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诊断和危险分层

 看书学习198 2014-04-2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 杨新春 来源:365心血管网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编码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家族性原发心电疾病,是一种易于诱发健康人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疾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大多正常,心电图具有特征性的“三联征”:右束支阻滞、右胸导联(V1~V3)ST呈下斜形或马鞍形抬高、T波倒置。
这种心电图特征可以自发性出现,亦可由阿义吗林、普鲁卡因胺、氟卡尼及吡西卡尼等钠离子通道阻滞剂诱发。临床常因室颤或多形性室速引起反复晕厥、甚至猝死。本病于1992年由西班牙学者BrugadaP和Brugada J两兄弟首先提出,1996年日本的Miyazaki等人将此病症命名为Brugada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8∶1,发病年龄多数在30~40岁。主要分布于亚洲,尤以东南亚国家发生率最高,近年来世界各地均有报道。Brugada综合征的准确发病率尚不清楚。

    Brugada综合征带来的主要临床问题是SCD,尽管奎尼丁被认为能够减少Brugada患者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但其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目前预防SCD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然而,植入ICD可致患者疼痛不适、生活不便捷,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在为患者植入ICD前必须认真权衡Brugada综合征患者发生SCD的风险及ICD植入后的获益程度,这对临床医师提出了很大挑战。

一、Brugada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2002年,Brugada兄弟首次提出程序性电刺激(PES,一种有创性检查),PES可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VTs/VF)的患者是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但与此同时,有关Brugada综合征的数据显示,自发性Ⅰ型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表现及晕厥病史是心脏不良事件的唯一预测因素,并未证实PES对Brugada综合征的预测价值,因此建议将自发性ST段抬高及晕厥病史作为ICD植入术的危险分层因素。在此之后的专家共识亦曾支持应用VTs/VF的可诱发性来筛选SCD高危人群,并指出可诱发VTs/VF的高危人群应当植入ICD治疗。

    至今,关于VTs/VF可诱发性能否成为评价Brugada综合征患者SCD高危人群的有效预测指标尚存在诸多的争议,仍有不少临床医师根据PES的检查结果来评价ICD植入术的必要性。Brugada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研究认为编码钠电流、瞬时外向钾电流(Ito)、ATP依赖的钾电流、钙-钠交换电流等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都可能是Brugada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998年Chen等最早证实了编码心脏钠离子通道基因(SCN5A)的α亚单位突变是Brugada综合征的遗传学基础之一。在心室复极早期,由于SCN5A基因突变导致内向钠电流(INa+)减少和Ito明显增加,心室外膜与内膜之间Ito的电位差明显增加,从而产生J点的抬高和ST段的抬高。由于右室的心外膜Ito电流比左室心外膜的Ito电流更具优势,因此,心电图表现也特征性的定位在V1~V3的右胸导联。2相折返是Brugada综合征发生VT和VF的电生理原因,它与跨壁的复机离散度增大有关,同时也与过早活动触发机制有关。当心室局部某一处内外膜离子流和电位差明显增大时,可引起相邻部位的2相折返,从而诱发VT和VF。

二、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Brugada综合征具有较宽的临床疾病谱,从静息携带者、晕厥反复发作者到猝死生还者,提示Brugada综合征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常有晕厥或心脏猝死家族史,多发生在夜间睡眠状态,发作前无先兆症状。发作间期可无任何症状。有时心脏病突发或晕厥,发作时心电监测几乎均为室颤。常规检查多无异常,病理检查可发现大多患者有轻度左室肥厚。心脏电生理检查大部分可诱发多形性室速或室颤。

三、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

    2002年8月欧洲心脏病协会总结了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特征并将其分为三型:

    Ⅰ型:以突出的“穹隆型”ST段抬高为特征,表现为J波或抬高的ST段顶点≥2 mm,伴随T波倒置,ST段与T波之间很少或无等电位线分离;

    Ⅱ型:J波幅度(≥2 mm)引起ST段下斜型抬高(在基线上方并≥1 mm),紧随正向或双向T波,形成“马鞍型”ST段图型;

    Ⅲ型:右胸前导联ST段抬高<1 mm,可以表现为“马鞍型”或“穹隆型”,或两者兼有。

    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的ST段改变是动态的,不同的心电图图型可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先后观察到,三种类型心电图之间可自发或通过药物试验而发生改变。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的ST段改变具有隐匿性、间歇性和多变性。

四、Brugada综合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危险分层

    1. 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和家族史是诊断的关键。不能解释的晕厥、晕厥先兆、猝死生还病史和家族性心脏猝死史是诊断的重要线索。如患者出现典型的Ⅰ型心电图改变,且有下列临床表现之一,并排除其他引起心电图异常的因素,可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1)记录到室颤;(2)自行终止的多形性室速;(3)家族心脏猝死史(<45岁);(4)家族成员有典型的Ⅰ型心电图改变;(5)电生理诱发室颤;(6)晕厥或夜间濒死状的呼吸。 

    对于Ⅱ和Ⅲ型心电图者,经药物激发试验阳性,如有上述临床表现可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如无上述临床症状仅有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不能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只能称为“特发Brugada征样心电图改变”。

    2.鉴别诊断

    下列情况均可引起“Brugada综合征样心电图改变”,临床中应加以鉴别:(1)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2)右或左束支阻滞;(3)左心室肥厚;(4)右心室梗死;(5)左心室室壁瘤;(6)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急性肺栓塞;(8)Duchenne肌营养不良;(9)遗传性运动失调;(10)纵隔转移瘤压迫右心室流出道;(11)可卡因中毒;(12)杂环类抗抑郁药过量;(13)高钙血症;(14)高钾血症;(15)维生素B1缺乏等。

    在考虑作出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时必须排除以上几种情况。
 
    3.Brugada综合征危险分层

    Silvia等基于心脏骤停的危险提出了以下将Brugada综合征患者分为三组的危险分层策略:

    A组:高危组,基础状态下ST段抬高并有晕厥发作史。该组患者应置入ICD。

    B组:中危组,基础状态下ST段抬高≥2 mm,但无晕厥发作史。对该组患者的治疗尚未确定。

    C组:低危组,遗传学检测阳性但临床表现型为阴性(静息基因携带者)或经药物激发试验才出现阳性ECG表现者。该组患者一旦出现晕厥、心悸等症状,就应立即对其重新进行评估。

五、小 结

    综上所述,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原发性心电疾病,属心源性猝死  的高危人群,预后严重,具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即右束支阻滞伴右侧胸前导联(V1~V3)ST段特征性抬高。在整个病程中,心电图可一过性正常,临床上存在心脏性猝死的高危险,尚无药物可以明确预防猝死的发生,ICD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及时识别,以尽早进行干预。缺乏症状的患者如心电图也正常,可以做诱发试验,也可做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一旦诊断成立,立即植入ICD防止患者猝死。目前,药物治疗的疗效并不十分确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