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博友

 网海拾珠668 2014-04-19

       有很多博友一直关注我们的博文,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还有很多博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全答复,在此表示歉意。现在就某些问题予以答复,以有利于解惑之用。

自由之光看了我的博文说;“真是有种汗毛倒竖的感觉”。Bortog88说;“气始于寅初、寅中、寅末书中没有,应该是密而不传的”。西北为乡说;“感觉是宝贝”。还有博友说;我指明道姓的点了专家,导师的名,一定是高人,为什么不写一本正确的书呢?还有人说,看不懂,叫人着急,写一本白话文的教材就好了,等等。

我郑重地告诉朋友们,我们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高人,我们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五运六气运转的天道没有一点是我们发明、创造和想出来的,都是《黄帝内经》书中原来就有的。我们只不过是再重复一遍罢了,唐·王冰才是高人,实在是高,高得叫人无法理解,使人汗毛倒竖,目瞪口呆,还有这样一本书是处女,没有被开发明白。我们说唐·王冰高,并不是说他的文学水平比我们高,而是说他在《黄帝内经》中讲述五运六气运转时,所用的代指名词,把后人们代蒙了。

仰观天象,视五运六气的运转。五运是什么,就是天干;六气是什么,就是地支,合在一起,就代表一种气的形,也叫象。运有五种,气有六种,所以叫五运六气。书中的太一,其实是说,北斗七星像个“已”字,成了太乙,当魁、衡、杓旋转运行时,指向正北方,就叫太乙指向了坎方,坎为一,所以又叫太一行,坎还为六,但气是从生数开始增气,所以又叫太一行。太一由坎方开始运行,依次指向东、南、西、北,行一周就叫太乙游宫;也就是五运六气即太一行一周365天,就为一年;太一行十二个时辰就叫一日行;太一行八刻二十分就为一个时辰行。其实太一与太乙是一回事。五运六气的天气顺地左边迴,地氶天而往东边转,如果是天的气从火运戊癸少阳开始加到五运上、经甲己太阴运、乙庚阳明运,丙辛太阳运,丁壬厥阴运,正好运转一周。因为余气的原因,正好应交在君火的间气内,君火位天道规定不能加临,天的气却再退一步加在了戊癸少阳运上,叫五运六气走过了五步运的气再向右一迁,叫五步一右迁。论五运六气的运行总是这样五步一右迁的迁加,再论五行的我克、克我、同我和我同的气。如果是我生,生我的天气加到六气上,五运六气走六步再向右迁移一位叫六步一环会,备尽了天元的气。凡是我生,生我的五运六气运行总是走六步一右迁。为什么非要向右迁移一下呢?其实在《六微旨大论》里就告诉了;五运六气太一即甲子湿气在天人合一时,甲子先要加在平明寅初水下一刻,艮中之南,走到了子正之中间,是甲子气走到了子时的中间里边,四刻十分时间之位,在子时的中间里甲子的湿气就化成了戊辰少阳火,而五运六气止,天的时令时间并没停止,时间还在走着,故书里接着又说,余下的十二刻半的阴阳气要加入到下一步五步一右迁里去,下一步的戊辰从子正之中的里边移到子正之中外四刻十一分,开始运行第二步的五运六气,依此类推。我以上说的话你不可能懂,请你看太一行图一,为五边形的角正对甲子为一,角顶正对戊子为二,角顶正对壬子为三,角顶正对丙子为四,角顶正对庚子为五,这叫甲子走了五步,从庚子再接着术数至,辛亥、壬戌、癸未、甲申、乙未、丙午、丁巳第八气见戊辰居于子正之中里。从己卯再术数到丑末癸亥,正好是余下的12.5刻归入下一步运行中去,以后术数同。这就是书中说的一六天交时刻法里见申子辰术数的办法。太一运行图一,一周里的天干地支,就是《上古天真论》里说的地下甲子星星的排法,子午流注中,阳进阴退排法的来源。从以上讲的五运六气这概念的名词不但多,而且最后都用天干地支能够代指出来,是先拿起天理,再推着天理走,叫推其天地,还要用天干地支代表着五运六气的“形象”,是湿土,是少阳相火,这就是用一六天交时刻法中推五运六气行一个五步一右迁,就为四年整,第五年的年气为戊辰。这样的方法适用于推五运六气的所有办法。所以书中说“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六期而环会”。在《六微旨大论》里讲的是生我而行,在人身中就是气血从少阴经流到了厥阴经,在这里甲子又代指少阴经,戊辰又代指厥阴经。当定出了在什么时令时,就又知道五运六气是在手少阴经还是在足少阴经;是在手厥阴经还是在足厥阴经,等等。注意,要熟练地掌握代指的变换。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发明和创造。说起用天干地支代指的“形和象”时,在《八正神明论》里二十八星说;“然夫子数言形与神。”七星说;“请言形,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于经,慧然在前。”“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而独见”。也就是说;说形状,就是前面说的天干地支和天干地支代表的气,有大小,多少,盛衰,在推着天理运行时,俱视而独见到的天干地支,心中知道代指的气是阴是阳,是逆是从,是标是本,只有在推天理时才知道,又不用说出来。如果是摸脉,你要先知道是在何年何月何日何节气,你头脑中要有一个运气图,谁司天,谁在泉谁在主事,你要先知道,叫慧然在前,目明心开慧然独悟。当摸到脉的寸、关、尺跳动时,知道是在六条经脉的哪条经脉上,是在经脉的标气处还是在本气处,代指气的天干地支的形状是什么,是阴还是阳,是逆气还是从,是从着标,还是从着本气,都是从代表五运六气的天干地支的气中体现出来的,从而得出病的结论来。这才叫神乎神,耳不闻,形乎形,目冥冥,为言形,言神。并不像我们平时说的甲丙戊庚壬为太过,乙丁己辛癸为不及的形象。天干地支的形象是在一定条件下代指着天理,代指着物象,代指着数字。可是有个专家在解释形神时说;关于形、神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象“佛头着粪”一样,人把佛像当佛,供奉在心中,那是你心中的神象,在心中只是一种想象,其实当什么都行。而鸟把粪屙在了佛的头上,也就是说鸟并不把佛像当佛供奉在心中。这样的讲《黄帝内经》中的形象和神像,中医有谁能听得懂,这天干地支是代表什么病呢?我们接受大家的意见不点名了。可是不揭他们的谬论,就是这些人把持着上层的导向,中医很难发展。如果中医界导向的人换成袁隆平,钱学森,屠呦呦式的人就大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虽点了专家导师们的名字,但并不反对专家导师本身,我们也崇拜专家教授,他们有渊博的知识,但是他们不能拿着不是当里说。他们应该丢掉面子,也来实事求是,必定是中医发展的巨大动力。

     在《金贵真言论》里说“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东方青色入通于肝,上应岁星,这岁星用丁壬、厥阴代表青色、木气、肝脏、厥阴的气位、带毛的虫类、手足经脉。荧惑星用戊癸、少阳、少阴;镇星用甲己、太阴;太白金星用乙庚、阳明;辰星用丙辛、太阳代指不同的气和物。日为天的太阳为阳气,月亮为阴气,故日为阳,月为阴。这些星相用天干地支一代指,阴阳一记录,书中说非其人不传,非其人不授,随其所能。中医又是单传,到我们当今世界,用于医理,用于易理,用于天气,用于言政,用于军事,用于人道就全传丢了,所以今人都只能见词译意,万民们才把日为阳,月为阴,就译成太阳和月亮,以及五星太阳系,月亮的朔、晦、满等等。不可能把日、月说成是阴阳,不可能把阴阳理解成是代表三阴三阳天地的阴阳气。不可能与常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联系在一起。我们不过是总练习天气下降交于在泉的标气,地气上升交于司天的标气时,俱视总见罢了。

又如什么叫天门,地户。易经学中的解释即不能用,又不好玩,天窟月窿在乾巽,六戊和六己,又没有什么意义。在易经学二十年的学习中是怎样,我不得而知,但在《黄帝内经》中我才明白。天门就是天的五运六气从天的大门进入天地的五运六气运转中去;地户就是地的五运六气从地的大门进入天地的五运六气运转中去。从天门进的五运六气是指甲、丙、戊、庚、壬一类天干地支运的气,在至而至正交时,直接交在司天的真气上发生天人合一的情况;从地门进的五运六气,是指乙、丁、己、辛、癸一类地支气的气,在至而至正交时,直接交在运的四季上发生天人合一的情况。不管怎样论五运六气的运转,不管怎样切脉论病,你都要用天干地支代指运的气和气的气,病的气血的流动。所以说没有精读《黄帝内经》的人;没有详细研究我们拄其间博文的人。你就是到我跟前来,我说你也不可能懂,尤其没学过易经学的人,一百岁的老中医也没办法听懂。

关于写成一本完整教材的问题,说的太对了。但是当你走进《黄帝内经》殿堂里边的时候,你会看到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五运六气的运行中主管着,真有些象天主教喊出的“阿们,主哇!”也象天地间真有一个玉皇大帝主宰着人类。唐·王冰只是用病例来说明人得病,生死都是天地间五运六气的作用。其实天地间“气立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地气制己胜,天气制胜己,天制色,地制形,五类的胜衰,各随其气之所宜也”。“胎孕不育,治之不全,此气之常也,所谓中根也”。也就是说有生之类分为五类,毛虫、羽虫、裸虫、鳞虫、介虫,不管是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都在天地间五运六气的主管下,互有所生,互有所胜,互有所化,互有所制。地中的五行是克行,天中的五行专治克我的气,都随着司天,在泉的气,谁主管天地时论气才是合适的。主天中的万物,不能主管地中的万物,主管地中的万物,不能主管天中的万物。五类的出生,不可能全面。天上有的地上才会有,天上没有的,地上不可能有。言医应该由大医写;言古今,应该由政客写;言气,我学十年,把气言明白了,这是《黄帝内经》中的根。我们的精力不可能允许把什么都写出来,事业太大了,年令不饶人。在通过学术报刊广为传播无果,又无政界重视支持的情况下,为了把深埋于土中的《黄帝内经》这颗璀璨的明珠现于世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避免王冰得不到传人的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最终采用电脑发博文的方式予以传播。其中的艰辛、愉悦,只有我们自己明白。至于点了专家导师之名,并非我们的本意,为了不使理解错误的东西广为流传,贻误后人,实不得已而为之,在此向被点名的专家、导师、学者道歉,衷心地说声对不起。我们的本意是想使更多的人(当然其中包括专家、导师、学者在内)懂得五运六气的运转,学会五运六气的运转,共同完成诠释《黄帝内经》的艰巨而伟大的工程。而要完成这一系统工程,其面之广、其任之艰,其识之深,其理之玄,其时之长,是不可想象的,仅凭一两个人是很难办到的,我们揭示了王冰不传之密,就是希望各位博友和专家导师学者能学懂弄通,组建出一个强有力的班底,共同完成这一伟业,造福于民。如有需求,目前我们能办到的,就是将所发的博文,经整理、修订后,汇集成书,以便于各位学习之用。谢谢各位博友的鞭策和抬爱。

                            拄其间   锷未残

                                    2013.1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