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已经进入炎夏,烈日高温下,人们在大汗淋漓时会想,这时如果来上一杯冰镇饮料或是能一头扎进冷水里就爽快了。可是有研究指出,我们身体的各部位能承受的温度不一样,所以在吃饭喝水、洗头洗脸时都要注意,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做这些事。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张温度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健康饮食温度 最佳食物温度 35℃—50℃ 口腔唾液酶存在的最佳温度是37℃ 有报道指出,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我们人类已经训练出一套“以不变应万变”的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在多变的自然界中存活下来,繁衍生息。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让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打破了我们的体温调节系统,那么,就有可能引发一些生理疾病,甚至引发癌症。所以,我们必须遵循一张健康的温度表,才能维护我们身体的健康。比如,食物的温度要在35℃—50℃之间。 食物的温度之所以要在35℃—50℃之间,是因为我们的口腔唾液酶存在的最佳温度是37℃,吃过热的食物会破坏它,不利于消化。另外,我们的食道黏膜也非常娇嫩,最高耐受50℃—60℃的食物,过热就会损伤黏膜,久而久之诱发癌变。而吃寒食则会使胃肠血管迅速收缩,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诱发慢性胃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等。 最佳饮用水温度 18℃—45℃ 即使夏天也不提倡喝冰水 与食物的道理相同,饮用水的温度也不能过热或过冷。长期喝滚烫的水也会损伤口腔黏膜、牙釉质、咽喉等,增加食管癌的发病率。英国《每日邮报》曾刊登国际多项权威研究指出,茶水温度高于68.8℃即算热茶,长期饮用会增加8倍的食道癌风险。即使在冬天,人们也不要喝水温超过50℃的水。 此外,饮品的营养价值、口感也和温度有关。比如蜂蜜水的最佳温度是50℃,太烫会破坏营养;红葡萄酒18℃左右喝口感好;牛奶不宜高温久煮,60℃—70℃就可杀菌,最好冷却后再喝。 当然,专家也指出,我们在吃饭或是喝水时,不可能用温度计量,我们有感觉系统,温度高还是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可能有的人喜欢温度高一些,有的人喜欢温度低一些,只要不是过热或过冷,温度高些或低些都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不用太过拘泥于给出的这个温度。 健康洗漱温度 最佳泡脚水温度:38℃—45℃ 脚部温度是人体中最低的,在环境温度为23℃时,额部皮肤温度一般为34℃,手为30℃,脚为27℃。因此泡脚水稍热一点儿,可促使足部和下肢血管扩张,缓解疲劳。女性往往体质偏寒,水温还可稍热一些。但也不要一味用特别热的水烫脚,应以40℃左右为宜,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洗脚水温不要超过37℃。 脚部的温度真是人体中最低的吗?人体各个部位的温度有所不同,手脚这些末梢部位的温度确实比较低一些,这是因为人体内的温度是通过血液传递的。血液由心脏提供,心脏是恒温的,因此在离心脏较近的部位,温度相对高些,而像手脚这些离心脏较远、血管又很细的地方,温度就会降低,自我调节能力也会变低,这也是为什么手脚到冬天特别容易长冻疮的缘故。而糖尿病患者的洗脚水温之所以不能过高,是因为严重的糖尿病患者神经受损,感觉灵敏度变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感觉不到,水温过高容易烫伤。 最佳洗脸水温度:20℃—38℃ 头部离心脏较近,血液循环也是非常活跃的地方,所以温度比脚部相对高些。难怪洗脸水温就可以相对较低了。不过报道指出,洗脸水温也不能低于20℃,很多爱美的女性喜欢用冷水洗脸以刺激皮肤毛孔收缩,但是水温过低会造成肤色变得苍白,弹性减弱。而水温过热,面部皮肤就容易发干,出现细纹。所以洗脸水也不能过热或过冷。非油性皮肤和混合肤质的人可用高于30℃的温水洗脸,有温热感、不觉得烫即可,不仅可以洗去浮尘,还可使毛孔张开,利于深层清洁。 最佳洗头水温度:36℃—40℃ 洗头水温越接近体温越好,以36℃—40℃为最佳。用太热的水洗头会加速血液流动,造成头脑昏昏沉沉,还会把头皮油脂洗掉,导致发丝失去光泽。冷水刺激则会造成头皮毛孔和血管收缩,影响大脑供血、供氧。长期用冷水洗头会导致气血不畅,容易头痛。 最佳刷牙水温度:35℃ 有报道称,35℃左右的温水对口腔有保护作用,不会给牙齿骤冷、骤热的刺激,可以避免牙龈出血、牙神经痉挛的发生。 的确,牙齿是口腔内对温度最敏感的部位,适宜在35℃—36.5℃的温度下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突然接触55℃以上或15℃以下的水或食物,就可能引起疼痛。因此,不管是吃饭、喝水还是刷牙,口中食物或水的温度都不能过高或过低。 健康环境温度 最佳室温:20℃ 报道称,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卫生组织推崇的长寿之乡,那里的年平均气温就是20℃左右,可见这个温度利于长寿。 当室温低于4℃,人会感到寒冷;当室温在8℃—18℃时,人体会向外散热;当室温超过35℃时,人会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容易头昏脑涨、昏昏欲睡。 最佳睡眠环境温度:20℃ 室温在24℃以上,人的睡眠会变浅,翻身、蹬被子的次数就会增多。室温在18℃以下,人不容易深度睡眠。冬夏两季恒定室温有些困难,但应尽量做到冬天室温不低于16℃,夏天在25℃—27℃就好。 最适合思考的环境温度:17℃ 17℃对工作最好。此外,温度骤降10℃,最易生病。24小时内的气温下降度数超过10℃就可以算是骤降,这时人对温度的耐受能力赶不上温度的变化,抵抗力出现“盲区”,最容易感染伤寒。 |
|