P17 玉璧 反山出土
P18 玉璧 余杭出土
P19 展牌
P20 玉三叉形器 瑶山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