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园地】教你怎么临习褚遂良《大字阴符经》(高清二玄版)

 *晚 秋* 2014-05-27
         褚遂良, 字登善, 杭州钱塘人, 生于596年,卒于659年, 唐文宗时封河南郡公, 又称“褚河南” ,书法为初唐四家之一, 世称“ 褚体” 。褚遂良书法作品流传很多, 对后世影响极大, 刘熙载评“ 褚河南为唐之大教化主, 颜平原得其筋, 徐季海之流得其肉。” 王澎说“ 褚河南书, 陶铸有唐一代。”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无不受之影响。


一、《大字阴符经》的总体特点


《大字阴符经》是褚遂良的楷书墨迹, 纸本,册页形式, 共96行,461字, 落款为“ 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救书” , 帖后有众多名人的题跋。


    综观此帖, 笔势纵横, 跌宕多姿, 有很高的艺术性。首先, 此帖是一个墨迹本, 笔法清晰, 笔势显露, 是学习褚书极好的范本。从晋至唐, 名家楷书多为拓本, 很少墨迹流传, 给学者带来不便, 不能从中观其真趣。而此帖用笔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表达得真实清晰, 免除了刻本、拓片给人造成的误差和错觉, 因此学习《大字阴符经》,有利于锻炼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其次, 以行法入楷, 线条语言丰富, 墨迹中点画呼应, 蕴涵着线条的节奏和韵律。孙过庭说过“ 真不通草, 殊非翰札。” 《大字阴符经》虽为楷书, 但点画多变,有较多的露锋、游丝, 表现出一种行草笔意, 因此, 笔法自然, 结构灵活多变, 饶有趣味。第三,笔法、结构存有隶意, 潘伯鹰先生说“ 褚遂良楷书, 最特殊的一点是隶书的形态所存特多。” 和隶书相比, 它的横画较长, 竖画较短, 笔画的转折、起伏、瘦劲、挺拔颇多相似之处, 字形的方扁宽舒, 横画中有左高右低之势, 具有动感。第四, 曲中求直、顾盼多姿。此帖每一根线条都充满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节奏, 每一种点画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以曲代直, 跌宕起伏, 摇曳多变。


二、基本点画的运笔方法


1.点:此帖中的点圆满凝重、洒落自然, 有伏、仰、向、背之态, 顾盼呼应,变化多端, 有斜点、平点、竖点、撇点、捺点、组合点之分。 斜点以尖锋入笔, 顺势铺毫,然后收笔, 有“ 高山坠石” 之势平点顺锋入笔,轻捷收笔, 形似短横。如“ 夜” 、“ 篇” 、“ 卦” 字。
 


       竖点多带有“S ” 形, 顺锋入笔, 作“S ” 下行, 提锋收笔, 多用于宝盖头上。撇点逆锋而入,顺势撇出。捺点源于章草, 多在字的末笔, 变点为捺。如“ 宇” 、“ 宙” 、“ 矣” 字。多点组合应有呼应, 或环抱, 或向背, 顾盼多姿。如“ 其” 、械” 、“ 然, , 字。
 


2.横:横有长短之分, 起笔有藏锋、露锋、侧锋。藏锋逆笔而落, 转而中锋, 采取勒势, 起笔处厚重圆润露锋则空中取势, 顺笔而入, 协调自然侧锋起笔落纸之时竖下而调锋, 方整峻利。长横中略带弧形, 加以勒势, 收笔有的实收,有的虚收。如“ 癸” 、“ 才” 、“ 轻” 字。
 


     3.竖:竖画有悬针竖、垂露竖、短竖之别,在形态上有曲、直、向、背, 多取曲势。悬针竖一般用于字的末笔, 侧锋起笔调至中锋, 引锋渐按下行, 收锋提起, 出锋线条饱满垂露竖既有左向的, 也有右向的, 以右向居多, 直中有曲,收笔较重, 呈垂露状短竖曲笔较多, 起笔铺毫呈“S ” 形, 然后回锋收笔, 这种“ S” 形的笔法是调锋铺毫的需要, 不可盲目追求或夸大动作,要顺其自然, 短竖有的方笔直书, 线条方峻有力。如“ 下、“ 郎” 、“ 故” 字。


    4.撇:撇的用笔常带“ 掠” 势, 整体不是纯弧形, 上部稍直, 中部以下轻快左扬, 掠出部分显得厚重而又飘逸自然, 有的如兰叶撇出, 挺拔而有韵致。如“ 人” 、“ 火” 、“ 天” 字。短撇藏锋起笔, 铺毫向左撇出, 饱满有力, 有的末尾不出锋, 回锋收笔曲头撇起笔呈“S ” 形, 下部呈撇状。如“藏” 、“ 行” 、“ 莫” 字。


    5.捺:捺一波三折, 灵动舒展, 尖锋入纸铺毫, 行笔中重落, 向右平出, 起笔时势接撇画平捺逆锋起笔右下行进, 自轻而重, 呈横势波曲状, 收笔处顺势出锋。如“ 文” 、“ 之” 、“ 道” 字。

 
    6.折:折有圆折和方折两种, 圆折以中锋提笔暗过, 方折时侧锋转向, 铺毫下行。如“ 因” 、“ 君” 、“ 画” 字。


    7.钩:钩是辅助笔画, 须由笔锋顺势而出,变化多端, 有的圆满凝重, 有的短小尖锐, 圆满凝重者带有隶意, 短小尖锐者收笔稍顿, 然后提笔出锋, 速度较快。如“ 子、“ 时、“ 可” 、“ 地” 、“ 风” 、“ 心” 字。


    8.提:提笔画较为简单, 侧锋逆人或接上笔后铺毫向右上行进, 边行边提。如“ 我” 、“ 物”字。


三、字形的结构特征


    1.《大字阴符经》字形突出表现了一种平画宽结的特征, 横向取势, 字形以扁平为主, 线条细挺, 点画间有较大的空间, 给人以宽博俊朗、舒展空灵的感觉。

    2.点画上下承接、左右呼应, 饶有行意, 笔画之间有行连和意连, 连贯呼应, 轻重缓急, 节奏分明。字形生动活泼, 但牵丝的使用要变化自然、和谐为前提, 不可缠绕过多。

    3.自然开合, 优美多姿, 横画尽势而开, 点画的形态、角度变化多端, 左右参差, 使得字形峻利而有韵致。


四、临帖注意事项


    1.褚体书法不仅外形妍美, 更是风神高雅,学书者应深入体察, 才能形神兼备, 绝不能片面追求俊美的外形而忽略了高雅的神韵。

    2.褚体书法笔法多变, 中侧兼用, 顺逆并举,开合呼应, 所以能写出骨力洞达而又妩媚多姿的字来。学书者应从用笔入手, 参以结构, 两者结合, 才能形正潇洒,不致纤弱疲软, 流于肤浅。

    3.书写的毛笔宜用狼毫中短锋为好, 纸以半熟宣为宜, 字形不可太小, 但也不可太大, 以6-8厘米格为宜。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黑白版(日本二玄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