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论》之五,诊脉论(胃、神、根)

 水晶宫114 2014-04-16

《脉论》之五,诊脉论 (胃、神、根)

我们掌握了二十八种病脉脉象(实为三十三种)和十种怪脉之后,对脉象的认识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然而在诊脉之时,则需要对各脏腑部位的正常生理脉象有个初步的认识。《三部九侯论》上说:“必先知经脉,而后知病脉。”所谓经脉就是指经常之脉、平脉、无病之脉。只有掌握了这些经常的正常脉象,才能及时发现脉象的病理性异常变化,常言道“知常才能达变”,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不同,所反应的脉象也就有所不同。《医学传心录.诊脉总要》中,将各脏腑正常的脉象分别记述为:

      “左寸心脉浮大散,左关肝胆脉长弦。

        右寸肺脉浮涩短,右关脾胃缓大兼。

        两尺属肾宜沉软,此为无病体安然。”

这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必须将它牢记熟背,才不致临症忙乱,心中无数。

尽管这些正常脉象各有特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代表全身机体安和的基本形态,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脉中之“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象以“胃气”的有无代表机体各部位功能的健康和正气的存在。这是因为各脏腑均依赖于“胃气”的禀养而生存。古人云:“谷气入胃,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故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到于手太阴”寸口脉处。所以脉中“胃气”的有无,就直接代表着各脏腑功能活动的成败。古人论脉,每每言其能决生死,定凶吉,根据就在于“胃气”的有无。《医学源流论》上,综合了前人的经验,对这一点作了如下的论述:“生死于人大矣,而能于两手方寸之地,微末之动,即能决其生死,何其近乎诬耶!然古人往往百不失一者,何哉?其大要则以胃气为本。盖人之所以生,本乎饮食。灵枢云:谷入于胃,乃传之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寸口属肺经,为百脉之所会,故其来也,有生气以行乎其间,融和调畅,得中土之精英,此为有胃气,得者生,失者死,其大较也。至于真脏之脉,乃因胃气已绝,不营五脏,所以何脏有病则何脏之病脉独见。凡此,皆内经、难经等书,言之明白尽详,学者苟能潜心观玩,洞然易晓,此其可决者也”。

既然脉之胃气如此重要,那么它的势动形象是什么样呢?《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对胃气的描述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灵枢.终始篇》中亦曰:“谷气来也,徐而和。”总之,以柔软冲和,徐徐滑来,富有生机,不急不躁,为脉有胃气。现将《脉理求真》中所论述的“胃气”在诸脏脉象中的表现形式择录如下,以作参考。“……胃脉,再以脉象论之,如肝脉宜弦,弦属本脏。然必和滑而缓,则弦乃生;若使中处坚搏强急之极,则弦其必死矣。心脉宜洪,洪属本脏。然必虚滑流利,则洪乃生;若使洪大至极,甚至四倍以上,则洪其必死矣。脾脉宜缓,缓属本藏。然必软滑不禁,则缓乃平;若使缓而涩滞,及或细软无力,与乍数乍疏,则缓其必死矣。肺脉宜浮,浮即肺候。然必脉弱而滑,是为正脉;若使虚如鸡羽,加以关尺细数,喘嗽失血,则浮其见毙矣。肾脉沉实,实即肾候。然必沉濡而滑,方为正脉;若使弦细而劲,如循刀刃,按之搏指,则实其莫救矣。盖元气之来,脉来和缓;邪气之至,脉来劲急。必得脉如阿阿,软如阳春柳,方为脾气胃脉气象耳。夫胃气中和,旺于四季。其在于春,脉宜微弦而和,夏宜微洪而和,秋宜微浮而和,冬宜微实而和。使于四季,而不见有和缓之气,则为真藏脉见,而为不治之症矣”。 由此看来,平脉,病脉,死脉,都要视胃气的多寡有无为标志。疾病的进退顺逆,也是视胃气与邪气两种力量的对比,较量的程度而决定。张介宾说:“胃气,正气也,病气者,邪气也,正邪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凡邪气胜,则正气败,正气至则邪气退矣。若欲察病之进退吉凶者,但当以胃气为主,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缓,明日更弦急,知邪气之欲进,邪气进则病愈甚矣。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矣。即如顷刻之间,初急后缓者,胃气之来也,初缓后急者,胃气之去也,此察邪正进退之法也”。所以说,胃气的有无,是诊察疾病顺逆进退的一大要素。掌握了这一要素的脉搏形象概念之后,对机体和疾病的发展趋势,就有了一个总的认识,给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原则。

古人在提到“胃气”的同时,还谈到了“神”与“根”。这三者严格地说虽有区别,但实际上都可包括在胃气之中。

“神”,每一个有生命的物质,都存在着自己的精神面貌和神态。这种证明自己是活着的,有生命的外在气质就是中医所讲的“神”。 就人而论:“目光精彩,言语清亮,神思不乱,肌肉不削,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为形之神在”(景岳全书.传忠录.神气存亡论)。就脉而论:其动富有生气,至数节然有续,缓而形不乱,软而势不散,微而力有续,涩而体不残。脉形清晰,搏然神彩者,是为脉之有神也。总的说来,脉动若没有生气,没有精神,死气沉沉,全然没有一点生机之象者,便是失神或无神之脉,这一点主要体会在脉势、动上。如釜沸、弹石、屋漏、雀啄,偃刃,麻促等脉。人无神则诸气不守,脉无神则脏气不行,用药不得气化,安能生效乎?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根”:对根的认识,历来有二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尺中之脉为之根。因人体十二经脉的根源,端赖于肾间之动气,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十二经脉的循行和三焦气化的出纳,全赖此间动气来推动。它产生于肾中真阴、真阳的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之中,构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尤如树木之根。若枝叶枯槁,树根未死,其树已然可救。所以说:“寸关脉虽无,尺脉不绝,如同树木有根,虽疾病重笃也不会死亡”。

另一种则以沉候为根。不管是浮部脉,中部脉还是沉部脉,都有各自脉搏始发的基底部,我们称之为脉之根基。分别用沉取的方法,对不同脉位的脉基进行诊察,若脉博仍有初发之势,从脉基开始,由小渐大,蓬勃发展,则为脉之有根;若脉基空豁杳然全无初发渐盛之势,只是浮取才突然感觉到稍有脉动,便是无根之脉,如鱼翔、虾游、解索、转豆等脉,如同树之无根,虽树身犹存,其生已无源,可救者危矣。

以上两种说法在临床上都为实用,单就个人的经验来说,我认为后一种对根的认识更为妥贴。

掌握了常和之脉和“胃、神、根””的各种脉搏形象之后,下手试脉,心中就有了一个能相为对照鉴别的标准和依据,就能对机体的健康与否,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和判断了。正如《内经》所说:“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这样就能将异常的脉象找出来,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推求和揣磨,如肝脉当弦而不弦,肾脉当沉而不沉,等等,都要求其有无,责其盛衰,察明原因之所在。如五部脉皆大,而一部脉独小者,则是这一部独小者为病脉;若五部脉皆小,惟一部脉独大者,则是这一部独大的脉为病脉。这就是《内经》上所说:“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张景岳也对此明确指出:“谓诸部无恙,惟此稍乖,乖处藏奸,此其独也”。 察出了病脉的部位,也就知道了病变发生的脏腑和位置,如病脉在尺,知肾为病,其证在下焦。这叫“定病位”。然后,根据所反映出来的具体脉象,结合本部脉所代表的脏腑的功能活动,分析和判断出其病因、病机和病症的临床表现,并通过各种方法的治疗,使机体从新恢复健康,使脉象重新恢复正常,如古人云:调诸药以攻伐,使脉以平为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