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阴阳五行平衡谈养生(文字稿二)

 知易无大过 2014-06-23

             从阴阳五行平衡谈养生(文字稿二)

                  蔡斐鹏(福建省易学研究会会员、厦门市易学研究会会员)

 了解这些四季的划分方法,便于我们根据季节来安排睡眠。

 二是现代医学对人体睡眠时间的见解,就是正常人每天睡眠时间约8--10小时。以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再结合四季,一般这样认为:在保证睡眠质量的情况下,人体对睡眠的要求是青壮年一夜睡79小时,少年幼儿增加13小时,老年人可适当减少13小时。

 春季晚睡早起:春是万物开始生长之季,天地之气此季开始萌发,故春天的睡眠应该是“夜卧早起”。具体睡眠时间,一般晚上10点过后就可以入睡;第二天早晨早起在6点左右为宜,这样有利于机体内阳气的生长。

 夏季睡时最短:夏季万物处于盛极状态,人体也是如此。随着活力渐入高峰,人清醒的时间也会大大增加,一般人夏季睡眠只要七个小时就可以了,因而夏季作息更需要“夜卧早起”。与春季不同的是,因为夏季的白天是一年中最长的,所以睡眠时间应该更晚些,可在11点左右上床,但早起时间不变。

 秋季早睡早起:如果春天的“生”和夏季的“长”做的比较好,那么到了秋季,人体就会达到四季中最平衡的状态。此时的人体状态从夏季时的亢奋转变为秋季时的内敛,因此如果有条件的最好早些入睡,每天保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以利于阳气的“收”。秋季虽开始收敛,但还无需“藏”,因此在早睡的时候,要注意早起。

 冬季早睡晚起:冬季主“藏”,动植物多进入冬眠状态,以养精蓄锐,为来年生长做准备。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以免扰动阳气,有利于阳气的潜藏。这个季节的睡眠要“早卧晚起”,最好做到天明太阳升起时才起床。

 最佳睡眠时间应是晚上10点—清晨6点,老年人稍提前为晚9点—清晨5点,儿童为晚8点—清晨6点。

 这样,大家掌握了气象学上的四季、掌握了现代医学对睡眠时间的见解,就可以按照《黄帝内经》的要求进行阴阳平衡的劳逸结合。

 二.五行

 什么是五行?《管子·五行》中是这样记载:“昔黄帝……作立五行以正天时”;《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这样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这两段话告诉我们五行就是四季。五行是四季,那人们常说的木火土金水又是什么呢?《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形象具体地阐明:“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一年四季所确立的五行是一种气行于天现象,这一现象是能够用木火土金水这种质具于地的物质来表述的,观察地面上的木火土金水之变化,就可以知道五行之气的变化。这样五行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行于天,就是一年四季;另一种就是质具于地,就是木火土金水(详细论述见拙著《阴阳五行探源》)。因此,从五行平衡的角度来谈养生,就是探讨如何使这两种关系保持平衡。

 1.一年四季五行平衡(气行于天)

 《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如是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其义是春天之气主要体现在肝脏,……肝性苦躁急,甘味能缓急,所以应该吃甘味食物来缓解它。

 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其义是夏天之气主要表现在心脏,……心性苦缓散,酸味能收敛,所以应该吃酸性的食物来收养它。

 脾主长夏,……。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其义是长夏之气主要体现在脾脏,……脾性苦恶湿,咸味能燥湿,所以应该吃咸味的食物以燥其湿。

 肺主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其义是秋天之气主要体现在肺脏,……肺气主要表现为逆上,苦味能泄下,所以应该吃苦味的食物以泄其气。

 肾主冬,……。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其义是冬天之气主要体现在肾脏,……肾为水之脏器,喜润恶燥,辛有润湿功能,所以应该吃辛味的食物来润养它。如此用五味来治五脏,是为了开发腠理,运行津液而通五脏之气道。

 那么这五味指的是哪五种类型的食材呢?《黄帝内经》继续说: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即肝合青色,宜食甘味的食材,粳米、牛肉、枣、葵莱都是属于味甘的。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即心合赤色,宜食酸味的食材,小豆、犬肉、李、韭菜都是属于酸味的。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即肺合白色,宜食苦味的食材,小麦、羊肉、杏、薤【小蒜】都是属于苦味的。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即脾合黄色,宜食咸味的食材,大豆、猪肉、坚果、藿【豆类植物的叶】都是属于咸味的。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即肾合黑色,宜食辛味的食材,黄小米、鸡肉、桃、葱都是属于辛味的。

 以上是《黄帝内经》所记载的五脏与季节的对应,以及该用什么样的食材来进行调理养生。同时认为: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即五谷用以充养五脏之气,五果帮助五谷以营养人体,五畜用以补益五脏,五菜用以充养五脏,将这几种食材气味和合而服食,可以补益精气。这五类食物,各有辛、酸、甘、苦、咸的不同气味,各有利于某一脏气,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烫等,在运用的时候,要根据春、夏、秋、冬四时和五脏之气的偏盛偏衰及苦欲等具体情况,各随其所宜而用之。也就是说在如何食用这些食材时也要具体问具体分析,因为不同的人,其五脏之气会存在太过与不及等不同的情况。

 所以,在《黄帝内经》的这篇中有这样的记载: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用现代的观点以及中医的实践来解读这些话就应当是这样理解:肝胆阳气不足、展发疏泄无力、有郁闷倾向的人,要适当多吃一些温性、辛味的食物如:韭菜、香菜、大蒜、蒜苗、小葱、香椿、胡椒、花生、虾仁、青椒、辣椒等,因为温性食物可以助阳,辛味食物有疏散作用,可以帮助疏通气机。平素肝阳亢、肝火旺,心烦易怒、着急上火的人,就要适当选一些养肝阴、肝血,收敛肝气、防止肝气疏散过度的偏凉性、阴性、酸性的食物如:乌梅、西红柿、柑橘、橙子、柚子、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青皮萝卜、芹菜、莴笋、油菜等。

 心阳不足,常常会出现心慌怕冷、胸闷胸痛、自汗气短、手脚发凉的人在夏天就可以用干姜、桂皮、薤白、浮小麦、炙甘草、茯苓、黄芪、红参作为饮食的辅料或煲汤,温补心阳。平素心阴偏虚、心火偏盛容易出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手脚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象细数的人,要适当使用滋阴养心、降火安神的食材或药物如:苦瓜、生地黄、酸枣仁、柏子仁、麦冬、丹参、玉竹、黄精、百合、龟板、合欢皮、茯神等防止心阴受损、心火偏亢,有利于健康。

 肺主秋,秋天的天气一般都比较干燥,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养阴益气很重要,养阴可以防止肺燥,益气可以温阳肺气、鼓舞阳气,因此可食用鸭梨、甘蔗、百合、山药、莲子、藕、沙参、麦冬、玉竹、阿胶、天花粉、银耳、枸杞、冬虫夏草等一类食材保护肺阴、肺气安度秋天,达到保养肺部、降低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几率。

 肾阳不足,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五更泄泻、小便清长、眩晕耳鸣、阳痿早泄、性欲减退、白带清稀、尿少浮肿等,除了寻求医生治疗外,现代中医的观点还可食用鹿茸、鹿角胶、鹿肉、羊肉、牛肉、驴肉、虾子、红参、杜仲、紫河车等温性助阳的食材来改善上述症状。肾阴不足,表现为头昏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手足发凉、失眠健忘、多梦、精神萎靡、动则气喘,除了寻求医生治疗外,现代中医的观点还可以食用熟地黄、山萸肉、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玄参、龟板、鳖肉等食材来改善上述症状。

 致于脾,《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脾……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脾脏是一个主消化的器官,在《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与时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这是说脾脏的功能在于养四脏,乃至从头到脚全身的各个部位,其表现主要体现在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为什么独提“脾主长夏”呢?这是因为长夏是夏季的最后阶段,自然界闷热潮湿,人体的阳气仍然是浮盛于外,而体内脾胃阳气不足,人们在这个时候又喜好贪凉饮冷,使脾胃负担加重。因此,这段时间脾脏的保养就显得特别重要。此时人们最好是食用一些清淡、易于消化的食材,少吃生冷的食物,避免呕吐、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一年四季,也就是气行于天的五行平衡。而质具于地的五行平衡,就是木火土金水的平衡,得从西医营养素的平衡说起。(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