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销售人员考核的八大硬性指标(转载)

 荆山农资策划 2014-07-09
一:陌生拜访的客户数量
  没有陌生拜访,哪来成交客户?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合作客户或潜在客户就是从陌生拜访的汪洋大海之中寻找和筛选出来的。拜访的客户数量越多,掌握的客户资讯越多,我们找出合作客户的可能性越大。这就要求销售人员具有敬业精神,不辞辛苦,不畏拒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新进的业务员怕生、怯懦可以理解,但不能纵容,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端了销售这碗饭,是由不得你畏畏缩缩的。企业一定要在考核中做出陌拜的硬性规定,规定出销售人员一天,或一周内要见的客户数量下限。以农药行业的整体情况而言,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如果一天不约见三到四个客户,无疑都是失败的。有的销售人员陌拜时不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既不预约,也不收集要拜访的对象资料,仓促上阵,结果客户门口的看门人就将他搞定了。我曾经听一个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说,当他登门拜访客户的时候,他最开心的是客户不在家。这样既可以慰藉心灵,又可以为失败找借口。有的销售人员总是在工作汇报中大说特说路难走,厂难找,脸难看,人难见,第一脚踢不出去。这样的销售人员或许也会有同样的心态。所以我们不管销售人员采取什么上三滥,或下三滥的手法,考评的第一个硬性指标就是见人,见到人,并且要将见的人资料及会谈情况带回来。如果一个销售人员总是抱怨客户不给面见的时候,你还指望他将公司的产品销售出去吗?

二、新客户的开发数量
  新客户的开发数量是衡量一个销售人员的最基本指标,是一个销售人员敬业精神的充分体现。企业要发展,市场额度就要不断增大,没有新客户,销量如何能提高?企业要规定销售人员的每个月,或每三个月开发的客户数量。当然,这个指标的确定要依据销售人员的背景情况而科学制定,不能搞一刀切。新进销售人员指标可以低点,资深销售人员指标肯定要上扬。对新进销售人员,企业要做的当然是提携和扶持,哪怕其开发了一个很小的客户,或者前期的成交量还不足以维持销售费用,企业都要给以肯定,毕竟苍蝇肉也是肉,谁能断言,今后它不能成为一个老鹰级的客户呢。

  有的企业大搞销售龙虎榜,每月的销售成绩直接上墙,每次的销售会议大张旗鼓地给优秀的销售人员颁奖金,发证书,以此来达到激励销售人员的效果。农药行业因为它的特殊性,一个销售人员的业绩不可能在短时间显山显水,那我们要给销售人员一定的时间过渡。当然,我们是在确定这个销售人员是想做一点事的前提下。但是一个新进销售人员三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完不成新客户的达成指标或根本没有新客户,或一个资深销售人员仅仅维持在以前的那几个老客户吃老底,那么,这个销售人员就一定出了问题。前者可能是工作懈怠,可能是销售方法和技巧有问题;后者可能是在酝酿跳槽,身在曹营心在汉了;当然,也可能是企业的激励机制没有到位,总之,企业要针对这些情况做好应对措施。

三、老客户的流失数量

  老客户是销售人员取之不尽的幸福源泉。一个销售人员手头有几个老客户,那日子过起来还是蛮滋润的。老客户知根知底,合作年数长,产品熟悉度高,兄弟情谊深,销量也一直很稳定,有的销售人员就因此忽视了对老客户的管理。家有黄脸婆,如果你长期不管不问,她也会冷不丁要造你的反,更何况是客户。销售人员有事没事,不妨常到老客户那里转转,送几件小礼品,老客户有个红白喜事去捧个场,企业有什么活动给他送一张邀请函,这些是小事,但不能忽略。毕竟人是情感动物,真正维持合作关系往往是超越产品本身以外的因素。对待老客户,销售人员要像对待新客户一样,有热情,有激情。有的销售人员,突然发现有一天老客户销量开始下降,或者产品停用甚至干脆不用了,这时,他才急慌慌打电话过去。于是客户无可奈何地告诉你:禽流感啊,猪高热病啊,原料上涨啊。这些都是配方调整的理由。你相信吗?你相信了,说明你脑袋缺根弦。配方调整为什么拿你开刀,分明是你招子不亮,这段时间走得不勤嘛。

  一个老客户的流失,我们可能两个新客户都弥补不过来。老客户的流失不但使我们失去了稳定的销量,企业的产品和口碑都会带来负面影响。竞争对手趁虚而入,我们白白丢掉了这一片市场,痛心不痛心?如果一个销售人员接二连三地丢掉已成交的客户,不但是他本人,做为负责任的企业,我们都要静下心来,为他开一张“诊断书”。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这场筵席进行得更久一些呢?

四、销量的增长率

  销量增长谈何容易?但如果一个企业销量不增长,那每年都要招一批销售人员何益?销售人员庞大业务费用从何支出?从长远计,销售人员考核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销量的增长率。销量的增长可以从两个方面分解,一个当然是新客户的开发带来新销量,这一点无需赘述。另一个呢?大家可能忽视了老客户带来的销量增长。很多销售人员都仅仅满足于老客户的销量稳定,就在一旁偷笑了,却忘记了老客户会给他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有的销售人员主动替老客户寻求答案,已经用开了,再加也加不进去了。换位思考一下,企业就你在发展,客户就不发展了吗?即便客户在这个产品用量上已经饱和,你难道不能换一个产品试下吗?我们在超市里买锅,聪明的营业员绝对会给你推荐锅铲,碗筷,甚至是一块抹布。我就不信,他能用多维,就不能再试下多矿吗?商机无处不在,一个销售人员在企业现在产品销售的基础上,扩大成交范围,将企业其他的产品或新产品推荐出去,是其敬业和智慧的体现。有的销售人员只满足于向客户长期销售一种产品,那么他的销量怎么可能上得来呢?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在老客户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上,我们推荐一个新品种,比我们向一个陌生的客户去推荐要容易十倍、百倍。

五、回款率的高低
  一个销售人员将产品销售出去,其销售行为并没有结束。如果这笔货款没有及时入账,所谓的业绩还是纸上谈兵;如果长期不能入账,那等于给企业带来了一场恶梦。所以企业要对销售人员的回款率进行考核。销售人员要加强对客户资信能力和支付能力的的评估,加大追款力度。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货款收回来。在约定的时间内货款没有及时入账,销售人员一定要明确原因,不能听之任之。从我所知道的情况来看,有的企业是销售人员直接跟进货款,有的企业怕销售人员难做,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或其他专职人员收款。但我认为一种好的回款作法是:第一阶段内由销售人员跟进,毕竟销售人员是当事一方,情况了解,人事熟络,话比较好说;第二阶段由企业财务人员跟进货款,施加压力。总之,每一笔货款一定要在约定期限内规范化执行。销售人员在养成及时催款的习惯同时,也在帮客户养成及时支付的习惯。事实证明:如果我们严格按合同办事,客户可能刚开始有少许不快,但时间长了,我们便赢得了销售行为的规范化和客户的尊敬。那种合同流于形式,碍于情面,到期不闻不问,对客户唯唯诺诺,只会将货款越积越多,到后来越来越难收。说句实话,你不急着要,我当然先用着再说。这年头,人都不傻啊。等你哪天反过味来,再去追讨,很难说不会是翻脸的时候。你说,销售人员的回款率高低,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重不重要?

六、销售日志填写的规范与否
  我相信,每一个企业都会要求销售人员填写销售日志以及围绕着销售日志所设计的一系列表单。销售日志是全方位记录销售人员一天工作情况的必要道具。在销售日志的填写上除了要写清一天的工作情况,还有表明被访客户的详细资料,更要对当天的销售情况做一小结,成交的理由是什么,遭拒的原因又是什么?客户提了哪些问题?哪些是自己能够解答的,哪些有待于下次沟通时需要向客户释疑的……凡此种种,这一切的一切要认真、真实、明确写在销售日志上。而这些都是要经销售经理和老总审核后,对应其的报销单据,确定真实、无误后,才能给予办理相关报销手续。但事实上,不少企业的销售日志流于形式,没有被严格执行,有的企业甚至销售日志管理和报销相脱节,造成管理上有漏洞可钻,这样的后果就是可能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销售人员在会同学,见网友;在网吧打游戏,在景区旅游,结果交通费、住宿费等一古脑的费用却都由企业来买单了。

  销售日志的填写规范化是作为销售人员考核的硬性指标,要从日常抓起,专人负责,长抓不懈,一抓到底,这样,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得以规范,销售管理才不会落空。

七、销售费用的高低
  企业在销售人员销售费用的管理上不能吝啬,但也不能一味地申请多少,就发放多少。有的销售人员三千、五千来者不拒,出一趟差,没下几张订单,回来时一大把票据,总之用光了为算。一般情况下,销售人员的销售费用和业绩是相对成正比的,但情况往往相反,不少企业的销售费用的大头在用在没有业绩的销售人员上;而那些客户稳定,销量稳定的销售人员的销售费用却没有多少。这正好也适用了“二零八零”法则:即花费企业百分之二十的销售费用的销售人员却带来企业百分之八十的销售业绩。花费企业百分之八十的销售费用的销售人员却只给企业带来百分之二十的销售业绩。但企业要长期发展,要储备销售人才,要形成销售团队,就不得不承担这看来不成比例的开支,但这笔开支付出了,就要落到实处。企业将销售人员销售费用的高低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就是要让销售人员出差时科学筹划路线,能省就省,能不花就不花,能少花就不多花,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职业习惯,同时预防个别销售人员侵占销售费用,弄虚作假,中饱私囊。企业要在销售费用的管理上有一个原则:既不能让销售人员在外面缩手缩脚,又不能让销售人员在外面大手大脚。

八、有无“呆账、烂账,死账”
  做为企业的负责人,我真不愿提到这六个字。但是,在销售行为中,只要销售行为存在一天,这“三账”就有存在的可能。很多企业在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三账”中销售人员和企业的“分红”比率,但这只是一个字面上的约束,执行起来之难,难于上青天。果真出现了“三账”,企业要严格追究起来,那就是销售人员甩膀子走人,和企业分道扬镳的时候了。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防患于未然,将这“三账”尽可能地消灭在萌芽之中呢?以我多年的销售经验来看,“三账”的一小部分不排除企业倒闭或一开始就是欺诈行为等不可抗力外,大部分都是销售人员在销售行为中不规范造成的。没有合同,没有发货和客户签收凭证,无据可查,无法可依;没有及时回款、追款,听之任之导致不了了之;人事变动,没有及时去跟进交接,导致后任不管前任的账;盲目发货,货款积压越来越多,超过了客户的支付能力,于是干脆耍赖、不认账等。

  从销售行为的过程控制来看,如果销售人员一开始就签定销售合同,明确回款时间,到回款时间及时追讨货款,同时以回款进度和额度来调整发货进度和额度,一旦客户有个风吹草动,我们就加大催款力度,完全可以将风险压缩到一定的范围内。我们要明确告诉销售人员,货发出去,在款没有入账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盲目乐观。在商言商,那可能是馅饼也可能是陷阱。

  “三账”的产生与销售人员的跟单不力,追款懈怠,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欠缺是相关连的。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哪怕他不能按时将货款追回来,最起码他能够将发出的产品追回。如此,企业不是少承受一点损失吗?

  以上是销售人员考核的八大硬性指标,企业完全可以在销售制度和考核制度上加以量化规定。形成文字后,我们不是将它贴在墙上,或束之办公柜里。我们要的是执行,执行、再执行!再好的考核制度如果执行力度不够,也只是一张空文。一:陌生拜访的客户数量
  没有陌生拜访,哪来成交客户?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合作客户或潜在客户就是从陌生拜访的汪洋大海之中寻找和筛选出来的。拜访的客户数量越多,掌握的客户资讯越多,我们找出合作客户的可能性越大。这就要求销售人员具有敬业精神,不辞辛苦,不畏拒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新进的业务员怕生、怯懦可以理解,但不能纵容,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端了销售这碗饭,是由不得你畏畏缩缩的。企业一定要在考核中做出陌拜的硬性规定,规定出销售人员一天,或一周内要见的客户数量下限。以农药行业的整体情况而言,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如果一天不约见三到四个客户,无疑都是失败的。有的销售人员陌拜时不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既不预约,也不收集要拜访的对象资料,仓促上阵,结果客户门口的看门人就将他搞定了。我曾经听一个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说,当他登门拜访客户的时候,他最开心的是客户不在家。这样既可以慰藉心灵,又可以为失败找借口。有的销售人员总是在工作汇报中大说特说路难走,厂难找,脸难看,人难见,第一脚踢不出去。这样的销售人员或许也会有同样的心态。所以我们不管销售人员采取什么上三滥,或下三滥的手法,考评的第一个硬性指标就是见人,见到人,并且要将见的人资料及会谈情况带回来。如果一个销售人员总是抱怨客户不给面见的时候,你还指望他将公司的产品销售出去吗?

二、新客户的开发数量
  新客户的开发数量是衡量一个销售人员的最基本指标,是一个销售人员敬业精神的充分体现。企业要发展,市场额度就要不断增大,没有新客户,销量如何能提高?企业要规定销售人员的每个月,或每三个月开发的客户数量。当然,这个指标的确定要依据销售人员的背景情况而科学制定,不能搞一刀切。新进销售人员指标可以低点,资深销售人员指标肯定要上扬。对新进销售人员,企业要做的当然是提携和扶持,哪怕其开发了一个很小的客户,或者前期的成交量还不足以维持销售费用,企业都要给以肯定,毕竟苍蝇肉也是肉,谁能断言,今后它不能成为一个老鹰级的客户呢。

  有的企业大搞销售龙虎榜,每月的销售成绩直接上墙,每次的销售会议大张旗鼓地给优秀的销售人员颁奖金,发证书,以此来达到激励销售人员的效果。农药行业因为它的特殊性,一个销售人员的业绩不可能在短时间显山显水,那我们要给销售人员一定的时间过渡。当然,我们是在确定这个销售人员是想做一点事的前提下。但是一个新进销售人员三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完不成新客户的达成指标或根本没有新客户,或一个资深销售人员仅仅维持在以前的那几个老客户吃老底,那么,这个销售人员就一定出了问题。前者可能是工作懈怠,可能是销售方法和技巧有问题;后者可能是在酝酿跳槽,身在曹营心在汉了;当然,也可能是企业的激励机制没有到位,总之,企业要针对这些情况做好应对措施。

三、老客户的流失数量

  老客户是销售人员取之不尽的幸福源泉。一个销售人员手头有几个老客户,那日子过起来还是蛮滋润的。老客户知根知底,合作年数长,产品熟悉度高,兄弟情谊深,销量也一直很稳定,有的销售人员就因此忽视了对老客户的管理。家有黄脸婆,如果你长期不管不问,她也会冷不丁要造你的反,更何况是客户。销售人员有事没事,不妨常到老客户那里转转,送几件小礼品,老客户有个红白喜事去捧个场,企业有什么活动给他送一张邀请函,这些是小事,但不能忽略。毕竟人是情感动物,真正维持合作关系往往是超越产品本身以外的因素。对待老客户,销售人员要像对待新客户一样,有热情,有激情。有的销售人员,突然发现有一天老客户销量开始下降,或者产品停用甚至干脆不用了,这时,他才急慌慌打电话过去。于是客户无可奈何地告诉你:禽流感啊,猪高热病啊,原料上涨啊。这些都是配方调整的理由。你相信吗?你相信了,说明你脑袋缺根弦。配方调整为什么拿你开刀,分明是你招子不亮,这段时间走得不勤嘛。

  一个老客户的流失,我们可能两个新客户都弥补不过来。老客户的流失不但使我们失去了稳定的销量,企业的产品和口碑都会带来负面影响。竞争对手趁虚而入,我们白白丢掉了这一片市场,痛心不痛心?如果一个销售人员接二连三地丢掉已成交的客户,不但是他本人,做为负责任的企业,我们都要静下心来,为他开一张“诊断书”。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这场筵席进行得更久一些呢?

四、销量的增长率

  销量增长谈何容易?但如果一个企业销量不增长,那每年都要招一批销售人员何益?销售人员庞大业务费用从何支出?从长远计,销售人员考核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销量的增长率。销量的增长可以从两个方面分解,一个当然是新客户的开发带来新销量,这一点无需赘述。另一个呢?大家可能忽视了老客户带来的销量增长。很多销售人员都仅仅满足于老客户的销量稳定,就在一旁偷笑了,却忘记了老客户会给他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有的销售人员主动替老客户寻求答案,已经用开了,再加也加不进去了。换位思考一下,企业就你在发展,客户就不发展了吗?即便客户在这个产品用量上已经饱和,你难道不能换一个产品试下吗?我们在超市里买锅,聪明的营业员绝对会给你推荐锅铲,碗筷,甚至是一块抹布。我就不信,他能用多维,就不能再试下多矿吗?商机无处不在,一个销售人员在企业现在产品销售的基础上,扩大成交范围,将企业其他的产品或新产品推荐出去,是其敬业和智慧的体现。有的销售人员只满足于向客户长期销售一种产品,那么他的销量怎么可能上得来呢?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在老客户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上,我们推荐一个新品种,比我们向一个陌生的客户去推荐要容易十倍、百倍。

五、回款率的高低
  一个销售人员将产品销售出去,其销售行为并没有结束。如果这笔货款没有及时入账,所谓的业绩还是纸上谈兵;如果长期不能入账,那等于给企业带来了一场恶梦。所以企业要对销售人员的回款率进行考核。销售人员要加强对客户资信能力和支付能力的的评估,加大追款力度。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货款收回来。在约定的时间内货款没有及时入账,销售人员一定要明确原因,不能听之任之。从我所知道的情况来看,有的企业是销售人员直接跟进货款,有的企业怕销售人员难做,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或其他专职人员收款。但我认为一种好的回款作法是:第一阶段内由销售人员跟进,毕竟销售人员是当事一方,情况了解,人事熟络,话比较好说;第二阶段由企业财务人员跟进货款,施加压力。总之,每一笔货款一定要在约定期限内规范化执行。销售人员在养成及时催款的习惯同时,也在帮客户养成及时支付的习惯。事实证明:如果我们严格按合同办事,客户可能刚开始有少许不快,但时间长了,我们便赢得了销售行为的规范化和客户的尊敬。那种合同流于形式,碍于情面,到期不闻不问,对客户唯唯诺诺,只会将货款越积越多,到后来越来越难收。说句实话,你不急着要,我当然先用着再说。这年头,人都不傻啊。等你哪天反过味来,再去追讨,很难说不会是翻脸的时候。你说,销售人员的回款率高低,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重不重要?

六、销售日志填写的规范与否
  我相信,每一个企业都会要求销售人员填写销售日志以及围绕着销售日志所设计的一系列表单。销售日志是全方位记录销售人员一天工作情况的必要道具。在销售日志的填写上除了要写清一天的工作情况,还有表明被访客户的详细资料,更要对当天的销售情况做一小结,成交的理由是什么,遭拒的原因又是什么?客户提了哪些问题?哪些是自己能够解答的,哪些有待于下次沟通时需要向客户释疑的……凡此种种,这一切的一切要认真、真实、明确写在销售日志上。而这些都是要经销售经理和老总审核后,对应其的报销单据,确定真实、无误后,才能给予办理相关报销手续。但事实上,不少企业的销售日志流于形式,没有被严格执行,有的企业甚至销售日志管理和报销相脱节,造成管理上有漏洞可钻,这样的后果就是可能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销售人员在会同学,见网友;在网吧打游戏,在景区旅游,结果交通费、住宿费等一古脑的费用却都由企业来买单了。

  销售日志的填写规范化是作为销售人员考核的硬性指标,要从日常抓起,专人负责,长抓不懈,一抓到底,这样,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得以规范,销售管理才不会落空。

七、销售费用的高低
  企业在销售人员销售费用的管理上不能吝啬,但也不能一味地申请多少,就发放多少。有的销售人员三千、五千来者不拒,出一趟差,没下几张订单,回来时一大把票据,总之用光了为算。一般情况下,销售人员的销售费用和业绩是相对成正比的,但情况往往相反,不少企业的销售费用的大头在用在没有业绩的销售人员上;而那些客户稳定,销量稳定的销售人员的销售费用却没有多少。这正好也适用了“二零八零”法则:即花费企业百分之二十的销售费用的销售人员却带来企业百分之八十的销售业绩。花费企业百分之八十的销售费用的销售人员却只给企业带来百分之二十的销售业绩。但企业要长期发展,要储备销售人才,要形成销售团队,就不得不承担这看来不成比例的开支,但这笔开支付出了,就要落到实处。企业将销售人员销售费用的高低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就是要让销售人员出差时科学筹划路线,能省就省,能不花就不花,能少花就不多花,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职业习惯,同时预防个别销售人员侵占销售费用,弄虚作假,中饱私囊。企业要在销售费用的管理上有一个原则:既不能让销售人员在外面缩手缩脚,又不能让销售人员在外面大手大脚。

八、有无“呆账、烂账,死账”
  做为企业的负责人,我真不愿提到这六个字。但是,在销售行为中,只要销售行为存在一天,这“三账”就有存在的可能。很多企业在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三账”中销售人员和企业的“分红”比率,但这只是一个字面上的约束,执行起来之难,难于上青天。果真出现了“三账”,企业要严格追究起来,那就是销售人员甩膀子走人,和企业分道扬镳的时候了。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防患于未然,将这“三账”尽可能地消灭在萌芽之中呢?以我多年的销售经验来看,“三账”的一小部分不排除企业倒闭或一开始就是欺诈行为等不可抗力外,大部分都是销售人员在销售行为中不规范造成的。没有合同,没有发货和客户签收凭证,无据可查,无法可依;没有及时回款、追款,听之任之导致不了了之;人事变动,没有及时去跟进交接,导致后任不管前任的账;盲目发货,货款积压越来越多,超过了客户的支付能力,于是干脆耍赖、不认账等。

  从销售行为的过程控制来看,如果销售人员一开始就签定销售合同,明确回款时间,到回款时间及时追讨货款,同时以回款进度和额度来调整发货进度和额度,一旦客户有个风吹草动,我们就加大催款力度,完全可以将风险压缩到一定的范围内。我们要明确告诉销售人员,货发出去,在款没有入账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盲目乐观。在商言商,那可能是馅饼也可能是陷阱。

  “三账”的产生与销售人员的跟单不力,追款懈怠,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欠缺是相关连的。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哪怕他不能按时将货款追回来,最起码他能够将发出的产品追回。如此,企业不是少承受一点损失吗?

  以上是销售人员考核的八大硬性指标,企业完全可以在销售制度和考核制度上加以量化规定。形成文字后,我们不是将它贴在墙上,或束之办公柜里。我们要的是执行,执行、再执行!再好的考核制度如果执行力度不够,也只是一张空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