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三)

 johnney908 2014-04-28
 

九,《内经》是怎样告诫后人的

【1】《内经》告诫后人,对“经络”的研究,不可不知“经络”是干什么用的。如《灵枢·经脉篇》说:“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在这段经文中,雷公是说想立刻知道“经脉”是怎样产生的。即“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回答说,“经脉”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不可不知。即“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由黄帝的回答可以看出,“经脉之始生”和经脉的作用有一定关系,并告诫说:不可不知。因此,考证“经络”的起源,先弄清“经络”的作用,先知道“经络”是干什么用的,可以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不用解释。

遗憾的是,对“经络”的研究,已经走了不少弯路,没能体现出经典文献的指导导作用。

【2】《内经》告诫后人,对“经络”的理解,若“内外相失”,必然会有“疑殆”。所谓“疑殆”,是疑惑不解。如《素问·征四失论》说:“夫经脉十二者,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所谓“此皆人所明知”,说明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所谓“不十全”,是对“经络”的了解不全面。所谓“精神不专、志意不理”,是思路不对,条理不清。所谓“内外”,是《内经》常用的对应词。在不同出处有不同含义。在这段经文中,“内”是指“气脉”和人的脏腑组织器官等。理由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东西属于“内”的范畴,“气脉”和脏腑组织器官是客观存在的,故属“内”。“外”指“经络”。理由是:“经络”是古代医家创建的,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故属外。所谓“内外相失”,是分不清内外,混淆了经络与人脉和脏腑组织器官。所谓“疑殆”,是疑惑不解的意思。

把这经文译成通俗语言,总的意思是说: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医生经常用“经络”,但是,对“经络”了解不全面的人,思路不对,条理不清,分不清内外,就会疑惑不解。因此,可对“经络”的研究,必须分清内外。否则,就会疑惑不解。理由是:经络最初虽以“气脉”为主要基础,虽和“气脉”建在了一起,长度和阴阳属性都相同,但是,“气脉”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经络”是古代医家创建的。并且,“经络”的循行路线曾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早已有了很大区别。若分不清内外,必然疑惑。"

遗憾的是,对“经络”的研究已经犯了“内外相失”的错误,已经出现了“疑惑不解”的后果,没能体现出经典文献的指导作用。

【3】《内经》告诫后人,若“不知根结”,就会“阴阳大失”。如《灵枢·根结篇》说:“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这段经文,不用详解就能看出,“根”和“结”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若不知“根结”,则后患无穷。比如,“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和“阴阳大失”,都是“不知根结”而导致的后患。这是因为,“根”和“结”是“经络”的起源,“根”和“结”之间是十二最早的直行主干,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调整、逐渐完善而成的。所以,若不知“根结”,弄不清“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就不知道“脏腑”和“经络”是怎么联系的,就不知道“脏腑”和“经络”的关系。其后果,相当于门户的“枢纽”折败,必然影响开合出入。所谓“阴阳大失”,是丧失了阴阳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遗憾的是,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普遍忽视了“根结”的重要性。对“经络”的研究,很少有人从“根”和“结”入手取得重大突破,没能体现出经典文献的指导作用。

【4】总之,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仍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内经》和《难经》,还有很多精髓没挖掘出来,没能充分发挥对中医学的指导作用。比如,以《内经》和《难经》等经典性文献为依据,可以把“经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复杂体系、乃至初步形成系统理论的过程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都能解释清楚。

第二部分,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一,脉和经

【1】掌握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首先要了解“脉”和“经”的历史渊源。

因为,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是古代经典文献传下来的,在经典文献中,“脉”和“经”通用。“脉”可称“经”,“经”可称“脉”。比如:“手太阴经”古称“肺手太阴之脉”、“手阳明经”古称“大肠手阳明之脉”、“足太阴经”古称“脾足太阴之脉”、“足阳明经”古称“胃足阳明之脉”。其中,“经”和“脉”都不是血脉,而是都指“经”。除此之外,“气脉”或“血脉”有时简称“脉”,“经”有时称“经脉”。基本概念比较混乱。因此,必须把“脉”和“经”的历史渊源搞清楚。

【2】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先有的“脉”,后有的“经”。“脉”是“经”的基础,“经”是在“脉”的基础上创建的,主要是气脉和血脉,气脉尤其重要。气脉和血脉是人体运行气和血的运行通路。

【3】“经”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有固定名称,是阴阳学说引进到医学领域以后创建的。这毫无疑义。因此,“经”虽有不同称谓,但内涵都是“经”。

【4】“脉”的本义是名词,但有“贯通、连络、概括或条理”的引申义。在古代,凡物之贯通、连络成为一体而有条理者,皆可称脉。比如,地脉、山脉、水脉、风脉、血脉、气脉、筋脉、经脉等,这都是具有概括性的概念,具有贯通、连络和条理的基本特征。其中,地脉、山脉、风脉、水脉,是地理学领域的概念。血脉、气脉、筋脉、经脉,是医学领域的概念。由于“脉”字有引申义,所以,天文、地理、自然、文学、医学等学科常用“脉”字冠名。不仅古代用“脉”字冠名,现代也常用“脉”字冠名,比如,脉冲、脉络膜、脉管炎等。

【4】在医学领域,古人对“脉”的认识,比创建“经络”早。用“脉”字冠名形成的基本概念,是古人对人体主要部位以及“血”的运行、“气”的运行、“皮”、“肉”、“筋”、“骨”等有了初步认识形成的。比如,血脉、气脉、筋脉等,产生这些概念,说明古人对血的运行、气的运行、筋的分布等已有初步认识。

医学领域的“经”,是在认识更加系统的基础上创建的,是对初步认识的归纳和总结,更加系统化。因此,医学领域创建了“经络”以后,对“经络”的表述虽“脉”和“经”通用,但主要指“经”。比如,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胃足阳明之脉、以及十一脉、十二脉、六脉、二十八脉、冲脉、带脉等,都是“经”。

【6】所谓“气脉”,俗称“气道”,主行气,是“气”的通路,古称“隧”。“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遍布全身。“气脉”也遍布全身。《灵枢·邪客篇》的记载表明,“隧”就是“气脉”。比如,《内经》有“三隧”之说,主行糟粕、津液和宗气,说明“隧”也是“气”的运行通路,即“气脉”。《灵枢·脉度篇》的记载表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跷脉的直行主干与“大经隧”完全一致,长度相同,阴阳属性相同,分布和循行路线相同,都是“一十六丈二尺”。因此,最早的“经”是和气脉建在一起的,是以“气脉”为基础创建的。这是“脉”和“经”在古代可以通用的历史渊源。

但是,所谓“一十六丈二尺”,不是“经”的全部,而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一部分,没包括冲脉、带脉、维脉、以及别出的“正经”和各“经”弯曲的部分。因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有在“一十六丈二尺”的基础上逐渐充实的部分。

【7】根据“脉”和“经”的历史渊源,再根据“气脉”和“经”的关系,足以证明,“经络”不是“血脉”。“经络”虽以“气脉”为基础,但“经络”本身已不是“气脉”,因为,“经”有哲学内涵,有固定的基本形式,“经”和“络”的循行路线在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已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

二,阴阳离合和三阴三阳

【1】经络系统以“十二经”为主。十二经的基本形式是“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导源于“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所以,十二经有非常明显的哲学内涵。

【2】“阴阳离合”是阴阳学说的内容。所谓“离”,是一阳分三阳、一阴分三阴。例如:一阳分三阳,则为太阳、阳明、少阳,合称三阳。一阴分三阴,则为太阴、厥阴、少阴,合称三阴。所谓“合”,是三阳合一阳,三阴合一阴。例如:太阳、阳明、少阳相合,则为一阳。太阴、厥阴、少阴相合,则为一阴。若一阴一阳再合,则为太极。“太极”是混沌不分的状态,是派生阴阳的基础,代表未分阴阳的整体。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和阳,阴和阳仍可还原为太极。这是阴阳学说非常重要的哲学原理,为十二经提供了哲学的基本形式。

【3】按“阴阳离合”的哲学理论,“三阴三阳”是六个基本概念,即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以这六个基本概念为“经”,再以手足相配,则为十二经的名称。即: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手太阴经、手少阴经、手厥阴经、手太阳经、手少阳经、手阳明经。这是十二经之名的来源。

【4】《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可以证明,“十二经”的命名,主要根据“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年,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生,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在这段经文中,“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是“经”的名称。“命曰、名曰、前曰、后曰”等,是“经”的命名过程。命名“根”和“结”的过程,是“经”从无到有的过程。“根”是“经”的起点,“结”是“经”的另一端。“开合枢”,是“经”的排列顺序。“圣人面南而立”,相当于人体模型。“根”和“结”之间,是“经”的直行主。据此可以看出,“十二经”最初是“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这段经文虽没记载手六经的“根”和“结”,但《灵枢·根结篇》有补充,更能证实这一点。

【5】以上说明,十二经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哲学的烙印。其命名、起止、排列顺序、直行主干等,都有哲学因素。这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不能把“经”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以“三阴三阳”的六个基本概念为“经”。

三,六合和八肱

【1】“六合”有多种解释。比如,上、下、东、西、南、北,为六合;十二地支的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为六合;时令和季节交替,孟春与孟秋合、仲春与仲秋合、季春与季秋合、孟夏与孟冬合、仲夏与仲冬合、季夏与季冬合,为六合。再如,十二经的表里关系,手少阴经和手太阳经相表里、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相表里、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相表里、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相表里、手厥阴经与手少阳经相表里、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相表里,为六合。

六合以“三阴三阳”为核心,是“三阴三阳”演绎的一种形式。比如,“三阴三阳”是六个基本概念,少阴和太阳相合,太阴和阳明相合,厥阴和少阳相合,即“六合”。再如,十二合为六,六合为三,三合为二,二合为一,这是系统的演绎形式。其中,三阴合为一阴,三阳合为一阳,故三合为二。一阴一阳合,则二合为一。

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就是以“三阴三阳”为基本形式。比如,手六经和足六经都是按“三阴三阳”的六个概念命名的。再如,十二经受“三阴三阳”基本形式的限制,没分布在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也没环腰一周的“经”。因此,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了奇经八脉。

【2】“八肱”指四方和四隅。如《淮南子》说:“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又说“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八□之外有八极。”所谓“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的合称,也是古代中国的名称。所谓“八寅、八肱、八极”,是九州外围渐远之地,相当于中国的国境以外。

古人认为,“六合”和“八肱”可以概括整个宇宙。其中,“六合”是上、下、东、西、南、北,“八肱”是四方和四隅。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时,是按六合的形式创建十二经,对应九州。按八肱的形式创建奇经八脉,对应九州外围渐远之地。因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整个宇宙和整体人体。奇经八脉主要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奇经八脉主要分布在十二经没能概括的部位,进一步加强了人体前正中线、后正中线、以及头、尾、腰、膝、手、足等八个部位的联系。所以,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合起来,才能概括整个人体,才能与整个宇宙相对应。

【3】以上说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各有各的核心内涵,各有各的基本形式,是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概括性更强,既能概括整个宇宙,也能概括整个人体。所以,不能把十二经和奇经八脉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在人体上的分布,是古代医家创建的,即“建阴阳诸经”。人与与天道相合,与天地相应。在人的身体上,脏腑组织器官的位置、阴阳属性、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气的运行规律、血的运行规律、以及□穴、气脉、血脉和筋的分布等,具备创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基础。古代医家对以上这些方面的系统认识、以及系统归纳和总结,为创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隧、经隧、气脉

【1】“经隧”是“经”和“隧”合在一起的称谓。其实质,是“经”和“气脉”的合称。“隧”是“气脉”的另一种称谓,“隧”就是“气脉”,是较大的“气脉”。tiX

《内经》有“大经隧”之说,也有“经隧”之说。所谓“大经隧”,其实质,是十二经、任脉、督脉、跷脉的主干和“大气脉”的合称,总长度为“一十六丈二尺”。这说明,“大经隧”是“经隧”的一部分,是“经”和“大气脉”的合称。

《内经》对“大经隧”的记载表明,“经”的主干是在“大气脉”的基础上创建的,这对界定“经络”最初不是虚构,不是假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研价值,是最确凿的历史证据。因为,“隧”是较大的“气脉”,在人体上是客观存在的,是“气”的主要运行通路。由此可以证明,“经络”最初既不是虚构也不是假说,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基础,即“气脉”和“气”的运行规律。

但是,“经”和“气脉”的实质有一定区别,必须弄清楚。其区别是,“气脉”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经”是“气脉”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气脉”是“经”的基础,“经”是“气脉”的归纳和概括。“气脉”有“气脉”的疾病,“经”本身没有疾病。比如,在临床上,气胀、气肿、气滞、气结、岔气等,都是和“气脉”密切相关的病变,而不是“经”或“络”本身的病变。

【2】在人体内,“气脉”和“血脉”都是客观存在的。“气脉”行气,“血脉”行血。“气脉”和“血脉”运行“气”和“血”,而不是靠“经络”运行“气”和“血”。这是必须分辨清楚的基本问题。“经络”本身的实际意义,是古代医家在人本上创建的,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不是有腔隙的管道,不能容纳“气”和“血”,没有运行“气”和“血”的功能,而是概括或反映“气血”的运行规律。《内经》对“经络”的解释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天文学和地理学对“经纬”的应用也能说明这一点。并且,从古典文献的记载看,根本没说“经”或“络”本身有腔隙。所以,在近代,把“经络”说成是人体上有生理功能的一种特殊结构,认为“经络”有运行“气血”的生理功能,是错误的。

【3】由于“经络”本身是论理工具的性质,所以,“气脉”和“血脉”可以分别归属各经。归经是为了便于研究。所谓“归经”,是把人的脏腑、血脉、气脉、筋、骨、肌表、□穴、证候、以及药物等,分别归属各经。通过归经的过程,各“经”都有了所属的脏腑、有了所属的“气脉”和“血脉”、有了所属的筋、骨、肌表、□穴等,因此,各“经”都有“气血”的运行。但是,千万不能搞错,“气”和“血”在人体上的运行通路,仍是“气脉”和“血脉”,“气脉”行气,“血脉”行血,而不是变成由“经络”运行气血。这是必须清楚的。

【4】中医学创建经络学说以后,由于归经,产生了很多概念,都应与“经络”本身区别开,决不能混淆。否则,对“经络”的研究很容易混乱。比如,“经隧”,是把“隧”归经的称谓,即人的“气脉”分别归属各“经”。“经筋”,是把“筋”归经的称谓,即人的“筋”分别归属各“经”。“皮部”,是把肌表归经的称谓,即人的体表分别归属各“经”。“经穴”,是把□穴归经的称谓,即把逐渐发现的□穴经临床反复验证后分别归属各“经”。“六经病”或“六经证”,是把病证归经的称谓,即不同性质的病证分别归属各“经”。其中,“隧”、“血脉”、“筋”、“骨”、“肌表”、“□穴”、“病证”的临床表现等,都是人体客观存在的东西,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经络”本身,是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的系统工具。或称论理工具。因此,对“经络”的研究,首先要分清哪是被研究的对象,哪是系统工具,千万不能混淆。

【5】《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得独行于经隧,命曰营气。”由此可以充分说明,血的运行和营气的运行有区别。血行脉中,不能透出脉外,但血中营气可以透出脉外,故得独行于“经隧”。所谓“独行于经隧,命曰营气”,是说血中营气独行于“经隧”。

【6】《灵枢·脉度篇》说:“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灵枢·五十营》说:“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这两段经文,前者主要论述“经隧”的长度,后者主要论述二十八经和二十八宿的对应关系。合起来看,可以弄清“气脉”和“经”的关系。

这两段经文,都提到了“一十六丈二尺”,据此可以看出,这“一十六丈二尺”,既是“大经隧”的长度,也是“二十八经”的长度。所谓二十八脉,即二十八经,是左右两侧十二经再加任脉、督脉和左右两侧的跷脉,是经络系统的一部分,没包括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也没包括各“经”的分支。二十八经的主干,合起来是一十六丈二尺。“大经隧”的长度,合起来也是一十六丈二尺。这是因为,古代医家把人体较大的“隧”分别归属各“经”,所以,“大经隧”的长度与“二十八经”的主干长度相同,这是按骨度法计算的。

所谓“大经隧”,专指归属二十八经的“隧”,是较大的“隧”,没包括太小的“隧”。“隧”俗称“气道”,即“气脉”,是“气”的运行通路。因此,“隧”遍布全身,可以分别归“经”。归经的“隧”称“经隧”。但是,“隧”本身不是“经”,而是把“经”建在了“隧”的基础上。“经”和“隧”的关系是:“经”是论理工具,“隧”是被研究的对象,“隧”为建“经”奠定了基础。把“隧”归经,是对“隧”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等于把全身的“隧”划分若干部分,分别归属各“经”。归经的“隧”称“经隧”,“隧”本身不是“经”。这和“筋”的归经、“脉”的归经、“体表”的归经、“脏”的归经、“腑”的归经、“□穴”的归经、“病证”的归经、药物的归经等,是一样的。并且,《内经》明确指出:“此气之大经隧也”,由此可以充分说明,“隧”是行气的,“经络”本身不是行气的,而是概括了“气”的运行规律。同理,血脉是行血的,“经络”不是行血的。“气”和“血”分别行于“气脉”和“血脉”,充养归属各“经”的脏腑组织器官。

【7】在中医学的历史上,由于逐渐埋没了《内经》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在近代,没把“隧”和“经络”区别开,影响了对“气脉”的研究。其实,“气脉”是被研究的对象,对人的生理和病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凡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凡占位性的病理变化,都和“气脉”密切相关。在医学领域,对“气”和“气脉”进行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可以攻克很多疑难病。

 根和结

【1】“根”和“结”是经络学说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也见于《灵枢·根结篇》。

《说文解字》说:“根,木株也”。所谓“木株”,是树根的古称。此外,“根”还有开始的意思。如《博雅》说:“根,始也”。“结”字原为缔结、裹结之意,引申义为“结聚”、“归结”、“系结”、“捆绑”的意思。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和《灵枢·根结篇》的记载表明,“三阴三阳”的六个哲学概念成为十二经的名称,最早是从“根”和“结”开始的。“根”是“经”的起点,在四肢末端。“结”是“经”的另一端,在头或胸腹部。创建了“根”和“结”,“三阴三阳”的六个基本概念在人体上就有了相应的部位。“根”和“结”之间就是“经”的直行主干。所以,“根”和“结”是十二经的起源 

【2】“根”和“结”的作用,主要是确定“经”的两端,创建各“经”的起止、分布、走向和直行主干。比如,“三阴三阳”的六个概念为十二经提供了各称,每一经都有一定的阴阳属性,各有两端,按“经”的阴阳属性和人的阴阳属性把“经”的两端分别确定在手部、足部、头或胸腹部,即“根”和“结”。明确了“根”和“结”在人体上的部位,各“经”的起止、分布、走向和直行主干,就形成了。所以,古代医家创建“根”和“结”的过程,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

【3】在“根”和“结”的基础上,“经”和“经”之间、“经”和“络”之间、经络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各种联系、以及归经的□穴、归经的筋、归经的隧、归经的病证、归经的药物等,是逐渐充实、逐渐修改和调整、逐渐完善而成的。所以,《内经》以前的古文献表明,“经络”最初很简单媚_b历过逐渐充实、逐渐修改调整、逐渐完善的过程。并且,经络学说形成后,“经络”的体系虽很复杂,但“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和核心没变。比如,三阴经和三阳经的阴阳属性都互相对应,分布和排列有一定规律,阴阳相贯,依次衔接,如环无端,终而复始。这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调整、逐渐完善而成的。

【4】《素问·阴阳离合论篇》记载了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根”和“结”,分别是:

足太阳经之“根”,在足小趾外侧,至阴穴处。“结”,在命门(目)的部位。

足阳明经之“根”,在足次趾外侧,厉兑穴处。“结”,在颡大、钳耳的头维穴处。

足少阳经之“根”,在足无名趾外侧,足窍阴穴处。“结”,在耳前窗笼之听宫穴处。

足太阴经之“根”,在足大趾内侧,隐白穴处。“结”,在上腹部之太仓,即中脘穴处。

足少阴经之“根”,在足心,涌泉穴处。“结”,在喉部之廉泉穴处。

足厥阴经之“根”,在足大趾上,大敦穴处。“受结”,在胸部之玉英、膻中穴的部位。

《素问·阴阳离合论》虽没记载手六经的“根”和“结”,但《灵枢·根结篇》有所补充。

【5】《灵枢·根结篇》记载了足三阳经和手三阳经的“根”、“溜”、“注”、“入”。其中,“根”,指各“经”在四肢末端的起点,即井穴。“溜”,即原穴;“注”,即经穴;上部的“入”穴在颈部,下部的“入”穴即“络穴”。具体内容如下:

足太阳经之“根”为至阴穴,“溜”为京骨,“注”为昆仑,上“入”为天柱,下“入”为飞扬。

足少阳经之“根”为足窍阴穴,“溜”为丘墟,“注”为阳辅,上“入”为天容,下“入”为光明。

足阳明经之“根”为厉兑穴,“溜”为冲阳,“注”为足三里,上“入”为人迎,下“入”为丰隆。

手太阳经之“根”为少泽穴,“溜”为阳谷,“注”为小海,上“入”为天窗,下“入”为支正。

手少阳经之“根”为关冲穴,“溜”为阳池,“注”为支沟,上“入”为天牖,下“入”为外关。

手阳明经之“根”为商阳穴,“溜”为合谷,“注”为阳溪,上“入”为扶突,下“入”为偏历。

《灵枢·根结篇》和《素问·阴阳离合论》都没记载手三阴经的“根”和“结”。但是,《灵枢·逆顺肥瘦篇》论述了十二经的分布规律。按分布规律,可以把十二经的“根”和“结”都弄清楚。

【6】《灵枢·逆顺肥瘦篇》明确指出:“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这是十二经的分布规律,据此,可以把手三阴经的“根”和“结”都弄清楚。比如,手三阴经从脏走手,手部皆为“根”,所以,手三阴经的“根”,必在手指末端的井穴。手三阴经的“结”,必在胸腹部。

【7】《灵枢·根结篇》说:“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这说明,“根”和“结”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这是因为,创建“根”和“结”的过程是十二从无到有的过程。若不知道“根”和“结”是什么,就不知道“经”是怎么产生的。同理,若不知道“经”是怎么产生的,就不知道“经络”和人的脏腑组织器官为什么有了联系。若不知道“经络”和人的脏腑组织器官为什么有了联系,就会产生误解,就不能充分发挥“经络”的作用。

六,经络的终始

【1】从字义来说,“始”是开始,“终”是结束。学术概念来说,“终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终始”,指各“经”的起点和终点。比如,足太阳经的起点是“至阴”,终点是“晴明”。足太阴经的起点是“隐白”,终点是“大包”。各“经”都有起点和终点。

广义的“终始”不单指某一经,而是整个经络系统的终始。比如,按十二经的交接顺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交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由足厥阴经肝经与手太阴肺经相交接,如环无端,终而复始。这是十二经的“终始”。

再如,《灵枢·五十营篇》说:“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其中,所谓“二十八脉”,是二十八经,包括左侧十二经、右侧十二经、任脉、督脉、左侧跷脉、右侧跷脉,合为二十八经,没包括奇经八脉中的冲脉、带脉和维脉。《灵枢·五十营篇》还说: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脉终矣”,是二十八经的“终始” 

【2】“经络”有了“终始”,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达到了基本完善的程度。比如,“根”是“经”的起点,起点为“始”,在“始”的基础上,“经”与“经”之间的衔接和沟通、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复杂联系、□穴的归经、病证的归经等,若已达到基本完善的程度,则为“终”。所以,“根结”和“终始”都很重要。如《灵枢·根结篇》说:“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这说明,“根结”是“经络”起源阶段的重要概念,“终始”是经络系统已基本完善的重要概念。

【3】《灵枢·终始篇》说:“凡剌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针灸的道理都是根据“终始”,所以,必须“明知终始”。

整个经络系统是以“根”和“结”为“始”。这是因为,根和结之是经络系统最基本的直行主干。在“根”和“结”的基础上,“经络”从简单到复杂。最后的“终”,是古代医家对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病理的认识水平决定的。认识水平越高,认识的层面越宽,经络系统就越复杂。达到基本完善的程度,为“终”。所以,在“根”和“结”的基础上,各“经”的循行路线、以及各“经”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是不断充实、不断修改和调整,不断完善而成的。比如,若把《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以及与人体脏腑器官的联系互相比较,可以看出,《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的记载比较简单,《内经》充实了很多内容。在《内经》的基础上,《难经》对“奇经八脉”的记载,又充实了很多新的内容。这说明,“经络”的“终始”,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

【4】《灵枢·终始篇》说:“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这段经文说明,经络的“终始”,以是否满足临床需要为标准。根据“经络”理论已能“测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就算完善了。所以。经络系统越简单作用越小,越充实、越完善,作用越大。

【5】《灵枢·终始篇》说:“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这说明,必须对病证的归经有了系统认识,才能谈“终始”。也就是说,如果对人的生理病理有了新的认识,经络系统可以继续充实新的内容。比如,□穴和病症的归经,确实是不断充实的。

【6】在经络系统逐渐充实的过程中,“始”是“经”的“根”,固定不变。“结”的一端可以延伸。在“经”的直行主干上,还有别出的正经。所以,“经”的“根”是“经”的“始”,“经”的“结”不是“经”的终,“终”是最后确定的。

【6】以上说明,“经”的“终始”和“经”的“根结”有一定区别。“根结”只代表经的直行主干,是经络系统最基本的框架。“终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终始”是指经络系统的完善程度。狭义的“终始”是“经”的起点和终点。“结”不一定是“经”的终点。“根”是固定不变的,“结”的一端可以延伸。

七,经络的起止

【1】“经络”的“起止”是新概念,是近代产生的。在近代,“经络”的“起止”相当于狭义的“终始”,指“经”的起点和终点。

“经”的起点为“起”,终点为“止”,合称“起止”。这是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根据《内经》和《难经》对“经络”的记载总结出来的。所以,每一经都有“起止”。比如,足太阳经“起止”是起于“至阴”、止于“晴明”。足太阴经的“起止”是起于“隐白”、止于“大包”。手阳明大肠经的“起止”是起于“商阳”,止于“迎香”。

【2】各“经”的“根”都是“经”的起点,固定不变。但是,“结”不一定是“止”,“止”和“结”有一定区别。其区别是:“止”是各“经”的终点,但“结”不一定是终点。各“经”在“结”的一端可以延伸,或有分支。其分支是“络”。

【3】“经”的“起止”和“络”的“起止”有一定区别。“经”都起于“根”,“络”都起于“经”。“经”的“止”仍在“经”上,“络”的“止”都在所联系的部位。

【4】经络学说现代理论用起

八,经络

【1】“经络”是“经”和“络”的合称。“经”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直行主干,“络”是各“经”的分支。所以,“经络”这个基本概念的具体内容,非常明确,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及其分支,就是“经络”这个基本概念的具体内容。除此之外,不含别的。

【2】“经”和“络”的关系:是以“经”为主,“络”隶属于“经”,是“经”的分支,或称支线。比如,手太阴经之络,是手太阴经的分支。手阳明经之络,是手阳明经的分支。任脉之络,是任脉的分支。督脉之络,是督脉的分支。各经皆如此(3&3v

【3】“经”和“络”的区别是:“经”有定数,“络”无定数。“经”有分支,“络”不再分支。“经”数固定不变,“络”没数的限制。“经”起于“根”,“络”起于“经”。“经”的“止”在“经”上,“络”的“止”都在所联系的部位。“经”的分布和循行受阴阳属性和基本形式的限制,“络”不受限制。

【4】“经”和“络”的实质都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在人身体上创建的。十二经是按“三阴三阳”的形式创建的,奇经八脉是按“八肱“的基本形式创建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经络”的实质在近代被埋没了。因此,“经络”至今没有实质性的准确定义。

本书称“经络”是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或研究工具,是暂称,是为了表述方便。“经络”的准确定义,需充分讨论,形成共识,方能确定。

九,经脉和络脉

【1】一般认为,“经脉”即“经”,“络脉”即“络”。但是,由于“脉”字兼有两种词义,《内经》所说的“经脉”和“络脉”,有时是指“经”和“络”,有时指“血脉”或“气脉”。因此,对“经脉”和“络脉”的词义,也要辨别清楚。

【2】在《内经》中,“经脉”有三种含义,“络脉”有两种含义。“经脉”的三种含义是:一指“经”,即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二指“血脉”,专指“大而在里”的血脉。三指整个经络系统,既包括“经”,也包括“络”。如《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所说的“经脉”,绝对不是单指经,而是包括“经”和“络”,指整个经络系统。这是因为,整个经络系统才具有“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

“络脉”的两种含义是:一指“络”,即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分支。二指血脉,主要指比较浅表的血脉。因此,《内经》所说的“经脉”和“络脉”,有时指“经”和“络”,有时指“血脉”。指“经”和“络”时,“经脉”即“经”,“络脉”即“络”。指“血脉”时,“经脉”专指“大而在里”的血脉,“络脉”专指比较浅表的血脉。“孙脉”和“毛脉”,专指细小的血脉,即毛细血管。经考证,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原因是:古代医家以“经”和“络”为论理工具,用“经”和“络”对全身的血脉进行概括和分类,把“大而在里”的血脉称“经脉”,把比较浅表的血脉称“络脉”,比“络脉”更细小的血脉称“孙脉”或“毛脉”。如《灵枢·脉度篇》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古代医家对全身血脉进行概括和分类的基本方法。因于这种方法,“经脉”和“络脉”都有了两种含义,除指“经”和“络”外,有时指血脉。类似这种记载,还可见于《灵枢·痈疽篇》,其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很明显,这里所说的孙脉、络脉和经脉,都是指血脉,而不是指“经”和“络”。这种词义变化,在语法上属于词义扩大,在中医历史上属于借用旧词又赋予了新的含义。再如,《内经》记载的“诊络法”,是直接观察体表血脉的变化,而不是观察“络”本身的变化。《内经》记载的“剌络法”,是针剌体表的血脉,而不是针剌“络”。因此,不能把《内经》所说的“经脉”和“络脉”都认为是“经”和“络”。“经”和“络”的实质,专指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及其分支。这是决不能混淆的。

【3】在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中,经、络、脉、经脉、络脉、气脉、血脉等基本概念容易相混,再加上“经脉”和“络脉”有时简称“经络”,名称不统一,给“经络”的研究造成了很大障碍。但是,可以肯定,这些概念仅有两种词义,一是指“经络”,二是指“血脉”和“气脉”。除此之外,再没别的含义。因此,只要弄清“经络”与“气脉”和“血脉”的关系,对“经络”的疑惑便可迎刃而解。

十,经络系统的组成

【1】根据《内经》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人出生时没“经络”,“经络”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而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和人体本身的基础创建的。经络系统最初的框架是十二经的“根结”。在“根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了十二经的分支及其与脏腑组织器官的复杂联系。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了奇经八脉,弥补了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这才组成了比较完善的经络系统。

【2】以《内经》和《难经》的原始记载为依据,经络系统的组成,只包括“经”和“络”。“经”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络”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分支。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及其分支外,经络系统没别的成分。

【3】“十二经”分布在人的左右两侧,合起来是二十四经。冲脉、任脉、督脉、带脉没左右之分,合为四经。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分布在左右两侧,合为八经。其中,手太阴肺经一个分支。手阳明大肠经一个分支。足阳明胃经三个分支。足太阴脾经一个分支。手少阴心经一个分支。手太阳小肠经两个分支。足太阳膀胱经三个分支。足少阴肾经一个分支。手厥阴心包经一个分支。手少阳三焦经两个分支。足少阳胆经三个分支。足厥阴肝经两个分支。任脉一个分支。督脉一个分支。

总起来计算,十二经的分支都是对称分布,单侧是二十一个分支,左右两侧合起来是四十二个分支。奇经八脉仅任脉和督脉有分支,没左右之分。带脉、冲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都没分支。所以,整个经络系统,是三十六条“经”再加四十四个分支。除此之外,不含别的 

【4】近代以来,有些医书把“经络”说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没有弄清《内经》所说的“经络”是怎样产生的,也没弄清“经络”是什么。还有些医书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和“浮络”等,都说成了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这是没弄清“筋”、“皮部”、“孙络”、“浮络”等和“经络”的关系。因此,经络学说现代理论介绍经络系统的组成,已经掺杂了曲解误说,必须从根本上澄清。否则,若把经络系统的组成搞错了,对“经络”的研究必然陷入误区。

十一,十二经

【1】“十二经”是经络系统最主要的部分,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2】十二经的每一经都有分支。“经”的分支通称“络”,也称支线。其中,有的分支是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有的分支是沟通“经”和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所以,十二经有定数,有固定名称,但十二经的分支有多有少,有的有名称,有的没名称,分支无定数。对此,《内经》有解释,见于《灵枢·脉度篇》:“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这说明,十二经有数的限制,“络”不受限制。

【3】在中医学的古文献中,十二经和十二经脉不能完全混为一谈。十二经固然是指十二经的主干,但十二经脉并不是专指十二经,而是兼有两种词义,一是指十二经,二是指归属于十二经的血脉。必须弄清这一点,把“经络”和“血脉”区别开,才能把“经”和“络”体现出来 

十二,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也称“奇经”,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奇经八脉虽冠“脉”字,但实质是“经”,不是血脉。

【2】历代文献对“奇经”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其“经”别道奇行,不拘于“十二经”,故曰“奇经”。如《难经》说:“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意思是说,奇经八脉的分布和循行,不拘于“十二经”的规律,所以,称为“奇经”。

二,“奇”为单数,有不偶之义,无表里配合,故曰“奇经”。所以,奇经八脉没表里关系。

三,主要联络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没“络属”关系,故曰“奇经”。

四,相对而言,“十二经”称“正经”,则“奇经八脉”称“奇经”。如《圣济总录》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而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以上四种解释,基本上概括了“奇经八脉”的特点及其与“十二经”的区别。“奇经八脉”共八条,都用“脉”字命名,合称“奇经八脉”。

【3】根据最近对《内经》和《难经》等古文献的综合研究,可以进一步说明,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创建的,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是按“八肱”的基本形式创建的。其作用,主要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六合和八脉是个完整体系。所以,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体系更加完整。

十三,十五络

【1】“十五络”是“十四别络”和“脾之大络”的合称,也称“十五络脉”。

【2】一般认为,十五络脉都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根据《内经》的记载,“十四别络”确实是“经”的分支,古称“经”之“别”。但是,“脾之大络”并不是“经”的分支,不是“经”之“别”,而是“血脉”。所以,“十四别络”确实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但“脾之大络”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这是有严格区别的,必须予以澄清。

【3】经考证,所谓“十四别络”,是《内经》论述的十四经之“别”,后人称之为“十四别络”。比如:手太阴之别、手少阴之别、手心主之别、手太阳之别、手阳明之别、手少阳之别、足太阳之别、足少阳之别、足阳明之别、足太阴之别、足少阴之别、足厥阴之别、任脉之别、督脉之别,合为“十四经”之“别”,也称“十四别络”。但是,《内经》在论述“十四经之别”时,对“脾之大络”另有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其中,可以明显看出,“脾之大络”并不是“经”之“别”。比如,《灵枢·经脉篇》说:“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并说:“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所谓“凡此十五”,是“十四经之别”和“脾之大络”。所谓“络者”,专指脾之大络。所谓“人经不同”,是明确指出,不能把“经”和“血脉”相混。所谓“络脉异所别也”,是明确指出“脾之大络”与“十四经之别”有区别。其区别是:“脾之大络”有“实则必见,虚则必下”的特征。这种特征,是“血脉”的特征。“十四经之别”没这种特征。所以,“十四经之别”不是血脉,是“经”的分支,属于经络系统,但“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不属于经络系统,而是血脉。若对《内经》的原始记载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并且,临床实践也能证实这一点。比如,在临床上,看到“脾之大络”并不难,但“十四经之别”确实看不到。

【4】《内经》记载的“胃之大络”,其实质也是血脉,故曰“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这是动脉搏动的特征。三十六条经和四十四个分支都没这种特征。所以,“脾之大络”和“胃之大络”都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是血脉。必须明确这一点,才能把经络系统澄清。

【5】后人对“脾之大络”和“胃之大络”产生误解,主要是没有弄清“经络”的实质是什么,其次是没把基本概念理顺清楚。

十四,十二经别和十四别络

【1】“十二经别”是十二经“别”行的“正经”,两端都在“经”上,不是分支,仍属“经”的范畴。“十四别络”是“经”的分支。所以,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别”和“十四别络”。

【2】“十二经别”都属十二经,专指十二经分布在身体深部的别行正经。奇经八脉没“经别”。所以,“经别”共十二条,称“十二经别”。

【3】“十四别络”是“十四经”的分支,专指十二经之间互相联系的支线和任、督二脉的支线。所谓“十四经”,指“十二经”和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共八经,只有任、督二脉有分支,也称“别络”。奇经八脉的其余六“经”分支,故没“别络”。所以,“别络”共十四条,合称“十四别络”。

【4】“经别”的循行特点是:都从十二正经分出,经躯干、脏腑、头项等处,最后仍归正经。在循行过程中,六阳经的“经别”复注于原来的阳经,六阴经的“经别”则注入与其表里的阳经。手足三阴三阳组成六对,称为“六合”。其主要作用,是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并联系十二经主干未循行的部位,弥补十二经主干的不足。

【5】“别络”的循行特点是:“十二经”的“别络”都从肘膝以下分出,与相邻之“经”互相联络。其主要作用,是表里之“经”互相联络,加强联系。任、督二脉虽有别络,但表里关系,故不循此例

【6】“十二经别”是“经”的一部分,仍属十二经。“十四别络”是“络”的一部分,是有固定名称的“络”。所以,“十二经别”和“十四别络”都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7】《灵枢·经别篇》说:“足太阳之正,别入于□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所谓“足太阳之正”,指足太阳经的正经。所谓“直者”,指“经别”。所谓“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是说足太阳经的经别仍属太阳经。因此,“经别”属“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

十五,浮络和孙络

【1】近代以来,有人认为,浮络和孙络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且认为,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或主要的络脉。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见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见《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这种解释,表面上合情合理,实际有严重错误。这是因为,这种解释把“络”和“血脉”混淆了 

【2】据考证,别络、浮络和孙络,并不都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中,“别络”是“经”的分支,有固定名称,确实属于“络”的范畴,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但是,孙络和浮络,都是血脉的细小分支,而不是“络”的分支。所以,“孙络”和“浮络”不属“络”的范畴,而是细小的血脉,专指毛细血管。根据《内经》对“血脉”的分类方法、以及《内经》记载的“诊络法”和“剌络法”,都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内经》对“血脉”的分类方法,见于《灵枢·脉度篇》,是把“血脉”分为三类,“大而在里”的血脉为第一类,称“经脉”。比较浅表的血脉为第二类,称“络脉”。孙络和浮络为第三类,专指比“络脉”更细小的血脉,其实质,是毛细血管。比如,《内经》记载的“诊络法”,是直接观察体表血脉的变化,而不是观察“络”的变化。再如,《内经》记载的“剌络法”,是针剌体表的血脉,而不是针剌“络”。所以,必须把“别络”、“孙络”、“浮络”这三个基本概念区别开。“别络”虽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孙络”和“浮络”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3】《内经》对血脉的观察和分类方法,还可见于《素问·皮部论篇》,如:“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所谓“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意思是说,观察少阳经分布的部位,若有细小的血脉,都归少阳经。所谓“少阳之络”,是“少阳之浮络”的省略句,而不是经络系统的“络”。因此,“浮络”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是细小的血脉。血脉遍布全身,人的体表分布著无数的细小血脉,古代医家是把人的整个体表分别归属各“经”,所以,每一经都有细小的血脉,可以直接观察。故曰“视其部中”。所谓“部”,是各“经”所属的体表区域。

十六,经筋和皮部

【1】“经筋”和“皮部”都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也不是经络系统的附属部分,而是把人的体表和全身诸筋分别归属于十二经,这是古代医家对体表和全身诸筋进行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由此才产生了“经筋”和“皮部”这两个基本概念。如《素问·皮部论篇》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还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所谓“别其分部”,是把皮、脉、筋、骨按部位分别归属各“经”。所谓“诸经皆然”,是说各经皆如此。很明显,这是用“经络”对皮、脉、筋、骨进行系统研究,皮、脉、筋、骨是被研究的对象,“经络”是进行系统研究的论理工具。

【2】《内经》的记载表明,把人体诸筋分别归属于“十二经”,称“十二经筋”。把人的体表分别归属于“十二经”,称“十二皮部”。因此,“十二经筋”概括全身诸筋。“十二皮部”概括整个人体的体表。

【3】《内经》记载著十二经筋的分布和循行路线,与十二经的分布和循行路线大致相同,这是按十二经的循行路线把全身诸筋分别归属于十二经,而不是把全身诸筋说成经络系统的一部分。“筋”和“经络”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经筋”是把筋归“经”之后的称谓。

【4】《内经》对“皮部”的记载,见于《素问·皮部论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所谓“皮部”,是把人的体表分别归属于十二经,等于把人的体表划分为十二部分。所以,不能混淆“经络”和体表的关系,体表上并没真的长著“经络”,而是用“经”把体表分为十二部分,分别归属各经。“皮部”是把体表归“经”之后的称谓。

【5】近代医书把“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说成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甚至认为,“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其实,这是对经络系统的误解。

【6】经络系统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及其分支以外,没有其他成分。人的体表、筋、骨、血脉、脏腑、五官、头颈、四肢、躯干、□穴等,都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是可以按系统方法分别归属于各“经”。中医学是用“经络”对人体进行研究,并不是人的身体上真长著“经络”,也不是把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当成“经络”的一部分。

在中医学的医学体系中,“经络”是对人体进行研究的系统工具或论理工具,人的体表、筋、骨、血脉、脏腑、五官、头颈、四肢、躯干、□穴等,都是被研究的对象,这是决不可混淆的。所以,人体的任何一种结构都可以归经。但是,若把人体的任何一种结构说成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都是对“经络”的误解。并且,这不是充实了“经络”的内容,而是埋没了“经络”,埋没了人体的组成部分。类似这种错误,必须纠正。

十七,正经

【1】“正经”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奇经八脉”来说,“十二经”是“正经”,奇经八脉是“奇经”。相对于“经别”来说,“十二经”是“正经”,“十二经别”是“别”行的正经。所以,“正经”都指“经”。“正经”的支线,都是“络”。

【2】“十二经别”是正经。这是因为,十二经别的起点都十二经上,虽从十二经分出,但另一端仍归十二经。所以,“十二经别”属“正经”,不是“络”。

十八,血脉

【1】“血脉”虽不是“经络”,但“经络”与“血脉”和“气脉”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古人对“气脉”和“血脉”的初步认识和系统认识,为创建“经络”奠定了基础。并且,“脉”字和“经”字在古文献中通用,“血脉”和“经络”很容易相混。因此,有必要把“经络”和“血脉”辨别清楚。

【2】血脉的实质是血管,是血的运行通路。在战国秦汉以前,古人对“血脉”早已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并认识到血脉有动脉和静脉的区别。比如,《难经》说:“十二经皆有动脉”,意思是说,十二经的每一经都分布著动脉。并且,在《内经》中,对血的运行规律,已经论述的很清楚。再如,《灵枢·经水篇》说:“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在这段经文中,“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和十二经”相提并论,说明血脉、气脉和十二经不是同一个概念,而是各有各的含义。其中,所谓“脉之长知,血之清浊”,指血脉。所谓“气之多少”,指气脉。所谓“十二经”指“经”。这说明,《内经》所说的十二经,既不是气脉,也不是血脉。因此,《内经》和《难经》原文中的“血脉”和“经络”,是可以区别开的。关键问题是,一定要把原文理解透,必须结合临床。比如,在这段经文中,虽然同时论述了十二经的气血多少,但不说十二经既行气又行血,而是说各“经”所属的区域中,气脉多血脉少的“经”气多血少,血脉多气脉少的“经”多血少气。这是绝对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若误认为十二经本身运行“气”和“血”,那就错了。所以,一定要把“经络”和“气脉”、“血脉”分清楚。

【3】《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网,肉为墙,皮肤生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在这段经文中,“脉为营”的脉是“血脉”。“脉道”是“血脉”和“气道”的合称,“气道”即“气脉”。所以,“脉道以通”则“血气乃行”。所谓“脉为营”和“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十五个字可以充分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人体血循环在没出生时就建立了,即“脉为营”是没出生时建立的。气的循环是出生后才更加健全了,即“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接著又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这说明,人出生时没“经脉”,这更能证明,古代医家对“血脉”、“气脉”和“经脉”都是很清楚的,没有混淆。由此证明,对《内经》原文,只要理解透,再结合临床,就能把血脉、气脉和“经络”区别清楚。

【4】《灵枢·九针论》说:“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尽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必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在这段文中,所谓“四时八风之邪客于经络之中”,是非常典型的“脉字”和“经络”通用,必须区别清楚。若把这段经文理解透,再结合临床,可以肯定的说,这里所说的“经络”,不是血脉,不是“经络”本身,而是“气脉”。这是因为,所谓“瘤病”,是肿瘤之类的疾病,是占位性病变,有形可见。在人体内,凡是占位性病变,首先是侵占气脉之位,绝对没有“经络”本身的瘤病。因此,根据文意和临床实际情况,完全可以搞清楚。

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出,“气脉”对治疗“瘤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领域。

【5】由于“络”是“经”的分支,所以,一般认为,“经”粗“络”细,“经”深“络”浅。但实际上,根据《内经》对“经络”的描述,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没有粗细的区别,“经”和“络”也没有粗细的区别。“经”可以循行在较深的部位,也可循行在较浅的部位。“络”可以循行在较浅的部位,也可以循行在较深的部位。在循行过程中,都不分粗细。比如,足太阴脾经的正经起于足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上行于内踝前廉,较浅;足太阴脾经的“络”从胃上膈注心中,比“经”深。再如,足太阳膀胱经的正经起于目内_,上额交巅;手太阳小肠经的“络”从目内_斜络于颧,没有“经”粗“络”细的影响。其他“经”和其他“络”也是如此,不论循行何处,都可深可浅,没有粗细的区别。这说明,“经”和“络”没有粗细之分。

【6】《灵枢·脉度篇》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孙络之盛而血者疾除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补之。”所谓“经脉为里”,是“大而在里”的血脉为经脉,不是“经”都在里。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分布与循行路线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所谓“支而横者为络”,是大血脉的分支为络脉。所谓“络之别者为孙络”,是已分支的血脉再分支,为孙络。所谓“孙络之盛而血者疾除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补之”,是毛细血管血盛或血少的治疗原则。这段经文说明,孙络是毛细血管,与经络系统的“络”有明显区别。比如,经络系统虽有“经”的分支,但没“络”的分支,络不再支。血脉的分支仍有分支,孙络就是“支而横”的血脉又分支。

【7】《灵枢·痈疽篇》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很明显,这里所说的孙脉、络脉和经脉,都是指血脉,而不是指“经”和“络”。除此之外,《内经》的诸多记载都可以表明,在古代,经脉和络脉,兼有两种词义,一是“经”和“络”,二是指血脉。因此,不能把血脉的深浅误解为“经”和“络”的深浅,不能把血脉的粗细误解为“经”和“络”的粗细。血脉有粗细的区别,“经”和“络”没粗细区别。

【8】综观《内经》全书,对“血脉”、“气脉”和“经络”的表述虽比较混乱,但绝对没有错谬之处,既没把“血脉”说成“络络”,也没把“经络”说成“血脉”,而是“脉”字和“经”字有时通用。因此,只要把“血脉、气脉、经脉、络脉、经络”这几个基本概念的用法和含意分辨清楚,都能区别开。"

准确的说,在《内经》出现的“经络”二字,只有两种含义,一是气脉或血脉,二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的主干及其分支,除此之外,没别的含义。这是“脉”和“经”的历史渊源造成的,是“脉”字和“经”字在古代可以通用的原因,只要分辨清楚就行了。必须牢记,血脉和气脉是人体上客观存在的,“经络”是血脉和气脉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气血运行规律的表现形式。“经络”本身,既不是气脉,也不是血脉,弄清这一点,对“经络”的研究,就不会受字或词的干扰了

十九,经络的归属

【1】医学史表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战国秦汉时期已基本形成。当时,在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以五脏为中心,把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皮、肉、筋、骨、脉、眼、耳、鼻、舌、前阴、后阴、头颈、胸胁、乳房、腰、四肢、毛发、肌表、爪甲、牙齿、精、气、血、津液、精神意识活动、涕、泪、唾、涎、尿、汗等,都分别归属五脏,从而形成了藏象学说。比如,心主血、主脉、主小肠、主汗、主精神意识活动、开窍于舌。肺主气、主皮毛、主大肠、主通调水道、主涕、开窍于鼻。肝、脾、肾三脏也各有所主。但是,“经络”由何脏所主,归属何脏,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说明,在战国秦汉时期,“经络”和人的脏腑组织器官根本不是同一类性质的概念。同时也说明,在中医学形成理论体系时,根本没把“经络”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这和《内经》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是一致的。若把《内经》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综合起来看,更能说明,在中医学形成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经络”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是古代医家对人体上创建,属于研究工具、论理工具、系统工具之类的东西。

【2】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不是把“经络”归属于何脏,而是把脏腑、血脉、气脉、筋、体表、头颈、胸腹、躯干、四肢、□穴、病证等,分别归属于各“经”。这是古代医家对人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脏属阴,都归阴经。腑属阳,都归阳经。横膈以上的脏,都归手经。横膈以下的脏,都归足经。再如,四肢内侧属阴,都归阴经。四肢外侧属阳,都归阳经。其他如,归经的肌表称皮部、归经的□穴称经穴、归经的“隧”称经隧、归经的“筋”称经筋、以及归经的药物、归经的病证等。其中,每一项归经,都是用“经络”进行研究。“经络”和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经络”和□穴的联系,都是根据归经。因此,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在近被埋没后,□穴的归经就停止了。

二十,六经

【1】“六经”是十二经的简称。“十二经”可以简化为“六经”。六经可以衍化为“十二经”。这是因为,六经和十二经都是“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

【2】按“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任何一个整体都可以化分“阴”和“阳”,“阴阳”可以衍化为“三阴三阳”,“三阴”是少阴、太阴、厥阴,“三阳”是少阳、太阳、阳明。“三阴三阳”合起来,是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以这六个基本概念为“经”,为“六经”。:

【3】在六经的基础上,再以手足相配,则为“十二经”。即:手少阴经,足少阴经,手太阴经,足太阴经,手厥阴经,足厥阴经,手少阳经,足少阳经,手太阳经,足太阳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

【4】把十二经的同名经合并,则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如: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合并,统称“太阳经”、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合并,统称“阳明经”、手少阳经与足少阳经合并,统称“少阳经”、手太阴经与足太阴经合并,统称“太阴经”、手厥阴经与足厥阴经合并,统称“厥阴经”、手少阴经与足少阴经合并,统称“少阴经”。“十二经”合并就成了“六经”。

【5】六经再简化,则为“阴经”和“阳经”两大类。比如,少阴经、太阴经和厥阴经统称“阴经”。少阳经、太阳经和阳明经统称“阳经”。故为阴阳两大类。

【6】六经和十二经既能衍化,也能简化,这也说明,六经和十二经是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之类的东西。比如,《素问·热论篇》用十二经辨证,《伤寒杂病论》用六经辨证。其中,六经和十二经,都是发挥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的作用。再如,《灵枢》对□穴的归经是二十条经都有□穴,《十四经发挥》是把□穴归了十四经。其中,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任督二脉,也是发挥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的作用。

二十一,经气

【1】据《内经》解释,所谓“经气”,不是“经络”本身之气,而是真气。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真气者,经气也。”这说明,“经气”的实质是“真气”。因此,不能认为“经络”本身有“气”。

【2】所谓“真气”,不是“经”产生的,而是“先天之气”与“水谷之气”结合而成,充养全身。如《灵枢·剌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说明,《内经》虽有“经气”之说,但“经气”是“真气”,不是“经”产生的。因此,不能把“经气”误解为“经络”本身产生的“气”。

【3】弄清“经气”是“真气”,再弄清“真气”不是“经”产生的,更能说明“经络”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

二十二,经水

【1】“经水”不属于经络学说的概念,而是古代地理学的概念。在古代,天文学和地理学领域都有“经”,即“经纬”之“经”。比如,《灵枢卫气行篇》说:“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这说明,“子午”和“房昴”是“经”,“卯酉”和“虚张”是“纬”,这是古代天文学领域的“经”和“纬”。所谓“经水”,是中国古代的十二条大河流。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江水、河水、济水、漯水、漳水,合称十二经水。因此,“经水”是古代地理学领域的概念。

【2】在中国科学文化史上,地理学的十二经水,早于经络学说的十二经。如《灵枢·经别篇》说:“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所谓“建阴阳诸经”,指创建阴阳诸经。这说明,创建十二经时,已经有了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等概念。其中,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时等,是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学的概念。十二经水是地理学领域的概念。《灵枢·经水篇》的记载可以证明,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时,不仅借鉴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原理,而且借鉴了天文、历法、地理、音律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古代医家用“经络”对人体进行研究,是更加系统的研究方法,上可应天,下可应地,实现了“天地人相参”和“人与天道相应”。

【3】《灵枢·经水篇》说:“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这段经文说明,经络学说的十二经和地理学的十二经水是互相对应的关系。这是因为,经络学说的十二经和地理学的十二经水,都是根据阴阳属性确定的。比如,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阳,据此,可以确定十二条河流的阴阳属性。再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所谓“面南而立”和“前曰、后曰、命曰、名曰”等,是确定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据此,可以创建十二经的“根”和“结”。这说明,古代医家创建的十二经,也是根据阴阳属性。《灵枢·经水篇》所谓“人经亦然”,更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4】在古代,地理学用二经阐释水在十二条大河的行,中医学用十二经阐释气血在“气脉”和“血脉”的流行,所以,经水与经脉具有互相对应的关系。如《灵枢·经水篇》说:“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所谓“经水”,是十二条大河流,不是单指“经”。所谓“经脉”,是人体“深而在里”的血脉,也不单指“经”。这说明,血脉、气脉、河流虽然都可归经,但水在河流运行,气在气脉运行,血在血脉运行,都不是由“经”运行。

【5】“经水”也兼有两种词义。在中医妇科,“经水”指妇女的经血。不属“经络”理论的范畴,另论。

二十三,经穴和经外穴

【1】“经穴”和“经外穴”统称“□穴”。“□穴”古称“气穴”,也称“穴位”、“穴道”或简称“穴”。“□”与“输”义通,有“转输”或“输注”之意。穴有“孔穴”、“孔隙”之意。□穴分布在人的体表,是脏腑之“气”在体表输注的部位。因此,□穴和“气脉”的关系非常密切,具有调整脏腑组织器官功能的作用。

【2】□穴是中国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渐发现的。其中,有的□穴归了经,有的□穴没归经。归经的□穴称“经穴”,没归经的□穴称“经外穴”。

【3】《灵枢·背俞篇》说:“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这说明,□穴是在诊疗实践中逐渐发现的。即,以“按其处”而“痛解”者为□穴。

【4】经考证,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是先发现了□穴,后来才创建了“经络”。所以,归经的□穴最初很少,但逐渐增多,经历过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比如,《内经》记载的□穴已达386个,但归经的□穴是161个。到《针灸甲乙经》问世时,归经的□穴增加到349个。再如,《内经》和《针灸甲乙经》的记载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每一经都有归经的□穴,《十四经发挥》作了修改和调整,把□穴归了十四经,称“十四经穴”,共354个。所谓“十四经”,专指“十二经”和任、督二脉。

【5】在354个经穴的基础上,到明代,《针灸大成》增加了5个。到清代,《针灸逢源》增加了2个。此后,归经的□穴没再增加。所以,迄今为止,归经的□穴是361个。

【6】凡“十四经穴”确定之后发现的□穴,都没归“经”,统称“经外穴”。

【7】《难经》说:“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输,名曰原。”所谓“原”,指原穴。原穴是经穴中比较重要的穴位。所谓“置”,即设置。这说明,三焦的原穴是古代医家设置的,是把“阳池”穴设置为三焦的原穴。那么,《难经》为什么单独说明三焦的原穴是设置的呢?这是因为,三焦并不是内脏,而是整个胸腹腔。但是,为了落实十二经与脏腑的匹配,古代医家把心脏的外膜看成是一脏,名为“心包”;把胸腹腔看成是一腑,名为“三焦”,并分别归属于手厥阴经和手少阳经。所以,三焦和心包都需要设置一个原穴。因此,在“五脏五腑”都有原穴的基础上,三焦和心包也设置了原穴。这说明,十二原穴是由十个原穴又增加了两个。弄清这一点,对理解原穴和“经”的关系、以及“经”和所有□穴的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以证实,十二原穴虽有特殊作用,但不是和十二经本身有特殊联系,而是根据□穴的诊疗作用以及与脏腑和原气的关系,通过反复筛选和验证,按脏腑的归经在各“经”设置的。简言之就是说,原穴是从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是把□穴归经。

【7】□穴的归经最能说明,在针灸学领域,“经络”主要发挥系统工具或论理工具的作用。□穴和“经络”的关系,是通过归经建立起来的。比如,如果把“经外穴”归经,“经外穴”也可称“经穴”。

二十四,药物归经

【1】所谓“药物归经”,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每种药物归于何“经”。其目的,是更加突出药物的特点和治疗作用,补充药物学简单论述性味和升降沉浮等规律的不足,提高处方用药的针对性。比如,同是寒药,但石膏归肺、胃、三焦经,善清肺胃三焦之火;龙胆草归肝、胆经,善清肝胆之火引起的湿热;黄柏归肾、膀胱经,善清肾和膀胱之火;鸦胆子归大肠经,燥湿杀虫,善治痢。显然,把药物归“经”,针对性更强,可以突出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

【2】经考证,早期的本草著作,没有明确提出归经的概念。如《神农本草经》,论述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大多以主治病症为主,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定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乌头止痛等,其中,把药物作用与脏腑结合起来的论述都很少,更没提出药物的归经。

【3】唐、宋时诸家本草,把药物性能和治疗作用与脏腑相结合的论述日益增多,如某药“补肺”、某药“益脾”、某药“安心”等。北宋的寇宗爽,在论述泽泻的功效时,已有“引药归就肾经”的说法。这说明,北宋时,明确提出了“归经”的概念。

【4】金元时代,随著医学的发展,推动了药物学的研究。著名医家张元素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补泻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说。金太宗时(相当于南宋宣和5年--端平3年)撰成《珍珠囊》一书,书中最早创立了药物归经学说。该书对每味药几乎有“归经”和“引经”的记载并且认为,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而各归其经,则疗效更显著。若归经不明,无的放矢,则难以获得确效。张元素所创的药物归经,还有引经、使药等说法,进一步丰富了药物归经的理论,对处方用药确有很大帮助。李时珍曾对他高度评价,认为他“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并且,对张氏的归经理论,李东垣和王好古都特别推崇。如王好古著《汤液本草》,论述归经的药物已达81种。历史证明,金元时代开始盛行药物归经之说。

【5】到明代,药物归经已成为本草书籍的专设条目,如刘文泰编著《本草品汇精要》,论述每一种药物都设24个条目,其中,专设了“走何经”一项,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归经。《本草纲目》不仅全部继承了以前的归经内容,而且对药物的“入气分”、“入血分”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进一步体现了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比如,同归某一经的药物,再区分“入气分”或“入血分”,更能体现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6】清代中期,沈金鳌对药物归经作了更加全面的总结,把历代本草书中论述归经的名词,如“引经”、“响导”、“行经”、“入”、“走”、“归”等,统称为“归经”。在他编著的《要药分剂》书中,每一种药都明确列出了“归经”。因此,后世学者大多采用了他的这一提法。至此,药物归经的理论渐趋完善。(&

【7】以上说明,药物归经和□穴归经,道理都一样,都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经过系统总结确定的,都是以“经络”为系统工具或论理工具。把□穴和药物分别归属各经,是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实践证明,确实具有实用价值。

二十五,六经证

【1】《伤寒杂病论》用“六经”概括外感伤寒病的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把外感伤寒病分为六种证候类型,称“六经证”。这是张仲景对外感伤寒病的“辨证”方法,为中医学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

【2】所谓“六经证”,并不是“经”本身发生了病变,而是把外感伤寒病按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归属“六经”。“经”本身不是病灶,也不是病邪的传播途径。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显然,《伤寒杂病论》开创“六经辨证”时,是以“六经”为系统工具或论理工具,而不是“经”本身发生了疾病。比如,所谓“太阳病”,是风寒之邪侵袭人的肌表,其病位,不是太阳经本身,而是人的肌表。|

二十六,经络的分布E

【1】《灵枢·经脉篇》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表明,人出生时没“经络”,“经络”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灵枢·经别篇》的记载表明,“经络”是古代医家创建的。《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表明,经络的分布起源于十二经的“根”和“结”,最初是按“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和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确定的。比如,以“圣人面南而立”为人体模型,“至阴”处的阴阳属性是阴中之阳,与太阳相对应,位居足部,故为足太阳经之根,是足太阳经起始的一端,其“结”在命门,为足太阳经的另一端,由“根”和“结”产生了足太阳经的分布。再如,“涌泉”处为阴中之少阴,与少阴相对应,位居足部,故为足少阴经之“根”,是足少阴经起始的一端,其“结”在喉部廉泉穴处,为足少阴经的另一端,由“根”和“结”产生了的足少阴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的《灵枢根结篇》的记载合起来可以表明,十二经的分布都是这样产生的。所以,“根结”是十二经的起源。这说明,十二经的分布是在人体上创建的,不是人体上真长著“经络”。

【2】《难经》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整个经络系统的分布,都是古代医家创建的。

【3】经络的分布不是凭空创建的,而是综合了很多方面的基础,比如,气脉、血脉、气血的运行规律、□穴、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等,都为创建“经络”奠定了基础。(详见“经络是怎么起源的”一节)N

【4】“经络”的分布主要根据三个方面,一是“六合”和“八肱”的基本形式。比如,十二经是“六合”的基本形式。奇经八脉是“八肱”的基本形式。二是气脉和气血的运行规律。比如,十二经、督脉、任脉、跷脉的主干合为“一十六丈二尺”,与“大气脉”相同。三是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和□穴的归经。比如,最早的十二经和□穴的联系很少,随著归经的□穴逐渐增加,古代医家多次充实、修改或调整过“经络”的循行路线。

【5】经络系统最早的分布是十二经“根”和“结”。在“根”和“结”的基础上,十二经的分支和奇经八脉、以及奇经八脉的分支,都是逐渐充实的。经络系统的详细分布,见本书第三部分。

二十七,经络的开、合、枢

【1】经络的“开、合、枢”导源于阴阳的“开、合、枢”,经络学说引用了阴阳学说“开合枢”的演绎形式。所谓“开合”,指门户的开合,主要阐释阴阳的出入。“开”是“开启”的意思,为出。“合”是“关闭”的意思,为入。所谓“枢”,指“门轴”,也称“枢机”,或称“扳机”,是阴阳出入的枢纽。因此,阴阳的“开合枢”,主要是指“阴阳出入”的机理。“经络”的“开合枢”也是如此,主要阐释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出入”

【2】若单论“阴阳”的开合枢,阳为“开”,阴为“合”,厥阴少阳为“枢”。“三阴三阳”的“开合枢”比较复杂。“三阳”中,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并且,少阳既是太阳阳明之“枢”,也是阳入于阴之“枢”。“三阴”中,太阴为“开”,少阴为“合”,厥阴为“枢”。并且,厥阴既是太阴少阴之“枢”,也是引阴回阳之“枢”。总之,必须先从“阴阳”衍化出“三阴三阳”,才能有“枢”。否则,若单纯的“阴”和“阳”两方面,构不成“开合枢”。必须有“出入”的枢纽,才能阐明阴阳出入的机理。

【3】“阴阳”的“开合枢”和“三阴三阳”的“开合枢”,都是阐释“阴阳出入”的机理,既可用于中医学,也可用于其他学科。因此,“开合枢”不是在经络理论中产生的,而是经络学说引用了“开合枢”的演绎形式。

【4】“阴”和“阳”以及“三阴三阳”的六个基本概念,在任何学科都是机动代名词,可以代表不同的研究对象,可以演绎出多种形式。所以,根据在实际应用时代表的对象,“开合枢”可以变通。比如,以太极图而论,太阳居左,太阴居右,太阴之开外升,阳明合之。太阴之开内降,厥阴合之。太阴承厥阴之合而升,太阴承阳明之合而降,阴阳相合,祖气互根,形成“阴阳环抱”。再如,若以十二经而论,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为“开”;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为“合”;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为“枢”。若十二经分而论之,在上肢内侧的“开合枢”是:手太阴肺经居前为“开”,手厥阴心包经居中为“枢”,手少阴心经居后为“合”。在上肢外侧的“开合枢”是:手阳明大肠居前为“开”,手少阳三焦经居中为“枢”,手太阳小肠经居后为“合”。在下肢内侧的开合枢是:足太阴脾经居前为“开”,足厥阴肝经居中为“枢”,足少阴经居后为“合”。在下肢外侧的“开合枢”是:足太阳膀胱经居后为“开”,足少阳胆经居中为“枢”,足阳明胃经居前为“合”。这说明,“开合枢”是可以变通的,主要根据代表的对象

【5】十二经的基本形式是“三阴三阳”,所以,“开合枢”适宜十二经。奇经八脉的基本形式不是“三阴三阳”,所以,奇经八脉没有“开合枢”的说法。

二十八,经络的循行方式

【1】“上、下、出、入、别”是“经络”最基本的循行方式。“经络”的循行路线由下而上,为上。由上而下,为下。由深部向浅表循行,为出。由浅表向深部循行,为入。“别”是另行。历代文献对“经络”的记载表明,“经”和“络”主要按这五种循行方式。

通过以上五种方式,“经”和“络”可以遍布全身。但是,按这五种方式循行的“经”和“络”,仅有长短的区别,没有粗细的区别,不受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障碍。这说明,“经络”在人体上没有实质性的占位,而是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经纬线”是地理学家在地球仪上设计的,“经络”是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的。

【2】若把“经络”和循行方式和血脉的循行方式相比较,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由此证明,“经络”不是血脉。比如,从十二经分出的十二经别,另一端仍归十二经的直行部分,血脉没有这种循行方式。再如,血脉有粗细的区别,“经络”没粗细的区别。血脉的分支越分越细,在分支的基础上可以再分支,“经络”的“经”虽有分支,但“络”不再分支。所以,不能把“经络”误解为血脉。

二十九,经络通过人体主要部位的方式

【1】“循、挟、贯、过、抵、至、绕”是“经络”通过人体主要部位的方式。“循”是沿著。“挟”是并行于两边。“贯”是通贯而过。“过”是经过。“抵”是到达,与“至”同。“绕”是沿边际绕过。

【2】按古文献记载,“经”和“络”通过人体主要部位时,主要是以上七种方式。但是,历代文献对“经络”的记载和“经络”的现代研究表明,在“经”和“络”通过或穿过的部位,没有发现“经络”的实质性占位。比如,足太阳膀胱经的“正经”起于目内_,手太阳小肠经的分支在目内_和足太阳膀胱经的正经相交。但是,在目内_,没有发现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相交的占位性结构。再如,和“心”联系的有四个经、六个络,和“心包”联系的有两个经、两个络。但是,在“心”和心包,没有发这些“经”和“络”的实质性占位。这是因为,“经”和“络”都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的。

三十,“经络”的散、系、布

【1】“散、系、布”是“经络”和人体互相联系的联系方式。散”是散布在较小的部位。“布”是散布在较大的部位。“系”是联结之处和另一处有关联。

【2】现代对“经络”的研究表明,在经络“散、系、布”的部位,没有“经络”的特殊结构。比如,足太阴经的“正经”散舌下,手少阴心经的分支系目系,手少阳三焦经的“正经”布膻中。但是,在舌下、目系和膻中,没有“经络”的特殊结构。'

三十一,经络的交、会、合

【1】“交、会、合”主要指“经”和“经”、“经”和“络”、“络”与“络”之间的相互联系。“交”是互相交叉。“会”是在某处相汇。“合”是并行。

【2】“经络”的“交”、“会”、“合”,是根据经络的分布和循行路线总结出来的。所以,“经络”最初的“交”、“会”、“合”很少,但在经络系统逐渐充实、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交”、“会”、“合”越来越多。并且,经络之间的互相交叉,不受人体结构的限制。比如,府舍穴在《针灸甲乙经》中是足太阴、阴维、厥阴三经交会之处,但经《奇经八脉考》考订,是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阴维五经交会之处。并且,这五条“经”的起点不同,若都在府舍穴相交,必须穿过人的骨骼,但实际上,没受骨骼的限制。这更说明,“经络”在人体上没有实质性占位。

三十二,离合出入

【1】“离合出入”专指“十二经别”的循行形式,这对沟通十二经之间以及十二经和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十二经别“离合出入”的具体方式是:在四肢(多为肘、膝以上)从正经别出,为“离”。注入体腔脏腑深部,为“入”。从深处浅出体表,为“出”。继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阳经的经别仍归本经,为“合”。所以,凡表里两“经”的“经别”都组成一“合”,“十二经”共“六合”。这是从正经分出的又一直行主干,仍属“经”的范畴,其作用,主要弥补十二经主体部分的缺陷和不足。,9H

【3】“离合出入”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循行在“十二正经”未及之处,沟通和联络“十二正经”未能循行的部位和组织器官。

二,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十二经别”进入体腔后,表里两经相并而行,在浅出体表时,阳经“经别”仍归阳经,阴经“经别”则归阳经,这样以来,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

三,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十二经别”在四肢从“正经”分出,进入体内后,都呈向心性循行,这对加强体表、四肢和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头面与“十二经”的联系。“十二经”循行于头面部的主要是六阳经。六阴经的主干不行于头面。但是,通过“离合出入”,六阴经的“经别”上达于头部。其中,足三阴经的“经别”,在合入阳经“经别”之后,上达于头部。手三阴经的“经别”,经喉咙合于头面部。这样以来,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五,为解释生理病理现象和循经取穴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十二经别”循行于“十二正经”未能循行之处,所以,进一步拓宽了“十二经”的概括范围,为解释生理病理现象和循经取穴,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例如,足太阳经的循行未到达肛门,但其经别“别入肛门”,所以,用承山、承筋等穴治疗肛门病,有了理论依据。

六,加经“十二经”与心脏的联系,突出体现心脏在五脏六腑的主导地位。“十二经”的“经别”,不仅加强了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而且都与心脏相联系。因此,“经别”的“离合出入”,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4】十二经别的离合出入,是对十二正经的补充,是逐渐充实的。因此,十二经别的长度,与“大经隧”的长度不同了。也就是说,十二正经和大经隧基本对应,但十二经别并不和大经隧相对应。所以,十二经虽以气脉为基础,但已不是气脉,而是气和气脉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气血运行规律的表现形式。y

三十三,经络和脏腑的联系

【1】脏腑是中医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所以,“经络”和脏腑的联系有固定方式,阴经都和脏联系,阳经都和腑联系,胸膈以上的脏都和手阴经联系,胸膈以下的脏都和足阴经联系,都以“属”和“络”为联系方式,简称“属络”。

【2】“属络”是“经络”和脏腑互相联系的固定方式,各“经”与归属本“经”的脏或腑相联系,称“属”。各“经”与互为表里的脏或腑相联系,称“络”。十二经的每一经都有一“属”一“络”,主要体现脏和腑的表里关系。所以,”属络“之“络”不是“经络”之“络”,而是指联系方式,应该区别开。奇经八脉和脏腑的联系少,没表里关系,所以,奇经八脉没有“属络”的说法。

各“经”的直行部分和具有表里关系的脏腑互相联系,称“属络”。“经”的分支和脏腑联系不称“属络”,而是称“注”、“入”、“系于”、“走于”等。

【3】十二经的每一经都和脏腑有“属络”,形式是固定的。比如:手太阴经上膈属肺,下络大肠。所谓“上膈属肺”,是上行联系归属本经的肺脏。所谓“下络大肠”,是下行联系与肺互为表里的大肠。手阳明经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所谓“下膈属大肠”,是联系归属本经的大肠。所谓“下入缺盆络肺”,是联系互为表里的肺脏。再如,足阳明经下膈属胃络脾,是联系归属本经的胃脏,再联系互为表里的脾脏。足太阴经入腹属脾络胃,是联系归属本经的脾脏,再联系互为表里的胃脏。十二经都如此。

【4】把中医学现存于世的古典文献综合起来看,可以证明,十二经与脏腑的“属络”联系,是逐渐充实、逐渐完善而成的。这是因为,人体只有五个脏和五个腑,合起来是十个脏腑,不能与“十二经”互相对应。所以,在经络学说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古代医家把“整个胸腹腔”看成是一腑,称“三焦”,把“心脏的外膜”看成一脏,称“心包”,等于增加了一个脏一个腑,再分别与手少阳经和手厥阴经相配。这样,才完善了脏腑的归经和“十二经”与脏腑的属络关系。《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难经》《内经》等古文献,都能说明这一点。所以,把古典文献综合起来可以证实,“经络”与脏腑的联系,并不是说人的脏腑上长著“经络”,而是带有明显的理想倾向。比如,“心包”是心脏的外膜,并没真长著两个经和两个络。再如,三焦是整个胸腹腔,其实质并不是内脏。所以,“经络”和脏腑的联系,不能误解为“经络”和脏腑有实质性的联系。

【5】《内经》的记载表明,“经络”和脏腑的联系,不是经络和脏腑有实质性的联系,而是借助“经络”的联系阐释人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或病理上的相互关系或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比如,脾和胃虽然通过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互相联系,但《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明确指出:“脾与胃以膜相连”。所谓“以膜相连”,是脾和胃的实质性联系。因此,不能把“经络”与脏腑的联系误解为实质性的联系。

三十四,经络之海

【1】“经络之海”,指冲脉和任脉。如《灵枢·五音五味篇》说:“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所谓“经络之海”,是气脉和血脉汇聚之处,气血充足,故为“海”,不是以“经”和“络”的分布丰富为“海”。比如,冲脉没分支,故没“络”。任脉只有一个分支,仅一个“络”。

【2】《灵枢·五音五味篇》的记载表明,把冲脉和任脉称为“经络之海”,突出了冲任脉的特点,对解释女子生育和女子不长胡须,有一定意义。

【3】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发”为“血”之余。胡须属于毫发。所以,《灵枢·五音五味篇》对毫发和胡须的解释是:“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并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余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于口,故须不生焉。”所谓“冲任之脉”,是归属于冲任两经的气脉和血脉,不是冲脉和任脉本身。

三十五,经脉之海

【1】“经脉之海”,指冲脉。如《素问·痿论》说:“冲脉者,经脉之海也”。“经脉之海”和“经络之海”的意思是一样的。在古代,还有“十二经之海”说法,意思也是一样的。所谓“经脉之海”,并不是说“经”的分布丰富,而是说冲脉分布气血汇聚之处,气血充足。在古代,“经脉”有两种词义,古代医家把“深而在里”的大血管也称经脉。“经脉”并不是专指“经”,有时指血脉。

【2】《素问·痿论》的记载表明,把冲脉称“经脉之海”,对痿症的治疗有一定意义。这是因为,冲脉与阳明经合于宗筋,阳明是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全身诸筋,全身诸筋主束骨而利关节。所以,古代医家提出了“治痿者独取阳明”的治疗原则。如《素问·痿论》说:“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这说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结合起来,更能阐释生理病理,更能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十六,标本

【1】“十二经”的“标本”,是根据“十二经”联系的部位和特点总结出来的,主要概括“十二经”与四肢和头面躯干的联系规律,这对体现四肢和头面躯干的相互关系、反映病候、以及循经取穴,都有实用价值。

【2】“标”与“本”,是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说文解字》说:“木下曰本……草木之根柢也”。《尔雅·释器疏》说:“凡物之本,心在底下”。《淮南子·无文训》也有“本标相应”之说。按通俗解释,“标”是树木的末梢部分,“本”是根底部分。所以,“标”和“本”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关联。若“本”在下,则“标”在上。若“本”在内,则“标”在外。有“本”才能有“标”。

【3】在中医传统理论中,“标本”的应用很多,内含哲学理念。例如:正气为“本”,病邪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病因病机为“本”,症状为“标”;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等。

经络学说的“标本”,主要反映经络与四肢和头面躯干的联系。四肢为“本”,头面躯干为“标”,即下为“本”,上为“标”。

【4】“十二经”的“标”和“本”,见于《灵枢·卫气篇》。其中,各“经”的“标”,都在头面或躯干。各“经”的“本”都在四肢。因十二经的分布和循行有上下之异,故有“标本”之分。具体位置是:

足太阳之“本”,在足跟以上约五寸处,相当于跗阳穴。其“标”在命门,相当于睛明穴。

足少阳之“本”,在足第四趾外侧,相当于窍阴穴。其“标”在窗笼之前,即两耳之前,相当于听宫穴。

足阳明之“本”,在足次趾外侧,相当于厉兑穴。其“标”在颈旁人迎穴周围,相当于颊下,上挟于颃颡部位。

手太阳之“本”,在手外踝之处的尺骨小头旁,相当于本经的养老穴。其“标”在右命门上一寸,相当于攒竹穴。

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处,相当于曲池穴。其“标”在颜下、合钳上,相当于头维穴。

足太阴之“本”,在中封穴前上三寸,相当于三阴交穴。其“标”在背部的脾俞和舌本部位的廉泉穴。

足少阴之“本”,在足内踝上二寸,相当于交信穴处。其“标”在背部的肾俞穴处和舌下两旁,相当于廉泉穴。

足厥阴之“本”,在行间穴上五寸处,相当于中封穴。其“标”在背部的肝俞穴。

手太阴之“本”,在寸口部,相当于太渊穴。其“标”在腋内动脉处,相当于中府穴。

手少阴之“本”,在掌后锐骨之端,相当于神门穴。其“标”在背部心俞穴。

手厥阴之“本”,在掌后两筋间二寸处,相当于内关穴。其“标”在腋下三寸,相当于天池穴。

三十七,四街

【1】“四街”也称“气街”,是“气”的通行径路,其实际意义,是把比较重要的气脉命名为四个气街,合称四街。《内经》对“四街”的记载和解释,见于《灵枢·卫气篇》和《灵枢·动输篇》。如《灵枢·卫气篇》说:“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这段经文说明,胸、腹、头、胫都有气街,合称“四街”。

在古代,医学概念不规范,对“气”的运行通路和运行方式有很多称谓。比如:隧、气道、气脉、气街、气海、气舍、大络等,这些称谓虽不同,但都是“气”的运行通路或“气”的运行方式。所谓“大络”,不是“经络”的“络”比较粗,而是对气脉的一种称谓。《内经》说“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也不是“经络”的“络”,而是“气脉”。所谓“气街”,有四通八达的意思,是“气”在运行过程中四通八达的汇聚之处。

【2】《灵枢·动输篇》说:“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这段经文说明,“四街”是“气”通行的径路,即“气”的运行通路。若“卒然遇邪气”、或“逢大寒”、或“手足懈惰”,比较小的“气脉”受阻,则“气”以“四街”为径路,仍“相输如环”,终而复始。所谓“络绝而径通”,不是“经络”之“络”绝,而是“小“气脉”受阻大“气脉”通畅”的意思。所谓“四末解则气从合”,是四肢末端的小“气脉”受阻则“气”的运行合入大“气脉”。

【3】以上两段经文说明,在人的身体上,“气脉”是客观存在的,大小不一,深浅不同。胸腹头胫都有较大的气脉,四通八达。但是,历代文献记载表明,“经络”的分布虽有深浅不同,却没大小之分。显然。气脉和经络不是同一类性质的概念。

三十八,四海

【1】“四海”是根据阴阳表里和□穴总结出来的,是把人体的某个部位命名为海。如《灵枢·海论篇》说:“必先知阴阳表里和荥输所在,四海定矣。”所谓“荥输”,指荥穴和输穴。

【2】所谓“四海”,是水谷之海、血海、气海、髓海的合称。其中,“血海”又称“十二经之海”。如《灵枢·海论篇》说:“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又说:“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这说明,“十二经之海”即“血海”。

【3】所谓“四海”,是水谷、气、血、髓的汇聚之处。在中国古代,渭水、淮水、漳水等十二条大河分别流入东西南北四个大海。人与天地相应,所以,古代医家以水谷、气、血、髓的汇聚之处为海。比如,头部是髓的汇聚之处,为髓海;胃是水谷汇聚之处,为水谷之海;膻中是气的汇聚之处,为气海。胞宫是血的汇聚之处,为血海。男子没胞宫,汇聚之血化为精,称精室。

【4】《灵枢·海论篇》说:“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显然,《灵枢·海论篇》虽把“冲脉”称“十二经之海”,但十二之海指的是血海。因为,其所主症,都是“血海”的有余和不足,不是十二经本身的有余和不足。

【5】气海和血海,分别是“气”和“血”的汇聚之处。气脉和血脉,是“气”和“血”向“气海”和“血海”汇聚的通道。“经”和“络”,是“气”和“气脉”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气血运行规律的表现形式。这是这些基本概念的实际意义和相互关系。

三十九,经络现象

【1】“经络现象”是新概念,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如循经感传、循经抽痛和某些皮肤反应──---红线、白线、丘疹、脱毛等。

【2】在研究“经络”和“□穴”的过程中,人们确实发现,运用某种剌激方法,如针剌、按压、艾灸、注射、光电剌激等,作用于□穴,可以出现酸、麻、胀、重或寒凉、温热等特殊感觉,循经络路线传导扩散,或出现水泡、皮丘、红线、白线、脱毛等现象。这些特殊感觉和现象,被命名为“经络现象”。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彼彼皆是。在临床上,确实有很多实例。大量事实说明,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迄今为止,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虽有“经络现象”,但最终未能证实和“经络”本身有直接的关系,也没因为发现“经络现象”而找到“经络”本身的任何物质基础。因此,不能把这些感觉和现象,误认为是“经络”本身的生理病理变化。否则,对“经络”的研究,将陷入误区。

【3】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的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不是凭空创建的,不是以人身体上的某一脏腑或某一种组织结构为基础创建的,而是以古代医对整个人体和天地自然的系统认识为基础。比如,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三阴三阳”和“八肱”的基本形式、气脉和血脉的分布、气和血的运行规律、□穴的位置和治疗作用、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及互相关系和互相影响等,都是创建“经络”的基础。甚至,“经络现象”本身,就为创建“经络”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多种基础上创建的“经”和“络”,早已形式化了,是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有了哲学内涵。因此,“经络”本身并不是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所以,若把“经络现象”认为是“经络”本身的生理病理变化,实际上,反而掩盖了“经络现象”的真实本质。

【4】“经络现象”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肯定是有基础的。因为,“经络”是“大气脉”和气血运行规律的表现形式,其循行路线和“大气脉”的分布基本一致,和气血运行规律基本一致,并且,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阴阳属性、互相关系、相互影响、以及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基本规律等,都是“经络”的基础。所以,在“经络”的循行路线上出现“经络现象”,必然有真实的本质存在。但是,经络系统是整个人体各种功能活动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是天地人三者之间互相统一的表现形式,已经有了哲学内涵,是根据哲学形式和医学基础创建的。因此,不能认为“经络现象”是“经”或“络”本身产生的。

【5】把“经络”循行路线上出现的异常现象命名为“经络现象”,丰富了经络学说的研究领域,对掀起“经络”研究的热潮,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应该知道,命名“经络现象”时,实际上并不知道“经络”是什么。因此,“经络现象”尚待研究,至今没有统一认识。

四十,经络感传现象

【1】“经络感传现象”是“经络现象”的一种,也称“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指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这种现象多在针、灸、按压穴位或电剌激时出现,或在练气功的过程中出现,其感觉可为酸胀、麻木,或有流水感、电麻感、抽痛感,呈线状或带状传导,并可被机械压迫或注射某些麻醉药物阻断。实际上,这种感传现象,与气脉、□穴周围的组织、体液、血脉、脏腑功能活动等都有关系,不是“经络”本身感传。

2】迄今为止,“经络现象”或“经络感传现象”的报道虽很多,但国内外对“经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的身体上,既没找到“经”和“络”的任何结构,也没找到属于“经”和“络”本身的任何物质。根本原因,是把“经络”的概念理解错了。

【3】现已证实,根据《内经》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根据“经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乃至逐渐形成复杂体系的过程、以及古代医家创建“经络”的方法,所谓“经络”,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整个人体多种功能活动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其分布和循行路线,主要是以气脉和气的运行规律为基础,在哲学的基本形式上早已经过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因此,所谓“经络感传”,不是“经络”本身感传,而是“气”的感应,当然,不排除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其综合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总而言之,必须先弄清“经络”是什么,才能把“经络现象”或“经络感传”的真正原因搞清楚。

全文太长,概括起来说,可以这样理解经络:人身是“器”,阴阳是“道”,“经络” 介于“器”和“道”之间,是通“道”之路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