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气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有过字意上的讲解。把它归纳为自然气候现象称为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也可以用天地之间形貌的运动变化的六种现象称为六气。谓朝旦之气(朝霞)、日中之气(正阳)、日没之气(飞泉)、夜半之气(沆瀣)、天之气、地之气。
当然还有对人的精气神形貌认识的:好、恶、喜、怒、哀、乐六情也称为六气。
在中医学中,大家常见的中医术语中有指寒、热、燥、湿、风、火六种症候的内容。也有指人体内的精、气、津、液、血、脉、以其本为气所化等表达生命灵枢结构方面内容的。
那么,六气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凡是六种事物的组合都可以称为六气吗?
显而易见,传统文化中遗留下来的六气认识,是一种多系统的关联关系。他们都展示出来了六个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性。而且它的关联关系重点展示出来的则是一种属性形貌特征。所以,我们则可以通过属性形貌的特征规律化来探索一下六气的本质是在说明什么?
六气,不应该是六种具体的事物。但是,六种事物构成的关联关系体系却具有相同的属性形貌关系结构性。所以,就物象的形貌研究来说,这种六气表达是在表达物形貌之间属性关联关系的规律性。但是,作为理法术的认识层面来讲,这显而易见不是它的关联关系本源。
我们说六气的理性认识应该产生在三焦论。是因为它反映的是一种关联关系的直接与间接认识过程中的属性变化形貌。也许有人说了,关联关系还有形貌吗?如何展示出来它的形存在与貌变化呢?
无性不形,有性即有形。关联关系也是具有属性的。只要关联关系可以属性化,就可以形貌化。这也是我们在讲属性数学的时候,数年来一直坚持从理法术上进行一体化来说明的一个理念。我们之所以说其是理念,而不说它是一种规律或者一种法则。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关联关系层面上的东西。而不是物质的实在。但是,它确确实实是一种人类认识方法中的一种属性关系实在。显而易见,物质实在的关联关系,与人类思维认识中的关联关系在属性实在的范畴中,是可以得到统一的。
在人类认识的思维范畴中,六气与三焦之间的属性关系,是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三焦,三焦生六气: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形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间的关联关系。在这个认识层面上,万物者,六气也。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也同样被称为六气。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六气分为两个认识体系,一个是物气,一个是心气。物气表达的是物与物之间的关联关系。而心气是表达人类认识范畴的。
由此可以看出,心气与物气所表达的内容,恰恰与现代科学中的存在与思维定义的内容相同。所以,我们把物气也可以称为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把心气称为是一种主观思维。物气与心气在气的表达框架上,心与物之间的链接,我们可以产生一个形性数一体化的认识体系与方法系统。
在中国属性数学认识范畴中,无论是心气还是物气,都是一种关联关系构成的纽结交织。而且这种纽结与交织都是可以通过属性的形貌来表达的。这种物气与心气的表达统一。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效果,就是可以完成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在二元论绝对化认识中的理性沟通。用中国的古汉语来说,就是“物与心之间,得气而通”。所以,我们在前面文章中也多次讲过,阴阳之通在于得气,“阴气于内阳气卫之,阳气于外阴气使之”。都是这个道理。
在先天八卦中,六气合而为天地的思想表达的是非常明确的。天与地之通有六气。故远古时候称宇宙为六合。
中医基础理论中,涉及到的气内容是比较多的。那么,中医中的气表达的是什么呢?西医把它解释为一个机能,一种能量,一种生命行为……。其实,并没有从根本解决气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那么,精气神中的气,与我们现在讲的三焦又是什么关系呢?是三种不同的属性形貌吗?我们应该如何来认识精气神表达的内容呢?我们涉及到一个物貌与心貌的认识层面分类问题。
物貌与心貌的分类,是中医学中的一个诊断专业技术。而物貌的认识方法中医是通过声色味的形貌感知来获得的,精气神只是一种心貌的认识结果。也就是说,物貌与心貌,物气与心气可以构成一个新的四象认识系统。我们则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对病人的疾病症状进行分析与归纳。而属性,形貌,数字的综合认识系统才是气的本质。那么,气的本质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