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城:读道德经的乐趣之二——学做高人

 养生丸子 2014-07-13
摘要: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看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时候我们能说啥?呵呵,自然而然的感想是:“丑”字尚没有成为“美”字的对立面,而是“恶”字占领了这一位置,而“善”的对立面在老子写下《道德经》的时代里还不是“恶”。这大概就是“汉语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最具证明性质的活化石了。

  一目了然的,老子用这一句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相对论”。好比现在我们常说的“美女”和“恐龙”,哪个是真美女,哪个是真恐龙?比一比!又好比“真假李逵”碰到了一起,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也要比试一下才能得出真相。但是我们或许又要问了,在老子看来,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前文说过,老子他老人家是要我们带着问题去往下读的,在这第二篇里先告诉我们什么是美,什么是善,它们二者是怎么来的。这难道就是“真相”的答案么?

  我们很清楚,如果都是美女又非得要分出个第一美女来,那样的结果不是“美女”的答案真相,你不能说第一的美女才叫美女,其她的就不是了。可惜,这样的观点在老子看来是非常错误的。他说: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恶(这里我们姑且视之为丑)的存在;善之所以叫做善,是因为不善(这里我们姑妄视之为恶)的存在。这在今天看来的话就是:白天也懂夜的黑。白天与黑夜之间就是彼此对立的存在,这里面虽然也有所过渡,比如黄昏和黎明,但是从中国古老的阴阳文化角度出发去看的话,阴阳鱼儿中间的线你无法说是白线还是黑线,因此只有截然的两个颜色而没有过渡性的地带。

  至此,美和善的真相答案是什么,老子已经说清楚了——恶和不善的存在衬托,如阴阳的对立存在一般,非此即彼。

  我们对此自然完全可以继续存疑,继续去寻找问题的终极答案,先不要忙着就此信服了,就此对老子的大智慧举手投降了。哈,还早着呢!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用一连串的对比罗列继续他基于阴阳相对论的思想阐发,可以说证据确凿让人无法反驳。难得的是,从中可见“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的字样,而这些字义至今的变化不算大,我们一看就可以理解。唯一不能马上理解的恐怕就是“音声相和”,我们今天的说法是“声音”,老子的说法是“音声”,有何不同么?

  查一下《说文解字》对“音”和“声”的解释我们才会发现,中国文字的含义变革让我们今天忽略了很多问题的实质。古人告诉了我们,真正的“音”是什么?就是声音的实质,就是指的我们所听见的一切声响的来源所在,而“声”则是对它的描述。《说文解字》的解释很到位:“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就是说,当你想到这个声音的声调时,它就属于描述的范畴了,这就是“声”;反之,当你想到这个声音是由哪里发出的时候,是葫芦丝啊还是钢琴啊……这个时候的声音就是寻找声音发出的本源范畴,这就是“音”。

  虽然很绕,很难一两句话就说得清楚,但是当我们做完这个有意思的思维游戏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老子说“音声相随”把“音”放在“声”的前面的确是大有道理的!

  接下来老子又说道:“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这就是他要阐发自己的思想了,前面的只能算作他给我们提供的论据,摆出的事实。而要理解之句话的意思时,我们则很有必要将之前的那些例子引入其中,前后贯通起来理解。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的:

  正因为阴阳相对(那些例子的原理都以这个阴阳相对为基础,后面不再一一提及,只说阴阳),故而一个圣人(在此先把圣人姑妄看作高人,看看高人怎么做才算高人)之事无为,之教行不言,万物作焉而不辞。

  之所以把字句颠倒,将“之事”、“之教”提前,就在于便于阅读理解。因为这里的“之”可视为动词的到达,而不是虚词。详细解释起来也就是:“之事”——达到解决事情的收效;“之教”——达到教化的收效。进而结合前面的“处无为”、“行不言”也就是:高人的作为是这样子的——达到处理事情的收效要“无为”;达到教化的收效则要“不言”。身教胜于言传好理解,处事无为则不好理解,在此我们以阴阳相对论来推论或许是这样的:事物与作为之间是因应相对的,也就是说没有某些作为也就没有对应事情的发生,正因为有了事情的发生所以说才证明有着它因应的作为,这个时候要想处理好事情则需要认清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何种作为,切不可盲目作为,以至于又引来更多的事情而又要去作为……哈,真可谓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看上去很绕,但却也不失道理。原来老子所认为的高人就是“不惹事儿的人”啊!

  说完了高人怎么样做的,再来说这样的结果和收效:“万物作焉而不辞”。这里面的“作”,我们可视为循着自身的规律而动作,“不辞”一时很难理解其意如何,姑且搁置,再往下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看到这里,我们或许已经明白“不辞”为何意了。因为高人干的事情是“生之”而不占有之,“为之”而不“恃之”,“功成而弗居”,这样收效良好而又不居功自傲的态度下,谁又舍得“辞之”呢?故而“不辞”!

  这一篇读罢可以击节赞叹,确实精妙!唯一存疑的或许就是“处无为”真的可以“之事”,“行不言”真的可以“之教”么?

  答案如何?再往下读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