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线刑事模拟画像软件

 东方亮LE 2014-05-10
  模拟画像方法演变

 模拟画像基础知识

【头部结构】
  ·头颅骨结构   ·头部肌肉
【人脸的五官比例】

【相貌特征分类】

  ·发型  ·头型   ·眉毛
  ·眼睛  ·鼻子   ·耳朵
  ·嘴型  ·胡须   ·皱纹
【不同人种相貌特征】
  ·黑黄白人种相貌特征比较
  ·我国人种南北差异
  ·部分少数民族的相貌特征
【体型与相貌的关系】
  ·人体与头的比例
  ·体型分类
【面部表情】
  ·常见的八种表情 

模拟画像资料

  ·  什么是气质
    ·电脑模拟画像的思考(提纲)
    ·运用监控资料进行模拟画像
    ·WACOM数位板在模拟画像中的作用
  ·  谈模拟画像在侦察破案中的应用
  ·  相貌侦察技术在刑事部门的现状和应用
  · 浅析模拟画像在侦察破案中的实践与运用
  ·  论绘画基础和形象思维能力在模拟画像中的重要性
  ·  浅谈刑侦模拟画像人像组合技术
  ·  模拟画像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作用
  ·  铸倚天长剑 斩凶暴奸邪
  ·  浅谈模拟画像的整体结构
  ·  论刑事模拟画像工作与其他刑事侦查手段相结合的重要性
  ·  相貌侦察技术在刑事部门的现状和应用
  ·  摹拟画像中的及时与及地
  ·  谈在摹拟画像中应注重的几个环节
  ·  浅谈强奸案件的模拟画像
    ·论人像组合技术
    ·人像组合技巧综述
    ·
  计算机画像系统及其在刑事
侦查中的应用
 

模拟画像的方法演变

   一、传统手绘画像

传统模拟画像一般采用素描,由画家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进行创作,我国元朝王铎所著的《写象秘诀》中谈到画人像的方法,他把人的脸型归纳为八种类型,谓之“八格”,即,田、由、国、用、目、甲、风、申,“面扁方为田,上削下方为由,方者为国,上方下大为用,倒挂形长为目,上方下削为甲,扁阔为风,上削下尖为申”。

这种方法简便直接,画家一人一枝笔就可开始工作,画像手法灵活,特征表现随心所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直到今天,这一传统的方法仍在被使用。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画像花费时间长、不易修改等缺陷,特别是画像的效果和画像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要想成为模拟画像专家,不仅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好几年的实践锻炼。因为其掌握起来难度很大,只能为少数专家掌握,所以不利于模拟画像的普及。

    二、人像组合画像

基于机械和光学原理的人像组合法比起人工手绘有一定的进步,这种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一般人都可以掌握,但此方法操作烦琐、制图时间长、不易修改,而且拼出的人像都有一定的模式:不是浓眉大眼的“帅哥”就是窈窕妩媚的“靓妹”,完全脱离了生活。随着电脑在人像组合上的应用,用图片或幻灯片组合人像的方法现在基本上已被淘汰。

三、电脑模拟画像

 利用电脑进行模拟画像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现有的图象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等)进行模拟画像,这是电脑在该领域最初级的应用,比起手工绘制来说是一个进步,但由于软件不是专门为模拟画像设计,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素材要自己收集,有很大的局限性。

另外就是利用专门设计的模拟画像软件进行模拟画像,电脑模拟画像系统安装使用方便,简单、成像速度较快、易于修改、图像较清晰,逼真。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推出了具有本国特征的电脑模拟组合系统。如:

1)、美国研制的用计算机绘制儿童几年后外貌图像的计算机增龄成像系统;

2)、美国研制的计算机素描系统(Compusketch),该系统具有相当能力的会话程序,提出不具引导、不具攻击性的询问,不会产生先入为主的答案。以此程序,能充分帮助目击证人回朔嫌犯的容貌。在电脑关键性面谈过程的配合下,使操作人员能够用加强回朔记忆问题,一步一步触及到相关的记忆;

3)、美国研制的计算机照片拟合(Comphoto    Fit)系统,这是一套计算机辅助的面相指认系统,操作人员能在证人或受害人叙述下通过它迅速拼出嫌犯的相貌。该系统能搜集各种前额、眼、鼻、嘴及下巴等部位影像集合成资料库,通过键盘操作,拼出嫌犯的基本面相;

4)、“Face       Prints”系统,该系统操作时,首先,向坐在屏幕前的目击者展示20幅各不相同的头像,它们是34亿种脸型中随机选取的;然后要求目击者将屏幕中的每张脸与记忆中罪犯的脸作比较,具体地指出两者相似的面部特征;再将这些信息反馈到电脑中,复合成另外20幅头像,称之为新一代合成像。在合成新面孔的过程中把那些见证人认为确信无疑的面部特征予以固定。

5)西德计算机辅助人像联合系统(FACETTE),该系统中所有的程序步骤均由电子输入及控制器来完成。其他功能则由键盘来完成。其操作比较简单。组合好的相片可通过一个图形自动选择器进行进一步加工,直到证人所描述的形象完全吻合为止。相同的脸型可通过面部模型在面部表情上进行修改;

6)、由英国内政部SRDB(科学研究发展分部)研制的电子面相鉴别系统(EFit     能根据目击证人回忆罪犯面相而复制出其相似的面相照片。该系统是以电脑化方法修正先前所建立的资料库,该库包含有无数以VDU方式在屏幕上组合而成的图像(似真实的面相),与其他的拼合系统无任何联机作业。此系统强化了认知心理的概念。例如,他们主张直接呈现依据目击证人所描述的图像给目击证人看,而不采用众多的登记相片让目击证人选择。后种方法会使目击证人眼花缭乱,产生似是而非的幻影。

进入90年代,我国一些单位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电脑模拟画像系统”,比较著名的有:

1)、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苏光大教授主持研制的“TH人像组合系统”;

2)、清华大学研制的“火眼金睛人像组合系统”;

3)、东软软件股份公司与中国刑警学院联合开发的“警星CCK人像模拟组合系统”;

4)、重庆刑侦研究所和创慧网络信息集成有限公司研制的“创新刑侦人像组合系统”。

总的来讲,这几种系统都是以照片形成人像部件库进行组像。具体讲就是通过人面像部件库具有的发型、脸型、眉型、眼型、鼻型、耳型、嘴型、胡须等,由目击者从其部件库中寻找相近脸型,经进一步的修改以达到与嫌疑人的脸型相近后,再经过同样的方法在部件库中寻找相近的五官、发型,经过修改后组合成目击者认可的嫌疑人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