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太阳病篇

 那抹青 2014-07-15
《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条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胡老讲解:

第一段:今天我们就开始研究太阳病,头一段他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段,后世说是叫提纲。什么叫提纲?“提纲”两个字提的对,就是太阳病的纲领。我们更具体的来说,对于这个太阳病,它是一个概括的特征,凡是太阳病它必须有这个特征。那么也就是说太阳病,不是一个个别的病,像咱们说的现在的病名,比如肝炎呐,肺炎呐,都是一个个别的病,它是专有的一定的致病因素,一定病变所在的地方,这种现在西医的病名一个病一个病的病名。这个虽然叫太阳病,它不是单独对一个病说的。这个太阳病啊,凡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有这一系列的证候反应,它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就是一般的证,无论什么病,像我们平常见的感冒啊,流感啊,伤寒啊,瘟疹啊等等,它们一开始发作都有这种情形,这是我们临床常见的东西了。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那么具备这种特征就叫太阳病,你就根据治疗太阳病的方法治疗,那是不会错的,太阳病头一节说的就是这个。



第二段:那么根据这些证候,我们来更深入的认识太阳病。这个“脉浮”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脉浮就是脉出来了,往外出来了。它怎么出来的呢?就是血管里头充血了,就是血液多了,所以它脉浮。血液多了就是血里头水分多了,它不是说一得病血倒多了,哪有那事啊,是水分多了。脉浮啊,就是我们身上外面这些浅在的动脉,有高度充血的这么一种情况,脉才出来了,尤其头项这个部位充血得更加厉害,所以在上边特别疼。而且强(qiang),这个强啊,就是强直的样子,这个在书的注里给改作僵(jiang),这也通。这个强啊,现在河南人说身上哪个地方板(音),他就说强(qiang)。张仲景是河南人,可见这个强是河南的一个语言,还是对的。由于充血是上半身厉害,越往上越厉害,我们一般都得过感冒,一得感冒脑袋的血管就都蹦起来了,越往上越厉害。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这个充血,靠着外面浅在动脉都充血,而上体部尤其厉害。“而恶寒”,这个恶寒就是体表热。我们平时的温度,它与外面的空气接触有一定的差距,它习惯了,忽然高起来了,与外面差距骤然加大了,就感觉外面的空气(寒冷),这是肯定的,它加大了内外的差距了,它就恶寒。那么根据证候的分析,我们还要想一想,这是怎么一个情况呢?人想要出汗,在出汗以前,血管要扩张,大量的体液往外来,这个时候,脉就浮了。而这个发汗呢,人要想出汗,都在上体部,上体部面积大嘛。那么这种情形,就把大量体液输送到上体部来了,所以脉也浮了,尤其上边更厉害,头项强痛。那么液体得随着热一起来吧,西医也是这么说法,液体和热一起来,外面的体温就增加,就感觉外面怕冷了。





第三段:我们根据这些症状,就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来。这是在出汗前期的一个症候,要出汗而没能出汗,它就“脉浮,头项强痛而怕冷(恶寒)”。这个我也查找西医书了,他就是这个样。太阳病是怎么样一个病呢,根据这个症候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它是要出汗而达不到出汗,这么一种病理现象。这个中医有个传统的看法,这个看法还是对的,中医说正邪交争。所以说如果我们有了病,我们的机体对这个疾病是要斗争的,它不等着,所以正邪交争,这是在中医中顶要紧的一句话。那么这个太阳病它为什么要出汗呢?这就是机体要通过出汗而解除疾病。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个我们讲桂枝汤的时候再讲,在《内经》上也有。可见这个表证啊,就是这个太阳病是正与邪斗争,在哪呢?在表。机体利用发汗的机能,打算把疾病排除于体外。假如要是排除去了,那疾病就好了,可是人这种自然的良能是有限度的,往往达不到,达不到就会出现太阳病这种情况了,要出汗不能出汗,满上半身充血,所以就有这个“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了。这个我们可以拿一本书看一看,这个人身体对(病邪)(抗病能力)不行,不用药….所以没用……。(此小节录音不全,未能记录)水分从外边多了,里头就有空气,所以他容易放屁,这是咱们平常人都能观察出来的。可见人的身体有所刺激,它就要适应它,就与它斗争。那么,有的疾病的这种刺激是相当剧烈的,所以身体它就不能够(抵抗)。假如人身体没有这种卫外的机能的话,就活不了的,怎么样的卫生也不行,这空气中的病菌有的是,人遇到这种外在或内在的刺激,他都起来斗争,所以古人在长久的经验中说“正邪交争”,在《内经》中讲的很好了,这一节先讲到这。



冯老按语:脉浮是太阳病的主要特征,当知少阳病脉弦细、少阴病脉微细、阳明病脉数。脉浮者,是体液充盈于浅在动脉的结果。头项强痛者,由于身体上体部的体液充盈较甚,致使头项既僵且痛。恶寒者,由于体温升高,增大了与外界气温的差距,因而有风寒来袭的可憎。由此可见,所谓太阳病者,是机体邪集大量体液和热于上半身广大的体表面欲发汗以解除其病,而还得不到汗出的一种病理现象。

本条各家都认为是太阳病的提纲,但一些人在临床遇到太阳病,却不能确认。西医的传入,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太阳病主要见于急性病或感冒初起,而误解了它的内函,更影响了几代人不能正确应用六经辨证理论治疗临床常见病。友人介绍瑞士患多年头痛者非常多,用各种治头痛方法收效甚微。当笔者到瑞士后,看到多年头痛者多数是太阳病证者(也有属少阴、少阳、阳明等病证者),应用治太阳病的方药很快治愈。再向友人讨论此问题时,方知原来其一直认为多年头痛是内伤头痛,治疗以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与治疗太阳病相差甚远。因此不能收效。可见,真正理解太阳病至关重要。这里应再强调,无论是什么病,只要症状具有提纲特征,就可判断为太阳病,也就是说,太阳病不是个别的病,是临床常见的病,太阳病提纲,是临床各种常见病的辨证提纲。同样,少阳病、阳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阴病也是如此。

这里还要首先明确,经方的六经概念,是根据人体患病后所反应出的症状分类为六个证候、提纲,判断太阳病就是根据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学生体会:

第一段:释“病”:太阳病是一系列症候反应的综合概括,并非是一个个别的病。(后世从病因学角度分外感和内伤病,以《伤寒论》专治外感,如此大大局限了太阳病的概念。同时需要指出“提纲”一词的含义之一在于其是辨六经病的主要依据。)


第二段:释症:体液充集于体表、上体部,从而产生各症。(复杂的症候表现若回归常识,不溺于玄谈,是多么简明亲切啊。)


第三段:从发病学角度(指“正邪交争”)揭示“太阳病”病症产生的实质基础在于有限的机体机能未能实现通过出汗而解除疾病。(冯师在《中国汤液经方》119页对此有更为精当的概括。太阳病属于正邪交争于表的一类症候,为阳证,正邪交争于表的阴证为少阴病,第七条即为两者对举而言。太阳病与表证不能简单划等号。




《伤寒论》太阳病篇第2条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胡老讲解:

第一段:这个太阳病,就是指第一条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样的太阳病的证。那么假如它又发热汗出,这个汗出不是大汗出,得感冒也出现这个,身上潮乎乎的出汗并不太多,而且这个汗啊,觉着有臭味。发热,不但恶寒而且还恶风,这个恶风比恶寒厉害。“脉缓”,缓脉和紧脉是对脉,这个紧脉就像烟卷一样,裹的很紧,你要是倒出去一半,这个烟卷就是缓了,你按着也软了,就不是那么硬了,这叫缓。为什么脉缓呢?就是因为出汗了,汗出来了,水分丧失了一部分,所以这个脉一按就缓了。那么后面要讲的伤寒,它就一点汗都不出,它的脉就特别紧。


第二段:这一段它说太阳病里头有这么一种太阳证:发热,汗出,不但恶寒还脉缓,这类的太阳病就叫做中风,这个风在古人的意思就是风邪了,就是中的风邪了,这是错的。它是因为怕风,所以古人给它起名叫中风,其实它就是个类型的问题。我们前面讲的太阳病要出汗达不到出汗,才有太阳病这么一种情况,这会它见汗了,应该好了,但它没好,这就是出汗的机能的关系了。这个汗达不到驱除疾病质和量的问题,虽然出汗但不能驱除疾病,而下面的伤寒干脆就达不到出汗的目的,就这么两种情形。


第三段:那么古人说中风,就是把现象当本质了,这是古人的一个错误。古人嘛,像仲景的时候,两千来年科学水平在那呢,现在咱们不能这么说了,现在把中风当一个证名看就是了,并不是真有风邪在这里。可因为这个名字的关系对于解释就成问题了,我们过后再谈,现在先不说这个。


第四段:中风,这个“中”字是有用意的,这个“中”就是拿箭射东西谓之中,“中者中于内”,这就说明出点汗而邪却留到里面去了,你出汗表就虚呀,可是表虚…………(音频缺失)这个部位,所以古人叫中风。中风者,言其邪深也。这个邪就是病邪了,在表的部位较伤寒要深,所以用这个“中”字,这个“中”字是很有意义的。但这个风邪的说法,现在不要这么信了,不要说恶风就是风邪,这个恶风它是因为出汗,身上有热又有汗,非恶风不可。洗澡大家都知道,从热水里出来,出一身汗那就是怕风,你非披上点衣服不可。它这个身上热又有汗那就要恶风了,他不但恶寒还恶风,所以恶风比恶寒厉害。由于恶风,古人说是风邪,这风邪是不对的。


第五段:但是这种证不妨碍我们治疗,假如太阳病就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这个病。它有脉缓、发热、汗出这一类的太阳病(就是中风证),这个病邪比较深,不在皮肤这一层,而在肌肉那一层。古人有句话:“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外表出汗了,皮肤疏松,所以这个邪乘着这个虚,它就往里面去,到哪呢?它进不到太里面,就在肌肉这里面,所以后面我们要讲了,桂枝本为解肌,不叫发表了,这是第二条。



冯老按语:

在第1条太阳病的基础上,如果同时更伴有发热、汗出、恶风、脉按之缓弱就可命名为中风证。



学生体会:

第一段:释症,辨汗、脉。
论中凡言六经病名,我们当随即想到提纲的具体内容,这是读法之一。前文的讨论中曾提到其他两本书中的绪论中有“中医辨证施治概论”一文,文中“脉诊”一篇可供我们参照学习。


第二段:“中风”是古人对太阳病所分的一种类型,并不是中于风邪之类的病因学概念。(后世从病因学角度理解,认为伤寒较中风重,病位更深一层,这与胡老下文所议正相反。冯师据胡老录音、笔记整理的《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中指出“由于恶风,古人就说他是“风邪”,是拿一种现象当做本质,这是不对的,但是中风和伤寒的命名在辨证施治上有重要意义。”)


第三段:“恶风比恶寒还厉害”。太阳中风(证)的病位反应较太阳伤寒(证)深,伤寒(证)在皮肤,中风(证)在肌肉,概言之,又都属表。




《伤寒论》太阳病篇第3条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胡老讲解:

第一段:这太阳病证是表阳证,是迟早要发热的。不过开始得病的时候,或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有的人一有了病就出现头疼等症状,看病的时候还没发热呢,可它转手就要发热。无论已发热还是未发热,必恶寒呐,一定是怕冷的,所以这个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它一定怕冷,而且不汗出的怕冷特别厉害,在临床上也是,麻黄汤证比桂枝汤证的怕冷要重的多,尤其是大青龙汤证,冷的更厉害。“体痛,呕逆”,它一点也不出汗,这个人的气息不得旁达,你像桂枝汤证它不是不往上撞,它也撞,但轻,所以也有干呕啊。而麻黄汤证它一点汗也不出,气息一点也不往旁走,它都往上撞,所以它呕逆。那桂枝汤证身体不是不疼,也疼,但它疼的轻,那血管不是缓了嘛。这个伤寒是无汗,它这个充血不光往上面冲,它哪面充血都比中风重的多,所以身体都疼,不光头项,这就是有汗无汗的关系,有汗脉缓,无汗脉紧。这个阴阳俱紧就是上下脉全紧。这个紧啊,你拿手一按脉,非常的界限分明。这类太阳病就叫伤寒,就是太阳伤寒。



第二段:那么古人取这个名词跟中风一样,也是由于这一类的太阳病必恶寒,恶寒比中风显著,所以它就叫伤寒了…………(音频缺失),那么古人管这个有汗的叫做中风,没汗的叫伤寒。这是因为古人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可我们现在就不应该这么认识了,还要说什么风伤哪了,寒伤哪里,这明明白白的,现在都是常识了,不是什么科学专门的事了,还要那么讲就是错了。可是这个“伤”和这“中”这是要分析的,所以仲景的文字都这样。他起个名字,你看“中风”与“伤寒”,这也是很有味道的。“中”,这个邪深。“伤”者,伤于外。咱们擦伤、碰伤,都是伤于表皮,这个(伤寒)是皮表不开,汗不得出,所以一想发汗就好了,它就是人体的病邪浅,这叫做伤寒。



第三段:这三条,头一条讲的是太阳病的提纲,也就是概括的特征。那么这种太阳病再细分,有两种,一种太阳伤寒,一种太阳中风。主要的差别,一个是汗出,一个是无汗。由于这个汗出和无汗,这个证候就不同了。



冯老按语:

这里要仔细读胡老的按语,后世所以多认为中风是中于风,伤寒是伤于寒,是受王叔和、成无己以《内经》注解影响:“风则伤卫,寒则伤营”,由“风为阳,寒为阴”,推理为“中风中于表,伤寒伤于里”,甚者,认为“中风为表证,伤寒为里证”。这种不顾临床实际,强引《内经》附会其说的注解,完全脱离仲景原义,把后世读仲景书引入歧途。

风和寒往往同时犯人,临证怎能单独区分?不论何种外邪侵犯人体后,皆可表现为中风或表现为伤寒,这才是临床实际。故胡希恕先生对中风、伤寒的注解,强调以症状反应,不是依据受的哪种邪气,这才反映《伤寒论》原旨。第2条、笫3条是体现了这一重要法则。这一认识,来自对仲景书原文潜心研读,来自于对经方理论体系的系统理解,不但是理解中风、伤寒的关键,也是理解太阳病的关键,更是理解六经实质的关键。

全书开篇仅以上三条,就明确了太阳病、中风、伤寒概念,明确了中风和伤寒是太阳病中最常见的于两大证,即中风除具有太阳病提纲的特点外,还同时兼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伤寒除具有太阳病提纲的特点外,还同时兼见: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浮紧。这里标明中风、伤寒的鉴别点是脉象。由笫2条可知,中风的脉浮缓是因汗出津液虚损,脉管充盈不满而呈缓,由此亦可知,伤寒的脉阴阳俱浮紧,是因无汗出,此参看第11条后小结可更明了。简而述之,中风、伤寒的主要鉴别为:中风有汗出、脉浮缓;伤寒为无汗、脉浮紧。

应当特别注意:经方、仲景书的伤寒概念即本条所示,全书皆本之此概念,并无“广义伤寒”、狭义伤寒之分。“广义伤寒”概念,是因王叔和把仲景书定名《伤寒论》后,遂以《难経》“伤寒有五”释伤寒造成的,是“家乘中不系祖祢而谱牒东邻”的结果。



学生体会:

第一段:释症: 处处与太阳中风桂枝汤证相比较。(关于“气息旁达”、“往上撞”等形象说法,我们可以参考胡老在原文第15条之后对“其气上冲者”的讲解。)


第二段:简明扼要的点出“伤寒”命名的缘由,并强调“中”者,中于内;“伤”者,伤于外。


第三段:小结,并特别从症状(现象)上指出伤寒、中风有无汗与有汗之异,至于其机理,胡老在之前讲稿中已加以阐明。


冯师常说,对各家的注解,看前三条就可以判断出其基本立场(出发点),所以这开篇三条我们要好好理解,并将条文的基本精神与分析解读的方法“携带”到以后的条文学习中去。





《伤寒论》太阳病篇第6条(1)


原文第6条(1):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胡老讲解:

这个病形似太阳病,也头项强痛,脉浮,很像太阳病,但主要的是它渴。这个渴是内热的一种表现,像阳明病白虎汤证就渴呀,它里头有热。里热的这种病啊,它不恶寒,这是什么道理呢?它也身热,身上不是不热,根据我们刚才讲的太阳病,身上热,加大外边差距,它要恶寒的,这个是不恶寒。



这里热是很强烈的,人身上的这个条件反射啊,这是巴甫洛夫弄的,这个我认为很好。这种刺激过于兴奋,另外一种刺激就被抑制。他是个试验,这个巴甫洛夫很有意思,他用那个狗呀,用很热的电线烫这个狗,这个狗当然叫唤了,甚至咬他,那时候喂它什么它也不吃,可是呢他每要见到这条狗就给它好吃的。过的日子多了,狗一见到他拿电线,它就淌哈喇子,它就老老实实的。后来都给烫破了,它也不动弹,直撂滚了。为什么呢?它这个食欲过于亢奋了,把烫的这种疼的刺激反倒抑制了。这个也是的,这个里热刺激相当厉害,要不阳明病的人说胡话,谵语烦乱,它这个刺激是相当强烈的,尤其对于大脑。所以这个恶寒它倒不恶寒了,它是光恶热了,就是恶热的这种刺激过于亢奋,而恶寒的刺激被抑制了,所以就不恶寒了。这温病就是这样,“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里热,这说的很清楚了。


你看这个地方还这样,与上面的“中风,伤寒”的文法就不一样,那个“名为伤寒”、“名为中风”,这个是“为温病”。那个中风、伤寒都是太阳病的一种证,这个是温病,是对着太阳病说的,太阳病才叫病,这个温病不是太阳病的一种证,它是对等的看法。这是另一种病,叫温病。所以它(《伤寒论》)的文章就是这样,你要细心读就能够知道了。那么既然是温病,就不能根据太阳病的方法来治了。太阳病的治疗是发汗,温病不属于太阳病就不能发汗了,里热是不能发汗的,这个千万要注意。


冯老按语:


(待整条后加按。)


学生体会:

这一段讲稿,我建议可以分成三段来理解:


第一段:指出温病现症与太阳病似是而非,渴与不恶寒是其特点,缘于内热。


第二段:举巴甫洛夫实验分析类比不恶寒的原因在于恶热的这种刺激过于兴奋,从而抑制了恶寒的刺激。(冯师提过胡老曾认真学习过苏联《病理生理学》,可以推测胡老立足机体反应来解读六经八纲的实质是参考和融汇了近代科学的合理新知的。)


第三段:强调温病在性质上非太阳病的一种证,而是与其对等的。(有些注家仅从形式出发,将太阳病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胡老在这里强调“对等”显然是有针对性的的。)并进一步引申到治法层面“是不能发汗的”,这又引出了下文有关误治的种种论述。



《伤寒论》太阳病篇第6条(2)


原文第6条(2):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胡老讲解:

假若发汗的话,这个发汗最伤人津液。这个里头有热,就怕发汗,你越发汗,它越热,像我们这个壶在炉子上坐着似的,火蒸着它,你再一撤这水,这壶热的更快。这个温病就是如此的,它是热病,里头有热,不能发汗。假若发汗之后,“若发汗已”,就是发汗之后,假若这个你当了太阳病了,而误发其汗之后,那不是一般的热了,身灼热,身上干热干热的,灼热,像火烤的那样子,这就是由温病变成风温了。


“风温”这个词怎么起的呢,它就是根据底下这个证候,我们头前不是有个太阳中风吗?发热汗出,它这个也汗出,也发热,但是它不恶风也不恶寒,它是热盛啊。类似中风的那种情况,这么一种温病,它是这个意思,所以它叫风温。


那么,它的证候是什么样的呢?底下就解释了,“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就是上下的脉全浮,这个浮呀,也主表也主热,这就主热。“自汗出”,那么这个身灼热自汗出,我们讲阳明病就有了,它这个热由里往外蒸的,里热往外出的这个热就是蒸蒸,身上热而汗出,它是这么一种汗出,不像头前那个中风证一样,它那个汗出的有限,并没透,所以肌肉还是不解。这个不是,它是由里往外出汗,它是热。“身重”,这个身重也很重要,说明身体有湿,皮肤肌肉里头湿挺重的。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虽然里头热,身上还这么大的湿,说明里面不实,这个在阳明病里头就有了。凡是阳明病的里热最伤人津液,热实到极点了,津液就枯燥了,所以大便也干了。水火这两个东西是互相排斥的,火盛了,水就少了,水多了,火就要熄。所以从这个里热程度上看,身还重,里还不实。由于这个热往上涌,鼻息必鼾,出气呼吃呼吃的,有声。“语言难出”,这都是热往上涌的反应。这就是说这个温病就是加重了。


假若要是发汗,吴鞠通《温病条辨》还说用桂枝汤,这个用不得。温病里头有热用桂枝汤是绝对不行的,不但这个桂枝汤不能用,就是银翘散、桑菊饮也不可以用。这个咱们要注意了,要记得。这个病就是白虎汤,它里头热,不是表热,解表没用,越解表越坏。桂枝汤更不能用,那是甘温的药。



冯老按语:



(待整条后加按。)



学生体会:

这一段条文同样可分四小段来理解:


第一段:以茶壶坐炉,火蒸水撤,热愈加快为例说明温病误汗,津伤热炽,转致风温的道理。


第二段:“风温”的命名之由,含有与“中风”相比照的意思。


第三段:分析解释“风温”的具体脉症,不外热势外迫上涌。


第四段:里热若予解表,勿问辛(甘)温、辛凉,皆不得法。



《伤寒论》太阳病篇第6条(3)



原文第6条(3):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胡老讲解:

上边隐伏这个身重,就告诉你辨证了,中医就这个东西,不辨证不行。“直视,失溲”,下后伤津液,吃泻药、发汗药,都伤人津液、伤血液。而且里头不实,身还重嘛,湿还盛嘛,你为什么给他吃泻药啊?一吃泻药,更伤津液了,小便没有了,小便不利,这就是津液丧失的太甚了。吃下药为什么也伤津液? 下药这个东西就是把胃肠里头原来给消化吸收的东西都给催下去了,可不就是丧失津液了。所以下、发汗都是亡津液亡血液的。津液亡失多了,小便也就少了,同时眼睛也发直,眼睛失去血液的濡养,就发直。同时这个下药伤脏气,如果里头是热实的,像阳明病大便秘,下是不伤人的。里头不实,下的脏气虚了,不但小便不利,由于津虚,膀胱有点尿还瞥不住,还就拉了,失溲,这个病就比上面那个风温就更重了。失溲者,就是肾功能失去收摄作用了。



若被火者就更不行了,它是温病、是热病。这是以火济火,如抱柴救火,这火烧的更厉害了。“微发黄色”,微,有点,所以说要被火呀,这个人顶轻了,脸上身上都是黄的,这个黄不是发黄疸,就是微黄的样子,一点血色都没有。那么要是剧呢,剧就是厉害。 “剧则如惊痫,时瘛疭”,就是一阵一阵的发惊恐,时常的抽,身上的颜色就不只是发黄了。“若火熏之”,就是拿火烤过那个颜色,所谓黄褐色了,就是熏肉那个颜色。“一逆尚引日”,就是指泻下和火攻,这个火攻是古人治病的方法了,有很多种火攻的方法,(比如)扎火针,再如把地用火烧得非常热,人躺到上头,也就是捂大汗,这也是火攻的一种。再有就是熨背,后背拿热东西敷,这都叫做火攻,这个火攻是必须大汗。“一逆”是指误下,人还能活些日子,“尚引日”,但是已经是很重了。“再逆”就是指火攻,活不了了,真像如火熏色那个样子,那就是促其命期了。


那么这一段呢,有人就讲张仲景不讲治温病,这段很清楚。所以温病不能发汗,又不能吃泻药,更不能用火攻。火攻与吃凉药都是对等的看法了,温病能到这样子,就得清了,没别的办法了。可见这个温病只能用白虎汤,根据他这个条文,决不能发汗,泻药也不行,它没有实,实可以。那么后世,你像陈修园他们主张,真正的温病实证,可以用大量的麦冬、生地配合白虎加大黄,这我试验过,非常好使,但是得实。什么是实啊?人说胡话,大便干了,那么这种温病你也说不能下吗?那该下就得下,但是只是攻不行,你得用强壮滋阴解热的药,就是麦冬、生地这类药,相当好使,得大量的用,不用生地用人参温补是不行。


那么这个《伤寒论》里讲不讲温病呢?讲的。这一段是在太阳病中提出来了,你不要把它当成太阳病来治疗,后来我们在阳明篇里就有了。阳明篇里讲“外证云何”呀,那就是指温病了。“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那就是温病,就与这个一点不错嘛。那个用什么治,就用白虎汤,渴呢就用白虎加人参。他讲的这个都是对的,怎不讲温病啊?这个读书,你得前后看。但是太阳病里头没有温病,温病不属于太阳病。也有把温病放到太阳病里边,这就错了,根本不是太阳病,不是在表呀,所以特意拿出一节来,讲的是太阳病啊,恐怕医家也拿这个当太阳病来治,一治就坏了,辨证主要的一点呢,就是“渴而不恶寒”,“不恶寒”就与提纲冲突了。前头说了,“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为了)加重恶寒的语气,才搁了个“而恶寒”。那么这个不恶寒,就不是太阳病。所谓的提纲啊,就是太阳病的起码症候,它必须具备这个条件,尤其这个恶寒。



冯老按语:

胡老在讲解太阳病有恶寒,阳明病不恶寒时,常引用巴甫洛夫学说作精彩说明,在中西医结合上做出了典范:“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试验,用电强烈刺激饥饿的狗之后给予食物,开始狗很痛苦,经反复刺激一段时间,形成条件反射后,对食物的渴望大大超出了电刺激,机体的感觉即被抑制。阳明里热对大脑刺激非常大,所以阳明病可以见到神昏、谵语,里热刺激过于亢奋时,恶寒就被抑制了,所以不恶寒反恶热。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个里热证。”



本条明示了太阳病、温病、风温概念,这样仲景书对伤寒、中风、温病、风温都已说明,并强调了其治疗原则。也就是说,《伤寒论》已具体论述了温病的证治。认为《伤寒论》是“专论治伤寒,不论治温病”的观点,是因为未真正读懂《伤寒论》。



要读懂《伤寒论》,必先明确它是经方辨证理论体系,是从症状反应上判定伤寒和温病,并未说伤寒是伤于寒,温病是伤于温(热)。王叔和、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是造成误读《伤寒》的主要原因。



本条重点论述风温治疗的注意事项,强调不能误下、误用火攻,实际包括不可发汗,胡老多次讲课指出: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用桂枝汤治疗风温是错误的,即强调风温不可发汗。



学生体会:

阳明外证,腑实未成,不可用下法,下非其时,伤津液,伤脏气。津液伤,化源不足,小便不利,目睛失濡,直视乃作;脏气伤,固藏失职,肾膀水道失约,而致失溲。



“若被火者”至文末可分三段:



第一段:被火之变证有微剧之别(“如惊痫”,惊谓惊恐,“痫”指抽搐或伴神识昏乱而言,具体原因还将在太阳中篇110—119条火逆证部分细讲。)


第二段:汗、下、火攻皆非温病(未成实)所宜,唯有白虎为代表的清解一法。(胡老指出后世陈修园等主张温病实证可以在攻下的同时用大剂量的强壮滋阴清热药,我们可参考增液承气汤一方。)


第三段:《伤寒论》是讲温病的,集中在阳明病篇,之所以“特意拿出一节来”、“把温病放到太阳病(篇)里边”,是在治法上以示鉴别警戒!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07——《伤寒论》太阳病篇第7条



原文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胡老讲解:

这一段也很重要,它讲太阳病啊。太阳病是表证,表证里头还有个少阴病呢。那么差别在哪呢?少阴病偏虚偏寒呐,所以一开始就病有发热恶寒者,那就指太阳病,太阳病是发热恶寒呀。没有热,一味是恶寒,那不是太阳病,是少阴病了。就是说疾病的一始有这么两类表证,有发热恶寒的,是发于太阳病;无热恶寒的发于少阴病。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这是个约略之词。真正的伤寒病啊,我也得过,六七天的时候是个要紧的关头,病好不好就在这个时候。老太太都知道,这几天是憋汗的时候,好大约在这个时候,不好这个时候也减轻,那么在六七天的时候减轻这个病就没问题了。那么这个书呢,也是约略之词。

至于下面他说的“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是一种符会之言。古人有拿这十个数,一二三四五,这几个谓之生数了;六七八九十,叫成数,这是五行学说。你们排一排,一二三四五在上头,六七八九十在底下,一对六,二对七,不就这样子嘛。这个“一”是奇数,属于乾,乾坤的乾,就是天。偶数属于阴,属于地。他说天一生水,“一”,属于天了,阳嘛,天一生水。你看看对应的是六,地六成之,这六是地呀,总得天地交媾万物生成啊,他是这么看的。他说天生则地成之,地生则天成之。数一摆就看出来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那个“二”,又是地了。“地二生火”,你看二底下是七,就是天了,天七成之。你看三又该轮到天了,“天三生木”,底下呢又该是地了,八,地八成之。“三”过去不就是“四”了嘛,“四”又是地了。“地四生金”,底下是九,九是天,“天九成之”。到五又是天了,“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他这个五行啊,是瞎造的,这么捣出来的。那么阳数七,阴数六啊,就是根据这个,这是瞎说,所以我向来不讲这个东西。这就是五行的生成,十个数字。这个没什么意思,但是头前的那几句话,“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这是一种约略之词,不关乎五行生成的关系。


冯老按语:

本条前半段是《汤液》原文,是强调从症状反应上判断阳证还是阴证,病的初起在表分阴阳,则以发热恶寒者,为太阳病;无热恶寒者,为少阴病。

本条的后半段很可能为混入的后人注释文字,以数字附会水火生数成数不看临床症状,当然不可信。



学生体会:

分别阴阳是辨证识证的首要功夫,受到医家的普遍重视,《内经》里也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本条从症状反应角度示例辨别病证阴阳属性之法。

胡老讲解中指出本条是就表证分阴、阳而言,所谓“发于阳者”为表阳证,即太阳病;所谓“发于阴者”为表阴证,即少阴病。当然,以后的条文还会补充如脉象和精神状态等辨阴阳的指征和要点。

胡老进一步指出下文“七日愈”和“六日愈”是自然病程的约略之词,“阳数七,阴数六”为五行附会之说。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08——《伤寒论》太阳病篇第8条



原文: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胡老讲解:

根据上面的“七日愈”,那么太阳病啊,七天愈了。在七天以上又好了,那就是“行其经尽故也”,到时候了,就是行其经尽的缘故,它就不再传了。假设要传呢?针足阳明,那就是足三里穴了。这个也不一定,一般太阳病,在六七天要传里的时候多,在五六天、四五天传少阳的时候多。它是隔个七日,一般在这个时候传阳明的多,所以他说针足阳明。那么六七天它也有传里的时候,那你针足阳明就没什么用了,这也是就一般人的倾向来说的。这个太阳病啊,七八天是传阳明的时候,如果病不好,有传阳明的可能,那么这时候,你针足三里,可以使它不传。但仲景在后边的治疗,他不用这个法子。这也是古人的一种说法,是属于针灸的,可以作参考,但这个也不一定。



胡老自按:

历来注家,大多据《内经》六经递传之说解释本条,此实大错,实践证明,病有自表传于里或半表半里者,亦有自半表半里传于里者,并亦有自表传于半表半表半里而又传于里者,试问,有谁见有阳明病而传于少阳?尤其六经传遍,回头复再从太阳病起,可真说是怪哉病了。书中为文确有语病,如前之“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和此条“欲作再经者”,词意均欠清楚,但全书精神一贯是表里相传,而无一条涉六经递传者,故读者决不可以词害意。



冯老按语:

后世注家多以本条为据,谓《伤寒论》六经是《内经》的六经,章太炎曾进行有力批判。胡老在这里作了更进一步解释,指出本条文和其他条文存在一定语病,是用心读仲景书全文的体会。又《伤寒论》是张仲景论广、又经王叔和多次整理而成,针刺的内容是否是《汤液经法》原有,值得探讨。对待这类条文、这类问题,胡老提出要联系仲景书全文,要“全书精神一贯”,是读仲景书的重要方法。

有的注家以本条出现“七日”,即认为仲景讲“七日节律”,也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看下条有十二日愈即可知。



学生体会:

据胡老所讲,本条所述治法,也是古人的一种说法,是属于针灸(学)的,可供参考。至于是否为《汤液》所载,只能存疑待考了。对于病症的传变,我们还应遵循之前第4条和第5条的精神,本着从症状反应出发来判断,是最符合临床实际的。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09——《伤寒论》太阳病篇第9条



原文: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胡老讲解:

这个没有什么理性。巳时到未,正是天中的时候,午时是正当中,午时的前边是巳时,午时的后边就是未时,从一天的十二时辰来看的,这个期间阳气最盛。太阳病,它是旺于这个时候,也热的最厉害。从巳至午正在这个旺气的时候,(疾病)要好的,要好就在这个时候,这也靠不住。那么这是一个,大概我想,就是出自仲景手,也是根据《汤液经》上的一个照例的文字,没有解释的必要,事实也不一定,可也没人体会这个病是不是准在这个时候好,据我看不一定,这个没有什么意思。

这个中医啊,他什么都要解释,可是往往呢,他不是拿这个五行,就是臆测,再者就是拿现象解释。你看我随便举个例子吧,就像这个“六七天病愈”,在西医不算什么,西医什么病都有个周期性,什么时候要减轻,什么时候要好了,是这个病大概的意思,就是这个病在本质上的一种进退的变化,没有什么可解释的。中医不然,古人他非要解释不可,他解释不出来道理来。就像阴阳五行什么都上来了,就是这个事,这个用不着解释的。那么这个病必好于什么时辰,因为这个时辰正它旺的时候,这哪对啊,根本就不合理。还有这个,你像这个几日传变他都要解释。伤寒里头是不对的多,那么这个“巳至未上”是靠不住的。

胡老自按:

此附运气之说,不可信。以下各篇均有这种照例说法,均不释。



冯老按语:

白天黑夜的气候变化对人体有一定影响,但临床上看不到太阳病欲解的时间,在巳时(上午9时)到未(下午3时)比在其他时间有什么优势,人类的干预却是很明显,如服药、盖衣被、空调等,白天患太阳病,晚上喝碗姜糖水或热水,加盖棉被出点汗,太阳病证就消除了,此常见于子时,这是人们的常识。经方、张仲景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其主旨是,根据病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来进行辨证论治,对病情的变化、预后也是根据症状反应,书中没有以时间、五运六气推衍病情的条文,故胡老明确标明“不可信”,即应给予批判。也可知,本条及以下各篇这种照例说法,不属经方理念,是后人加入?有待商讨。



学生体会:

这些观点基本上还是针灸家言,我们在学校学习《针灸学》“子午流注”部分时就讲到经气运行的时间问题,涉及到什么时间(段)开哪一经的穴,现在经络养生中也讲某时调理调养某经,比如子时要养胆经等。

如果以脏腑经络学说来解经方医学中的“六经”(三阴三阳),那么上述的这些观点和学说自然就移行过来了。我记得我大三那一年寒假里,我弟弟多食葡萄干而复洗澡临风后感冒,发热、呕吐、泄泻,打不起精神,我当时除了给开桂枝人参汤,还特别安排他在中午时分晒太阳,当时我弟弟就问我,我理直气壮的说是要“得天阳之助”,当时就是这么认识的。

以臆测的理论学说或方式来诠释确定的临证实践现象,得出的结论往往就是错误的、不靠谱的,古人也曾总结这一现象叫”踏空蹈虚,不务实际”,经方学习中我们必须坚持的是要:理,言之有据;行,践之可证!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10——《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0条

原文: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胡老讲解:

这个风家就指的太阳中风者。表已经解了,那么有些余证,犹不了了的,大概就在十二日愈了,这也是约略之词。有的时候,这个病都好了,身上老有些酸痛,当然它在自己消了,它自己就好了,不用吃药了,但是一般说来,大概十二天它就可以好了,这都是就一般说的。实质上这个病,病多少日的都有,那么后头就有了。

胡老自按:

太阳中风,发汗表解,而仍有不了了之情者,当在十二天的时候痊愈,这也是约略之词。



冯老按语:

本条的“风家”,亦属胡老所称“书中为文确有语病”者,胡老明确为太阳中风证,符合临床所见。中风证因荣卫不和,发汗解表可祛邪,但正气虚邪易犯表,故易拖延十余日方愈。

本条提出十二日,前几条提出六日、七日,可见是约略之数,无特定意义。可证,“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种推测无意义。



学生体会:

本条胡老和冯老讲的已经非常明确了,判断疾病的预后,我们一定要从临床实际出







炼就法眼辨真假——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11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11——《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1条

原文: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胡老讲解:

有些病是这样的,看着外边是热,而里是真寒,看着外边是寒,而里是真热。这得举个例子,也不是每一种病都是这样的,有的时候遭遇到这个可能,你看头一个,它说这个病大寒,手足厥冷,这是里头是真热,所以他不欲近衣,那么这一类呢,白虎汤证就有这个情形。这不是厥深热深嘛,外边手脚都凉,可这个人呢他是烦渴欲饮、不愿衣被,正是大热。他这个寒是个假象,要是吃了白虎汤他这个厥逆就都好了。还有一种病里头是大寒,这个人的浮热都跑到外头来了,这也了不起了,这都是大病,你像这个四逆汤就有这个情形,通脉四逆汤也有。里头那么样的虚寒,外边反不恶寒,脸还有时候发红,这像是外边有热的,其实一点热也没有。就里头那个大寒把人的一点虚热反倒都赶到外头来了,所以这个大夫也知道,也应该知道。我们在临证时,不能只就表面上看来确定寒热,这个不行。这也是举个例子,后边具体的情形有的是呢。



今天咱们就讲到这了,这就是说上边解说,然后你看太阳病的时候,要详细的观察,就能看出形似太阳病而实际不是太阳病的一种温病,这个不要错当太阳病来治疗,那样治疗就坏了,不能发汗。发汗不行吃泻药,这是一般大夫常干的事啊。先汗后下,这是一种庸俗的套法,这更不行。它虽然里热,(但是)没到那个时候不能下,这个温热的病更不能用火攻,用火攻可以使人卒死啊,“再逆促命期”嘛!那么,然后他又说这个疾病在太阳病的时候得多加小心少阴病。有两种表病,看着都是身疼痛啊,你要是试验体温哪都有体温,不是少阴病没体温也有体温,可是它这个症候的反映上啊,它又不发热但恶寒,这个发热就人感觉热,那么这个要注意。言外呢少阴病有少阴病的治疗方法,在这里就提醒了,他单有一篇论少阴病的。然后呢,他又说一般的情形,他说太阳病一般好啊,都在六七天(治愈),时辰呢,大概都在巳时到未时上。这个也有靠不住的,这里我们这样来理解也可以嘛,是吧。那么最后啊,他又提到有真寒假热,假热真寒,这一句在临床上要注意的。中医(治病)得讲辨证,是根据症候的反应来辨证的。以假当真,是能把人家给治坏的,所以这一个也要注意。他讲到这个地方呢,都讲的是太阳病的原则问题,那么底下呢,太阳病应该怎么治疗呢?原则是要发汗的,怎么发汗,要根据具体情形,他底下就要讲了。我们下次讲呢,就要讲到这些具体的情形了。



胡老自按:

寒热有真假之辨,医者不可误于表面的假象,便处方药,如于足逆冷的白虎汤证、颜面潮红的四逆汤证均属其例。



冯老按语:

本条的“皮肤”、“骨髓”,作内外解,说明疾病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现象有矛盾时,当从病人的征象和喜恶作周密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判断出寒热在里还是在表,才能判定寒热的真假。



学生体会:

临证辨证之难,难在疑似之间,本条就寒热真假之辨做出示例,外在征象未必为真,内在意愿需求为真。郝万山老师讲座中曾提到宋孝志老师以寒热水喜恶试证之寒热真假的故事。

条文泛举其例,而胡老在讲解中专门举出里真热外假寒的白虎汤手足厥逆症,通脉四逆汤里真寒外假热诸症,使此原则更为具体可以把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