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病概说(4)

 johnney908 2014-06-10
                         (接上篇)至于太阳病篇的变证,我们刚才提到过了,太阳病失治或者误治以后,证候发生了变化,而新的病证又不属于六经病证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阳变证。太阳变证的类型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者在脏,或者在腑,或者在胸腹腔,变化多端。那么对这类的证候如何治疗,那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确定的、固定的治法,所以在伤寒论的第十六条里,对变证的治疗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我们在讲原文的时候都会给大家讲。至于太阳病篇的太阳类证,它举了什么悬饮的例子,痰浊郁阻胸膈的例子,在这些病的病程中,有些表现类似于太阳表证,放在这里便于和太阳病作鉴别。这样的话,我们把太阳病的大概情况就介绍完了。

 

    下面我们就讲具体的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作为太阳病篇的第一条,它以“某某之为病”这样的句式来描述,其实“太阳为病”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主谓词组,指太阳这个系统发生了疾病,把这个“之”字加在这里,它有什么意思、什么作用呢?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就引起了下文,必须要说太阳为病以后(得了病以后),它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有脉浮,有头项强痛,有恶寒这样的临床症状。所以以后每一经的病,我们遇到“某某之为病”的时候,那就提示我们这是这一经病的提纲。所谓提纲,它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作为一个提纲,说明这经病它的主要证候、主要内容是什么。

    比方就太阳病,它的主要证候、主要内容是表证。因此它应当以一个表证的条文,作它的提纲。这是一个条件,就是作为一经病的提纲,应当提示这经病的主要证候、主要内容,作为一个经的病的提纲,它应当表述出来,这条经病主要证候的,或者是临床表现,或者是病机的本质,或者是病变的特点。

    我们现在还没有学后面的内容,比方太阳病脉浮、头项痛而恶寒作为提纲,它就说明了这是一个表证的临床特征,它说明太阳病主要是表证,而做为表证来说,它的主要症状应当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两条够了,它就可以作为一个提纲。以后我们讲到其他病的提纲的时候,我们就检验检验它的它够不够这一经病提纲证的条件。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谈“脉浮”。那么脉浮,我们在学《诊断学》时候,都知道“轻取即得,举之有余,按之少力,如水漂木”,这就是浮脉。它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病理变化呢?它体现了体表受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甚于外。因为脉象是反映人体气血运行状况的。当气血浮甚于外的时候,这个脉也必然应之而浮,所以浮脉主表,在临床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后世医家就有一种说法就是“有一分浮脉就有一分表”。

    不过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这个脉的浮与不浮,应当和这个人的基础脉象相对照的。比如说有的人他比较胖,皮下脂肪比较厚,平素他的脉,一个很胖的人的脉,你要使劲往下按才能摸得着。得了表证,正邪抗争于表,轻轻地按照摸一般人的摸脉的方法,轻轻的一摸也摸不到。因为他的脂肪太厚了,再往下按的时候摸到了,你不能说他的脉不浮,因为和他的生理的脉象相比较,他可能已经浮出来了。

    对于一个很瘦的人,皮下脂肪很少的人,你甚至把胳膊放在这儿,能够看见动脉搏动的这种人,他即没有表证的表现,你一摸他的脉,轻取即得,你就说他是表证,这个就不一定了,不一定能够作为一个诊断依据了。所以脉的浮和不浮,这主要是以他本人的基础脉象作为参照,相对来说,脉浮就可以主表,这是一个我们要注意的(转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