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自赞毁他戒 真如佛性,无自无他,若见自他,不见佛性;真如平等,无人我相,见人我者,见惑烦恼是也,赞毁者,思惑是也,思惑有憎爱,故有赞毁。菩萨破见惑,不见人我,破思惑,则无憎爱,所以不自赞,不毁他,赞毁两亡,自行教他,故名菩萨。 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 自赞者,自己赞叹自己的功劳,赞叹自己的长处,毁他者,讥人过失,说人之短。 菩萨观业如幻,善恶性空,怎可自赞?怎可毁他?自赞著我,心生骄慢,骄必败。菩萨观心清净,不见他人的过失,何用毁他,等如明镜现像,镜内无像,何用毁像,虽镜无像,能现妍丑,好丑从缘,我们心内清净,虽知道别人的过失,但心内不著别人的过失,又何用毁他人过,所以不说他人非,更不毁他过。 若自赞毁他,又教人自赞毁他,则心内有四条罪,一、自赞,二、毁他,三、教人自赞,四、教人毁他。 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 此戒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赞毁心、四、说赞毁具,五、前人领解。 毁他因是嫉忌心,毁他缘是想提高自己的声望,令人恭敬供养,毁他法是以语言文字宣扬,毁他业是前人领解赞毁之语。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 菩萨无我,与众生一体,应代一切众生受苦,犹如一个大家庭,家内成员与主人是一体,若有事情发生,主人承担一切责任,免大众受苦,所谓恶事向自己。 一件事情之能够成功,亦非一人之力,全赖大众合作,所以好事应归他人。 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应宣扬人家的好事,隐藏他人的过失,免人受毁,今反其道而行,揽功归己,独占功劳,人家好事不称赞,人家坏事到处宣传,令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
|
来自: 淡定之妙湛精舍 >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