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叉起腰肌来——弯腰与屈髋

 老庄走狗 2014-05-15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尔夫

因“叉”扬名的髂腰肌,鲜有人认识并重视它,遗憾。

在高尔夫挥杆中,我们调整站姿的一个重要工作目标是让上身前倾,上身前倾有二种方法:弯腰和屈髋。弯腰和屈髋外形相似,实质上有很大差别,弯腰不必多说,是人都会弯,但屈髋,不定做得出来,或者做出来但不知道自己已经屈髋。借用一幅骷髅骑自行车的图片看看二者的差别。

叉起腰肌来鈥斺斖溲肭

图中红线条是股骨,蓝线条是骨盆,绿线条是脊椎。红线和蓝线形成的角度,是髋关节屈曲的角度,红线和绿线形成的角度,是弯腰的角度。这二个角度减小,都可以使上身前倾。

弯腰,脊椎呈弓状,腰椎受力大,背部拱起,躯干变短,骑自行车可以握较高的把手。高尔夫瞄球时如果不拱背,可能杆头会够不着球,或者挺直背部但增加膝关节弯曲度去够球。

屈髋,脊椎笔直,腰椎受力小,躯干拉长,背是平的,手可以摸到更远、更低。高尔夫瞄球时,不做任何补偿动作可轻松将杆头置于球后。

髋关节与腰椎,哪一个较强呢?当然是髋关节。髋关节是呈球窝状的杵臼关节,是人体最大最稳定的关节之一。腰椎的受力在较小的粘弹性盘状的椎间盘,是人体最早退化的(大约十几岁就开始退化)部位,大部分人的腰痛由此引起。

一般人骑自行车,不明白这个道理,弯着腰骑,骑累了或者要蹬上坡时,腰弯得更厉害,人也更累。但是,此时不经意间将屁股往座垫后面挪一挪,会突然觉得大腿变轻松了,实际上这时已经从弯腰变成了屈髋,不知不觉用上了髂腰肌,所以蹬踏轻松了。

高尔夫调整站姿时,上身前倾须屈髋而不是弯腰,屈髋主要由髂腰肌作用,髋关节屈肌辅助,我打破脑瓜仍不知如何恰当描述,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虽有助于理解,但无法解释肌肉的运动过程和运动方法。从肌肉作用的角度进行解释,要充分认识那叉丫分枝,站姿和上挥、过渡和释放,不同时间段克制和退让各不相同,甚至还有等长作用,硬说出来只会越描越黑更加混乱。没办法,费尽心机搜出这幅活骷髅作一个比较,如果能用自行车悟到如何屈髋,意味着激活了髂腰肌,福大命大,要道声恭喜,从此不必令腰背受力损耗能量,效率更高,挥杆进入了另一重天地,可以享受高尔夫更多的乐趣。

锻练髂腰肌,除了常见的高抬腿、仰卧抬腿和蛙跳外,踦自行车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法,另外,日常走路、爬楼梯时多体会由髂腰肌作用带动腿走步,有助于准确把握髂腰肌的位置,还有一个可能被忽略的方法:转呼啦圈。

    还是那句话:叉起你的腰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