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杯葛”?

 竹叶连三世 2014-06-29


          何谓“杯葛”?

  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杯葛”二字,我这用了七十多年汉字的老朽深感惑然,不知它该作何解。查了网上资料才稍稍懂了一些,原来这是一百多年前英国退役上校Charlie Boycott姓氏的音译!

  那位上校在1880年因拒绝降低地租并驱逐佃户而受到爱尔兰土地同盟组织的抵制,最后被迫离开爱尔兰。港台地区的现代人把他的姓氏Boycott音译成汉字,就此有了“杯葛”这一动词,表示对某一个人或某一公司在道德上的放逐、孤立和抵制。

  想要表达这层意思,“放逐”、“孤立”、“抵制”甚而“对抗”、“批评”等大串现成的、多数华人全能读懂、看懂的词语都能用,何必求助于一百多年前的一名英国退役上校呢?影响所及,如今在大陆地区也纷纷紧跟,宁弃广大的华语读者于不顾,以仿效港台,彰示洋派为荣,不惧被人杯葛,也要大大地“杯葛”一番。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一目了然的“抵押贷款”硬要说成是“按揭”。我猜想那个“按”字是从香港同胞用惯了的“按金”中来,而“揭”字可能是英文mortgage后面那个音节的粤语发音。带有如此强烈的地方色彩,甚至殖民色彩的用法竟然被大陆民众奉为至宝地大肆推广,不能不说是一种自卑心理的恶性发作。

  “表演”成了“秀”(show),潇洒成了“酷”(cool),“天才””成了“达人”(talent),“计程车”成了“的士”(taxi)……不一而足。这些词语的出现究竟是为了迎合哪些人的哪些需求呢?

  即便音译,也得讲究个文字的选择。有些词语确实很难找到恰当的中文名词,例如salad和sofa,为了区别于中国原有的凉拌泡菜和软垫坐椅,只能采用音译。但它所选择的文字“色拉”和“沙发”本身不至于造成误解,而“秀”、“酷”、“达人”之类的字眼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秀丽”、“残酷”和“发达之人”,乍看之下,难免如堕五里雾中,百思不得其解。

  须知,华文是不分年龄段,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政治和宗教信仰的华人共有的财产。它是为中华文化和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工具,不必像时装表演那样展示新潮而使很大一部分华人认不清那是本该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其实,这些国人无法看懂的汉文也许洋人和联合国里的中文专家也未必能够看懂,甚至只能像个杂交动物那样,招来不少人的耻笑而已。

  让我们一起来“杯葛”那些“杯葛文学”吧!

  (摘自加拿大《星星生活报》 作者:姚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