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angliusheng7106/column17986/abb4d827-4b98-467f-a01c-8b8eea5a927a.html
一、设计思路 个体在进入青春期后生长发育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理的成熟使得个体的自我意识也迅速发展,中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也逐渐形成,但社会经验的缺乏使得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还很不稳定,一次偶然的成功就会使他们得意忘形,对自己形成过高的评价,忽视自己的缺点;由于中学生对挫折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其结果是一个小小的挫折都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形成过低的自我评价。本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悦纳自我,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身上的优点;学会肯定和激励自己,从而促使学生树立自信,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这对于学生心理弹性的增强是有积极作用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认识与肯定自己的优点与长处,相信自己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不利情境中学会肯定和激励自己,形成正确而稳定的自我评价。 3.通过活动,直接检验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主题活动。 3.感悟与体验。 四、课程准备 五、教学时间与场地 1.教学实践:50分钟 2.教学场地:教室或心理活动室。 六、教学过程 ㈠导入 老师:大家还记得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吗? 学生:心理弹性及其构成要素。 老师:对,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心理弹性及其要素构成,心理弹性是个体的一种潜能,它能够使个体成功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压力、挫折或创伤等负性事件,使个体获得良好发展。 心理弹性是由内在保护性因素和外在保护性因素构成的,也就是说心理弹性水平的高低受个体内外两类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自信、积极的自我评价、较强的自我效能等。外在因素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从个体的内在因素方面来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二)“我是特别的” 1.游戏方式:由老师提出10个问题,每个问题都要回答是或不是。答“是” 举手,答“不是”的不举手。 教师提醒; “大家注意,找找看有没有人跟你完全一样 2.题目参考:喜欢打篮球的、喜欢吃鱼的、喜欢吃莱的、身高在1.50米以上的,个性外向的、喜欢看电影的、家里有4个人以上的、没有近视的、心情常常很好的,喜欢小狗的…… 3.游戏后讨论: (1)刚刚谁发现有没有人从头到民跟自己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2)为什么很多不一样? 教师适当引导出: “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外表、习惯、兴趣都有很多种,所以组成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都是世界上独一天二的。” 活动:"_______的闪光点" 每位学生一张"_______的闪光点"卡片。每位同学填写完名字以后,将卡片交给下一位同学。另一位同学填写完主人的闪光点后再交给下一位同学,直到卡片回到主人手里为止。 请几位同学将自己的卡片与大家共同分享。(教师可提示学生可对自己的"闪光点"卡片作补充。当学生交流完后,即使带头与学生一起鼓掌,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为别人所欣赏)---板书:肯定自身的价值 (进行15分钟) 教师:问题1当你看到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感受如何? 2你是否还有赞美想送出去? 老师:所以,要想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首先要学会肯定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 畅所欲言:请同学们谈谈观看故事后的感受 总结:我们欣然接受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要能够坦然的,微笑着面对自己生命中的一些缺憾和不足---"柳暗花明有一村"的美景 (四)、阅读励志故事,从成功者身上吸取精神的养料 1.出示名模吕燕的照片,让学生评价其外貌。 2.讨论评价。 3.有人说吕燕美得令人惊艳,有人说吕燕丑得“登峰造极”,你怎么看待她呢? 4.阅读吕燕的故事,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总结:接受自己的限制 愉悦的接纳自己,扬长弊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总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我都是独一无二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塑造出一个全新的我。 七、教师总结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通过增强个体的内在保护性因素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即通过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进而增强学生的心理弹性。在课上,学生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通过活动以及学生的感悟与体验,使学生认识到自信与自我激励的重要作用,掌握了增强自信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