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九宫”、“八卦”中心都是“梅花五”,这里也是元极图的“黄庭”,是千变万化的源泉。武术的步法、劲路不外“横”、“竖”二字,亦即步法之“经纬”,是个十字结构,加上斜线就是“四门八角”。绵张拳的“梅花五步”变化无穷。避冲逃直,大法蹁跹,走门占位,都在步上。 通怀步对应“梅花五”的竖线,之玄步对应“梅花五”的横线。 先说“之步”。 古谱曰:“之步者,乃闪身躲影也,以左足平立,将右足跟提,则有虚实逢用之妙,名曰雌雄脚,因敌相胜之法无至如此矣”。 “之步”就是闪身躲影,走的是外门。设敌右手右步打来,我右手向后带他右手,左脚向他右侧后上扣步,进入他的外门侧后,这里是他的死角,他连影子也摸不着,所以也叫“仙人躲影”。我身体紧贴他身,左腿左膝从侧后管住他右腿,右脚跟虚悬,放在他右脚前内侧,两腿轻轻夹住他右腿,形成“拶法”,这叫“闪身背后前留脚”。他如果想右转身打我,我右脚复进中门,打他个个正着。叫做“外门裹入怀里来”。他如果向左转身企图逃跑,正好把后背给我,一扒就倒。实在是左右逢源,“因敌相胜之法无至如此矣”。 再说“玄步”。右脚向右前方上步,身左转45度,左脚附于右脚内侧,也是雌雄脚,叫做“玄步”。 古谱曰:“玄步者,为横步躲影也。此则以右足平立,左足跟提。乃因敌人力大势雄,猛勇难当,方以此法降之”。 “玄步”被称作横步躲影。但不是平开的横步,那样虽能躲开对手的冲击,但不能同时入身击打。玄步是向右前方偏闪入身的斜进步法,既是偏闪,又是角度刁钻的进击。就像下棋斜跳的“卧槽马”。 设敌右步右拳打来,我向右前方进步,左脚跟进,身向左磨旋,心口还是正对着他。到这里不但避开了他的攻击,而且这个角度正是他防守的空档,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我一拳打在脸上。 玄步一般叫“腾挪”,以区别于“之”步“躲影”。“乃因敌人力大势雄,猛勇难当,方以此法降之”。 还可以使用“斜出正入”的打法。 古谱曰:玄步妙无穷,他急我从容。开去人难略,翻来脸上红。横步跟身上,直步乘虚攻。粘进追逃遁,卸步避雄锋”。 设敌右步右拳勇猛打来,也可以右步向右前方斜进,既可避开拳锋,又可斜进入身,同时右手封住他后手,左手遮住眼,则他失去防守能力,随即向左拧身,左脚向左前方射进击打。这就是“开去人难略,翻来脸上红。”歌诀还告诉我们,向右开的“横步”是斜进,是“跟身上”。向左上的直步是“乘虚攻“,即攻击敌人的防守死角。他要是逃跑我就进步粘住他,他要是力大难当,我可以使用“卸步”。卸步的练法以后再讲。 “之”、“玄”二步可以互换互用,跪膝制腿,快捷如风。 古谱曰:“玄法有雌雄,专待敌人攻,腾挪偏闪应,躲影去无踪,蹁跹身步入,反复快如风,秘诀无多语,端的是真宗”。 古谱称之玄步为“乃反客为主之道,无中生有之法也。”(变被动为主动)“歌云:我从危险生活稳,他自生机返杀机。能知死地来生意,不在生机待死期”。 这里明确指出了之玄步法的主动性。“不在生机待死期”,不要死站在那里等待,贻误战机。不要从指导思想上就“落地生根”人不是植物,常言说“树挪死,人挪活”。要打“运动战”,灵活运动才能“死地来生意”。不要死站在那里打“阵地战”,那叫“生机待死期”。 之玄步的练法: 原书里没有讲之玄步的具体练法,现将石家秘传绵张拳之玄步练法展示如下: 1、坐马拉弓。右脚在前,侧身站立,下蹲,重心在左脚。双手平肩,松握拳。 2、左脚向左前方上一小步,右手向左下方披,左手向右前方扑击。 3、右脚向右前方上步,右手向右前方撩击。 4、左脚向左前方上扣步,脚跟落地后脚掌向右磨旋45度落地,脚指微翘。 5、右脚跟步,落于左脚内侧稍后,前脚掌落地,脚跟提起。重心在左脚,左腿弯曲膝盖超过脚尖。左手撩打。 6、右脚向右前方上扣步,脚跟落地后脚掌向左磨旋45度落地,脚指微翘。左脚跟步,落于右脚内侧稍后,前脚掌落地,脚跟提起。重心在右脚,膝盖前屈,超过脚尖。右手向上托击。 7、左脚向左前方上扣步,脚跟落地后脚掌向右磨旋45度落地。 8、右脚跟步,落于左脚内侧稍后,前脚掌落地,脚跟提起。左手二指向右前方戳击。 9、右脚向右前方上扣步,脚跟落地后脚掌向左磨旋45度落地。 10、左脚跟步,落于右脚内侧稍后,前脚掌落地,脚跟提起。右手二指向左前方戳击。 11、左脚向前上步,左手二指向前戳击。 12、向右后方回身。 13、重复(1)的动作。如此反复练习,手法可打、可托、可点戳。 练之玄步要注意三个问题: 1、盘旋的弧度不要太大,弧度过大一是慢,而是贴不住敌身。 2、注意磨旋约45度,不管怎样斜进,我始终面对他,不然劲不正。 3、注意雌雄脚。斜上步,后脚要跟上来,重心落在前脚上,这样才能灵活变换下一步行动。一般人躲闪站着不动步,只用上身躲闪。或者用大弓步躲闪,右脚旁开,左脚还拖在后面不动,都不能灵活还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