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7年会我指导的一节文言教学,得到专家高度肯定,分享

 王语雷悦读馆 2014-06-15
从“神坛”走向“讲坛”
   ——人教六上25课《伯牙绝弦》常态课设计方案
  执教: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唐禧 

--成长作文国学堂www. 转载--


  “神坛”、“讲坛”小议:《伯牙绝弦》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了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染病而死,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
  在“运河之声”全国多种风格与流派小语名师观摩会上,闫学老师的《伯牙绝弦》一课如高山流水,曲韵悠长,发人深思,至今还余音袅袅。她对教材有深入而独到的解读,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深深地沉浸在“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境界里。名师课堂一直是我们关注和学习的焦点,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简单地模仿名师的课堂形式或是课堂语言,邯郸学步只会让我们摸不清来时的路。如何从名师课堂的“神坛”走向适合自己课堂设计的“讲坛”呢?我们决定采用“拿来主义”,大胆借闫学老师的课堂智慧,做了一些借鉴与突破,结合执教老师自身特点,力求在设计上更接近常态课,更贴近自己的学生的现状上出新意。
  案例展示:
  教学目的:
  1、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试述这个故事。
  2、 反复诵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情谊,体会知音难觅、友情可贵的情感。
  3、 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好。
  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
  体味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课前活动:
  我们先来做一个语文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流水潺潺)你能照样子填空吗?【 出示:清风(徐徐) 明月(皎皎) 杨柳(依依) 白雪(皑皑)】齐读,尝试颠倒读。
  【点评:这一节,看似与文本的内容并无关联,却是为下文“让学生用文中语言的规律来赞美伯牙的琴声” 的教学环节埋下伏笔,对于学生的课堂语言训练、积累意义重大。但考虑到自己班级学生的日常积累可能有限,隐约中感觉班上学生的差距,我们把借鉴闫学老师的“照样子说AABC式的词语”调整为“一起读一读这些AABC式的词语”。同时,借机向学生提升读的要求——争取读出味道和感觉,如古人一般。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言文预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一、 初读:感知全文
  (1)侃侃聊聊
  1、学文言文,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板书:难】
  2、学会的标准是什么?【板书:会】
  3、怎样才能算是学得比较好呢?【板书:好】
  以上环节均由孩子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4、今天请大家即当学生,又当评判。课后要评一评,看看难点咱们解决了没有;文言文,你学会了没有?咱们再来想想,课余还可以做些什么,争取学得更好。
  【点评:只有谈话,引导孩子谈学习的困难,以便教师顺学而导,依学而教。同时,强调孩子在课堂上的双重身份,也体现了新课堂的民主。】
  (2)、延伸背景
  1、齐读课题--《伯牙绝弦》
  对于俞伯牙,课前预习中你有哪些初步的了解?
  2、让我们走进高山流水,走进俞伯牙高超的琴艺之中。
  (3)、品读课题
  读一遍课题--《伯牙绝弦》
  1、“弦”是什么意思?(结合古琴图理解:弦为琴之魂)
  2、“绝弦”的“绝”,怎么理解?(结合注解)
  3、“绝弦”的意思?(孩子容易逐字翻译,从而会产生语义不畅。教师适时强调文言翻译的模糊性和注重语感顺畅)
  4、谁来连起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5、高声地把这四个字连起来读一读。
  【点评:题为文眼,有必要逐步彻底地让孩子弄懂。此外,对“绝”的理解也为下文埋下伏笔。】
  (4)、读通读顺
  1、请你自己读一读,争取把它读通顺。
  2、先数数,这篇课文总共几句话?五位同学,一人一句轮读后个别孩子再读。
  3、听老师读一读,在听出停顿的地方,请你在文中用“/”标注节奏。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全班配乐齐读。
  【点评:学生较少接触文言文,阅读确实有困难,主要出现读得零散、停顿不当、古今通译错误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这种“私塾先生”惯用的“土办法”就是辅助学生正确朗读,理解文言文的简单有效的好办法。本课就是借助此法逐个解决学生阅读理解上的一个个障碍,达到古今贯通的教学效果。课一开启就让学生浸润在文言文的节奏、咏叹之美中,整体的反复诵读既不破坏文本的整体感,又能使学生在先期的诵读涵咏中初步感知文本的内容情感,激发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二、感悟:三品知音
  (1)一品。
  1、这一句话中,作者写了两个人,用了同样的一个字“善”,“善”什么意思?(孩子尝试翻译)
  2、二人擅长的不同,那么他们俩又是靠什么相通的?(琴声)
  3、就凭着对这琴声共同的热爱,来说说,在你心中这是对怎样的朋友呢?(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板书:相知相识】
  (2)、二品。
  1、找找具体描写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的句子是哪两句话?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2、这两个“善”,还是善于的意思吗?。(孩子可以猜测,也可以凭借语感判断语义,教师顺学而导)这个善字很好玩,造字的时候,最下边的这个横左右两点,实际上是一个人挑起双手的大拇指在称赞别人。所以这个“善哉”,就是一种称赞。
  3、多人读“善哉”,读出称赞、夸奖的语气。
  4、“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你怎么翻译的?(孩子借助注解翻译)
  5、让我们做个“善读”者,通过我们的朗读,再现当时二人的对话场景。(生齐读)
  6、在孤寂的俞伯牙的心中,他渴盼着就是什么呢?(知音)
  出示: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知。”【出示课件】
  “念”是什么意思?(想到);“得”又是什么意思呢?(理解、知道)这一念一得之间配合得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默契。(教师引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7、 同学们再想想,琴技高超的伯牙还会 “念”着些什么呢?(孩子根据课前练习,尝试用文言形式夸奖伯牙的琴声)
  【点评:一直很喜欢闫学老师的这个设计,此处,我们大胆地模仿了闫老师的设计,让学生用文中语言的规律来赞美伯牙的琴声,学生自然而然运用课前积累的语言来说话,看似不经意的课前伏笔却在这里熠熠发光。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学生入情入境,领会了“知音”心有灵犀的难能可贵。】
  8、从音乐的角度来看,你们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一种朋友呢?(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板书:心弦相通】
  7、此时二人相遇,心情如何?(板书:喜)把1-4句话读一读,体会当时那种欢乐融洽的气氛吧。
  (3)、三品。
  1、第二年的中秋,在钟子期的墓碑前,俞伯牙做出了令世人惊愕的决定,请看这句话,全班读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句话中,他做了几件事?(三件事: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对于伯牙而言,做出这些决定,他心里好受吗?(孩子自由发言【板书:悲】)
  2、你想不想劝劝他呢?谁来劝劝他呢?(孩子以不同身份尝试劝说)
  3、这些劝有用吗?在伯牙的心中,他只看中一件事,那就是“世再无知音”。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还是做出了这个固执的决定。再读这句话。(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学到这,请你从生命的角度来说说,他们是怎样的一种朋友?(孩子自由发言,【板书:生死与共】)
  【点评:学生对“知音”的解读可以是多元的,由此我们设计了以“三品知音”为主线,引导学生渐进式地体悟“知音”的内涵,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达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双重目的。相对闫学老师在异地借班上课,我们使用了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了解并有信心他们对“知音”会有个性化的理解,比较闫学老师,这对执教老师是个优势,也正因为这个出发点才促使这一环节的产生。】
  三、升华:弦断几人听?
  1、教师总结:他们从最早的“互相了解”到后来的“心弦相通”,再到最后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这就是知音。俞伯牙能因为“得”一知音而大喜,也可以因失去知音而大悲,应验了世人所说的“千金易得,知音难觅”啊。
  2、孩子畅谈体会后再次集体朗读。
  3、回顾总结:学完之后,你们说说,文言难不难?今天,你学会了没有?【板书:不难,学会】
  在课后,你想做些什么?(孩子自由发言:办小报,读相关故事,演课本剧……)
  4、让我们在下课之前,再一次和着音乐,把全文朗读一遍。全体背诵。【配乐朗读】
  【点评:课上到这儿,因前有“三品知音”作为铺垫,学生不仅对故事有了深入的认识,他们对人性、对社会的交往、对群体的生活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把语文与生活嫁接一处,语文课堂便有了广度。此时在加上课后拓展环节,课堂就有了张力。通过全课教学,我们也感觉到,模仿名师,不是模仿名师的课堂程序,而是走近名师的思想精髓,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水平,特别是之执教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出适合自己与学生的平民化的真实的常态课。通过执教这样的常态课可建立自己与名师之间的学习桥梁,实现与名师的心灵相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