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旧体诗词的韵律( 一三五不论)

 老榆树_yhgek 2014-06-30

关于旧体诗词的韵律

—读王力老先生《汉语诗律学》的笔记之四(2

 

 

第七節 关於一三五不论

1
关於近体詩平仄格式的兩句口诀: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意思是说,每句的第一字、第三字和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至於第二字、第四字和第六字則必須依照格式,該平不能用仄、該仄不能用平。這是就七言詩而论的;其所以不提及第七字者,因為第七字居於句末.尤其要分明,是不待言的。由此类推.近体的五古詩应該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其实這只是很浮淺的观察,和事实颇不相符:事实上.一三五不一定可以不论,二四六不一定要分明。

 
……因此,這口诀在表面上雖給予人們一種簡單明快的感覺,实際上却極容易引起初學做詩的人的誤解.

2.七言诗句一、三、五字的平仄
(一)七言诗句第一字的平仄:

 七言詩句的第一字(頂節上字)的平仄,无论任何情形之下,都是可以不论的。因為它距離句尾最远,地位最不重要;既不在節奏點(二四六各字則在節奏點).而五言詩句裹也没有任何字和它的地位相當。於是.該平的也可以用仄,該仄的也可以用平.例如(例句皆已见於上文各节,下仿此):
1).宜平而用仄.
营射殺呼延将。(李白)
生几許伤心事。(王维)
儿弄笔不能嗔(刘禹锡)
花遣霰作前鋒。(杨万里)

xiàn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2).宜仄而用平.
拥香钩近釣矶。(李賀)
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錫)
蠡湖边香橘柚。(刘长卿)
道人生都是夢(白居易)

(二)五言詩句第一字和七言詩句第三宇(頭節上字)的平仄

五言詩句第一字和七言詩句第三宇(頭節上字)的平仄,除B式外,可以不论,例如:五言B式:平平仄仄平,七言B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1).宜平而用仄.
年无不可(高适)
尘随马去。(苏味道)
隔竹
笼疑有鹤。(温庭筠)
水客游烧野火。(元稹)
(2)
.宜仄而用平。

首六朝山(王安石)
落怨睽即携。(高适)
事秋卿詠。(刘禹锡)
西陸蝉聲唱。(骆宾王)
鸬鹚自泛寒洲。(储光义)
君家处訪庭闱。(杜甫)

秋山雨闲吟处。(杜牧)
紅云
火浮沧海.(曾鞏)

() 关于犯孤平:

 但是,在B式詩句裏,如係五言,第一字的平仄必須分明;如係七言诗,第三字平仄須分明.换句話说就是B式的頭節上字必須依照規定.限用平声.也就是:
a.五言的
平仄仄平不得改為平仄仄平;
b)七言的仄仄平仄仄平不得改为仄仄平仄仄平。
     
如果近体诗违犯了這一個規律,就叫做犯孤平。因为韵脚的平声字是固定的,除此之外,句中就单剩一個平声字了。孤平是詩家的大忌。

由此看來, 一.三五不论的口诀是靠不住的;在這种情形之下.五言的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的平声非论不可。
  

(四)B式例句:

現在試在上文第一第二兩節所举的例子中,把所有一切B式的句子都抄錄於下,以為例证:
l)五言。
池岁月深…山蟬处处吟。(沈佺期)
冠客思深…多响易沉.(駱宾王)
銮降九霄…含北渚遥.(李峤)
寻谷口來…陰送晚雷。(杜审言)
中自不平…多杂鼓声.(杨炯)
边一雁声…家问死生。(杜甫)
从起草余…卿正著書。(韓愈)
生學養蒙邊巳画熊香透竹叢山远烧紅
能訪老翁(王维)
飞四十春青憶老臣調和鼎鼐新經固绝伦
方領搢紳波德照鄰来席上珍蒙但隐沦
涯似众人茫輿有神(杜 甫)
(原书五言还有不少例句,到此处略。)

2)、七言
海燕栖玳瑁梁…丹凤南秋夜长…(沈全期)
东望望春春可怜…城上
临北斗悬…鸟弄声杂管弦。(苏頫)
江上巍万岁楼…日日看水独流…向晚茫作旅愁。(储光羲)
叹息
间万事非…白马寒树影稀。(杜甫)
卷幔
泉入镜中…何事箫向碧空。(王维)
三峡河影动摇…人事书漫寂寥。(杜甫)
江上
旗拂紫烟。(李白)
烟渚帆处处通…金管吹曲未终…惊鼓鱼拨刺红…
吟作
诗寄浙东…五宿波皓月中。(白居易)
晓望
亭雪半糊…胞暖禽气渐苏…梳洗前粉暗铺…
寡和
歌只自娱…对景西事有殊。(元稹)
楼上
容万状移…笛赛宫彻夜吹…乍卷帷月上时。(元稹)
一点
山似措杯…夏口工厄沂洄…坐见峰雪浪堆…坱轧忧地轴摧…蜃作涛古岸tuí…汩没洲雁鹜哀…水狗倾尾缆开…鲧穴传有化能…渐觉分曙气催…
白马
侯傍柳来。(元稹)

以上所举,五言一百六十九句,七言三十八句,(说明:有部分例句笔记中没有录下,参见原书P.85-P.88)都没有犯孤平。除了“李衡墟落存”,“二毛伤虎贲”和“东望望春春可怜”三句将在下文第八节另有解释之处,其余B式都如上文所说,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必用平声。唐宋诗人们宁愿“二四六”“不论”,对于这种五言的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决不肯随便使用一个仄声。现在一般人很少知道避孤平;这样重要的规律(几乎可说是铁律)也被忽略了,我们不能不归罪于一三五不论的口决。


(五)五言诗句第三字和七字诗句第五字(腹节上字)的平仄

  
 五言诗句第三字和七字诗句第五字(腹节上字)的平仄,以依照平仄格式为正例,不依照平仄格式为变例。现在试举些变例来看:
1)、b式。(b式五言正例:
平平平仄仄;b式七言正例:仄仄平平平仄仄) 

端居出户(王维《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浮云
别后(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林花
更落(孟浩然《晚春》)
微升
塞外(杜甫《初月》)
清晨
古寺(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亲朋
一哭(杜甫《送远》)
孤城
水闭(刘长卿《余干旅舍》)
春归
得意(李嘉佑《送张惟俭秀才入举》)
幸因
草出(杜甫《萤火》)
妖氛
白马(杜甫《观兵》)
秋水才深
五尺(杜甫南邻)

走觅南邻酒伴(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怅望千秋
洒泪(杜甫《咏怀古迹》)
爽气遥分
浦岫(李嘉佑《晚登江楼有怀》)
初过重阳
残菊(李嘉佑《游徐城河》)
回首青山
不语(李嘉佑《晚发咸阳》)
朝罢须裁
色诏(王维《和贾舍人早朝》)
2)、B式(B式五言正例:
平平仄仄平;B式七言正例:仄仄平平仄仄平)        
禅房木深(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田园
雨余(韦应物《春日郊居》)
知君
望新(高适《别刘大校书》)
看随
草哀(刘湾《即席赋露中菊》)
余亦扁舟
水阴(刘长卿《送宇文迁明府》)
坐卧闲房
草深(李颀题璿xuán 公山池)璿“璇”。

事简鱼竿自亲(李嘉佑《晚登江楼有怀》)
锦里先生
角巾(杜甫《南邻》)
处处征胡
渐稀(李嘉佑《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
目极伤神
为携(杜甫《野望》)
未厌门前
水清(李嘉佑《承恩量移宰江邑》)
知掩山扉
十秋(韦应物《答秦十四校书》)
3)、a式(a式五言正例:仄仄平平仄;a式七言正例: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高树(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白发
闲事(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我有
瓢酒(韦应物《简卢陟》)
未有
阳使(韦应物《对韩少尹所赠砚有怀》)
季弟念离别  (高适《送蔡十二之海上》)

洛城一别千里(杜甫《恨别》)P.89

4)、A式(A式五言正例:仄仄仄平平; A 式七言正例: 平平仄仄仄平平)
漠漠云低(杜甫《秦州杂诗》)
醉里
衡门(高适《酬卫八雪中见寄》)
相问
殷勤(韦应物《路逢崔元二侍御》)
主人为卜
塘幽(杜甫《卜居》)
将军帐下
从容(张谓《送皇甫龄宰交河》)



3、关于一三五不论几个结论

1)由上文所举诸例看来,b式和B式的变例颇多,a式和A式的变例则甚少,因为a式句子变了,末三字成为仄平仄,A式句子变了,末三字成为平平平,二者都是古体诗的标准平仄,尤其是后者,(见下文第廿八、廿九两节),近体诗应该极力避免。

2)、凡不合平仄的字,叫做拗,前人所谓拗,除了二四六的拗之外,只有五言第三字和七言第五字不合才叫做拗,B式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用仄声也叫做拗,普通五言的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即可不论平仄,也就无所谓拗,现在我们为方便起见,不管二四六或一三五,任何地位,不合平仄的都叫做拗,

 

3)依照本节上文所述,一三五的拗可以分为三种:

a)七言第一字(顶节上字),及Aab三式的五言第一字,又同式的七言第三字(即头节上字),可称为甲种拗,诗人对此,可以不避,也可以不救。

b)五言第三字及七言第五字(腹节上字)的拗,可称为乙种拗,诗人对此,尽可能避免,否则尽可能补救。

cB式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头节上字)的拗(即孤平),可称为丙种拗,诗人对此,绝对避免,否则必须补救。

 

4)二四六的拗

二四六正当节奏点,本不应用拗。但是,有两种特殊形式是可以用拗的(见下文第九节);此外,有些诗人有时候不甘受律句平仄的拘束;或故意求取高古的格调,也喜欢在节奏点用拗,例如:
离堂思
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坐阁独成闷,行塘阅
辉(韦应物《社日寄崔都水》)
郑公经
日,隋氏风尘昏。(高适《三君咏》)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晚春》)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兴发新(杜甫《题郑县亭子》)
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
欲开不自觉,棣一别永相望(杜甫《至后》)

新亭举目风异,茂著书消渴长(杜甫《十二月一日》)
未有二余,白日长饥小甲蔬(李贺《南园》)

总之,像上面这些二四六用拗的例子并不是律句正则,它们极近于古风式的律诗,初学诗的人应该先求平仄分明,决不能因为弄错了平仄而以此为口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