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论致病因素之“六淫”——湿、寒、热三邪综析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5-26

中医论致病因素之“六淫”——湿、寒、热三邪综析

 

     西医研究人体的营养状况,中医研究人体的自然状态,因为中医认为人体与大自然相应,大自然有湿、燥、寒、热的天气变化,人体一样也有湿、燥、寒、热的状态改变。随着人体状态的改变,人体的功能、生理表现与自我感觉也有所不同,不舒服的自我感觉常常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病”。西医用直接消除症状的药物去治“病”,而中医巧妙地去调节人体的自然状态,使“病”的症状不治而愈。
【一、湿的概念与常见病】
    湿在生活中常是指物体有水的状态,但是在中医术语中,湿的意义就比较复杂。湿阻、伤湿、寒湿、湿热、湿温等。正常人体的含水量约体重的七成左右,但是湿在人体内不单是指水分太多,还包括很多带水的多余物质,例如过剩营养和代谢产物。
    存在于人体的水分,也有类似于大自然中水分的变化,吸收进人体的水混合了人体中的营养精华成为人体内的津液,正常的津液在人体中呈不断流动的液态,在体温的影响下,一部分变成气态的津液,流动的津液与气态的津液共同维持细胞组织的生理活动。与大自然不同的是,活人体内有正常的相对稳定温度,所以水在人体中没有固态的冰,但却仍有固态的或类似固态的水混合物,那就是津液与病理产物的混合物。津液与病理产物混合,就是人体中的湿邪,由湿邪与寒邪或热邪再混合而成的汗、痰饮、痰、痰核、硬结、肿瘤等,会使人体产生各种疾病,如西医中的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纤维组织炎、湿疹、皮炎、神经衰弱、脑供血不足、脑部肿瘤、鼻炎、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胰腺炎、肝硬化、肝硬化腹水、结肠炎、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良性和恶性肿瘤、妇科带下、月经不调以及多种皮肤病等等,都是与湿相关的病症。
     湿也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别。外湿是指环境的湿,居住在山林、沿海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的人,比较容易患上与湿相关的病症。内湿是指人体内部的湿,人们过食肥甘,过饮茶酒,多逸少劳,饥饱不调,恣食生泠,乐逸贪凉,使内伤湿病者逐渐增多。

【二、与湿相关的病的特点】
     湿病起病缓慢,病情缠绵,病程长,疗程长。湿为阴邪,其性濡润,有来缓去迟的特点。湿气熏袭,人多不觉,人体内湿的产生,多数在脏腑功能失调和阳气不足之后,内湿的蕴积是慢慢地汇集,初起无自觉不适,往往要经年累月才会出现较严重的症状,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主持人体水谷的受纳、腐熟、吸收和水湿的运化,是水液代谢的中枢。外湿进入体内,经常阻碍脾胃消化功能;脾胃功能低下,不能正常运化水液,又是内湿产生的根源。所以,湿病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湿困脾胃与脾胃虚弱是湿病中与脾胃相关的基本病机,因而健脾利湿是湿病常用的治疗方法。
    在人体内不正常的水混合物,中医称为湿邪,湿邪有以下致病的特点:
1.湿为阴邪,容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这是因为湿为有形之邪,阻滞任何部位都影响该处的气血流通,使功能

  不利。如阻滞于胸腔,会引起呼吸不畅、胸闷;如阻滞于脾胃,会消化不良、脘痞腹胀、大便不爽等。
2.湿性重浊,表现为沉重、重着的特点。临床上可见周身困重,四肢倦怠,头重如裹,关节重着痹痛,面垢增

  多,面色晦而不清,分泌物与排泄物秽浊不清等。
3.湿性粘滞,表现为粘腻停滞的特点。例如舌苔粘腻、小便涩滞不通、大便粘腻不爽、病情缠绵难愈等。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为水邪,有向下的惯性。湿病易患于人体的下身,例如下肢浮肿溃疡、静脉曲张、淋

  浊泄痢、妇女白带增多等。

【三、湿病的易感人群】
    湿病的产生与气候、地理、体质、生活习惯等条件有密切的关系。1)经常工作、居住于潮湿或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的人易患上湿病;2)脑力工作者、活动少的人,思虑气结,血脉不畅,气血不通,容易湿邪内生;3)长期在泠气环境中工作和居住的人,汗孔紧闭,腠理拘急,开合失常,湿邪不能外泄,最易形成风寒包裹内湿热的湿病;4)人体内在湿邪是人体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许多脏腑功能失调、气机紊乱的人,往往由内在生湿邪引起湿病;5)一些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酒恣泠,汤水太多)的人等,易产生湿邪;6)中老年人阳气不足,阳虚必生内寒、内寒必生内湿,所以易受阴邪侵袭,湿病的发病率比较高。

【四、湿病的类型、特点】
    以湿邪的来源区分,可分为外感湿邪和内伤湿邪两大类;
    以病性的寒热区分,分为寒湿和湿热两大类。
    寒湿病指寒邪加湿邪的湿病;
    湿热病指湿邪加热邪的湿病。
    外感湿病指外环境中湿邪入侵人体而产生的湿病。湿邪入侵有三种途径,1)由口鼻传染;2)由肌表入侵;3)入侵脾胃。
    外感湿邪早期属实证,有恶寒发热的表证,属原发病,病程、疗程都较短。
    内伤湿邪是指人体脏腑功能降低,津液代谢失调,病理产物内生湿邪产生湿病。内伤湿邪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属继发病,病程较长,治疗时须调理脏腑功能与袪邪除湿并举,袪邪的同时还要扶正,所以疗程也较长。外感湿邪与内伤湿邪有时关系密切,可在一个患者身上交替发生。

【五、寒湿病症与治疗原则】 
     寒湿病证指湿邪加寒邪的一类病证。外感寒湿病是湿邪与寒邪同时合邪侵犯人体。内伤寒湿病是内生的寒邪与湿邪共存于人体中。因为湿为阴邪,所以凡是湿病而无热脉热证者,都归于寒证。
     寒湿病的症状有湿象和寒象,常见表现为:头身困重,口不干,大便溏,小便清,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腻或白滑,脉细缓弱。
     寒湿病在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表现:肌表外感寒湿见恶寒重、发热轻;内伤寒湿损伤阳气多见畏寒肢泠;
     寒湿阻于经络见关节与头身重着疼痛;
     寒湿犯肺见咳嗽痰白量多;
     寒湿阻于胸则胸闷胸痛;
     寒湿在肠胃则见纳呆,脘腹痞闷,呕吐恶心,大便溏软或水样便;
     寒湿在肌肤则水肿等,在上述症状中,舌质颜色淡白是确定病性属寒的主要指征。
     寒湿病的治疗总原则:温阳燥湿。 “寒湿之病,宜温燥,非温不能燥也”。临床上要根据病邪的来源、阳气受损的程度和病位的不同,采取具体的治法。
     如外感寒湿邪气与内伤寒湿邪气的治法是不同的。外感寒湿邪气,身体阳气尚未严重受伤,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宜温而兼散,用药如五积散、平胃散、加味五苓散等。
     内伤寒湿之邪,初起阳气亏损不严重者,尚可以温经通阳、燥湿利湿,但阳气虚损严重者,则必须以温补阳气和温补脾肾为主,扶正以袪邪。因为凡病内湿邪气者多属气虚之人,病初起不严重者,宜温宜利宜燥,用药如五苓散、平胃散、六味地黄丸之类。病情严重者,则必须用温补的药物,使阳气恢复,阴邪才能退。用药如八味地黄丸、理中汤等。
   不论是外感寒湿病或内伤寒湿病,治疗不当,过于温燥或过于温补,都有可能转化成湿热.
【六、关于湿热病与治疗原则】
    湿热病指湿邪与热邪同时存在于人体的一类病证,也分外感与内伤。
    外感湿热证多由外感湿热病邪,或外感寒湿病邪之后,治疗不当郁而化热所致。内伤湿热证多由饮食不调、七情郁结而致湿热内生,或内伤寒湿病邪,治疗不当而致寒湿化热所致。
    内伤湿热病的本质较复杂,互相纠缠在一起的病因病机,大致上有三个:

1.湿邪停滞于体内,能够阻遏和消耗阳气,使病性偏寒;
2.热邪客于体内,耗伤津液,并使气血运行加速,使病性偏热,虽然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二者性质相反,但由

  于热邪的阴阳属性比湿邪更为突出,因而,总体上湿热病的病性仍属热;
3.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气虚,甚至阴虚。“故凡病内湿等证者,多属气虚之人。”“湿热原从寒上得。”由于阳

  气不足,病性属寒,和湿热病的总的病性相反,在正气尚盛的湿热病,尤其是外感湿热病的初期,患者阳气不

  足不容易表现出来,更由于气虚和湿证在症状表现上有相似之处,易于混淆,不易鉴别诊断出来,湿热病阳气

  不足的一面在临床上的表现容易被忽视。但这一个病机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促使湿热病向寒湿病转化的主要因

  素,所以在治疗湿热病的用药上不可以过于寒凉,因为湿热一去阳气亦衰微。
     由于湿热病的病机复杂,除了有湿病共同的特点外,还存在3个特点:

     特殊的热表现──身热不扬;矛盾性的症状;舌红苔黄腻。
     湿热两邪同时为患,两者各自要表现自已的特点,但又互相影响,互相裹结,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因而临床上常多见矛盾的症状,例如:身热不扬,即虽发热而皮肤不灼手,或者虽发热而四肢反凉;发热而脉不数;面不红反淡黄;精神不烦躁反而呆滞;口干而水不多喝;大便数日方解而不燥结等。
   当湿热之邪蕴阻于不同的部位还有不同的表现:
   湿热困于头部则见头目困重不清,甚则神昏;
   湿热阻滞于关节经络则见肢节重着红肿热痛;
   阻于肺脏则咳嗽有痰;
   阻滞心胸则胸部闷痛、心悸、怔仲;
   阻于肝胆则胁痛、黄疸、胆结石;
   阻于胃部则呕吐、嗳气、呃逆、胃脘闷痛;
   困阻脾脏则纳呆、便溏、泄泻;
   阻于膀胱则尿赤、尿频、尿急、尿痛、尿结石;
   阻于大肠则泄泻、痢疾。
   诊断湿热,舌象是比较重要的依据,常见的舌象为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
   湿热病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袪湿。
   但治之前,首先辨明湿与热的轻重,如果湿重于热者治疗以袪湿为主;而热重于湿者以清热为主。再根据病邪所在的部位采取相应的袪湿方法:上焦用芳香化湿;中焦用苦温燥湿;下焦用淡渗利湿。还需要酌情配合理气、化痰、消食等治法。
   内伤湿热病如长期不愈,湿热蕴结日久,阻滞气血运行,往往可见湿热与痰瘀互结的状况,形成症瘕积聚如肿瘤、结石、肝硬化、慢性炎症等病变,所以治疗时还要配合活血化瘀、通络化痰。长期的内伤湿热病,还会损伤阳气和津液,治疗时还必须配合益气养阴。
   治疗方法如不当会引起变症,如过用寒凉药物损伤阳气,转变为寒湿症;过用温燥药物,助长热邪,化燥化热,转变为热病。

【七、寒湿症与湿热症病因、病机】
    不论是寒湿症或是湿热症,从病因上都可分为内生与外感两方面。内生湿病中,寒湿病多由脏腑的阳气不足,寒湿内生;而湿热病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或者是湿热二邪同时产生所致。
1、从感邪途径分析:
    在自然界中,地面的湿气在热气的作用下,化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聚合成云。所以,湿热之气的运动途径是由下而上,带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因为这种特点,使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多从上部开始,由口鼻入侵。“先伤天气,次及地气”,经曰:“伤于湿,首如裹”。又曰:湿上甚为热是也。”这就是湿热之邪的感邪途径。
    相反,寒邪与湿邪都是阴邪,两者合邪时,湿邪重浊趋下,所以寒湿之邪多从人体的下部侵犯人体。“先伤地气,后及天气。”
2、从病机方面分析:
   寒湿病在正气方面是以阳气受遏或阳气不足为主,邪气方面是以阴邪(寒邪)与阴邪(湿邪)共同存在于人体内为主,疾病的性质比较单纯,纯属于阴证、寒证。
   而湿热病的邪气方面以阴邪(湿邪)与阳邪(热邪)共同存在于人体内为特点,是性质不同的两种邪气互相纠缠,比较复杂,因为热邪的阳属性比湿邪的阴属性突出,所以湿热病的总体病性属阳证、热证。湿热病在正气方面可能有阳气和津液两方面的损伤,但由于湿病的本身特点,仍是以阳气受损为主。
3、从病位方面分析:
    湿热病的病位会比寒湿病广泛,因为“热蒸则湿动,寒郁则湿凝”,湿受寒邪,活动力低,所以病位集中;湿受热邪,热蒸则湿动,活动力强,因而病位广泛。这使湿热病在治疗上比寒湿病更为复杂与困难。
    在临床表现上,寒湿病主要是一般湿病的表现与寒象,容易识别,而湿热病除了有湿病的表现外,还有湿热邪气互相纠缠引起的一些错综复杂的表现。
    在治疗方面,寒湿病以温燥为主,由于湿与寒的性质相同,要同时袪除就比较容易,调补阳气也是比较容易。而湿热病以清热去湿为主,清热用的是寒凉的药物,袪湿用的是温燥的药物,两种性质相反的药物要一起应用,在治疗上就比较复杂,而调补正气也是比较难以进行。

【八、津液的理解】
   大自然空气中存在正常的湿度是湿气,中医不称其为“湿邪”,只有异常高的湿度才被称为“湿邪”。人体内以生理状况存在的水分就是津液(体液)。中医并不把津液称为“湿气”,而是把体内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才称为“内生湿邪”。
   津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所需水分的总称,存在于人体脏腑、形体、官窍等器官的组织细胞内,组织与细胞之间,津液对人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滋润和濡养全身的细胞和组织;
2.化生血液;
3.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例如体温;
4.运载全身之气,运载营养物质;
5.排泄代谢产物,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等。

【九、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主要来源于饮食,是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消化、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和水分而生成的。
    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肝、肾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完成的。这些脏腑中任何一个出现功能障碍都可能导致“内生湿邪’的产生。
    脾主运化,是津液代谢的中枢。肺为水之上源,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将津液分别输布到人体的体表、肾、膀胱和全身。肾对津液的输布有主宰的作用,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津液中清的蒸腾,经三焦上输于肺,浊者化为尿液注入膀胱,排出体外。肝主疏泄,使三焦气机调畅,气行则津液行,促进全身的津液输布畅顺。三焦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空间。
    津液的排泄也是依靠脾、肺、肝、肾、三焦等脏腑的综合工作,通过汗、呼气、尿、大便等途径排出体外,它们也是治疗湿病时祛湿邪的主要途径。

【十、湿病的诊断-望舌】
    中医对疾病的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湿病的诊断同样从望诊开始,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面部色泽、形体动态、舌象、皮肤、五官九窍等,其中以舌象更为重要。
    望舌对湿病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因为舌象是人体全身的缩影,舌形、舌质、舌色与舌苔可以直接反映身体中,物质、水分的储量及分布与能量变化的状况。舌的大小、宽窄、厚薄、长短、高低、软硬、润燥等可以代表人体的气血的盛衰、物质的多少、含水量的高低、内脏的强弱、循环的畅阻等。舌质代表细胞内的物质;舌苔代表细胞之间能量运行的状况;舌苔有无、厚薄是空间能量、水气盈亏变化的象征;舌色还可以说明身体内寒热的情况。
    诊断湿病,主要观察舌苔、舌色与舌的润燥,正常的舌应该是淡红色又润泽的舌质,而舌苔应是薄白均匀,舌中、舌根苔稍厚。
  不正常的舌:黄腻湿苔表示细胞之间湿浊,属湿热证;
              黄燥苔表示细胞之间燥热,湿邪已化燥伤阴,属津液受伤之燥热证;
              白苔多为表证,白腻苔表示细胞之间寒湿,脾胃受寒湿困阻,属寒湿表证;
              白燥苔表示细胞之间干燥,多属湿邪中阻,津液不能上承,因寒化燥为寒燥表证,因热而化燥为

                    燥热表证;
              黑湿苔表示细胞之间水多湿重,肾阳虚衰属寒湿证;
              黑燥苔表示细胞之间浊而热极,是热盛阴伤的热证;
              无苔表示细胞运动不利,水分、精微物质缺乏。
              湿舌表示水分停滞于细胞外部空间,不能进入细胞内补充胞内物质;
              燥舌表示细胞外部空间含水量较低,患者往往伴有大便干燥症状。
              舌大而且软表示人体细胞内水分的含量过大。舌的润燥代表人体细胞之间水分含量的高低,水分含量过低,细胞则无以润化;水分含量过高,将阻碍人体能量的顺利运行。很多传染性疾病,西医常将其病因归结于各种病毒、病菌,中医则认为是人体中的燥或湿所引起的,若疾病出现在胸膈之上,比如脑部疾病伴随高热,多由燥引起的;若疾病出现在膈膜以下,比如肠部疾病伴随高热,多由湿所引起的。人体中或湿或燥,都会在舌上有所体现。

【十一、湿病的诊断-望形】
    元朝朱丹溪说:“肥人湿多,瘦人火多”,凡内湿壅盛者,多形体壅肿、肥胖。形体肥胖壅肿多见于湿邪内生的患者,而外感湿邪的患者,形体特点表现就不明显,因为瘦人同样也可感受外来的湿邪。
    湿邪在身体不同的部位,表现的症状各不相同:湿邪注于人体下部,则足胫跗肿,肌肉松软如泥,按之凹陷不起,痿软无力。湿邪壅塞于肌肤则身重肿胀。湿邪阻滞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肉缺乏营养,导致颈项、肢体强直疼痛、活动不利,“诸痉强直,皆属于湿”。不过,必须留意的是湿病的诸痉项强,与肝风内动的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完全不同,二者切不可混淆,湿邪所致的诸痉项强,主要表现为颈项、手足等关节强直拘急、重着、活动不利、局部麻木,还伴有头重如裹、苔腻等湿阻之象;而肝风内动,则表现为关节拘急、肌肉抽搐、震颤等“动摇”之象,还伴有肝风其它的症状。
    在患者的动态方面,行动属阳,行动迅速者阳气充足,行动迟缓者阳气不足,湿为阴邪容易阻碍阳气,所以湿病患者在动态方面常见疲乏懒动、身重难行、肢体活动不利、喜卧等状似阳气不足之象。但是,由于适当活动可以使气血运行加快,使血脉比较畅通,因而湿病患者在适当活动后,多数自觉精神振作一些,而且症状减轻,虽然患者自觉疲乏,但劳作时气力并不明显减少,并且没有动后气促、疲乏的表现。与虚证者所表现的疲乏无力、动则气促是不同的,应该留意区别。

【十二、湿邪病症分析1】
    湿邪阻滞经络容易引起关节疼痛、伸展不利之痹证,临床上痹证有风、寒、湿之分,但无不夹湿,可谓是“无湿不成痹”。湿邪较重的痹证特点是患处重着疼痛、固定不移。湿邪也是引起痿病的主要原因,痿病的表现为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活而无痛,湿邪阻滞于肌肉、经络之中,阻碍气血津液对组织的温养濡润,导致痿病
1、湿病表现在浮肿方面:  
   常见面目浮肿或身体肢体浮肿,但由内湿、外湿和寒湿、湿热所引起的肿势会各有不同。外感湿热邪气主要途径是由口鼻皮毛进入,所以头面先浮肿;湿热为阴中之阳邪,所以肿势也是由头面先起;内湿多因为脾肾功能失调所致,湿从内生,所以肿势多从腹部、下肢先起;寒湿是阴中之阴邪,所以肿势也是由腹部与下肢先起,逐渐波及全身。
   如果湿热壅盛于脾经,可见到眼胞红肿湿烂、眼皮下垂、开眼困难、鼻头红肿溃烂。如果肝胆三焦湿热,可见到耳朵周围起疮疹,或湿烂流黄水,耳朵内经常流黄、白色脓液。如果湿热聚于口腔的粘膜之下,则容易引起口腔溃疡。而咽喉漫肿,颜色淡红,觉得阻塞不适者也多是湿痰凝聚所致。
2、湿病表现在皮肤方面:  
   湿热病经常会引发各种皮肤病,例如夏季的“痱子”,在人体的头面、脖颈子、乳房、肩背等多汗部位,出现针头大小或粟粒状的红色丘疹或水庖,是暑湿熏蒸肌肤而成。湿疹也是湿热浸淫于皮肤而成的常见的病症,可发作于全身每个部位,出现瘙痒的红栗丘疹,慢性者皮肤增厚经年不愈。由于湿邪重浊其性趋下,容易流注于下肢,引起小腿溃烂流黄水,瘙痒如有虫行。湿热病所致的皮肤病有一些共同的表现,患处多起水庖或肿处弥漫,分泌物多为黄色、量多,呈粘液状,病程较长。如果下阴部生疮,肿而热痛者为肝经湿热,肿胀不痛者多是水湿下注所致。现代医学中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中医辨证多属于湿热证,
【十三、湿邪病症分析2】
1、湿病表现在痰涎方面:
   凡咳痰量多,白滑易咳出者为湿痰;如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受凉咳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痰多易咯,进食甘甜油腻食物加重,易胸闷脘痞,呕恶纳少,疲乏便溏,舌淡苔白粘腻为寒湿阻肺;如属湿热阻肺,则痰量多,并不稠厚,色白或黄腻,咳声重浊,一般不发热或仅低热,同样有胸闷脘痞、恶心纳少、腹胀便溏、不渴、舌苔白腻等症状。
   涎唾是人体津液的一部分,湿病患者涎唾常有不正常的症状,脾阳不足或寒湿内停者多见涎唾清稀量多,伴有疲乏畏寒、舌淡苔白滑;湿热且偏热者,多见涎唾粘稠量少,常伴有苦口臭口粘、口舌生疮,舌偏红苔黄腻。如果痰湿互结,阻塞津液通道,患者反而会口干,涎唾粘腻量不多,难以吐出。
2、湿病表现在汗液方面:
   湿热病患者容易有汗出,由于湿邪阻滞经络,在经络不畅的部位如上半身、头部、手心足心等常有汗出。一般外感病往往汗出热退,但是湿热病患者如有发热,虽有汗出,但热势的减退却不多。因为汗出可以排出部分湿邪使气机通畅,所以湿病患者汗出之后常觉得精神比较清爽。还有湿热病患者汗液会比较粘腻、颜色较深,甚至出黄汗。
   寒湿病与湿热病中湿重于热的患者,常见口不渴或口渴不多饮并喜温饮。湿病患者还可见口觉得甘甜、口中粘腻、口苦或口淡、口中酸腐臭味等异常感觉。
3、湿病表现在脾胃方面:
   湿邪困扰脾胃,会影响运化功能,其患者常见纳呆或纳少、食欲减退,而且厌食油腻、不易消化、生冷的食物。寒湿病患者常喜吃温热和辛香食物,而湿热病患者则多喜食清淡的食物。
4、湿病表现在二便方面:
   寒湿者大便溏泄,伴有肠鸣腹痛、恶寒;湿热者便溏不爽、气味臭秽,便后有难尽感觉;如湿热下注大肠,则泄泻稀如蛋汤或黄糜,泻势急迫,严重者或有脓血、其味腥臭。大肠湿热者还常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大便奇臭、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伴有身热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脾肾阳虚、寒湿者,可见黎明前腹痛作泄、泄后则安、腰膝酸泠。一般脾虚困湿患者,多见大便溏泄、腹胀纳少、腹痛隐隐。
   湿病患者常以小便不利为特点,如湿热下注膀胱,常见尿频尿急、尿痛短赤,也常见石淋或尿结石。脾肾阳虚者,气化无力、水湿内停、水走肌肤,可见小便清而短少,脸面或下肢浮肿
5、湿病表现在睡眠方面:  
   湿病患者还有睡眠异常。失眠多见于湿热病患者,夜寐不安、多梦易醒,但在日间则因为卫气被湿邪所遏,不能外达而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单纯湿证或寒湿患者,则困倦易睡或嗜睡,伴有头目昏沉、精神不振、身重脘闷,如兼脾胃气虚者,还常见饭后神疲困倦易睡,伴有食少纳呆、少气乏力、形体衰弱。
6、湿病表现在女性方面:  
   妇女湿病患者可见带下异常,脾虚湿盛者常见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味,伴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湿热病患者常见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夹血液,或带下浑浊似泔水,味秽臭,阴中瘙痒,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腻浊。

【十四、湿病的治疗—袪邪】
根本原则:袪除病邪的治法和调理气机及脏腑功能的治法(袪邪与扶正)。
袪邪的含义: 
    湿病主要袪除的病邪是湿邪,其次是兼夹的其它病邪,如风邪、寒邪、热邪、暑邪、燥邪等,和清除病理产物如食滞、痰饮、瘀血等。
    治疗湿病概括地说:湿轻者宜燥湿;湿重者宜利便;湿在外层肌表宜微汗;湿在内脏宜渗泄;凡风药可以胜湿;泄小便可以引湿;通大便可以逐湿;吐痰涎可以袪湿;湿兼有热用苦寒药燥之;湿兼有寒用辛热药除之;湿在上焦宜芳香化湿;湿在中焦宜苦温燥湿;湿在下焦宜淡渗利湿;湿在大肠可用泻药攻下逐湿;脾虚湿困可用风药升阳胜湿。不可过服淡渗药,以防重竭正气。
具体的治法:

1、发汗袪湿法──通过适当的解表发汗,袪除人体肌表的湿邪。可用于风湿、寒湿、湿热困于肌表的患者。
  症状:恶寒或有发热、头痛如裹、身重倦怠、口不渴、舌舌薄白滑腻、脉浮缓或濡。
  药物:防风、藿香、羌活、香薷、苍朮、生姜、前胡、麻黄、桂枝等。     

  藿香:解表化湿和中;羌活止痛较好;

  前胡:袪湿兼宣肺止咳;

  麻黄:和桂枝仅用于寒湿表证。

  药方:羌活胜湿汤、麻黄加朮汤、藿朴夏苓汤、麻杏苡甘汤等。
  注意:湿证发汗只可以微微汗出,不可以发汗太过。发汗太过可能湿去热留,化燥化热伤阴。
2、芳香化湿法──用气味芳香的化湿药物宣化人体上部湿邪。应用于湿邪困阻上焦,兼及中焦的病证。
  症状:头重如裹、身体困重疼痛、胸闷脘痞、纳呆、精神困怠、身热不扬、舌苔白腻、脉濡等。

  药物:佩兰、藿香、苏叶、白豆蔻、郁金、石菖蒲等。     

  佩兰:解除头重如裹最好,素称“醒头草”;

  藿香:和苏叶除了芳香化湿还可解表和中;

  郁金:喝石菖蒲除湿、芳香开窍,适用于湿浊之邪蒙蔽心包证,对于精神困怠、头目昏蒙疗效较好。

白豆蔻:是解除上中焦湿困的佳品;药方:藿香正气散、菖蒲郁金汤。
  注意:对于湿热夹痰蒙蔽心窍的患者,忌用藿香、白豆蔻、佩兰这类芳香化湿药,以防芳香药辛窜,会带湿邪

        上冲加重病情,应该用芳香开窍的郁金、石菖蒲。本类药物温燥小心勿过量使用,以防化热伤阴,处方

        中注意配清热药。
3、苦温燥湿法──用味苦性温的药物燥化中焦湿邪。苦温的药物可以加强脾胃运化、吸收功能,因而能达到袪

           除湿邪的效果。本法适用于各种湿邪困阻中焦的证候。
  症状:脘腹胀闷、四肢困重、纳呆、恶心呕吐、口淡口甜、大便溏泄等。
  药物:苍朮、厚朴、陈皮、草豆蔻、砂仁等,
  苍朮: 燥湿之力最强,又兼具有发汗袪风湿的作用;

  厚朴: 善于降气,在呕恶胸闷明显时应用;

  砂仁: 兼具有健脾安胎功效。

草豆蔻: 和草豆仁性温香烈,寒湿适用,其中草豆仁比草豆蔻作用更强;

  药方:平胃散( 陈皮、苍朮、厚朴、甘草 )。
  注意:湿病以中焦脾胃为中心,苦温燥湿法比较常用,但如果是中焦湿热证,一定要加上清热药,否则容易化

        燥化热,耗伤脾阴。由于本法属袪邪方法,所以脾虚湿困者,必须配合健脾药物以扶正,以防伤脾阴。
4、利水渗湿法──使用淡味药物渗湿利尿,使湿邪从小便排出。本法可作为湿邪困阻全身的一种袪除湿邪的方

           法,也适合湿兼蕴热,阻于下焦,导致湿热上蒸而蒙蔽清窍之证。
  症状:小便短少甚或不通,热蒸头胀,苔白口渴等,
  药物:茯苓( 茯苓皮、赤茯苓、茯神、猪苓 )、木通、灯芯草、竹叶、泽泻、茵陈蒿、滑石、 车前子( 车前

        草 )、金钱草、薏苡仁、冬瓜皮、防己、萆薢、扁豆等。

        其中湿蕴下焦者利小便的药物大概分三类:
     1)清热利尿药,如木通、滑石、车前子、灯芯草、竹叶、茵陈等,此类药既利尿又清热最宜用于外感湿热

        病,寒湿证少用,阳虚者禁用。其中木通效力最大,但大量使用有引起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滑石性味甘

        淡寒,利水而不伤阴,药效平和,使用最为稳当。
     2)淡渗利尿药,如茯苓、泽泻、猪苓、扁豆、苡仁、萆薢等,此类药多于利尿时稍有健脾功效,适用于外

        感寒湿证或湿重于热证。
     3)利湿退黄药,如茵陈、金钱草,此类药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黄疸病。
  药方:八正散( 车前子、木通、瞿麦、萹蓄、滑石、甘草梢、大黄、山栀 );茯苓皮汤( 茯苓 皮、生薏仁、

        猪苓、大腹皮、白通草、淡竹叶);茵陈五苓散( 茵陈、桂枝、茯苓、白朮、泽泻、猪苓 )等。
  注意:本法应用广,但多与其它方法配合应用,否则长期使用可能损伤人体的阳气和阴液。 遇上阳虚或气虚

        患者湿邪壅盛时,如果不用淡渗利湿则湿邪不易消除,但多用又会损伤阳气,所以可酌情适量应用。
5、升阳除湿法──使用性温味辛的风药,升腾阳气,以风胜湿。适用于脾胃虚衰,脾阳不升,湿浊内生的病证
  症状:四肢困弱、身重节痛、大便泄泻、肠鸣腹痛、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药物:防风、升麻、柴胡、羌活、独活等。此类药物性温味辛,其气升浮,具有生发清阳,舒展经络之气的作

        用。阳气升腾,浊阴自化,阴湿也自除。
  药方:升阳除湿汤( 苍朮、柴胡、羌活、防风、升麻、神曲、泽泻、猪苓、炙甘草、陈皮、麦芽 );痛泻要方

        ( 白朮、白芍、陈皮、防风 )。
  注意:本法与发汗袪湿法有相似之处,但本法用于脾虚湿盛为主的病证,而发汗袪湿法则用于外感湿证之表

        证,应用时要严格区分开。本法多与其它治湿法配合使用。本法若用于湿热证,要注意配合以清热热药

        物,以防过于辛温,化燥伤阴。
6、通便导滞法──使用即能袪除湿浊,又能通便的药物,通下肠道中湿浊之邪,畅通脏腑。本法适用于湿热久

           蕴,郁结中焦,肠腑气机痹阻,传导功能失常。
  症状:少腹硬满,大便不通,或大便溏臭不爽,色如果酱,身热不扬,舌苔黄腻而浊,脉濡数。

  药物:皂荚子、莱菔子、瓜萋、薤白、大黄、槟榔等。
  药方:便溏者用枳实导滞汤( 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朮、泽泻 );便秘者用宣清导浊汤(

        猪苓、茯苓、寒水石、晚蚕沙、皂荚子 )。
  注意:攻下的方法最易损伤脾胃,消耗阳气,所以应谨慎使用。药物的使用宜少量多次,缓慢地通下。如便溏

        者使用本法,以使用后大便转硬为准,慎不可再用。便秘者使用本法,也以便通为准,通后即停用。 
7、通络袪湿法──使用既能袪湿,又能通络的药物,达到袪除经络筋骨中的湿邪,畅通经络气血,解除痹痛的

           目的。本法主要适用于各种痹证。

  症状: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关节肿大屈伸不利。
  药物:独活、秦艽、桑寄生、威灵仙、海桐皮、伸筋草、老鹳草、五加皮、防己、白花蛇、乌梢蛇、蚕砂、松

        节、络石藤、海风藤、青风藤、雷公藤等。本类药物一般具有袪除风湿和风邪、通络止痛的作用。

  独活:善治下半身痹痛,袪湿力强;

  秦艽: 性微寒,兼能退虚热;

桑寄生: 善治腰痛,又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

海桐皮: 和络石藤、海风藤、青风藤通经止痛力较好;

五加皮:和防己兼能利水消肿;

白花蛇:乌梢蛇能治顽痹及皮肤瘙痒;

雷公藤:和蚕砂、松节止痛力强但毒性大,多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方: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蒿本、防风、炙甘草、川芎、蔓荆子 )、独活寄生汤( 独活桑寄生、杜仲、

        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 )。
  注意:本法用于痹证、湿邪困阻肌表的头痛头、胀重如裹、身体困重疼痛等,不属于痹证的一般不用此法。本

        法药物以性质温燥者居多,属湿热痹证应注意配合适当的药物。

【十五、湿邪与其他病邪混合时的治疗—祛邪】
     湿邪+热、寒、燥、痰、瘀、食滞等邪
1、清热法──使用性质寒凉药物,清除热邪,是一种热者寒之的治法。由于湿病中湿热病多于寒湿病,所以此

   法经常使用。本法与袪湿法组合成 “清热袪湿法”,适用于外感和内伤的湿热病,凡辨证性质属热的湿病都

   可以采用此法治疗。
选择用药的根据:
  1)根据湿热邪气所在的病位:
  * 上焦湿热证—湿热邪气困阻肌表和肺卫,根据 “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选用性质轻清的药物,如银花、连翘、竹叶、枯芩、鱼腥草等,常用药方:新加香薷饮( 银花、连翘、香薷、厚朴、扁豆 ),银翘散( 银花、连翘、竹叶、桔梗、薄荷、甘草、荆芥、豆豉、芦根、牛蒡子 )。
  * 中焦湿热证—宜选用苦寒、清热燥湿的药物,既能清热,又可燥湿,如黄连、黄芩、栀子、龙胆草、白花蛇舌草、胡黄连等。常用药方如连朴饮( 川连、制厚朴、石菖蒲、制半夏、淡豆豉、炒山栀、芦根 )。如果中焦湿热属阳明胃热盛,且热重于湿者,症状见高热、面赤、口渴欲饮、身重脘痞、苔黄微腻,可以用辛寒清气的药物,如石膏、寒水石。药方如白虎加苍朮汤(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苍朮 )。注意此法容易损伤脾阳,使用时应确认热重于湿,且无脾虚泄泻,用的药量也不宜大,一般石膏用量在 30克之内。
  * 下焦湿热证—应分别病位在膀胱或肠腑。属膀胱湿热证宜用淡渗利湿的清热利尿中药,例如车前子、木通等,既可清热,又可利湿,一举两得;肠腑湿热证宜选用黄柏、秦皮、龙胆草、白头翁、等中药。
  2)比较热邪的轻重;
     湿热病中,热邪的轻重差别甚大,热轻者只在药方中使用既能清热,又能袪湿的药物即可,如在藿朴夏苓汤( 藿香、半夏、白蔻仁、赤苓、杏仁、苡仁、猪苓、泽泻、淡豆豉、厚朴 )中使用苡仁、泽泻;热重者清热为主,化湿为辅,如在白虎加苍朮汤(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苍朮 )中使用石膏、知母。
    使用清热法时,应正确判断湿热病中湿热的轻重。否则,如过用清热法会损伤阳气,损伤脾胃,造成变证,加重病情。相反如清热不足则会化燥化热,损伤阴液,轻者用药无效,重者转变为温热病。掌握好温燥化湿和寒凉清热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能否做到湿热两清的关键。清热法忌用于寒湿证。
 2、袪寒法──本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药物以温散寒轻,是寒者热之的一种治法。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及损伤

    阳气,在寒湿证中使用袪寒法,不但可以袪散寒邪,还可以温通气机和经络,对驱除湿邪也有一定的作用。

    寒湿证的病位在肌表、经络和脏腑是不同的,因此选用的药物也应随之不同:
    * 寒湿困表:
病症:恶寒重发热轻,甚至恶寒不发热,头身肌肉关节拘急疼痛麻木,活动不利,无汗。
药物:选用辛温解表之品为主,如麻黄、桂枝、生姜、香薷、藿香。
药方:麻黄加朮汤(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白朮 ),桂枝姜附汤( 桂枝、干姜、白朮、 熟附子 )。
    * 寒湿困阻脾胃:
病症:脘腹胀闷泠痛,呕吐,大便溏泄。
药物:选用既能袪寒又能燥湿的苦温燥湿药为主,如藿香、紫苏、半夏、厚朴、陈皮、草豆蔻砂仁、木香、干姜

      等,严重者可用附子、高良姜等药。
药方:厚朴温中汤( 厚朴、陈皮、草豆蔻、茯苓、炙甘草、木香、干姜 ),藿香正气散( 藿香紫苏、白芷、大腹

      皮、茯苓、大腹皮、白朮、陈皮、半夏、厚朴、桔梗、甘草 )。
    * 寒湿痹阻经络:
病症:肢体关节剧痛,痛处固定,遇寒痛剧,痛处不红不热,舌淡苔白。
药物:选用既能散寒通络,又能袪风胜湿的药物,如川乌、草乌等。
药方:乌头汤( 川乌、麻黄、芍药、黄耆、甘草、蜂蜜 )。
注意:袪寒法仅用于寒湿实证。虚寒证应加上温补阳气的药物才可以使用。遇上湿热证则忌用
3、宣散燥邪法──燥病分内燥、外燥,内燥主要是阴血不足,外燥主要是燥邪侵袭肺卫。如遭湿邪内阻,又外

   感燥邪的病证,可采用宣散燥邪法。
病症:发热、稍恶风寒、口干唇燥、口干不多饮、咳嗽阵作、痰白粘或黄粘、头重昏蒙、身体困重、胸闷、脘腹

      痞闷、舌苔腻而表面干燥。湿为水液过多,燥为津液不足,两者性质相反,但是两邪均可阻塞经络,湿邪

      阻络可使津液难行,燥邪外束可使津液不能外达。肺主皮毛,主宣发,外燥袭肺,津液内困。宣通肺气,

      化湿济燥,使津液输布正常,外燥自然可解。
药物:杏仁、桔梗、前胡、桑叶等。
药方:三仁汤( 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苡仁、半夏 ),千金苇茎汤
注意:宣散燥邪法的使用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秋季。而患者有素体湿蕴的病史和症状。使用时以宣肺理气为

      主,慎用滋阴药物。
4、消导食滞法──湿证以中焦脾胃为病变中心,脾胃的运化功能受阻,食物积滞于脾胃。其病因:一是暴饮暴

   食,饮食不节,食滞胃脘,壅塞中焦,脾失健运,湿浊内生。二是素体湿困中焦,脾失健运,加上饮食不

   节,过食油腻或饮食过量,造成湿困脾胃兼夹食滞之证。
病症: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呕吐酸腐食物,便溏泻下物酸腐臭秽,头身困重,舌苔腻厚脉滑。

药物:神曲、山楂、麦芽、谷芽、莱菔子、鸡内金等。
药方:保和丸( 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 )。
注意:消导食滞法是攻消之法,不宜用作开胃药长期使用,以免损伤脾胃正气。

5、化痰法──痰属湿,为津液所化。湿邪郁久容易凝结为痰,痰为有形之阴邪,较湿邪更容易顽固地阻塞于气

   血津液运行的通道,痰邪不去则经络不通,湿邪也难化。痰与湿虽为同类,同是津液代谢的病理产物,但性

   质不同,单纯的化湿法不足以袪痰,因此,如果湿病夹痰就一定要使用化痰法。化痰法与化湿法经常结合使

   用,称之为化湿袪痰法。
  药物:半夏、南星、白芥子、莱菔子、皂荚、贝母、桔梗、瓜萋、海藻、昆布等。  
  半夏:既可燥湿化痰,又能和胃止呕,毒性比南星小,是化湿袪痰最常用药物。

白芥子:化痰又利气,善祛皮里膜外之痰,常用于痰阻经络所致的痰核、关节痛及痰蒙心窍。

莱菔子:既能化痰,又消食下气,用于湿病夹痰又夹食滞者,对湿困胃肠、便秘有好处。
  皂荚:辛温走窜,善于开窍,多用于痰湿困阻肠胃,气机不通的大便秘结。
  贝母:清热化痰散结,兼有舒郁功效,多用于湿热证咳嗽痰粘兼有气郁胸闷者。
  桔梗:开窍肺气,化痰排脓,用于在湿热证中,一是开宣肺气,宣通水之上源,有利于利湿;二是湿热证的痰

        粘者使用,可起清热化痰功效。
  瓜萋:清热化痰、宽胸利气,最常用于痰湿互结引起的胸痹证,用药量一般较大。
  昆布:善于消痰软坚,常用于痰核、症瘕、积聚。海藻同样。
  药方:二陈汤(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三仁汤( 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苡

        仁、半夏 )等。
  注意:化痰法的使用应中病即止,盲目长期使用易伤正气。
6、活血化瘀法──湿邪长期存在会阻碍气血运行,导致瘀血的产生。瘀血不去,经络受阻,气血和津液运行不

   通畅,则湿病缠绵难愈。如急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充血性心衰、顽固性高血

   压、血栓性静脉炎、心包炎、高脂血症、泌尿系结石、输卵管积水、妊娠中毒症等,均与痰、湿、瘀互结有

   关。在湿病夹瘀的情况下,只有祛湿与化瘀同时进行方可根治,称为利湿化瘀法。
   湿病夹瘀血可见于寒湿病证、湿热病证、内伤湿病和外感湿病证的后期。
  病症:舌质出现瘀斑、瘀点和晦暗色,疼痛固定,针刺样疼痛,面色黧黑,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甲错,皮下紫

        暗斑点,或有蜘蛛痣、肝掌等。
  药物:丹参、益母草、泽兰、川牛膝、红花、桃仁、穿山甲、王不留行、皂角刺、莪朮、三梭、 斑蝥、水

        蛭、郁金、五灵脂、延胡等。
  丹参:调经、通脉止痛、逐瘀生新,而且作用比较平和,是各种湿病夹瘀证的常用药。

益母草:和泽兰既可以化瘀,又能利湿消肿,对水肿夹瘀者效果较好。
  莪朮:和三梭行气破瘀、散结消症,力量颇大,可用于症瘕积聚、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
  斑蝥:和水蛭逐瘀消症,但有一定毒性,只用于症瘕、鼓胀病。
  郁金:行气解郁,利胆退黄,活血化瘀,常用于肝胆的湿病和黄疸病。
  药方: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白朮 )、血府逐瘀汤( 生地、桃仁、红花、甘草、桔

        梗、赤芍、柴胡、川芎、白芷、川牛膝 )、中满分消丸( 白朮、人参、甘草、猪苓、姜黄、白茯苓、干

        姜、砂仁、泽泻、陈皮、知母、黄芩、黄连、半夏、枳实、厚朴 )等。血府逐瘀汤是治疗血瘀发热的重

        要药方,治疗妇女更年期潮热疗效很好。

【十六、湿病的治疗—扶正】
   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与脏腑功能的协同作用以及全身气机的出入升降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人体病理状况下,各脏腑的功能障碍和虚损,都会导致全身气机活动的异常。湿邪为质阴有形之邪,最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影响脏腑功能。所以,治疗湿病,还必须配合调理气机与脏腑功能,这是属于扶正的治疗。

1、上焦扶正:
   肺居上焦,是脏腑中位置最高的脏器,也是上焦与湿病关系最密切的脏器。肺通过宣发和肃降的作用,将津液分别输布到体表和下焦。上焦气机的失调主要是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调,导致上焦向外和下降的气机运动失常。由于湿得热则升,人体中湿热病的病位偏上,与肺的气机关系尤其密切,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宣则一身气机通达,三焦通畅,营卫皆和,津液敷布,气化得行则湿邪自然可去,所以古人说 “湿热治肺,千古定论”。
   * 宣肺法──通过宣通肺气,开通津液运化的源头,使三焦气机和水液运行上下通畅,外达肌表,达到导湿下行,布津于外,湿从汗解的利湿目的。
药物:杏仁、桔梗、麻黄。
杏仁:宣肺下气,以宣发为主兼有肃降功能,作用稳当,副作用少,是最常用的宣肺药物。
桔梗:宣肺、化痰和引药上行的作用,对湿热夹痰者可取化痰宣肺之效,对于湿瘀互结于胸腔者可取宣肺和引药

      上行之效。
麻黄:性味辛温,为宣肺利水之要药,对水湿泛滥的水肿和寒湿病证有较强的疗效。
滑石:与杏仁合用是宣肺利湿的常用配伍。
药方:以杏仁为主的药方,如三仁汤( 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苡仁、半夏 );宣痹汤

      ( 杏仁、防己、滑石、连翘、山栀子、薏苡仁、半夏、蚕砂)等。越婢加朮汤( 麻黄、石膏、甘草、白

       朮、生姜、大枣 )。但麻黄一般不用于湿热病证。
注意:宣肺法一般不单独使用。遇上肺气壅盛严重者,咳喘上气,上半身水肿严重,在宣肺的基础上,还需要加

      上通降肺气的药物,如厚朴、桑白皮、苏子等,药方如杏仁薏苡汤(杏仁、薏苡仁、桂枝、生姜、厚朴、

      半夏、防己、白蒺藜 )。
2、中焦扶正:
  中焦是全身气机水湿运化的枢纽,是湿病的病变中心,湿邪阻于中焦,会影响各脏腑的气机与功能。其症状表现为脾胃气机升降和运化的失调;脾阳、脾气虚损;邪郁少阳和肝气不能畅顺等。针对这些病机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理气和中、健脾益气、温补脾阳、和解少阳、疏肝理气等。
   * 理气和中法──使用疏理气机、消除气滞的药物和方法,调理脾胃气机的升降运化,疏通中焦气滞,清除中焦湿邪。因为脾脏喜燥恶湿,湿邪侵犯脾胃,多出现脾胃困湿、运化失常的病机。所以此法适用于中焦湿病的各种证候。
  症状:1.脾气不升,出现神疲乏力、腹胀、泄泻等;2.胃失和降,出现嗳气恶心、呕吐呃逆、胃脘胀闷、腹胀

        泄泻等。由于脾和胃互为表里关系密切,脾升胃降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因

        此,大多数都并见脾不升,胃不降症状。
  药物:选用性味辛苦而温的行气药,如枳实、枳壳、厚朴、陈皮、木香、甘松、佛手、大腹皮、砂仁、白豆蔻
  枳实:和枳壳行气开泄,消痞散结,有较好的消除脘腹胀痛和症瘕鼓胀的能力,枳壳比枳实药力和缓。
  厚朴:行气降逆,多用于胃气上逆。
  木香:善长于入脾导滞而消食积,通利大肠而治里急后重,能升能降,彻里彻外,有较强的行气止痛作用。
  陈皮:行气理脾,燥湿化痰,作用平和,能同时解决湿困脾胃引起的气滞痰湿等问题。 
白豆蔻:和砂仁既能行气散滞,又有较强的芳香化湿作用,是医湿困为主、脾胃气滞的常用药大腹皮:利水消

        肿、行气宽中,是消除水湿肿满之佳品。
  药方:如三仁汤( 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苡仁、半夏 )、连朴饮(川连、制厚朴、

        石菖蒲、制半夏、淡豆豉、炒山栀、芦根 )、平胃散( 陈皮、苍朮、厚朴、甘草 )、藿香正气散( 藿

        香、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半夏、陈皮、白朮、厚朴、桔梗、甘草 )等。
           对于脾胃升降失调严重,又有寒热错杂、实中夹虚的痞证,可使用寒热并用的辛开苦降法。代表药

        方为半夏泻心汤(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 )。其中黄连、黄芩苦寒降泄;干

        姜、半夏辛温开泄燥湿,能迅速解除升降失调,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状态。
  注意:理气和中法的药物温燥行气,宜于气滞实证中应用,如过用会耗气伤阴,为防止 “香燥疏气,愈疏愈

        痛”,虚证一般不用,或仅作为少量辅助药使用;使用辛开苦降法,小心 “过寒伤脾,过热不降”。

        要根据病情的寒热,仔细分别苦寒降泄和辛温开泄两组药物之间药量的比例。
  * 健脾益气法──使用补益脾气的药物,培补脾气的不足和纠正脾脏功能的低下,使脾脏功能恢复正常。健脾益气法适用于湿病的后期,在湿邪基本袪除,脾气亏虚,脾失健运的病证。

  症状:倦怠乏力、呼吸少气、动则气喘、面色白或萎黄、懒于言语、食欲欠佳、食量较少、便溏、舌淡红或

        舌淡、苔薄白、脉弱。
  药物:党参、白朮、茯苓、山药、黄耆、砂仁、甘草等。
  药方:四君子汤( 人参、茯苓、白朮、炙甘草 ),参苓白朮散( 人参、白朮、茯苓、扁豆、山药、桔梗、莲

        肉、砂仁、苡仁、甘草 )。
  * 温补脾阳法──在健脾益气法的基础上,再配合温中散寒的药物,以达到温补脾阳,袪散阴寒的目的。温补脾阳法适用于脾气不足,导致脾脏阳气虚衰,虚寒内生的病证。
  症状:脘腹隐痛、喜温喜按、畏寒肢泠、神疲乏力、动则气促、面色无华、纳少、纳多脘胀、大便稀溏、舌淡

        苔少、脉弱。
  药物:干姜、川椒、丁香、吴茱萸、高良姜等。
  药方:理中丸( 人参、白朮、干姜、甘草 )。
  注意:1)脾喜燥恶湿,脾气要流通。所以使用健脾益气与温补脾阳的方法时,多配伍理气渗湿燥湿的中药。

        2)在病邪还没袪除之前,不宜使用这两种补脾方法,以避免闭门留寇。舌苔薄白是病邪基本袪除的重

           要标志。湿热病后期,湿热邪气已除,现出脾气虚或脾阳虚时就可以使用这两种方法。

        3)脾阳虚证常伴有肾阳虚,所以可以兼补肾阳。
  * 疏肝理气法──用疏肝行气药,使肝脏气机条达。适用于七情郁结、气郁生湿的病证和湿邪停滞中焦而导致肝气不疏畅的病证,是调理中焦气机不可缺的方法。肝主疏泄与全身气机的畅通,脾胃和气血津液的运化均相关,湿邪易遏气机,必然遏肝气,所以疏肝理气也是湿病中调理气机的必要环节。
  症状:胸胁痞满胀痛、烦躁易怒、大便不调、脉弦,情绪不舒常导致各种症状加剧。
  药物:香附、柴胡、香橼、佛手、青皮、枳壳、木香、乌药、吴茱萸、川贝等。
  药方:逍遥散( 当归、白芍、白朮、柴胡、茯苓、甘草、薄荷、生姜 )、柴平汤( 柴胡、人参、半夏、黄芩、

        甘草、陈皮、厚朴、苍朮 )。

3、下焦扶正:
   肾主津液,全身水液代谢与脏腑的关系,概括地说,其标在肺、其枢在脾、其本在肾。在各种湿病的过程中,湿邪损害各脏腑阳气,最终都累及肾脏阳气,到湿病后期,肾虚是普遍存在的病机,下焦的阳虚证实质上都是肾阳虚证。
    湿病后期要调补肾阳,主要有四个病机和相应治法:
(1).肾脏阳气不足、阳气不振。湿邪和寒湿邪气长期阻遏损耗全身阳气,导致肾阳虚衰,肾脏的温煦气化和温运

    的功能低下,虚寒内生,症见全身畏寒肢泠,腰膝酸软而痛,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不华,耳鸣,舌质

    淡胖苔白润,脉弱。治疗用温肾回阳、温经散寒的方法。药物用附子、肉桂、桂枝、干姜等。
(2).肾的精气不足。肾阳是以肾的精气为物质基础的,肾阳与肾阴是互根互用的,严重的肾阳虚必定肾精不足,

    肾阳化生无源。单纯温肾回阳只能振奋阳气于一时,精气不补终必化源不济,难以保证在质与量上均恢复肾

    阳。补肾精可以用六味地黄丸( 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 )与肾气丸( 熟地、山药、山萸

    肉、茯苓、丹皮、泽泻、桂枝、附子 ),以治疗阳气不足、寒湿内停的病证。六味地黄丸适用于湿病后期,

    湿邪基本消退,肾精亏虚的证候。六味地黄丸以熟地、山茱萸、淮山药填精补肾,以茯苓、丹皮、泽泻利湿

    泻火,防止腻滞,全方补中有泻,补益肾精,可以恢复肾脏的主水气化功能。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

    上加桂枝、附子而成,在补益肾精的基础上突出温补肾阳,适用于湿病后期,湿邪基本消退,肾阳亏损证候
(3).水湿内停。肾阳虚,气化无力,常导致水湿泛滥,全身浮肿,腰以下肿甚,甚者水气凌心、心悸、气促,端

    坐不得卧。阳气不运则水湿难消,而水湿不袪也难复阳气,应该温肾回阳与燥湿利湿并用。
(4).脾肾阳虚。肾阳是脾阳的 “锅底火”,两者都是水液代谢的主要脏腑,关系密切,所以在湿病中两脏的阳

    虚证常一起出现。温补肾阳与温补脾阳要同时兼顾。
具体方法:
 * 温阳利水法──将温肾回阳、燥湿健脾和淡渗利湿的药物合用,达到温补肾阳、振奋和温通阳气,袪除湿

   邪,使水肿消退的目的。温阳利水法适用于肾阳虚或脾肾阳虚,阴寒水湿内盛,以水肿为主的证候。除了有

   肾阳虚的症状外,还见到全身水肿,腰以下肿甚,小便不利,甚则腹部胀满,心悸气促,端坐不得卧等症

   状。常用药方如真武汤( 茯苓、芍药、生姜、白朮、附子 )、五苓散( 猪苓、泽泻、白朮、茯苓、桂枝 )、

   苓桂朮甘汤(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 )
 * 温阳止泻法──将温补肾阳、健脾益气和化湿的药物合用,达到温补肾阳脾阳,化湿止泻的目的。适用于肾

   阳虚不能温煦脾脏,脾失健运,水湿下泄的病证。除了有肾阳虚的症状外,还见到腹部泠痛、久泻久痢,或

   五更泄泻,或下利清谷的症状。常用药方如四神丸( 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 ),附

   子理中丸( 附子、人参、白朮、干姜、甘草 )。
   注意:肾阳虚是湿病中正气受伤的严重阶段,其来既渐,其愈也缓,需要较长时间的调补才能恢复;治疗中

         要处理好标本关系,寒湿为标,肾阳虚是本。湿邪壅盛时,如过于补肾精则不利于袪邪,所以,湿邪

         尚盛时,多用温阳利水法,少用补益肾精。到湿邪少或无时,就应治本,补益肾精。

【十七、治疗湿邪的用药分析】
1、芳香化湿、苦温化湿和发汗化湿的化湿药物:
   香薷、佩兰、苏叶、辛夷、苍朮、香茅、石菖蒲、丁香、艾叶等。
作用:
   1)对多种病毒、致病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2)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特异和非特异免疫都有一定促进作用。
   3)通过调整胃肠的运动、消化液的分泌、肠道的吸收功能和护肝利胆作用,达到调整消化
      系统功能的作用。
   4)抗变态反应作用。
   5)扩张体表血管,刺激汗腺分泌,具有解热消炎作用。
   6)调整中枢神经活动作用。
 2、淡渗利湿的药物:
    如茯苓、泽泻、猪苓、扁豆、苡仁、萆薢等。
作用:
   1)抑制细菌、病毒、真菌和钩端螺旋体,并有驱除寄生虫和抗细菌吸附的作用。
   2)解热、消炎、镇静的作用。
   3)抗癌和抑癌的作用。
   4)抑制免疫功能亢进,减轻组织病理损害和代谢紊乱。
   5)利胆、护肝作用。
   6)消脂、降糖、抗动脉硬化作用。
   7)改善心脑血流供给,降血压作用。
   8)利尿排毒作用。
   9)防石、排石、溶石作用。
  10)调整消化系统功能作用。
3、通络袪湿药物:
   如独活、秦艽、桑寄生、威灵仙、海桐皮、伸筋草、豨莶草、老鹳草、五加皮、防己、白花
   蛇、乌梢蛇、蚕砂、松节、络石藤、海风藤、青风藤、雷公藤等。
作用:
   1)抑制病毒、细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2)抗炎解热作用。
   3)抗变态反应。
   4)镇静作用。
   5)镇痛作用。
   6)肌松作用,缓解横纹肌痉挛。
   7)改善血液流态。
   8)调整机体代谢,产生强壮作用。
   9)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营养,提高心脏功能。
  10)降血压作用。
  11)利尿排毒作用。
4、袪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乌蛸蛇等   
   这类药性有温、凉,味多辛、苦,能袪除留于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有些药还兼有散寒、活血、通络、舒筋、止痛或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袪风湿药多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丝瓜络:味甘性平,归肺胃肝经,作用袪风活血、通络止痛、解毒化痰。一般使用量3-12克。丝瓜络配合防

        风、当归、秦艽、鸡血藤同用,治疗骨节疼痛、肌肉顽麻、手足拘急的风湿痹痛证。丝瓜络橘络、薤白

        等同用,治咳嗽、胸闷疼痛的痰气壅滞证。
  独活:性微温,味辛苦,归肝、膀胱经。作用袪风散湿,驱寒通痹止痛,发汗解表。现代研究,独活有抗关节

        炎、镇静催眠、镇痛、降低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一般使用量3-15克。独活与附子、防风同

        用,治腰膝、腿足关节疼痛等属于身体下部寒湿重的行痹。独活与桑寄生、防风、杜仲等同用,治肾气

        虚弱,加上吹风受泠引致偏枯泠痹缓弱疼痛等证。独活与羌活、防风、荆芥等同用,治外感风寒夹湿证
  木瓜:性温、味酸,归肝、脾经。作用舒筋活络、化湿和胃。是治疗久风顽痹、筋脉拘急之要药。一般使用量

        10-15克。木瓜与没药、生地黄、乳香同用,治筋急项强不可转侧。木瓜与槟榔、吴茱萸同用,治脚气

        肿痛、冲心烦闷。木瓜与半夏、黄连、吴茱萸 同用,治湿浊中阻升降失常引起的呕吐泄泻、腹痛转

        筋。注意如胃酸过多,内有郁热。小便短赤者忌用木瓜。
威灵仙:性温、味辛咸,归膀胱经。作用袪风湿通经络止痹痛,软坚消骨鲠。现代研究有镇痛抗利尿作用,是治

        疗风湿痹痛之要药。一般使用量5-15克,治哽骨可用至30-50克。凡风湿痹痛、麻木不仁,不论身体

        上下,都可以单用威灵仙研末,温洒调服。遇上各种咽喉骨鲠,单用威灵仙煎汤;或加砂糖醋煎汤,缓

        慢咽下。胆结石用威灵仙60克煎服,一日一剂。呃逆用威灵仙、蜂蜜各30克,煎水内服。
乌蛸蛇:性平味甘,归肝经。作用袪风除湿、通络杀虫、定惊止痉。一般使用量5-12克。乌梢蛇与防风、白附

        子、胆南星等同用,治手足缓不能伸举之风湿行痹。乌蛸蛇与白花蛇同用,治破伤风、小儿急慢惊风。
5、袪风湿强筋骨药:如桑寄生、五加皮等。
桑寄生:性平、味甘苦,归肝、肾经,作用养血润筋、补肝肾、袪风湿、强筋骨、安胎下乳,对血不养筋之骨节

        痹痛尤其相宜。现代研究桑寄生有通利小便、降低血压、镇静安神的作用。一般使用量10- 12克。单

        用桑寄生60克,水煎服,治高血压病。桑寄生配合杜仲、独活、当归、牛膝,治疗腰膝酸痛。桑寄生与

        独活、桂枝、秦艽、当归、杜仲等同用,治营血亏虚、肝肾不足的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等

        证。桑寄生与阿胶、菟丝子、续断等同用治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五加皮:性温、味辛苦,归肝肾经。作用袪风湿、强筋骨,利尿消肿。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

        虚乏力、水肿、脚气等病。一般使用量5-10克。五加皮又分南五加皮、北五加皮,功效相异,南五加

        皮无毒,补肝肾、强筋骨、袪风湿的作用较佳;北五加皮有毒,可强心、利尿、止痛,但不可过量服用

        和不可长期服用。五加皮与木瓜松节同用,治四肢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的风湿痹痛。五加皮与杜仲、淮

        牛膝、淫羊藿等同用,治肝肾不足之腰膝软弱。与陈皮、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治水肿小便不利。
6、芳香化湿药: 藿香、厚朴、砂仁等。
    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属芳香化湿药。主要用于治疗湿犯中焦,脾阳被困,运化失常,症状如脘腹痞满,食少倦怠,舌苔白腻等。
 藿香:性微温、味辛,归脾、胃、肺经。作用化湿、解暑、止呕。一般使用量5-10克。与砂仁、紫苏叶等同用

       治妊娠呕吐。藿香与半夏同用治湿浊中阻呕吐,偏湿热者加黄连、竹茹,偏寒湿者加丁香、白豆蔻。与

       黄芩、茵陈、滑石等同用治湿温病初起,湿热并重。 藿香与厚朴、半夏、紫苏等同用,治暑天外感风

       寒,内伤生泠,症状见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等。藿香与半夏、苍朮等同用治湿浊中阻、中气

       不运,症状见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注意凡阴虚内热、虚火上炎、舌绛光滑、或胃热作

       呕、中焦之火盛者均不宜使用。
 厚朴: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肺、大肠经。作用行气燥湿、消积导滞、下气平喘,是治疗湿阻气滞而胀满

       之要药。厚朴也有降压作用,但降压时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兴奋、心率加快。一般使用量3-10克。厚朴

       粉末冲服,每日2-3次,每次3克,可治急性肠炎、阿米巴痢疾和菌痢。厚朴与陈皮、苍朮同用,治湿阻

       中焦、气滞不利,出现脘闷、腹胀、腹痛或呕逆等。厚朴与枳实、大黄同用,治肠胃积滞而脘腹胀满、

       大便秘结。厚朴与大黄、芒硝、枳实同用,治热结便秘。与桂枝、杏仁同用,治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

       发作之喘咳。厚朴与紫苏子、橘皮等同用,治痰湿内阻之胸闷喘咳。注意由于厚朴行气力较强,如应用

       不当容易耗元气而破气,所以虚胀者药量不可过大。孕妇也须慎用。
 砂仁:性温、味辛,气芳香。归脾、胃、肾经。作用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开胃消食。砂仁挥发油

       芳香健胃,能促进胃液分泌,可排除消化道积气,所以是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佳品。一般使用量5-10

       克,入汤剂宜后下。砂仁与白朮、枳实、木香等同用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砂仁与白朮、党参、陈

       皮、茯苓等同用治脾虚气滞。砂仁与白豆蔻、苍朮、厚朴、半夏、陈皮、木香、白朮、茯苓、人参、甘

       草等同用,治脾胃寒湿引起的脘闷呕恶、腹痛泄泻、不思饮食。砂仁与木香、枳实、白朮、荷叶、陈米

       等同用,治胸腹胀满、痞闷呕吐、食滞、消化不良。砂仁与黄耆、人参、白朮等同用,治妊娠中脾虚气

       滞之胎动不安。砂仁研末吞服治脾胃寒湿之吐泻。也可以与木香、陈皮、白朮等同用,或与干姜、附子

       等同用,治脾胃寒湿之吐泻。如妊娠脾虚气滞而呕吐不能食,可单用砂仁炒熟研末服用,也可以与白

       朮、苏梗同用。注意阴虚有热者忌用砂仁。
7、利水消肿药:如茯苓、薏苡仁、冬瓜皮、赤小豆、玉米须、葫芦等。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作用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是利水、渗湿、消肿的主药,也

      是治痰饮、湿痰咳嗽等症之要药。茯苓药性平和、不伤正气,凡内在脏腑、外在肌肤,出现水湿痰饮为

      患,证候不分寒热虚实,皆可随证配用。但尤多用于偏寒偏虚者。茯苓的健脾功效,也是由于利湿的结

      果。因脾虚不能运化水谷则湿停,湿除脾可健。茯苓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

      出,还具有镇静、降低血糖的作用。一般使用量10-15克。茯苓与党参、枣仁、龙眼肉、木香、远志等同

      用,治心脾不足之心神不宁、心悸失眠。茯苓与白朮、桂枝同用,治痰饮内停于胃呕吐清水。茯苓与半

      夏、陈皮等同用,治痰饮在肺咳嗽痰多。茯苓与白朮、天麻同用,治痰饮眩晕。茯苓与半夏、生姜等同

      用,治疗由于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呕吐清水而眩悸者。茯苓与桂枝、甘草、大枣同用,治疗由于心血管疾病

      引起的胸烦、眩晕、不得眠。茯苓与猪苓、泽泻、白朮等同用,治疗表邪不解,随经入腑的膀胱蓄水证,

      症状见水肿或小便不利。茯苓与附子、生姜等同用,治疗脾肾阳虚水肿。茯苓与猪苓、泽泻、滑石、阿胶

      等同用,治疗阴虚、水热互结的小便不利、水肿。与人参、白朮、甘草等同用,治疗脾胃虚弱的食少纳

      呆、倦怠乏力等。茯苓与人参、山药、白朮、薏苡仁、砂仁等同用,治疗脾虚湿泻、消化不良。
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胃、肺、肾经。作用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现代研究薏苡

      仁所含的脂肪油能使血清钙、血糖量下降,并有解热、镇静、镇痛和抑制骨骼肌收缩的作用,对癌细胞也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般使用量10-30克,汤剂使用量可达30-120克。因薏苡仁力量缓和,用量要大,

      且宜久服。生薏苡仁利湿热;止泻一般用炒苡仁。薏苡仁常与车前子、猪苓、茯苓、泽泻等同用,以加强

      利水袪湿作用,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薏苡仁与木瓜、牛膝、防己、紫苏、槟榔等同用治,足膝肿痛、湿脚

      气。薏苡仁与白朮、茯苓、黄耆等同用,治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食少泄泻、脚气浮肿等。单用薏苡仁煎

      服,治湿热所致砂淋、石淋、热淋等。炒苡仁常与白朮、茯苓、山药、炒扁豆、芡实等同用,加强健脾除

      湿作用,主治脾虚泄泻。脾虚湿盛,常用生、熟苡仁同用。薏苡仁煮粥食用,治风湿久痹之水肿、筋脉挛

      急。薏苡仁与连翘、滑石等同用,治湿郁热蒸蕴于经络。薏苡仁与杏仁、麻黄、甘草等同用、治身痛发热

      的风湿病。生薏苡仁与银花、当归、生地、玄参、生地榆、黄芩、甘草、生大黄、丹皮等同用,治急性阑

      尾炎;生薏苡仁还有舒筋、利关节及缓解痹痛的作用,常配袪风湿、活血药、补肾药同用,治风湿痛、筋

      急拘挛、关节肢体变形等。单用薏苡仁煎服治扁平疣、寻常疣。薏苡仁除药用外,因为还含有蛋白质、脂

      肪、糖分等,所以也可作为食品,既可佐餐,又能清暑利湿。注意点:薏苡仁性滑利,其含的薏苡仁油有

      收缩子宫作用,孕妇应慎用。还有,津液不足者慎用薏苡仁,小便多者不宜用。
冬瓜皮:性微寒、味甘淡。归肺、小肠经。作用排除水湿以消肿。一般使用量9-30克。冬瓜皮与白朮、茯苓、

      黄耆等同用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而偏有热者。冬瓜皮与西瓜皮、白茅根、玉米须、赤小豆等同用,治小

      便不利全身浮肿的肾小球炎。单用冬瓜皮煎水代茶饮治荨麻疹。注意冬瓜皮药性寒凉,脾胃虚寒者慎用。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作用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袪湿退黄、止血。一般使用量10-30克。赤

      小豆与鲤鱼同煮食,治水肿胀满、脚气浮肿。赤小豆与白茅根、桑白皮同用,治急发大腹水病。赤小豆与

      薏苡仁、冬瓜仁、防己等同用,治湿热壅结、气滞血瘀之肠  。赤小豆与栀子、茵陈等同用,治湿热黄

      疸。赤小豆与赤芍、槐花同用,治痔疮出血。赤小豆与少量食盐同煮至豆烂饮用,可防治中暑。赤小豆

      研末,或用蛋清调涂患处,能治幼儿湿疹。注意,尿多者忌用赤小豆。
玉米须:性平味甘。归膀胱、肝、胆经。作用利水消肿、利湿退黄。现代研究玉米须有较强利尿、抑制蛋白质排

      泄的作用;还能增加血中凝血  原,加速血液凝固。一般使用量15-30克,大剂量可用至60克。单用大剂

      量玉米须煎服,也可以与赤小豆、冬瓜皮、车前草等同用,治水肿、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赤、淋痛等。单用

      大剂量玉米须煎服,或与茵陈、郁金、栀子等同用,治湿热黄疸、阳黄、阴黄等。单用玉米须每日15克,

      泡开水代茶饮用,治高血压病。单用玉米须每日50克,煎水代茶饮用,饮用量不超过每日的尿量,治各种

      原因引起的水肿
葫芦:性平、味甘。归肺、小肠经。作用利水消肿。葫芦皮与猪苓、茯苓、泽泻等同用,治面目浮肿、大腹水

      肿、脚气肿胀等。

 8、利尿通淋药:
   这类药如灯芯草、滑石、泽泻、车前子、通草、瞿麦等。
灯芯草:性微寒、味甘淡。归心、肺、小肠经。作用利尿通淋、清心除烦。灯芯草与木通、栀子、甘草、滑石等

        同用,治小便短赤、淋沥涩痛之热病。灯芯草单用,或与蝉蜕、竹叶、钩藤等同用,治心烦不眠、小儿

        夜啼、小儿惊风等。单用灯芯草煅烧存性、研末吹喉,治喉痹,或涂抹患处治口疮。
  滑石:性寒、味甘淡。归胃、膀胱经。作用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是治湿热淋证、暑湿之常用药。

        滑石粉能吸附大量化学刺激物或毒物,对皮肤、粘膜有保护作用,撒布创面,可保护创面、促进结痂。

        内服还能镇吐、止泻及阻止毒物吸收。一般使用量10- 15克,纱布包煎。滑石与木通、车前子、瞿麦

        等同用,治湿热下注之小便不利、热淋、石淋、尿闭等。滑石与海金沙、金钱草、木通等同用,治石

        淋。滑石与甘草同用,治暑热病之烦渴、小便短赤。滑石与薏苡仁、杏仁、白蔻仁等同用,治湿温病之

        胸闷、气机不畅。滑石外用能清热收湿,治皮肤湿疹、痱子等,单用滑石粉或与煅石膏、炉甘石等研粉

        撒布患处。或与枯矾、黄柏等同用,研末撒患处。滑石与薄荷、甘草同用,研末制成痱子粉,治疗痱

        子。滑石粉与甘草同用煎服,治百日咳。滑石与甘草、生石膏同用煎服,治小儿胃热流涎。滑石清热解

        暑,应用于暑湿证及湿温病,滑石与甘草合用名六一散;滑石与砂仁合用名益元散;滑石与青黛合用名

        碧玉散;滑石与薄荷合用名鸡苏散。滑石与通草、黄芩同用清热渗湿,治湿温病中热重于湿、小便短赤

        者。注意凡脾虚者、热病伤津者以及孕妇,均应该忌用。
  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作用利小便、清湿热,泻肾、膀胱湿热。现代研究泽泻存抗尿结石、降

        血脂、帮助免疫力的作用。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等。一般使用量6-10克。泽泻与白朮、砂仁同用,治湿热引起的泄泻。泽泻与茯苓、猪苓、车前子等

        同用,治肾与膀胱的湿热证。泽泻与白朮、茯苓、丹参、半夏、天麻、钩藤、陈皮、生姜、竹茹等同

        用,治美尼尔氏症。泽泻与滑石、甘草、知母、黄柏等同用治淋浊。现代泽泻常用于治疗高血脂症。使

        用泽泻注意,临床应用时有少数病人出现食减、嘈杂、肠鸣、腹泻等肠胃反应。
 车前子:性寒、味甘。归肝、肾、肺、小肠经。一般使用量5-10克,宜纱布包煎服。作用利尿通淋、渗湿止

       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车前子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车前子每日9-18克,水煎代茶饮,治高血压。车

       前子与炒麦芽、炒红高梁糠同用煎服,治小儿泄泻。车前子与木通、滑石、萹蓄等清热利湿药同用,治

       湿热下注膀胱之小便淋漓涩痛。单用车前子研末,米汤送服;或与白朮、茯苓、泽泻等同用,治湿盛于

       大肠之小便不利水泻。车前子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治目赤涩痛。车前子与熟地黄、菟丝子等养肝明

       目药同用,治肝肾阴虚之两目昏花、内障不明。车前子与瓜萋、枇杷叶、贝母等同用,治肺热咳嗽痰

       多。注意凡肾虚滑精者慎用。车前子的植株车前草的功用也差不多,作用清热利尿、袪痰、凉血、解

       毒。主治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  肿疮毒等。一般使用量干草3-30

       克,鲜品30-60克,煎服或捣汁服。车前草可增加尿量,并增加尿酸、尿素、盐分的排出。车前草有较

       好的镇咳、平喘、袪痰作用,镇咳作用缓慢而持久,且无成瘾性,是一味非常有前途的镇咳、平喘、袪

       痰药,而且价格低廉、药源丰富、无副作用等优点。车前子与车前草均能增加小肠的推进速度,使小肠

       的容积增大,达到很强的缓泻作用。车前草与白头翁、黄柏、黄连、陈皮、萹蓄、瞿麦、白花蛇舌草等

       同用,治急性肾盂肾炎。车前草与龙胆草、金钱草、谷芽、麦芽、虎杖、酸枣仁等同用,治活动性肝

       炎。车前草与补骨脂、肉桂、生黄耆、水蛭、桃仁、当归、瞿麦、萹蓄、枳壳等同用,治前列腺增生。
 通草:性微寒、味甘淡。归肺、胃经。作用清热利湿、通气下乳。通草与滑石、竹叶、白茅根等同用,治湿热

       小便不利、淋沥涩痛。通草与猪蹄、穿山甲、川芎、甘草等同用,治产后乳汁不下或不畅。注意凡气阴

       两虚、内无湿热者或孕妇慎用。
 瞿麦:性寒、味苦。归心、小肠、膀胱经。作用利尿、通淋、活血通经,是治淋要药。瞿麦与木通、车前子、

       萹蓄等同用,治热淋、血淋。瞿麦与金钱草、海金沙等同用,治石淋。瞿麦与牛膝、琥珀、大蓟、小蓟

       等同用,治血淋。瞿麦与红花、桃仁、赤芍等同用,治血热瘀阻之经闭、月经不调。注意脾气虚弱者或

       孕妇忌用。
9、利湿退黄药:
    这类药如茵陈蒿、鸡骨草、溪黄草等,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
茵陈蒿:性微寒、味辛苦。归脾、胃、肝、胆经。作用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是治黄疸病之要药。主治黄疸尿

        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茵陈蒿有利胆保肝作用,有解热降压作用,对人型结核菌有完全抑

        制作用,还有增强免疫力作用和抗肿瘤作用。一般使用量6-15克。茵陈蒿与黄柏、大黄、栀子等同

        用,治身目发黄、小便短赤之黄疸(阳黄证),如急性肝炎、传染性肝炎等。茵陈蒿与茯苓、猪苓等同

        用,治湿重于热的黄疸。茵陈蒿与附子、干姜、桂皮、白朮等同用,治脾胃寒湿郁滞、阳气不宣之阴黄

        证,如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硬化及慢性胆囊炎等。茵陈蒿与柴胡、金钱草、海金沙、栀子、木

        香、枳壳、大黄等同用,可以治疗和预防胆色素胆石病及非结石胆管病。茵陈蒿与柴胡、白芍、赤芍、

        枳壳、薏苡仁、甘草等同用,治乙型肝炎。
鸡骨草: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肝、胃经。作用清热利湿、舒肝、散瘀止痛。主治黄疸型肝炎、胃痛、风湿骨

        痛、跌打瘀痛等。一般使用量15-30克。鸡骨草与田基黄、车前草、酢酱草等同用,治胁肋不舒、脘腹

        胀痛之湿热黄疸(例如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鸡骨草与海金沙、叶下珠等同用,治膀胱湿热小便刺痛。鸡

        骨草与广金钱草、石韦、玉米须等同用,治泌尿系统结石。鸡骨草与两面针、鸡骨香、救必应等同用,

        治胃痛、风湿骨痛等。鸡骨草与瘦猪肉煮食,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单用鸡骨草治急性肝炎、慢性肝炎、

        早期肝硬化、乳腺炎。注意鸡骨草种子有大毒,应用时必须清除所有豆荚,以防止中毒。
溪黄草:性凉、味甘苦,归肝、胆、胃、大肠、膀胱经。作用清肝利胆、袪湿退黄、凉血散瘀。对肝硬化、肝癌

        引起的黄疸有疗效。一般使用干品15-30克;鲜品30-90克。溪黄草鲜品捣汁冲服治湿热下痢(急性肠

        炎引起的腹泻)。溪黄草与酢酱草、铁线草等同用,治湿热黄疸。溪黄草与茵陈蒿、鸡骨草、车前子、

        田基黄等同用,治急性胆囊炎而有黄疸者。溪黄草单用鲜品捣汁冲服,或与火炭母、凤尾草、天香炉等

        同用,治湿热下痢。溪黄草鲜品捣烂外敷治跌扑外伤,损及筋脉关节,导致局部气血瘀滞,可散瘀止

        痛。注意溪黄草药性寒凉,寒湿者忌用。
 【十八、去湿食疗汤水篇】

1、蕹菜车前猪腰汤
  用料:猪腰250克、蕹菜500克、鲜车前草100克。
  制法:车前草去根须洗净,先放入滚水锅内武火煮沸,改文火煲15分钟,去渣留汤。接着洗净蕹菜摘小段,将

        猪腰也洗净剖开,切除筋膜,切片,一起放于车前草汤内煲滚片刻,即可调味食用。
  功效:清热解暑、利水除湿、解药石毒。
适应症: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倦怠,小便短赤,心烦口渴,舌红苔白,脉缓;或下焦湿热之小便淋漓不畅、以及

        砂淋血淋等。
  蕹菜:性微寒、味甘淡,既可清热解暑又能利水除湿,可作为清热凉血药;
车前草:性寒味甘,滑利,善于利水通淋,常用于湿热下注、热结膀胱之小便淋漓涩痛;
  猪肾:性平味甘咸,含维生素B1、B2、C和烟酸、蛋白质、脂肪、磷铁钙等,功能补肾利水       

        此汤水不适用于脾肾虚寒者。
2、草菇丝瓜肉片汤
  用料:草菇200克、丝瓜2个、新鲜荷叶1角、瘦猪肉400克、生姜1片,精盐、生抽、白砂糖、麻油少许,生粉

        适量。
  制法:先将精盐、生抽、白砂糖、麻油、生粉等拌匀,作为腌料备用;洗净新鲜猪肉,切片加入腌料备用;新

        鲜草菇洗净备用;新鲜丝瓜洗净,切成块状备用;新鲜荷叶洗净备用;生姜一片备用;瓦煲加适量清

        水,先武火煲滚,然后放入草菇、丝瓜、瘦猪肉、生姜,等水再滚,改文火继续煲至汤好,放入荷叶,

        稍滚后熄火,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佐膳饮用。
  功效:清热解暑、生津解渴、利尿去湿。适应症:凡天气炎热、口干口渴、茶水饮多,食无胃口、小便不畅、

        烦热不安,可用此汤作为食疗。此汤鲜甜美味可口,清热气,使小便通畅,令人精神爽利。
  草菇:性凉味甘,新鲜草菇鲜嫩味美、营养丰富,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降低血压、降胆固醇有一定作用;
  丝瓜: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化痰、凉血的作用;
  荷叶: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暑作用,没鲜品也可用干品代替;
  生姜:性温味辛,有解表、散寒、温胃、解毒的作用。
瘦猪肉:性微寒味甘咸,有滋阴补肌、润肠养胃的作用;
3、土茯苓绿豆老鸭汤
  用料:土茯苓50克、绿豆200克、陈皮1角、新鲜荷叶1角、老鸭1只、精盐少许。
  制法:老鸭去皮洗净备用;将土茯苓、绿豆、陈皮分别用清水浸透,洗净备用;瓦煲加适量清水,先武火煲

        滚,然后放入土茯苓、绿豆、陈皮和老鸭,等水再滚起,改文火继续煲3小时左右,再放入荷叶稍滚,

        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消暑、利尿去湿、养阴生津。
适应症:经常饮用可以清热气、解热毒,防止皮肤出现湿疹、疮疖等症状。如果天气炎热、口干口渴、烦躁,睡

        不安宁,皮肤生湿疹、热痱、疮疖,小便不畅、尿液黄赤,可以饮用此汤。土茯苓:性平味甘淡,有解

        毒利湿的作用;
  绿豆: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利水消暑作用;
  陈皮:性温味辛苦,有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
  荷叶: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的作用,没有鲜荷叶可用干荷叶代替。
  老鸭:性平味甘咸,俗语说老鸭滋阴,有滋阴补虚、利尿消肿的作用。
4、金菇芽菜冬瓜汤
  用料:金菇大豆芽菜各1200克,冬瓜500克,生姜2片,新鲜荷叶1角,精盐少许。
  制法:金菇、大豆芽菜和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净,金菇、大豆芽菜分别摘去尾端,生姜去皮切2片备用。冬瓜洗

        净,去皮、瓜瓤和瓜子仁,切件备用。荷叶洗净取1角备用。瓦煲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煲至水滚,

        然后放入大豆芽菜、冬瓜和生姜,待水再滚起改文火继续煲1小时左右,放入金菇滚至熟,再放入荷叶

        稍滚即可,以少许精盐调味,佐膳食用。
  功效:清热消暑、去湿除烦、利尿消肿。
适应症:如果天气炎热,茶水饮得太多,食无胃口,头重坠,欠精神,疲倦,手脚乏力,小便不畅,尿液黄赤

        等,可以用此汤作食疗。由于本汤可以清热气、健脾胃、利尿去湿、消除疲劳、使人精神爽利,又清甜

        可口,所以也适合一家大小日常饮用。
  金菇:性微凉、味甘淡,有清热生津、利尿去湿的作用;
  冬瓜:性凉、味甘淡,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的作用;
  生姜:性温、味辛,有解表散寒、温胃解毒的作用;
  荷叶: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的作用。
大豆芽:性平、味甘,有利水去湿,消肿解酒的作用;
5、扁赤小豆黄瓜汤
  用料:炒扁豆、赤小豆各100克,灯芯花10个,陈皮1角,蜜枣2枚,老黄瓜1个约1250克左右,精盐少许。
  制法:老黄瓜洗净去皮、瓜瓤和瓜子仁,切大件备用。炒扁豆、赤小豆、陈皮分别用清水浸透,洗净备用。灯

        芯花和蜜枣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瓦煲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汤料,待

        水再滚起,改文火煲3小时左右,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佐膳食用。功效:清热解毒、消暑去湿。
适应症:如果身体燥热、口干口渴、周身骨痛、饮食无胃口、疲倦乏力、皮肤生疮疖热痱、小便不畅顺、尿液黄

        赤、大便不畅顺等,可以用此汤作食疗,以避免夏天出现暑热病症,和皮肤生疮疖等症状。
6、有清热消暑、生津止渴、利尿去湿等功效的汤料还有:花旗参、西瓜皮、生熟薏苡仁、葫芦瓜、雪菜、荞

   麦、苋菜、绿豆、粟米须、眉豆等。
生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有利水渗湿、袪风湿、清热排脓的作用。
熟薏苡仁:性平、味甘淡,有健脾止泻的作用。
  西洋参:性凉、味甘苦,有益气生津、养阴清热的作用。
  西瓜皮:性微寒、味甘淡,功能清热解暑、利水去湿、生津止渴。
  葫芦瓜:性凉、味甘淡,有清热除烦、利水通淋、生津止渴的作用。
  粟米须:性平、味甘淡,有利水通淋、利胆退黄、降血压和治糖尿病的作用
    雪菜:性凉、味甘咸,有清热利尿、生津止渴的作用。
    荞麦:性寒、味甘,清热除湿、健脾消积、降气宽肠,凡白带、泄痢等气盛湿热症皆宜。
    苋菜:性凉、味微甘,有清热、利湿、凉血的作用。
    眉豆:性平、味淡涩,有健脾调中、利水消肿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